Workflow
现金理财
icon
搜索文档
假期理财热来袭!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公布“钱生钱”攻略
环球网· 2025-09-29 09:48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中秋国 庆假期临近,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围绕"假期理财"展开的营销活动愈发火 热。 具体而言,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假期理财方案。投资者若想在假期获取收益,需提前规 划布局,并在假期开始前完成投资动作。从各机构推荐的产品来看,大多以风险等级低、风格稳健的类型为主, 产品类型涵盖开放式、封闭期、现金管理类以及有持有期限要求的产品。 如工银理财9月25日发布"节前理财攻略",推荐了现金管理类及开放式产品,合计6只,还有2只新发的固收封闭式 产品。再者,招银理财于9月24日发文称,国 庆中秋双节理财可提前配置现金理财与短债理财。在现金理财方 面,9月29日24:00前买入24小时营业现金理财,可多享9天收益;9月24日24:00前买入,可连享14天收益。短债 理财方面,9月30日17:00前买入招银短债理财,可多享假期收益机会;9月24日17:00前买入,可连享14天收 益。此外,平安理财、民生理财、杭银理财、江苏银行等多家机构也纷纷推出相关理财产品。 在各家机构推出的假期理财产品中,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或历史业绩表现突出。不过,产品 的宣传页同时提示"理 ...
国庆小长假,3招钱生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2:46
假期理财策略概述 - 国庆中秋A股市场自10月1日至10月8日休市,10月9日开市,9月28日和10月11日为周末休市 [2] - 针对假期理财,建议选择按日计息理财产品、通知存款或国债逆回购等方式管理闲置资金 [2][3] - 按日计息产品需在9月29日前买入,30日确认持有即可享受整个假期收益,但收益率普遍在1.5%-1.6%左右 [2][3] - 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约0.65%,明显高于活期存款,可设置为10月9日到期取出 [2][3] 国债逆回购操作分析 - 国债逆回购形式近似短期贷款,投资者借出资金获得固定利息,借款方以国债为抵押,产品安全性高、风险较低 [4] - 其T+0清算、T+1交收的制度特点,可在节前特定时点操作实现长假期间多日计息 [4] - 节前操作时机关键:9月25日操作7天期逆回购可享14天利息;9月26日操作4天期和7天期分别可享10天和11天利息;9月29日操作1天期逆回购可享9天利息 [4] - 9月30日作为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参与逆回购无法享受假期收益,资金实际占款天数仅为7天却只能获得1天利息,性价比大打折扣 [5][7] - 截至9月25日下午,上交所GC001加权平均利率报1.5730%,当日下跌11.51bp;GC002报1.5620%,下跌14.33bp [7][8] - 国债逆回购收益率与市场资金供需高度相关,节前、季末、税期资金面紧张时年化收益率越高,机构出于持券过节等需求易在假期前最后一交易日收盘出现跳涨 [8] 固收类基金限购动态 - 国庆长假前,多家基金公司对货币型、同业存单型和债券型在内的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实行限购 [10] -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5日发稿时当日有28只固收类基金发布限购公告,24日有31只、23日有4只、22日有10只,自15日启动以来节前累计已有75只固收类基金实施限购 [10] - 例如浦银安盛基金于9月29日暂停部分销售渠道对其中短债基金的申购、转换转入等业务;万家基金自9月29日至10月8日暂停其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多数渠道的申购业务 [11][13][14] - 货币基金在节前限购已成惯例,旨在避免假期前后资金集中进出引发规模剧烈波动,影响存量持有人收益及产品运作稳定,防止原持有人收益被摊薄 [14] 短债基金市场表现 - 债券型基金尤其是短债基金近期市场表现受到关注,机构投资者密切关切证监会发布的《基金费用新规》对债基赎回费率的影响 [15] - 新规鼓励长期持有,调整了不同期限赎回费率,导致依赖短债基金进行流动性管理和频繁申赎的机构资金收益下降,波段操作性价比大幅降低 [15] - 9月以来市场处于机构行为调整期、行情单日涨跌幅度较大,短债基金不再如以往同期稳健,投资者需做好波动应对准备 [15]
假期“钱生钱”:按日型理财、通知存款、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8:57
假期理财市场概况 - 国庆中秋A股市场休市时间为10月1日至10月8日,10月9日起照常开市,9月28日和10月11日为周末休市 [1] - 多家券商和基金公司密集推出假期理财攻略,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资金使用需求灵活配置产品 [1] 假期主流理财方式 - 按日计息理财产品需在9月29日前买入,30日确认持有即可享受整个国庆假期收益 [1] - 通知存款作为一种保本稳健的选择,7天期利率约0.65%,明显高于活期存款,可设置为10月9日到期取出 [1] - 按日型产品虽然灵活,但收益率普遍不高,约在1.5%-1.6%左右 [1] 国债逆回购操作策略 - 国债逆回购形式近似短期贷款,安全性高、风险较低,适合管理股票账户闲置资金 [2] - 节前特定时点操作可充分利用T+0清算、T+1交收制度实现长假多日计息,9月25日操作7天期逆回购可享14天利息,9月26日操作4天期和7天期分别可享10天和11天利息 [2] - 9月29日操作1天期、2天期、3天期、4天期或7天期品种均可享受假期利息,其中1天期逆回购可享9天利息 [2] - 9月30日作为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参与逆回购无法享受假期收益,资金实际占款天数仅为7天却只能获得1天利息,性价比大打折扣 [2] 国债逆回购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5日下午发稿,上交所GC001加权平均利率报1.5730%,当日下跌11.51bp,GC002报1.5620%下跌14.33bp,GC003报1.6038%下跌11.62bp,GC004报1.6270%下跌9.15bp [3] - 深交所R-001报1.5560%下跌10.90bp,R-002报1.5970%下跌11.00bp,R-003报1.5990%下跌11.80bp,R-004报1.6150%下跌9.50bp [3] - 投资者当日进行逆回购操作仍可获取高于1.55%的收益率,国债逆回购品种收益率普遍小幅下行 [4] - 市场越需要钱,资金面越紧张时逆回购年化收益率越高,尤其在节前、季末、税期资金面紧张时价格往往急剧飙升 [4] 机构资金行为与市场动态 - 机构出于持券过节需求、对账户平头寸、保障跨季资金平稳的需要,资金行情容易在跨季和假期前最后一交易日收盘最后时段出现一轮跳涨 [5] - 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2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3] 组合投资策略与产品限购 - 招商银行理财推荐国庆提前配置现金理财和短债理财,东方证券推荐国债逆回购+场内流动性理财的组合策略,建议9月29日15:30前买入国债逆回购,9月30日15:00前买入T+0类ETF [6] - 国庆长假前多家基金公司对货币型、同业存单型和债券型在内的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实行节前限购 [6] - 截至9月25日发稿时当日有28只固收类基金发布限购公告,24日有31只、23日有4只、22日有10只,自15日启动以来节前累计已有75只固收类基金实施国庆节前限购 [6] - 浦银安盛基金浦银中短债A和浦银中短债C自9月29日暂停通过部分销售机构的申购业务,万家基金万家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自9月29日至10月8日暂停直销渠道和代销渠道的申购业务 [7] 债券基金市场变化 - 机构投资者密切关切9月5日证监会发布的基金费用新规对债基赎回费率的影响,新规鼓励长期持有,调整了不同期限赎回费率 [8] - 依赖短债基金进行流动性管理和频繁申赎的机构资金收益下降,波段操作性价比大幅降低,若公募费率新规正式实施,委外业务交易成本将明显上升 [8] - 9月以来市场处于机构行为调整期,短债基金不再如以往同期稳健,行情单日涨跌幅度较大 [8]
中信证券:7月理财规模超预期增长2万亿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9 08:49
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 2025年7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超预期增长约2万亿元至32 67万亿元 [1] - 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引发的存款再配置以及存款利率降幅快于理财收益率降幅 [1] - 8月理财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元预计全年理财规模有望达到33 5万亿元以上 [1] 资金配置结构 - 非银存款高增与理财规模增长有较大关系增量资金多为现金理财和短期固收产品配置存款规模预计至少在8000亿以上 [1] - 现金类产品贡献较低"固收+"成为黑马映射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1]
中信证券:预计全年理财规模有望达到33.5万亿元以上
新浪财经· 2025-08-19 08:41
银行理财规模增长 - 2025年7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超预期增长约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 [1] - 增长主要源于三年期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引发的存款再配置 [1] - 存款利率降幅快于理财收益率降幅,抬升了理财产品的相对吸引力 [1] 非银存款与理财规模关系 - 非银存款高增与理财规模增长有较大关系 [1] - 增量资金多为现金理财和短期固收产品,配置存款规模预计至少在8000亿以上 [1] 产品结构变化 - 现金类产品贡献较低,"固收+"成为黑马,映射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1] - 8月理财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元,预计全年理财规模有望达到33.5万亿元以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