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多部门联手破解创新融资难题
金融时报· 2025-05-23 09:42
政策框架与目标 - 七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七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既有存量政策迭代升级,也有增量政策创新供给 [1] - 政策旨在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建立科技金融政策框架体系,构建科技金融发展的"四梁八柱" [1] - 目标包括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长效投入机制、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金融支持安排、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提升到8000亿元,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到1.5% [4] - 已有约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过2500亿元,将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 [4][5] - 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银行适当延长科技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最长可达五年 [7] - 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风险保障 [7] 资本市场支持 - 证监会将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环境,实施更灵活精准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 [8]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8] - 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9]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9] 生态体系建设 - 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分工协作,形成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格局 [5] - 稳步推进QFLP试点、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大科技公共信息开放共享 [5] - 推动北京、上海等13个重点地区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发挥科创改革试验区示范作用 [5] - 金融机构将建立差异化科技金融评估评价体系,突出科技人才、科研能力、研发投入等创新要素 [7]
刚刚!央行、证监会等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5-22 20:08
政策框架与核心举措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领域提出15项政策 [1]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 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支持科技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科技保险分担创新风险 [1] 科技部重点部署 - 推行"创新积分制"升级版2.0,优化核心指标并拓宽应用场景,精准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2] - 2024年组织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鼓励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六大科创中心先行先试 [3] - 建立区域科技金融合作机制,定向推荐科技任务和企业"白名单"以对接金融资源 [3] 央行支持措施 - 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支持100家机构发行科创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重点扶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债 [4][5] - 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大"创新积分制"全国应用 [6] - 优化科技贷款投放强度,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以提升金融机构风险容忍度 [7] 金融监管总局行动 - 允许银行延长科技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至5年,鼓励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 [8] - 建立差异化科技金融评估体系,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数字化升级 [9] - 联合科技部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文件,强化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 [10][11] 证监会资本市场改革 - 修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强化资金专款专用和用途变更监管 [12] - 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A股,优化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接纳未盈利企业 [13] - 促进私募股权基金并购上市公司,扩大S基金试点并优化退出机制 [14]
利好!国新办发布会释放新信号,事关股权投资
FOFWEEKLY· 2025-05-22 18:16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从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七个维度推出15项具体措施 [2] - 政策明确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包括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发展S基金、支持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发债融资等 [2] - 科技金融"四梁八柱"已基本搭建完成,多元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3]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数据 - 截至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超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3年增速超20% [4] - 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4] - 金融机构设备更新贷款余额达1.2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投向科创企业领域余额突破1万亿元 [4] - 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超1900家 [4] 股权投资机构支持 - 三类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主体中,最需支持的是股权投资机构 [4] - 股权投资机构面临发债期限短、融资成本高问题,将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解决 [4] - 政策体系围绕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形成突破,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5] 保险资金支持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第一批500亿元,第二批1120亿元,即将批复第三批600亿元 [5] - 将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保障 [4][5] 资本市场支持 - 境外上市备案新规实施以来,已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83家为科技型企业 [5] - 科技型企业境外上市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 [5] - 将继续支持科技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更透明高效的监管政策 [5]
金融监管总局:支持银行综合运用科技企业创新积分等多方面信息,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
新浪财经· 2025-05-22 16:35
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七部门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旨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实现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 [1] - 政策文件针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系统性、综合性解决方案 [1] - 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三项建设",落实政策文件 [1] 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设 - 金融机构需将科技金融服务纳入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构建相对独立的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 [1] - 科技金融专业和特色分支机构将获得适当授权 [1] - 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科技领域倾斜 [1] - 银行保险机构将在绩效考核、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实行差异化的尽职免责监管要求 [1] 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 - 支持银行综合运用科技企业创新积分等信息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 [2] - 规范银行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独立开展信贷评审,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 [2] - 允许银行对现金流回收周期较长的流动资金贷款适当延长期限,最长可达五年 [2] - 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风险保障 [2] 科技金融专业能力建设 - 银行保险机构需建立差异化科技金融评估评价体系,突出科技人才、科研能力、研发投入等创新要素 [2] - 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 - 金融机构需加强同第三方合作,健全科技金融业务风险分担机制,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2] - 推动改进科技中介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有公信力的科技咨询和价值评估等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