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发热材料
搜索文档
“好房子”引领建材发展新方向
经济日报· 2025-09-02 06:16
行业政策与方向 - 《住宅项目规范》于5月1日实施 支撑住宅项目高质量发展 [1] - 中共中央国务院8月发布意见 提出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 [1] - 建设"好房子"成为建筑材料行业共识 需加强建筑行业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建筑材料体系与分类 - 中国已形成完备建材体系 覆盖水泥玻璃陶瓷等30个行业小类1000多种产品 [1] - 先进建筑材料包括节能材料创能材料功能材料智能材料 是建成"好房子"必需材料 [1] - 新材料产业产值从2012年1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6.8万亿元 2023年有望达10万亿元 [3] 节能材料发展 - 高性能材料包括具超级绝热性能良好透光性及消音降噪特性的气凝胶玻璃 [2] - 复合化材料包括对智能温控重要的石墨烯发热材料 结合抗菌除醛等功能 [2] - 生物质材料以毛竹木材等天然材料为主体或以微生物为媒介 [2] - 性能与成本高度适配是新型先进节能材料应用推广核心因素 [2] 创能材料突破 - 发电玻璃在普通玻璃覆盖碲化镉为主的光电功能材料薄膜 实现光能到电能转化 [2] - "发电玻璃+储能"是未来建筑创能重要发展方向 适用于智慧城市极端环境等场景 [2] 功能材料创新 - 新型防水材料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灌浆高分子防水材料等 [2] - 新型隔音材料包括发泡隔音地板减震隔声垫高性能岩棉隔音石膏板等 [2] - 建筑功能材料研发重点集中于系统集成功能复合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等领域 [2] 新材料发展阶段 - 新材料发展从规模扩张阶段跨越至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3] - 未来将聚焦战略性与未来产业重大需求 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构建自主可控创新产业体系 [3] - 正经历材料研发范式变革材料性能需求变革材料制备场景变革 [3] 技术变革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与材料设计研发深度融合 推动研发范式由数据驱动向人工智能驱动延伸 [3] - 信息科学前沿创新及基于新原理的颠覆性器件对材料品种性能功能及交叉融合提出变革性要求 [3] - 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智能机器人极端与极限制造对材料提出颠覆性要求并重新定义材料制备 [3] 行业发展目标 - 推动新材料从"好用"转向"多用" 以好材料支撑"好房子"赋能新制造 [4] - 打造国际领先材料体系 [4]
建筑材料转型升级 专家建议强化“好材料”创新支撑“好房子”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6:29
建筑材料行业转型升级 - 行业提出以"好材料"创新支撑"好房子"建设的发展方向 通过科技改造老房子实现建筑系统新质生产力发展[1] - 中国已形成完备建材体系 涵盖水泥 玻璃 陶瓷等30个行业小类1000多种产品 成为全球最大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1] - 行业需加强建筑协同 探索材料与建筑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路径 实现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进阶[1] 新型节能材料发展 - 高性能气凝胶玻璃具备超级绝热 良好透光及消音降噪特性 代表节能材料高性能化趋势[2] - 复合化材料如石墨烯发热材料实现智能温控 兼具抗菌除醛等多功能特性[2] - 生物质材料采用毛竹木材等天然材料或微生物媒介 成为新型建筑材料发展方向[2] 创能材料应用突破 - 碲化镉发电玻璃实现光能向电能转化 "发电玻璃+储能"模式成为建筑创能核心发展方向[3] - 发电玻璃技术对智慧城市 极端环境及离岛设施等场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3] 建筑功能材料创新 - 新型防水材料涵盖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 密封灌浆及高分子防水材料等多类型产品[3] - 隔音材料包括发泡隔音地板 减震隔声垫 高性能岩棉及隔音石膏板等 解决老旧住房隔音串味渗透问题[3] - 功能材料研发聚焦系统集成 功能复合 低碳环保及循环利用四大重点领域[3] 材料应用核心要素 - 性能与成本高度适配成为新型先进节能材料应用推广的关键决定因素[3]
瞭望 | 中试夯基
新华社· 2025-07-14 17:18
中试平台的重要性与现状 - 中试平台是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其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的效率 [1] - 未进行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仅为30%,而开展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以高达80% [1] - 中试是通过工程化验证、风险过滤、资源整合,让技术创新获得“工业身份证”的必需环节 [1] 中试平台发展的新动向 - 新兴行业中试平台加速涌现,在创新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5] - 中试平台区域布局逐步完善,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广州、湖北、江苏等产业链完整地区 [6][7] - 参与主体日益多元,运营模式包括企业主导、高校参与、联合型运营和生态型运营等多种形式 [8] 中试平台发展面临的挑战 - 缺乏标准导致中试成果产出质量不够高,核心技术和工艺研发能力不足导致中试平台不好用 [9][11] - 复合型人才缺乏成为中试产业发展掣肘之一,新兴行业技术复杂、多学科跨界融合的特点对人才要求高 [12] - 缺乏风险共担机制,中试失败风险高且资金投入大,研究开发与中试之间资金投入比例约为1:10 [13] - 专业化的公共中试平台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中小企业往往建不起、用不上 [10][13] 强化中试平台发展的措施 - 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并培育耐心资本,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收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 [14][15] - 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发展跨学科教育,强化校企联合实训,并建立专业培训体系 [16] - 加强中试标准建设,中试标准化可缩短验证周期40%、降低重复试验成本30%以上、提升协同效率50% [17] - 以科技专项支撑公共服务导向的中试平台建设,支持关键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 [18] - 通过共享机制解决中试平台公共性、开放性不足问题,鼓励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取得服务收入以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18][19]
香港证监会就IPO等多项优化建议展开咨询;宁德时代港股募资或达50亿美元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30 22:59
行业政策 - 香港证监会3月28日就首次公开招股个案及上市后事宜,针对《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多项建议,从IPO、上市后、停复牌及上诉等四方面提出优化措施,旨在提升监管效率,保障投资者权益 [1] 公司上市 - 宁德时代3月28日计划于港交所发行不超过2.2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募资规模或达50亿美元(约365亿元人民币),成为港股近年来规模最大IPO之一,且已获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备案 [2] - 3月30日江苏宏信公布招股结果,香港公开发售超购46.96倍,一手(1000股)中签率3.91%,发售价定为2.5港元下限,集资净额为9255万港元,股份于3月31日挂牌 [4] - 3月28日长宏新材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GEM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建泉融资,该公司是新型石墨烯发热材料制造商,2024年收入0.98亿元,净利润0.17亿元,毛利率39.64% [5] 公司合作 - 3月28日中国联通与阿里巴巴在杭州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智算基础设施、网络智慧运营、云市场、AI智能终端、产业智能化升级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推动中国联通“元景”与阿里巴巴“通义千问”AI模型的技术协同创新,共同探索AI技术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城市等领域联合解决方案 [3] 港股行情 - 3月28日恒生指数最新点数23426.60,涨跌幅-0.65%;恒生科技指数最新点数5506.47,涨跌幅-1.48%;国企指数最新点数8606.51,涨跌幅-0.8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