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胶长丝
搜索文档
吉林化纤跌2.10%,成交额1.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68.2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4 10:03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14日盘中报4.20元/股,下跌2.10%,总市值103.27亿元,成交1.05亿元,换手率1.02%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68.28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217.91万元,大单净卖出250.37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6.34%,近5个交易日下跌0.94%,近20日上涨4.48%,近60日上涨1.94%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5月19日,龙虎榜净买入1.36亿元,买入总计2.78亿元(占总成交额10.86%),卖出总计1.43亿元(占总成交额5.57%)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88年11月9日,于1996年8月2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粘胶纤维的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粘胶长丝56.30%,粘胶短纤24.55%,碳纤维产品16.83%,其他2.3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纤维-粘胶,概念板块包括中盘、碳纤维、融资融券、大飞机、低空经济等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0.19亿元,同比增长43.62%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3264.75万元,同比减少47.41%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0.73万户,较上期减少5.08%,人均流通股为22910股,较上期增加5.36% [2] - 第六大流通股东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798.50万股,较上期减少22.20万股,第七大流通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30.55万股,较上期减少1028.73万股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新乡化纤跌2.06%,成交额1.0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03.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10:0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1月12日盘中下跌2.06%,报5.24元/股,成交额1.03亿元,换手率1.13%,总市值89.1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03.52万元,特大单净卖出435.09万元,大单净卖出268.44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0.67%,近5个交易日上涨11.02%,近20日上涨23.00%,近60日上涨31.00%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维和氨纶的生产与销售,收入构成为氨纶纤维58.51%,生物质纤维素长丝38.34%,其他3.1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纤维-粘胶,概念板块包括小盘、低价、国资改革、基金重仓等 [2]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9日,于1999年10月21日上市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7.40亿元,同比增长3.28%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减少33.1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970.70万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6.40万,较上期减少13.99% [2] - 人均流通股26580股,较上期增加16.2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788.97万股,较上期增加984.25万股 [3] 机构持仓动向 - 广发优势成长股票A(011425)为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274.97万股 [3] - 大成新锐产业混合A(090018)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199.21万股 [3] - 广发聚丰混合A(270005)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009.78万股 [3]
吉林化纤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40.19亿元行业第二,净利润3018.59万元行业第三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0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88年11月9日,于1996年8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全球重要的粘胶长丝生产商之一,在粘胶纤维生产领域具备技术优势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化学纤维 - 粘胶,概念板块包括低空经济、中盘、融资融券、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吉林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 - 董事长宋德武,1971年出生,毕业于吉林化工学院,现任吉林化纤集团、吉林碳谷碳纤维、吉林化纤股份董事长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40.19亿元,行业排名2/4,高于行业平均数26.88亿元和中位数24.24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粘胶长丝14.84亿元占比56.30%,粘胶短纤6.47亿元占比24.55%,碳纤维产品4.43亿元占比16.83%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3018.59万元,行业排名3/4,低于行业平均数4693.98万元和中位数5627.29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粘胶长丝板块营收14.84亿元,占总营收56.3%,毛利2.97亿元,占总毛利95.57% [5] - 2025年上半年碳纤维产品板块营收4.43亿元,同比增长368.31% [5]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4.07%,高于去年同期的59.12%,也高于行业平均的57.43%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0.94%,虽低于去年同期的16.05%,但高于行业平均的4.31% [3] 股东结构及市场预期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0.73万,较上期减少5.08%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29万,较上期增加5.36% [5]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798.5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22.2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30.5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028.73万股 [5] - 首创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6/1.10/1.88亿元 [5] - 光大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83/2.70亿元,其中2025年预测下调39.1%,2026年下调29.3% [6] 业务亮点与发展 - 粘胶长丝依然是主要利润来源,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在建3.5万吨/年产能,2025年1-5月满产满销 [5][6] - 碳纤维行业景气度有望触底反弹,盈利能力逐步修复,公司已对相关品种提价,产销量均有所提高,2025年碳纤维板块业绩有望减亏 [5][6]
新乡化纤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7.4亿行业第一,净利润1.33亿远超行业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4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9日,于1999年10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位于河南省新乡市 [1] - 公司是国内粘胶长丝和氨纶的重要生产企业,粘胶长丝产能国内第一,氨纶产能居国内第二位 [1] - 主营业务为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维和氨纶的生产与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化学纤维 - 粘胶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57.4亿元,在行业4家公司中排名第一,远超第二名吉林化纤的40.19亿元 [2] - 当期净利润为1.33亿元,位居行业第一,高于第二名恒天海龙的8235.98万元 [2] - 氨纶纤维营收21.87亿元,占比58.51%;生物质纤维素长丝营收14.33亿元,占比38.34%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0.42%,低于去年同期的50.79%,且低于行业平均的57.43% [3] - 毛利率为9.74%,虽低于去年同期的11.67%,但高于行业平均的4.31% [3] 股东结构变化与机构观点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6.4万,较上期减少13.99%;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66万,较上期增加16.26%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788.97万股,相比上期增加984.25万股;广发优势成长股票A等基金为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5] - 国海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亿、2.56亿、3.58亿元,对应PE分别为46、27、2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 - 招商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亿、2.67亿、3.7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26、19倍,维持"增持"评级 [6] 业务优势与亮点 - 生物质纤维素长丝产能位居行业第一,氨纶产能居国内第二位,具有明显规模优势 [5] - 产品种类丰富,涵盖多种规格,可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 [1][5] - 具有棉(菌草)浆粕生产能力,利用菌草技术制浆能力优势可降本增效 [5] - 生物质纤维素长丝除供应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海外,持续进行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 [6] - 氨纶业务规模、技术水平在行业第一梯队,差别化氨纶生产线居国际领先水平 [6]
南京化纤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64亿远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亏损排名垫底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3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28日,于1996年3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粘胶纤维行业的重要企业,在粘胶长丝和短纤维生产方面具备技术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维的生产与经营,以及房地产业务开发与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化学纤维 - 粘胶,涉及丝杠、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64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四,行业平均营收为26.88亿元,中位数为24.24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新乡化纤营收57.4亿元,第二名吉林化纤营收40.19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粘胶纤维业务收入5162.11万元,占比40.83% [2] - 其他业务收入2933.45万元,占比23.20% [2] - PET结构芯材业务收入2724.75万元,占比21.55% [2] - 景观水业务收入1819.97万元,占比14.40% [2] - 莱赛尔纤维业务收入2.62万元,占比0.02%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5750.25万元,行业排名第四 [2] - 行业第一名新乡化纤净利润1.33亿元,第二名恒天海龙净利润8235.98万元 [2] - 行业净利润平均数为4693.98万元,中位数为5627.29万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1.26%,去年同期为59.18%,高于行业平均57.43% [3] - 当期毛利率为-25.95%,去年同期为-7.65%,低于行业平均4.31%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董事长陈建军2024年薪酬74.24万元,较2023年的56.92万元增加17.32万元 [4] - 总经理谌聪明2024年薪酬72.82万元,较2023年的54.48万元增加18.34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3.61万,较上期减少15.0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01万,较上期增加17.68%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股东,持股187.04万股,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 [5]
*ST美谷:控股子公司湖北金环新材料公司是国内粘胶长丝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产销包括国内及韩国、印度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09:13
公司业务地理分布 -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大[2] - 公司产品出口至韩国、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土耳其等国家[2] - 公司产品未明确提及出口至欧盟国家[2] 子公司业务定位 - 控股子公司湖北金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粘胶长丝主要生产企业之一[2] - 子公司业务涵盖粘胶长丝的生产和销售[2] - 子公司产品市场覆盖国内及海外多个国家[2]
南京化纤涨2.05%,成交额4547.7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26.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11:4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0日公司股价盘中上涨2.05%报15.46元/股,成交4547.77万元,换手率0.81%,总市值56.6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26.24万元,其中大单买入1143.13万元占比25.14%,卖出711.55万元占比15.65%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下跌12.95%,近5个交易日下跌9.54%,近20日下跌1.90%,近60日下跌1.4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粘胶纤维业务40.83%,其他业务23.20%,PET结构芯材业务21.55%,景观水业务14.40%,莱赛尔纤维业务0.02%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化学纤维-粘胶,概念板块包括海上风电、风能、机器人概念、工业母机、并购重组等 [1]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4.25万,较上期减少5.85%,人均流通股8617股,较上期增加6.21%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减少55.42%,归母净利润-8893.17万元,同比减少27.09% [2] 分红情况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4亿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吉林化纤(000420):公司简评报告:粘胶长丝盈利稳定,碳纤维景气有望触底反弹
首创证券· 2025-10-14 21:3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吉林化纤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粘胶长丝盈利稳定,碳纤维景气有望触底反弹” [4] - 吉林化纤粘胶长丝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盈利能力稳定 [6] - 公司借助吉林本地碳纤维产业链优势,积极布局碳纤维产业,开拓第二成长曲线 [6] - 碳纤维价格已显现筑底迹象,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对相关品种提价,该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68.31%,盈利能力正在修复 [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高速增长,分别为0.56亿元、1.10亿元、1.88亿元 [5][6] 2025年中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5亿元,同比增长48.39% [6]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下降45.08% [6]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21亿元,同比增长65.48%,环比增长17.01% [6]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下降28.12%,环比增长66.84% [6] 粘胶长丝业务分析 - 粘胶长丝是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84亿元,同比增长10.23%,占总营收的56.3% [6] - 2025年上半年粘胶长丝板块实现毛利2.97亿元,同比增长6.05%,占公司总毛利的95.57% [6] - 该板块毛利率为20.01%,同比小幅下滑0.79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 [6] - 公司粘胶长丝产能约10万吨/年,是全球重要的粘胶长丝生产商之一 [6] - 全球粘胶长丝产能约为25-28万吨/年,我国产能整体稳定在21-24万吨/年 [6] - 自2024年以来国内粘胶长丝价格保持相对稳定,行业景气度持续 [6] - 未来随着汉服爱好者规模和汉服市场规模扩大,我国粘胶长丝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6] 碳纤维业务分析 - 公司正积极向碳纤维产业布局,开拓第二条成长曲线 [6] - 本轮碳纤维周期始于2019年,2022年达到高点,之后价格持续下跌 [6] - 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国内碳纤维均价分别为118.33元/kg、90.10元/kg、83.75元/kg,同比分别下降32.61%、23.85%、11.26% [6] - 当前碳纤维价格83.75元/kg已维持三个季度,筑底迹象明显 [6] - 2025年3月和5月公司对相关碳纤维品种进行了提价 [6] - 2025年上半年碳纤维产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368.31% [6] - 2025年上半年碳纤维产品板块毛利率为-2.01%,同比提升9.19个百分点,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53.40亿元,同比增长37.5%,2026年营收57.75亿元,同比增长8.1%,2027年营收62.82亿元,同比增长8.8% [5]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1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96.0%,2027年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71.8% [5] - 预计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EPS)0.02元,2026年0.04元,2027年0.08元 [5] - 对应市盈率(PE)2025年为183倍,2026年为93倍,2027年为54倍 [5] - 公司最新收盘价4.24元,总市值104.26亿元,总股本24.59亿股 [5] 财务比率预测 - 预计公司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13.7%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13.4% [7] - 预计公司净利率将从2024年的0.7%显著提升至2027年的3.0% [7]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4年的0.6%显著提升至2027年的3.6% [7] - 预计资产负债率将从2024年的61.4%逐步上升至2027年的65.9% [7]
资金逆市布局,化工ETF(159870)盘中净申购超6亿份
新浪财经· 2025-10-10 15:10
化工板块资金流向 - 化工ETF(159870)盘中获得净申购6.09亿份 冲刺连续4天净流入 [1][2]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 新凤鸣领涨4.92% 鲁西化工上涨3.30% 恒逸石化上涨2.85% [2] - 化工ETF最新报价为0.74元 [2] 行业政策与目标 - 工信部等7部门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设定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需超5%的目标 [1] - 政策要求重点关注石化化工产品供需格局 并聚焦高端石化化工产品以提高附加值 [1] - 供给侧形成长期有效的强约束 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周期性产品供给端投放的长期趋势 [2] 细分领域动态 - 粘胶长丝领域 新乡化纤3.12万吨产能因环保限产自10月1日起停产改造3个月 冬季污染防治压力大或进一步延长停产 价格有望继续走高 [1] - 固态电池涉及的六氟磷酸锂和隔膜领域面临利空 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对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特定正负极材料及相关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 [1] - 出口管制消息导致储能、锂电池、风电等板块集体下挫 [1]
石化化工行业迎利好!7部门联合发布重磅文件 “反内卷”有序推进
华夏时报· 2025-10-03 08:30
政策核心目标 - 七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2] - 政策旨在解决基础市场竞争加剧与高端市场供给不足的主要矛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 - 政策导向从过去“扩规模”为主转向存量优化与增量高质量发展 [11] 产能调控与结构优化 - 严控新增炼油产能,科学调控乙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投放节奏 [4] - 全国炼油能力已达到9.55亿吨/年,目标在2025年将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4] - 重点支持石化老旧装置改造、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及现有炼化企业“减油增化”项目 [4] - 产能严控有望提升行业产能利用率,使价格体系结束通缩走向上行,并带动石化装备更新替换需求 [5] - “减油增化”政策导向有望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带动毛利率上行 [5] 高端供给与创新方向 - 将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特种橡胶等列入重点发展领域 [6] - 配套创新中心、中试平台等政策工具,推动关键材料国产化提速 [6] - 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产品 [7] - 以PEEK为例,其比强度是铝合金的8倍,密度仅为一半,替代铝合金可使人形机器人骨架重量减轻40% [8] 行业格局优化与“反内卷” - 政策重心转向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具体举措涵盖统一大市场建设、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等 [9] - 行业供需格局优化,例如新乡化纤停产改造3.12万吨粘胶长丝产能约90天,影响行业约13%的供给 [9] - 农药领域召开草铵膦产品协作组会议,旨在抵制非理性竞争,规范行业秩序 [10] - 资本市场在“反内卷”政策预期下提升对化工板块关注度,认为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的方向明确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