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酯溶剂
搜索文档
全球近五分之一储能项目“带病运行”
中国化工报· 2025-10-21 17:38
储能系统性能与风险 - 全球19%的储能项目因技术问题和意外停机遭受经济损失 [1] - 储能项目普遍采用容量超配以应对电池退化,小型项目(低于50兆瓦时)超配比例达30%至35%,大型设施平均超配比例约为20%,低于10%或超过30%均可能造成损失 [1] - 仅83%的项目在现场验收测试中达到或超过额定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的荷电状态估算误差常达正负15%,部分异常值超过正负40% [1] - 20%的电池储能系统仅收集低质量数据,数据记录频率和传输方法影响准确性,可能扭曲关键性能指标并延迟维护 [1] 储能系统效率与行业表现 - 行业循环效率表现分化,超过三分之一样本的最佳系统效率在88%以上,部分样本效率低于85%,生命周期初期甚至低于83% [2] - 在全生命周期运营视角下,1%至2%的效率损失可能转化为数百万美元的收入损失 [2] - 数据驱动监测被视为降低风险、保护收益和建立投资者信心的关键工具 [2] - 报告基于全球100多个电网级储能系统数据编制,覆盖超过18吉瓦时的运营电池储能资产 [2] 碳酸酯及电解液行业现状与会议信息 - 碳酸酯溶剂及电解液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应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驱动锂电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 [2][3]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内卷加剧的局面,需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突破瓶颈 [3] - 2025年11月6-8日在常州举办行业大会,主题为“破卷重构,立新启航”,聚焦“十五五”规划、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等议题 [3][4] - 会议内容涵盖主旨报告、碳酸酯产业可持续发展、电解液与关键材料创新突破、高端对话等 [4][5][6] - 参会对象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投资公司等 [6]
石大胜华20251014
2025-10-14 22:44
公司:石大胜华(新能源业务) 核心业务与产能 * 液态六氟磷酸锂四季度月产量稳定在4,000-5,000吨,折合固盐1,200-1,500吨,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4万吨(折合固盐1.2万吨),可满足12万吨电解液生产需求[2][3] * 六氟磷酸锂整体产能为10万吨(折合固盐3万吨),2026年计划实现8万吨产量,2027年实现完全满产[2][7] * 碳酸酯溶剂总产能约70万吨,2025年预计出货量45万吨,产品DMC、EMC、EC比例接近1:1:1[4][19][23] * 2025年电解液目标为12万吨,2026年目标为配套20万吨以上[13] 生产与成本优势 * 采用先进工艺连续化生产液态六氟磷酸锂,能耗低且成本可控,吨包装成本降低,投料效率提高[2][6] * 当前六氟磷酸锂全成本约54,000元/吨,满产后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8] * 评估六氟磷酸锂毛利率可达30%-50%,盈利弹性优于行业水平[2][6] 市场与客户进展 * 液态锂盐已通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主流厂商及英科、三菱等国际客户认证,并启动海外出口[2][5] * 电解液主要客户为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其中宁德时代占比约70%-80%[29][32] * 碳酸酯溶剂国内市场份额约30%,全球市场份额达40%,出口占国内份额70%[4][18] 财务与定价 * 销售模式为长单与散单并行,比例约各占一半,70%产品用于自用,仅30%外销[15] * 长单定价模式可能从跟随碳酸锂价格公式转向市场价格主导,短单每月定价与市场同步[16][17] * 若六氟磷酸锂价格稳定在8万元/吨(扣税后),预计每吨可盈利约2万元,总利润可能达到4亿多元[31] * 碳酸酯溶剂若单吨利润增加500元,基于2026年50万吨目标产量,预计可增加2.5亿元利润[27] --- 行业:六氟磷酸锂与碳酸酯溶剂 市场供需状况 * 2025年10月国内六氟磷酸锂单月产量预计约23,000吨,加上海外几千吨,总体供给偏紧[9] * 行业已于8月进入去库存阶段,9月基本完成库存释放,目前行业内几乎没有库存[10] * 每月20万吨电解液需求需约24,000吨六氟磷酸锂,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预计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9][10][11] * 2026年电解液需求预计从2025年的220万吨增至290万吨,新增产能有限,供需仍将偏紧[11][21] 价格趋势与影响因素 * 当前六氟磷酸锂散单价格已涨至7万多元/吨,有望突破10万元/吨[6][12] * 碳酸酯溶剂价格预计2026年上涨,主要因电解液需求增加且新增产能放缓,乐观估计涨幅在300至500元之间[4][21][26] * 涨价预计从11月份订单开始体现[28][30] * 工业级与电池级DMC价差目前在700至1,000元之间,未来可能因电池级价格弹性大而稍微拉大[37] 竞争格局 * 六氟磷酸锂中小厂商因前期亏损严重及设备调试问题,复产难度较大,头部厂商扩产更具优势[11][12] * 碳酸酯溶剂市场头部企业为石大胜华、海科和华鲁恒升,三家企业市场份额接近70%-80%[25] * 电池级DMC市场集中度高,石大胜华与海科各占约30%,华鲁恒升占20%-30%,三家出货量占市场80%左右[38] * 行业内DMC开工率约60%,EMC等产品开工率不足50%,产能过剩但程度随需求增加而缓解[22]
石大胜华20251013
2025-10-13 22: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石大胜华,行业为锂电材料行业,具体涵盖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硅基负极、碳酸酯溶剂等细分领域 [1] 核心业务板块与产能布局 * 公司构建三大业务板块:基础锂电材料板块(电解液、碳酸酯溶剂、锂盐、添加剂)、先进锂电材料板块(硅基负极、正极补锂剂、碳纳米管导电剂)、高端材料板块(氟苯装置)[4] * 基础材料板块已实现电解液95%的原料配套,主要基地在山东东营、邹城、湖北武汉和福建泉州 [4] * 电解液总产能为50万吨(武汉基地20万吨,东营基地30万吨)[16] * 碳酸酯溶剂表观产能为73.6万吨,其中48万吨用于出货,预计2025年自用量约10万吨 [20] 六氟磷酸锂项目进展与成本 * 10万吨液态六氟磷酸锂项目于2024年一季度完成建设进入调试,预计2026年二季度满产 [5][6] * 2025年预计六氟磷酸锂总出货量1.8万吨(折固量),其中外销约5,000吨,客户包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比亚迪等 [2][7] * 2025年液态六氟磷酸锂全成本含税约5.5万元/吨,满产后将降至不到5.1万元/吨,成本优势显著 [2][9][10] * 10万吨液态六氟装置总投资约6.1亿元,每万吨折合投资成本不到2亿元 [29] 市场趋势与价格预期 * 六氟磷酸锂价格自2025年8月底开始上涨,主要因市场需求大幅增加,预计未来将继续攀升 [2][11] * 当前电解液散单价格接近7万元/吨,预计近期突破8万元/吨,远期看9万到10万元/吨 [2][13][21] * 电解液长单采用公式定价,每月根据市场价格调整,大客户长单成交价会向散单靠拢 [13][14] * 碳酸酯行业目前处于过剩状态,全行业开工率约50%~55%,但11月份因部分企业检修及需求增长,预计价格有较大上涨幅度 [20] 出货目标与客户策略 * 公司预计2026年电解液出货23-25万吨,对应约3万吨六氟磷酸锂,自产六氟磷酸锂将达3.6万吨左右 [2][12] * 当前策略以提高市场份额为主,通过增大装置负荷以提升效益 [15] * 宁德时代占公司电解液出货量一半以上,宁德时代在东营投资建厂预计将由石大胜华独供,有助于提升开工负荷 [15][17] * 大客户对2026年需求量有明确增长预期,11月份电解液采购价格预计上调 [18] 硅基负极材料业务 * 硅基负极材料采用第三代硅氧路线工艺,一期5,000吨装置预计2025年四季度试生产 [4][22] * 预计2026年总出货量约7,000至7,500吨(混料),折算成纯料约750吨 [3][22] * 2026年负极材料业务预计实现盈利,混料净利润约2万元/吨,售价在25,000至30,000元之间 [3][24] * 纯料销售价格约35万到40万/吨,每吨净利润约15万至20万元 [3][25] * 2026年硅基负极材料仍依赖外采,不具备自有生产能力 [23] 财务状况与其他业务 * 公司2025年一、二季度每季度亏损约四五千万元,三季度亏损收窄,四季度能否盈利取决于六氟磷酸锂价格改善情况 [28] * 电解液业务三季度按市场测算处于微利状态 [28] * 氟苯(副本)业务一期产能4,000吨,二期即将投产,总产能将达1万吨,目前有盈利 [27]
2025(第二十一届)中国碳酸酯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技术与市场交流会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18:0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碳酸酯溶剂及电解液是驱动锂电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材料,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应用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 - 当前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内卷加剧的局面,主要受全行业产能增速过快、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 [1] - 突破发展瓶颈需加大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力度,能在价值链高端稳固技术优势、供应链重构中灵活应变、绿色转型中建立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1] 大会核心信息 - 2025年11月6-8日在常州举办第二十一届中国碳酸酯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主题为“破卷重构,立新启航” [2] - 大会聚焦行业“十五五”规划,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节能降耗、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等破解行业难题 [2] - 会议内容涵盖主旨报告、专题议题、高端对话、高层闭门会议及前瞻技术发布会等多个环节 [2][3][4] 主要议题与讨论方向 - 主旨报告将探讨“十五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动力电池与储能市场现状、聚碳酸酯行业需求等 [2] - 议题一关注碳酸酯产业可持续发展,包括技术进步对冲成本压力、构建协同产业生态圈、能耗管控与绿色节能等 [3] - 议题二聚焦电解液与关键材料创新,涉及固态电池、适配新型电池体系溶剂、弱溶剂化电解液技术、新型锂盐等 [3] - 高端对话将讨论大产能背景下如何破卷、激活“共生竞争力”、技术迭代对行业格局的影响等核心问题 [3] 参会与协作机构 - 参会对象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生产企业、配套设备商、投资公司等 [5] - 主办单位为《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和全国碳酸酯产业智库,并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作为协办和支持单位 [2][6] - 会议设有报告征集和展示互动区,用于展示行业创新成果、前沿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 [5]
同比盈转亏 石大胜华上半年业绩受化工产品价格下行拖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3: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11亿元 同比增长14.87% [1][3] - 归母净利润亏损5633.78万元 较上年同期盈利3805.72万元出现大幅下滑 [1][3] - 营业成本增速达16.99% 超过营收增速 压缩利润空间 [3] 产品市场状况 - 电解液溶剂市场供需失衡持续 碳酸酯系列产品价格维持低位震荡 [1][3] - MTBE等产品因需求承压和产能释放导致价格下行 [3] - 行业处于"寒冬"期 公司作为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供应商盈利能力受冲击 [3]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四大生产基地中武汉子公司营收3.80亿元但净亏损5210.92万元 因电解液装置处于客户导入阶段 [4] - 泉州子公司营收2亿元但净亏损3006.53万元 [4] - 胜华国宏新材料营收2.39亿元但净亏损2181.86万元 [4] - 连江子公司营收2.41亿元但净亏损1451.08万元 [4] - 四家子公司合计净亏损超1.18亿元 成为拖累业绩关键因素 [5]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6.08亿元 同比增长15.79% 占用大量资金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014.32万元 较上年同期-5.91亿元实现转正 [6] - 现金流改善主要依赖历史应收账款回收和票据贴现 [6] - 总资产规模从96.49亿元增至101.66亿元 增幅5.36% [6] - 货币资金从3.04亿元大幅增至8.86亿元 主要因定期存款到期转入 [6]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费用1.25亿元 同比增长21.85% 保持高强度投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