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基金阶段性顶部,注意控制整体仓位!
搜狐财经· 2025-11-01 22:57
市场整体观点 - 各大科技行业指数存在顶部风险,将直接影响沪深300走势 [1] - 在市场调整局势下,相对安全的资产包括红利价值、白酒消费、医药等此前跌幅较多的资产,预计表现更好 [1] - 若配置20%资产于红利波动,并持有10%到20%现金,则无需过度担心市场阶段性调整 [2] 行业板块分析 - 科技板块基金盈利后需注意卖出 [1] - 医药和消费板块预计后续表现较好,无需过度悲观,当前风险主要集中在科技板块 [5] - 5G板块存在形成头肩顶形态的可能性 [8] - 芯片板块已跌破趋势线,若进一步跌破颈线则可能确认顶部形态 [10] - 人工智能板块存在形成头肩顶形态的可能性 [12] 主要指数与资产策略 - 恒生科技指数波动性预计增大,但下方存在整体支撑,适合长期持有 [1] - 因科技股调整,沪深300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可考虑逢低买入 [1] - 加仓沪深300的主要原因是其配置占比较小,担心跟不上权重指数走势 [1] - 若恒生科技、沪深300、证券整体仓位较高,需注意控制仓位至可承受水平 [4] - 计划在科技股跌到位后,将红利低波动资产和现金卖出,转换为科技股基金 [3]
25Q3主动权益基金季报分析: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再次突破四万亿,科技板块成为重点聚焦赛道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9 16: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显著提升,业绩表现较上季度明显提升,重仓股减持消费、金融地产,转而加仓科技板块 [1][8][10] - 科技、新能源基金在三季度表现领先,大盘成长风格在三季度明显占优 [1][43][44] - 东吴基金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较为出色,中欧、永赢基金在 25Q3 旗下主动权益规模增长明显 [1][3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金三季报投资展望关键词:科技、消费为重点聚焦板块,成长、创新关注度较高 - 科技、消费、成长等是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普遍关注的内容,趋势关键词有修复、结构性、回升等 [7] 业绩与规模维度:三季度主动权益规模显著上升,显著增持科技板块 - 2025Q3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显著提升,从 25Q2 的约 3.35 万亿元提升至超过 4 万亿元,提升幅度达 19.75%,易方达、中欧、富国是目前主动权益管理规模最大的三家基金公司 [10][13] - 2025Q3 主动权益基金的整体业绩较上季度明显提升,约 98%的主动权益基金取得了正收益,收益率中位数为 23.00% [15] - 2025Q3 业绩领先的 20 只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较多的行业包括电子、通信、电力设备等行业,大部分绩优产品在港股上均没有较高的配置比例 [17] - 主动权益基金的仓位整体上升,股票仓位均值上升至 88.72%,港股仓位则有小幅下降,重仓股配置方向上,中证 500 成分股的配置比例降低最明显,沪深 300、科创板的重仓股配置比例则有所提升 [19][20] - 行业上,主动权益基金的重仓股在三季度减持消费、金融地产,转而加仓科技板块,电子是三季度重仓股配置比例最高的行业,也是本季度被主动权益增持最多的行业 [21] - 规模最大的 20 只基金中,易方达蓝筹精选依然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产品,有多只产品在 25Q3 规模增长至百亿以上 [24] - 新发规模有所回升,由吴潇担任基金经理的招商均衡优选是本季度发行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 49.55 亿元,本季度新发规模超 20 亿的主动权益基金有 6 只 [25] - 主动权益基金追涨杀跌现象在三季度不明显,虽然少部分业绩优秀的产品份额出现了明显增长,但整体来看三季度的业绩与产品份额变化的相关性较弱 [27] 基金公司维度:东吴基金三季度表现出色,中欧、永赢规模显著 - 东吴基金是 2025 年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平均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公司,平均收益率 40.58%,业绩较好的基金公司还包括财通基金、易方达基金、摩根基金等 [32] - 易方达仍然是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管理公司,三季度易方达基金旗下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达 2715 亿元,较上季度明显上升,中欧、永赢基金在 25Q3 旗下主动权益规模增长明显 [34] - 三季度业绩领先的基金公司的重仓股超低配情况为超配计算机与非银金融、低配电子食品饮料,部分业绩领先的基金公司也在一些行业上有明显超低配 [35][36] - 头部主动权益基金管理公司的行业超低配主要集中在几个热门行业中,如易方达基金显著超配通信、传媒,显著低配了医药、汽车等 [38] - 持仓相对偏大市值风格的公司包括睿远、摩根、汇添富等,持仓相对偏小市值风格的公司包括永赢、大成、万家等 [40] 投资策略比较:科技、新能源基金明显占优 - 科技、新能源基金在三季度表现领先,而消费、金融地产基金整体的表现偏弱 [43] - 大盘成长风格在三季度明显占优,其中大盘成长产品的收益率中位数在各类产品中较为领先,小盘成长风格产品则明显在三季度普遍表现稍弱 [44]
热门赛道ETF建仓放缓 新消费或具有更好投资安全垫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7:15
行业ETF建仓动态 - 多只在9月19日和9月22日上市的热门行业ETF放缓了建仓速度 [1] 公募基金策略转向 - 尽管科技基金和医药基金业绩仍排在前列,部分公募已开始逐步开启防守思维 [1] - 基金在创新药、科技等热门赛道获利丰厚之际,兑现收益并转向防守的预期增强 [1] 新消费赛道投资逻辑 - 新消费在盈利增长与充沛现金流的逻辑下,或具有更好的投资安全垫 [1]
基金公司营销“画风”生变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4:09
绩优基金限购现象 - 近期多只绩优基金开启限购模式,包括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A/C类份额(单日单账户限购1000万元)、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A/C类(单日限购100万元)、建信灵活配置混合(单日限购1000万元)等 [1][2] - 限购基金多为今年高回报产品,如财通资管数字经济混合回报率56.37%、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回报率135.09%、建信灵活配置混合回报率49.74%、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回报率83.82% [1][2] - 招商成长量化选股8月15日起单日限购2万元(7月24日曾限购20万元),该基金年内回报率29.55% [2] 限购原因分析 - 避免基金规模快速扩张导致现有持有人收益被摊薄,高位新资金难以快速建仓会造成资金闲置降低效率 [2] - 控制产品规模防止超过基金经理能力圈,化解"船大难掉头"问题,限制套利行为保护原持有人利益 [3] - 反映行业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型的趋势,本轮行情中基金公司对规模扩张表现克制 [3] 产品布局调整 - 限购基金集中于创新药、科技、军工等交易拥挤的热门赛道 [1][3] - 基金公司同步挖掘其他细分赛道产品,如有色/化工主题基金、"固收+"、FOF等均衡配置选择 [3][4] - 超90%的FOF产品年内取得正收益,成为资产配置新方向 [4]
超九成FOF业绩飘红 重仓股基成就好业绩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7:21
公募FOF业绩表现 - 公募FOF创下五年来最好业绩表现 [1] - 业绩最佳FOF产品年内收益达34.28% [1] - 全市场超90% FOF产品年内收益为正 [1]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FOF从重仓债券基金转向重仓股票型基金 [1] - 排名前10的FOF均重仓高弹性股票基金 [1] - 减少对债券基金和保守平衡型基金的配置比例 [1] 重点投资领域 - 重点布局医药及科技主题股票型基金 [1] - 通过权益类资产配置实现业绩突破 [1]
创五年最佳 九成FOF业绩飘红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13:06
公募FOF业绩表现 - 公募FOF创下五年来最好表现 年内最佳收益达34.28% [1] - 全市场超九成FOF产品年内收益飘红 较2022年0.29%的最佳收益显著提升 [1] 资产配置策略变化 - 前10强FOF均重仓高弹性股基 尤其侧重医药与科技主题基金 [1] - 配置从债基转向股基 减少对债基及保守平衡型基金的布局 [1] 行业地位与增长 - 公募FOF成为公募行业新的增长亮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