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子注入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华海清科(688120):2025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短期承压,紧抓AI先进封装新机遇
华创证券· 2025-11-04 19:1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华海清科的投资评级为“强推”,并维持该评级 [2] - 报告给出的目标价为191.86元 [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4亿元,同比增长30.28%,环比增长19.97% [2]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微降0.71%,环比增长5.14% [2]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3亿元,同比增长6.54%,环比增长5.77% [2]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1.94亿元,同比增长30.28% [9]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4亿元、15.07亿元、18.63亿元 [4][9]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35元、4.26元、5.27元 [4]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0.97%,同比下降4.1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85个百分点 [9]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22.99%,同比下降7.1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24个百分点 [9] - 毛利率与净利率短期承压主要系新品推广阶段毛利率较低以及研发投入加大所致 [9]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5.6%、46.6%、46.9% [10] 业务发展与市场机遇 - AI技术驱动先进封装需求,公司紧抓AI芯片、HBM堆叠封装、Chiplet异构集成等前沿技术领域机遇 [9] - 公司CMP产品作为集成电路前道制造关键设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关键耗材与维保服务业务规模逐步放量 [9] - 公司积极布局新产品,12英寸晶圆减薄贴膜一体机Versatile–GM300已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批量发货 [9] - 公司的划切装备和边缘抛光设备已进入国内多家头部客户端验证,并在存储芯片、逻辑芯片等关键制程中应用 [9] 研发投入与产品规划 - 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与生产能力建设,推进人员扩充 [9] - 产品研发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对现有CMP、离子注入产品进行迭代,另一方面布局减薄、划切、边抛等新装备 [9] -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3D IC全流程解决方案 [9]
华海清科(688120):布局HBM、先进封装保障未来成长
华泰证券· 2025-11-03 17:1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华海清科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5][6] - 给予目标价178.92元人民币,较前值165.98元有所上调 [5][6] 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2.44亿元,同比增长30.28%,环比增长19.97% [1][2]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86亿元,同比微降0.71%,环比增长5.14%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31.94亿元,同比增长30.28%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91亿元,同比增长9.81%;扣非净利润7.23亿元,同比增长17.61% [1] - 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4.9个百分点,主要因部分处于市场开拓阶段的新产品确认收入 [1][2] - 第三季度净利率为23.0%,同比下降7.1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24个百分点,主因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加47.56% [2] - 第三季度末合同负债15.12亿元,存货38.98亿元,较上半年持续增长,显示成长动能强劲 [2] 业务进展与平台化布局 - CMP设备新签订单中先进制程订单已实现较大占比 [3] - 12英寸超精密晶圆减薄机订单量大幅增长,12英寸晶圆减薄贴膜一体机实现批量发货 [3] - 12英寸晶圆边缘切割装备已发往多家客户验证 [3] - 用于湿法工艺的SDS/CDS供液系统设备已获得批量采购 [3] - 晶圆再生业务获得多家大生产线批量订单并长期稳定供货 [3] - 首台12英寸低温离子注入机iPUMA-LT顺利出机 [3] - 公司战略投资苏州博宏源,构建精密平面化装备一站式平台;广州厂区启用,布局核心零部件业务 [4] 行业趋势与增长动力 - AI芯片设计范式革新与前道制造工艺迭代,推动先进封装与芯片堆叠技术发展 [4] - 公司CMP装备、减薄装备、划切装备、边抛装备是AI芯片、HBM堆叠封装、Chiplet异构集成等前沿技术的关键装备,需求广泛 [1][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46.99亿元、60.33亿元、75.7亿元(调整幅度分别为-2.0%、+1.8%、+8.0%) [5]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1.75亿元、15.07亿元、19.13亿元(下调幅度分别为-13.82%、-10.74%、-5.86%) [5] - 基于可比公司2026年预测PE均值42倍给予估值 [5]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最新摊薄)分别为3.32元、4.26元、5.41元 [10]
华海清科(688120):营收稳健增长,AI驱动先进封装市场新机遇
华创证券· 2025-08-29 21:11
投资评级 - 华海清科投资评级为"强推"且维持该评级 [2] - 目标价为191.51元 当前价为129.99元 [3] 核心观点 - AI驱动先进封装市场新机遇 公司CMP装备、减薄装备、划切装备、边抛装备作为芯片堆叠与先进封装技术关键核心装备将获得更广泛应用 [7] - 公司凭借先进产品性能、卓越质量及优质服务 在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先进封装、大硅片、MEMS、MicroLED、第三代半导体等多领域树立良好口碑 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7] - 持续推进新产品新工艺开发 为客户提供3D IC全流程解决方案 满足AI芯片、HBM堆叠封装、Chiplet异构集成等前沿技术领域需求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50亿元 同比增长30.28% 归母净利润5.05亿元 同比增长16.82% 扣非归母净利润4.60亿元 同比增长25.02% [7] - 单季度25Q2实现营收10.37亿元 同比增长27.05% 环比增长13.65% 归母净利润2.72亿元 同比增长18.01% 环比增长16.53% [7]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6.69亿元、59.03亿元、68.86亿元 同比增速37.1%、26.4%、16.7% [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0亿元、16.92亿元、19.80亿元 同比增速31.9%、25.4%、17.0% [3] - 预测每股盈利2025-2027年分别为3.82元、4.79元、5.60元 市盈率分别为34倍、27倍、23倍 [3] 产品研发进展 - 减薄装备12英寸晶圆减薄贴膜一体机Versatile-GM300完美兼容W2W和D2W两种主流先进封装工艺路线 25H1实现批量发货 [7] - 划切装备12英寸晶圆边缘切割装备已发往多家客户进行验证 解决存储芯片、CIS、先进封装等多种工艺晶圆减薄时边缘崩边问题 [7] - 边缘抛光设备12英寸晶圆边缘抛光装备已进入国内多家头部客户端验证 在存储芯片、逻辑芯片、先进封装等关键制程中应用 [7] 产能布局 - 华海清科北京厂区正式启用 减薄等核心装备产能逐步释放 [7] - 推进晶圆再生扩产昆山项目落地 规划扩建总产能40万片/月 首期建设产能20万片/月 与天津厂区形成南北协同 [7] 估值指标 - 总市值459.39亿元 每股净资产29.52元 [4] - 市净率预测2025-2027年分别为5.9倍、4.9倍、4.1倍 [3] - 毛利率预测2025-2027年分别为46.5%、48.3%、49.2% 净利率分别为28.9%、28.7%、28.8% [8] - ROE预测2025-2027年分别为17.3%、18.1%、17.8% [8]
光伏设备:看好龙头设备商泛半导体领域加速布局&主业出海机遇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设备行业、碳化硅材料行业、半导体设备行业 - **公司**:奥特维、晶盛机电、迈为股份、中环、天成、天域、天岳、天科、金盛、昆腾微电子、龙旗、XREAL、沪硅、通富、华润、中兴、Wolf Speed、Lam Research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光伏设备行业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收 850 亿元,同比增长 2%,增速较 2023 年下滑;毛利率下降;归母净利润约 55 亿元,同比下滑 57%;存货跌价损失 30 多亿,应收账款减值损失近 25 亿[2]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约 160 亿元,同比下滑 20%;归母净利润 15 亿元,同比下降 40%[1][2] 光伏设备行业财务压力 -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合同负债约 300 多亿,存货量约 400 多亿,同比均下滑 40%;新签订单增速放缓,奥特维和晶盛 2024 年新签订单分别为 100 多亿和 50 亿左右[1][3][4] 光伏设备行业发展机遇 - 海外市场是未来机遇,中东地区能源转型需求增加,每年装机量预计达 30 - 35GW,中环将在中东组建 20GW 硅片项目,带来约 30 亿订单;美国市场组件产能接近 70GW,但电池片产能不到 1GW,需求大[5] 美国市场光伏电池片扩产需求及挑战 - 需求大,但实施关税措施限制进口,本土建设需求增加;投资者担心补贴问题未明确;因 Topcon 和 BC 技术有专利诉讼风险,可能倾向 HJT 技术[6] 中美光伏制造成本差异 - 中国在渠道销售、成本控制、规模效应和政府关系方面有优势;美国人工成本约为中国 15 倍,扩建电池片时低人工需求、小型厂房和低运营成本重要[7][8] 美国扩建光伏电池片适用技术 - HJT 技术更适合,工序少,仅需四道;用电量节约 30% - 40%,用水量节约 20%左右,全流程碳排放少;运营成本低,每瓦生产成本 4 美分左右,TOPCon 需 6 - 7 美分[9] 海外市场光伏组件需求 - 需求分散,美国、欧洲、中东和印度等地有较大产能规划,扩产需求超百兆瓦;迈维在新加坡设基地,奥特维在马来西亚设基地,奥特维海外订单占比达 30%以上,纯外资客户占比超 70%[10] 晶盛机电新增长点 - 布局碳化硅业务,设备类衬底环节覆盖多工序,MOCVD 出货 200 台;器件端去年推出离子注入产品,今年进行硅基离子注入验证;材料端导电型碳化硅月产能 1.5 万片,预计 2025 年底达 30 万片,重点发展 8 寸[11] 碳化硅材料端发展前景 - 导电型用于车规级场景,晶盛机电导电型碳化硅产能将提升,6 寸价格降至 2600 元以下,8 寸 7000 - 10000 元,未来重点发展 8 寸[12] Wolf Speed 破产影响 - 因中国供应商崛起价格下降,市场份额从 2020 年的 45%降至 2024 年的 30%,破产将释放约 30%市场份额,利好国内碳化硅供应商[3][13] 国内碳化硅供应商 8 寸片子发展 - 自 2019 年以来取得显著进展,天岳、天科和金盛等已实现每月几千片 8 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生产[14] 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发展及应用 - 适合用于 AR 眼镜替代玻璃树脂镜片,金盛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发光波导片;8 寸售价 7000 - 10000 元,每副 AR 眼镜镜片成本约 2000 元;金盛计划年底推 12 寸,成本降至约 1000 元[15][16] 晶盛机电半导体设备布局 - 有大硅片设备、先进封装类设备和先进制程类设备三大产品线;今年下半年将推离子注入机;推进零部件业务,有 200 多台高精密进口机床,价值约 10 亿,去年业务收入七八亿[17][19] 晶盛机电大硅片设备订单 - 2024 年订单总量达十几亿,下游客户为头部半导体硅片厂,在沪硅二期项目中占 40% - 50%市场份额[18] 先进制程设备和封装设备布局 - 前道由迈为子公司盛美负责,包括刻蚀和薄膜类设备;后道封装有 CMP 和键合设备;还有显示类设备涉及多种显示技术[20] 钼材料在先进制程应用优势 - 10 纳米以下薄膜中电阻比钨低,降低功率损耗、提升信号传输速度;在存储领域适应高层数工艺要求;沟槽填充精准均匀;适用于 ALD 沉积路线[21][22] ALD 沉积技术发展趋势 - 向精细化发展,国际龙头 Lam Research 推专门沉积钼的 ALD 设备,国内迈为股份选潜力赛道实现精准均匀薄膜沉积[23] 迈为股份半导体领域布局 - 涉足前道半导体设备、后道封装类设备和显示类产品,受益于下游扩产和国产替代比例提升[24] 奥特维晶圆划片机突破 - 获得头部客户订单,进入新市场领域[25] 奥特维半导体设备领域产品和布局 - 产品包括划片机、AOI 检测设备、CMP 设备和半导体单晶炉;延伸光伏技术能力,聚焦后道封装环节[27] 龙头设备公司从光伏转向半导体趋势 - 趋势明显,两行业有共同性,公司在光伏上行期积累利润支持布局;晶盛涵盖前中后道,迈维专注前后道,奥特维聚焦后道[2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注龙头设备公司时,除光伏设备业绩和订单,还应关注泛半导体领域产品品类拓展情况[29] - 2024 年通富、华润、中兴等公司订单量约一个亿,头部订单落地表现突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