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苗
icon
搜索文档
“天稻”下凡,“薯光”闪耀!河源农业向“新”提质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19:01
"天稻"下 凡,"薯光"闪 耀!河源农业 向"新"提质_南 方+_南方plus 7月,河源东源 的万绿智慧无人 农场早造的稻田 里传来收获的序 曲。无人植保机 在空中巡航,监 测水稻的长势, 精确分析和指导 用肥用药。待两 造水稻收割后, 这片5000亩的智 慧农场将全部种 上"航天稻" 。 薯本地繁种取得 新进展,优良种 猪种禽培育水平 也在不断提升, 为提升粮食安全 保障、促进农业 向"新"提质发展 增添新的动力。 智慧农机武装农 场 航天育种创下纪 录 眼下,万绿智慧 无人农场的5200 亩稻田已实现全 程机械化种植, 只需6名工作人 在河源,广阔的 山水田园间持续 上演着农业技术 的迭代升级和创 新应用。水稻航 天育种制种成果 不断涌现,马铃 员便能实现所有 稻田的日常管理 工作。其中1500 亩示范田更是实 现了无人化耕 作。工作人员只 需在电脑上设定 路线,不论日夜 晨昏,无惧风雨 寒暑,智能农机 便能轻松完成多 种田间作业。 东源县柳城镇万亩智能化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的无人驾驶智慧农机。 受访者供图 在不断提升机械 作业现代化、智 能化、信息化水 平的同时,育种 技术的新应用也 正在助推河源农 业产 ...
2025年上半年昆明机场口岸客货两旺 增幅显著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23:55
昆明长水机场口岸出入境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昆明长水机场口岸出入境航空器15403架次 同比增长41 9% [1] - 进出境旅客176 9万人次 同比增长29 5% [1] - 出境旅客89 5万人次 同比增长29 6% [2] - 入境旅客87 4万人次 同比增长29 4% [2] 文旅消费与政策影响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及适用国家增加促进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1] - 云南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出入境人员及航班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1] - 海关配备多语种同声翻译机提升外籍旅客通关效率 [2] 进出口货运表现 - 上半年昆明机场进出口货物3 7万吨 同比增长29 1% [2] - 出口货物2 8万吨 同比增长40 9% 主要品类为电子零件 通讯设备 鲜切花 [2] - 进口货物0 9万吨 同比增长2 2% 主要为活青蟹 活黄鳝 活龙虾等食用水生动物及花卉种苗 [2] 基础设施与服务优化 -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航空枢纽 [2] - 海关在国际航站楼安排现场通关引导员保障旅客高效通关 [2]
南农晨读 | 共护良田
南方农村报· 2025-06-25 09:01
南农晨读 | 共护 良田_南方+_南 方plus 【今日关注】 耕保成果"粤"精 彩!第35个全国 土地日广东全景 展逛展全攻略 六月骄阳似火、 稻香初溢,第35 个全国土地日即 将如期而至。耕 地,是粮食生产 的命脉所系,也 是端稳中国饭碗 的坚实底座。本 届土地日以"节 约集约用地 严 守耕地红线"为 主题,再次唤醒 社会对脚下这片 生命之土的责任 与守护。作为经 济大省,广东以 占全国1.9%的土 地面积,承载着 全国8.9%的人口 和10.9%的经济 总量。在这片热 土上,12.01万 名各级田长躬身 耕耘阡陌之间, 7.45万个精细网 格织就守护之 网,共同书写着 连续25年实现耕 地占补平衡、连 续4年实现耕地 净增加的"广东 答卷" 。 广东百万种苗助 力"百千万工 程"新篇将启! 海洋牧场种业攻 关大动作抢先看 自2024年7月6日 以来,广东启动 现代化海洋牧场 适养品种核心技 术攻关项目,科 用,加快培育农 业新质生产力, 助力广东省渔业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大井桂味"出 圈,有这么一 个"最强后援团" 一抹亮丽的"志 愿红"活跃在田 间地头、收购点 与网络直播间。 田间地头,志 ...
康农种业(837403):保持西南地区优势,黄淮海地区大单品放量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华源证券· 2025-06-20 1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康农种业“增持”评级 [3][6][8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康农种业深耕西南区域,拓展市场迈向全国,把握转基因商业化先发优势,立足西南积极拓展黄淮海、东华北市场,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93、1.14和1.39亿元,对应PE为25.2、20.5、16.8倍,看好其全国化布局能力 [5][6][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深耕西南区域,开拓市场迈向全国 - **业务情况**:康农种业聚焦杂交玉米种子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玉米杂交种子是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占比97.1%,营收保持增长,2025Q1受季节性影响营收下滑,盈利能力和利润端呈波动趋势,费用率除财务费用率外呈上升趋势 [13][16][18] - **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为方燕丽和彭绪冰夫妇,方燕丽持股51.6%,管理层专业能力强,有深厚种业运营经验和科研能力 [28][33] - **地区收入**:营收结构从西南走向全国均衡布局,2024年华中超越西南成第一大收入来源,华北、华东收入增速超100%,分地区毛利率分化,新拓市场盈利能力向好 [35][36] - **募投项目**:年产1.2万吨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项目已达预定使用状态并收益,杂交玉米种子加工技改提升(四期)项目预计2025年9月达可使用状态,将提升产能 [40][41] 2. 粮食价格缓慢回升,转基因有望扩面提速 - **行业集中度**:2021年全球种子行业CR5为52%,中国CR5约为17%,生物育种产业化有望提升集中度 [42] - **粮食价格**:2025年截至6月11日,国内玉米/大豆/小麦价格分别变动+13.1%/-0.2%/+1.4%,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或刺激粮价 [45] - **玉米品种**:康农玉8009与MY73同母本,有望成大品种,黄淮海夏播区是大单品重要孵化地 [46] - **转基因情况**:近两年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审批增多,国内转基因品种审定已公示三批共161个玉米品种,康农种业康农20065KK已通过审定并落实示范种植 [53][55] 3. 西南地区稳扎稳打,拓展黄淮海市场成效显著 - **深耕西南地区**:在西南市场市占率较高,2021 - 2022年传统优势区域市占率从4.84%提升至5.97%,计划通过新品种迭代实现增长,2025年或试行大单品计划 [58][64][65] - **黄淮海地区收入高增**:康农玉8009带动黄淮海地区收入增长,截至2025年6月初累计销售1881.4万公斤,推广面积1254.27万亩,公司加速构建黄淮海区域品种矩阵 [70][71] - **东华北地区布局加强**:东北区域2024年营收略下滑,吉农玉198和桦单568抗病性好,吉农玉198调整种植模式后有望支撑业绩,公司加强东北研发力度 [73] - **研发创新驱动成长**:坚持自主创新与合作研发,2024年完成玉米新品种审定22个,专注转基因品种研发,康农20065KK已落实示范种植,推进区域试验 [76][77] - **销售服务赋能渠道**:以经销模式为主,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6.7%,未来或创新销售策略,线上构建营销矩阵,线下开展测产观摩会 [79] 4. 盈利预测与评级 - **盈利预测**:假设2025 - 2027年玉米杂交种子营业收入同比+28%/28%/24%,魔芋种同比-40%/-10%/-5%,中药材种苗同比-30%/-10%/-5%,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93、1.14和1.39亿元,对应PE为25.2、20.5、16.8倍 [7][84] - **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84]
资金跟着产业走 服务跟着需求走
金融时报· 2025-06-17 14:12
青州农商银行与花卉产业的不解之缘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发放首笔花卉产业贷款起,青州农 商银行始终陪伴在花卉产业的发展道路上,见证着小花朵逐步成长为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蜕变。目前,该 行共计为3.5万户花卉产业从业人员发放信贷资金52亿元,服务覆盖面接近100%,市场占有率达到 70%。 青州市亚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花卉产业企业。2012年,亚泰农业从多肉植物种植起步,后因市场 需求变化,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加上产品研发、基地扩建和技术设备升级投入巨大,资金周转陷入困 境。 在得知企业需求后,青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在深入调研后了解到企业缺乏房产抵押和担保, 但基于对企业潜力和花卉产业前景的信心,为其定制了"大棚摊位贷"融资方案,发放1000万元贷款。这 笔资金助力亚泰农业加速基地扩建与技术升级,实现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经营的跨越。亚泰农业负责人 董文明感慨道:"农商银行不仅是我们的金融伙伴,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正是他们的信任与 支持,助力我们实现了一次次的跨越与腾飞。" 如今,亚泰农业已成功蜕变成一家集花卉种植、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花卉企业集团,产 品不仅畅销国内各大城市,还远销 ...
共逐现代化之梦,中国中亚偕行致远(寰宇平)
人民日报· 2025-06-17 05:58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开启的新征程,将见证中国同中亚国家在逐梦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 偕行致远,共同书写促进区域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的壮阔新篇 现代化,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同的梦想。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的当下,中国和中 亚国家如何在逐梦道路上继续相互助力、携手前行?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将给出时代答案。 近年来,在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下,中国—中亚机制硕果累累,增强了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克时艰、共赴 未来的信心与决心。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和中亚国家将恪守合作初心,续写互利共赢、相互成就 故事,协力推进中国中亚现代化进程。 战略抉择:命运与共的现代化伙伴 2023年,在中国西安举行的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郑重指出:"深化中国—中亚合作, 是我们这代领导人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世界大势,符合人民期盼。" 形势的发展,合作的推进,让话中深意充分显现。深化中国中亚合作之所以是"战略抉择",在于无论形 势如何变化,都视彼此为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都将彼此团结、相互助力作为因应困难挑战的坚定选 择。 哈萨克斯坦小麦,变成西安热乎乎的油泼面;杨凌"青砧"苹果种苗,在乌兹别克斯坦茁壮 ...
海大集团(002311) - 2025年6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5 12:5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券商策略会,于2025年6月在上海举行 [2] - 36位来自中金公司、嘉实基金等多家机构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裁及董事会秘书黄志健先生 [2][10] 公司业务规划 -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趋缓,海外市场是资本开支重点,待业务团队成熟后在当地建厂 [2] - 近两三年持续布局海外虾苗业务,如在印尼开展研发、选育工作 [3] - 海外产能扩张以自建为主,结合租赁等轻资产方式,关注并购机会 [9] 市场情况分析 - 南美区域自然资源好,对虾养殖成本低、养殖量增加但饲料产能未同步增加,饲料需求旺盛 [4] - 国内饲料产业从单维竞争转向多维竞争,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7] 公司运营策略 - 根据各区域业务情况,谨慎选择结算货币,通过融资安排平衡资金流,运用金融工具锁定汇率风险 [5] - 海外产能紧张,正以多种方式扩大产能布局 [6] - 为大型客户提供个性化研发服务,解决养殖痛点和需求 [8]
“结的是甘甜果实,更是民心相通的硕果”
人民日报· 2025-06-15 06:12
眼下,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卡拉巴尔塔市,5565棵苹果苗挺直了腰板,舒枝展叶。陕西苗苗,已经适应 了异国水土。 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陕西照金咸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梁雨新风尘仆仆,一落地就赶往中乌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指导施肥、打药、疏果等。 陕西铜川培育的果苗,2024年4月在锡尔河畔"安家",最近已经挂果。"我们这边的果树,挂果得三五 年!"当地果农惊叹。 挂果快,还更好养。咸恒农科带来的"青砧"苹果种苗,适应乌兹别克斯坦的干旱环境,成活率高达 98%。"配合'无支架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等技术,能实现更高产量、更易管理、更少用工。"梁雨新说。 2024年的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乌兹别克斯坦参会者当场签下6000株订单,创下陕西苹 果种苗单次出口之最。 科技为媒,合作共赢 这里是刚刚建成的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吉苹果示范园,由两家中国企业——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集团 公司与宝鸡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中国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技术在中亚规模化应用,有了崭 新"试验田"。 "不光果苗过来,技术、农资等也配齐,这儿就是种苹果的'4S店'!"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集团公司总 经理李端说。 中国技术,扎根热 ...
中新网:中国光谷启动科创金融“伙伴工程”助企融资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1:35
据悉,科创金融"伙伴工程"将构建种苗企业培育体系,首期将遴选400家"技术有高度、 市场有前景、投资有价值"的初创科技企业,组成"种苗企业库",同时推出"种苗伙伴贷+认 股权"专属信贷产品,建立"种苗科技企业信贷优先通道",对入库企业实行100%信贷申请响 应,每年信贷融资额不低于6亿元。 此外,"伙伴工程"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实现省市区分层风险补偿,建立"认股权"收 益回补机制,形成"金融支持—企业成长—收益回补"的可持续运行闭环,合作"伙伴"之间实 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发布会当天,首批东湖高新区科创金融种苗伙伴联盟签约与"种苗 伙伴贷"签约同步举行。 据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钱德平介绍,自东湖高新区创建以来,累计培 育创新企业15.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821家、瞪羚企业549家,获批全国首个科技保险创新 示范区,集聚科技支行、科技证券、科技保险、基金等科技金融机构1100余家,私募基金管 理人176家,设立各类基金超70支,形成了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融资链和债券 融资链。 中新网武汉6月6日电 (刘莉莉 郭彬彬 刘逸灵)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6日启动 科创金融"伙伴 ...
“政企村农”共探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每日商报· 2025-06-11 06:24
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由谢家村、径游村和安山村共同组成,名为谢径安·传化农创村 [2] 合作模式与利益分配 - 采用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农民四方合作模式: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传化集团投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村集体负责组织协调,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和创业参与 [3] - 该模式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中的资金和技术难题,并确保农民从产业发展中获得实际收益 [3] 科技应用与产业升级 - 传化公司建设数字种苗工厂和生物育种实验室,引入数字农业技术和生物育种技术 [4] - 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准监控和管理,提高种苗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4] 公益项目与社会效益 - 谢径安公益基金会启动乡村文化复兴项目,挖掘乡村历史、民俗、农耕文化,实施特色文化活动 [5] - 围绕"一老一小"开展重阳节敬老、公益夏令营等项目,提升村民幸福感 [5] - 设立"公墙议事"机制,增加村民参与感 [5] - "传化·慈善大棚"公益项目使每户家庭一亩地年平均增收3万元、最高增收4万元,保障残低保农户受益 [5]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为更多乡村发展提供经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