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基
icon
搜索文档
创五年最佳 九成FOF业绩飘红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13:06
公募FOF业绩表现 - 公募FOF创下五年来最好表现 年内最佳收益达34.28% [1] - 全市场超九成FOF产品年内收益飘红 较2022年0.29%的最佳收益显著提升 [1] 资产配置策略变化 - 前10强FOF均重仓高弹性股基 尤其侧重医药与科技主题基金 [1] - 配置从债基转向股基 减少对债基及保守平衡型基金的布局 [1] 行业地位与增长 - 公募FOF成为公募行业新的增长亮点 [1]
创历史新高!债基继续“扛旗”
券商中国· 2025-07-26 22:45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 截至2025年6月底,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1][3] - 公募基金总规模较5月末的33.74万亿元增长6519亿元,环比增幅1.93% [4] - 自2024年初以来,公募基金总规模第九次创下历史新高 [4] 债券基金表现 - 6月底公募债券基金总规模达7.28万亿元,较5月底增长5078亿元,增幅约7.5% [5][6] - 年内债基规模连续四个月增长:3月增长634亿元,4月增长1402亿元,5月增长2218.76亿元,6月增长超5000亿元 [6] - 财通基金认为短期债市可能维持震荡,长期基本面趋弱,货币政策有加码空间,债市仍有做多机会 [6][7] - 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年内债基久期从3.5年提升至5.1年,创历史新高,反映看涨情绪较强 [7] 货币基金规模下降 - 6月末货币基金规模为14.23万亿元,较5月底下降1675亿元 [8] - 当前货币基金整体年化收益率已不足2%,吸引力下降 [8] 权益类基金表现 - 6月股票基金规模增加1483.47亿元,增幅3.24%;混合基金规模增加1213.31亿元,增幅3.4% [10] - 6月新成立权益类基金110只,发行总规模516亿元,占新发基金总规模的40% [11]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24只完成募集,合计募资226.8亿元 [11] - 易方达基金经理陈皓看好AI、军工、创新药等产业进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11] - 中欧基金认为国内稳增长政策将助力经济温和复苏,市场将呈现震荡上行趋势 [11] QDII基金表现 - 6月底QDII基金总规模6837亿元,较5月底增长294.95亿元,增幅约4.51% [12][13] - 增长主要受益于港股上涨(恒指6月涨超3%)和美股创新高 [12]
【头条评论】 从大咖卸任高管回归基金经理说开去
证券时报· 2025-04-22 06:08
行业核心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出现高管“反向”变革潮,多位副总经理级基金经理选择卸任高管职务,回归基金经理本职岗位 [1] - 此趋势涉及多家基金公司,包括诺安基金杨谷、易方达基金陈皓和萧楠、南方基金史博、万家基金黄海以及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等 [1] - 这一选择被视为行业发展的新阶段,为行业树立了榜样 [1] 高管职务与投资职责的冲突 - 副总级基金经理需同时负责公司整体运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导致压力过大,身心俱疲 [2] - 繁重的管理会议挤占了完整的研究与思考时间,难以兼顾 [2] - 基金净值曲线和投资业绩不会因担任高管职务而改善,投资者更关注专业能力和投资回报 [2] 回归投研的核心动因 - 规避限薪并非主要动因,因基金经理薪资同样面临限制并与产品业绩正相关 [3] - 放弃高管职位专注投资是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和能力自证 [3] - 提升核心专业能力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3] 对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 权益类主动管理型产品面临被动指数基金的竞争压力,业绩成为王道 [4] - 核心投研人员回归将增强公司投资能力,体现行业对投研人才培养与激励的“正本清源” [4] - 让核心投研人员安心投资、匹配合理待遇并享有独立于管理职务的声誉,是打造出色资管机构的关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