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楚商回乡
icon
搜索文档
“飞雁”缘何变“归雁”(连线评论员)
人民日报· 2025-11-26 06:42
对话人: 周珊珊 本报评论员 周珊珊:据报道,今年以来,湖北组织楚商回乡主题招商活动1800余场,走访重点楚商超1万人次,签 约亿元以上项目6579个,总金额3.6万亿元。"飞雁"缘何变"归雁"? 张双双:过去楚商走出湖北,是市场规律驱动下,为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和更优要素配置的必然选择。 如今回家乡,不止于"反哺家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在于发展推力显著增加。"十四五"时期的前4 年,湖北经济年均增长7.1%,2024年GDP突破6万亿元,发展速度快、潜力大,自然对各类经营主体有 吸引力。 乡情不再是单一的"情怀牌",同时还转化为信任资本。本土企业武汉高德红外在家乡得到良好发展,从 30万元注册资本起步,成长为国内红外行业领先企业,在破解"卡脖子"难题后,将旗下普宙科技的总部 也搬回武汉。类似的选择中,经济理性是"能不能回"的基础,情感因素是"愿不愿回"的关键,两者共同 构成了"归雁"的强劲动力。 周珊珊:吸引更多楚商回来,湖北在硬环境和软环境上做了哪些升级? 张双双:硬环境上,把基础长板锻长。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国际航线111条,中欧班列(武汉) 辐射40国,阳逻港通达全球117个主要港口,高铁4小时可 ...
全球楚商已超26万家,成为“建成支点”的重要力量
长江日报· 2025-10-28 22:00
活动背景与核心观点 - 武汉市举行外省湖北商会会长及企业家座谈会 旨在推进楚商回乡 搭建活动平台并擦亮“楚材聚汉、共建支点”品牌 [1][4] - 活动核心观点为以乡情为纽带 引导促进楚商产业回归 资本回流 项目回投 总部回迁 人才回乡 已成为推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4] 企业动态与投资案例 - 小米CEO雷军宣布小米智能家电武汉工厂在武汉光谷正式投产 这是继手机工厂 汽车工厂后 小米的第三座大型智能工厂 [4]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市推进楚商回乡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并通过全面清退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 开启“税园e站”办税新模式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4] - 为织密楚商联络网 建立了京津冀 长三角 大湾区三大楚商联络站 打造“武汉楚商之家”服务平台 [4] 楚商经济规模与影响 - 全球共有楚商超过26万家 楚商500强企业年总营收超3.7万亿元 [5] - 2024年武汉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02万亿元 占GDP比重48.4% [5] - 2025年上半年 武汉民营企业总量达115.9万家 占全市企业总数97.5% 使武汉成为全国第5个企业总量破百万的副省级城市 [5] 合作机制与平台建设 - 在推动校友和楚商融合方面 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 以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为重点 联动校友会建立“楚商校友共同体”合作机制 [4] - 上海市湖北商会女企分会等组织期待将企业家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和家乡建设更紧密融合 [1]
澳大利亚楚商联合会会长:带动更多楚商回乡兴业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09:36
项目概况 - 中澳国际科技产业园正在进行道路、水电、土地平整等前期基础设施建设[1] - 项目规划面积275亩,重点布局大健康与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与创投、医疗、农副产品加工与贸易、跨境电商与智慧物流等五大核心产业[1] - 该项目是湖北推进“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行动标志性成果之一[3] 公司投资与业务布局 - 住澳集团与中国农谷(屈家岭)未来食品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聚焦蛋白质、多肽原料、大健康和抗衰老产品开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3] - 合作项目将深加工及终端产品制造环节落地中国农谷(屈家岭)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区,一期厂区初见雏形,预计明年投产[3] - 公司计划在湖北打造“中澳科技总部”,聚焦大健康、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文化旅游、创业投资、农业等领域开展创业孵化[4] 区域与行业优势 - 湖北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枢纽位置,拥有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提供“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高效物流网络[4] - 湖北作为工业、农业、科教大省,与澳大利亚在资源、能源、农业等领域优势互补,在新能源、大健康、文旅康养、跨境电商、农业科技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4] - 湖北大健康产业规模已突破万亿,澳大利亚老龄化趋势加剧,对养老、健康管理及智能医疗设备需求日增,两地合作前景可期[4] 商会活动与发展机遇 - 澳大利亚楚商联合会现有会员企业逾1000家,涵盖国际贸易、农业、科技、医疗、地产、餐饮等领域[4] - 第七届楚商大会将于10月底在武汉召开,商会将组织会员企业代表回鄂考察洽谈,寻找发展新机遇[4]
回国4个月,华科大博导解释为何放弃海外舒适圈
第一财经· 2025-10-17 10:45
全球楚商与人才概况 - 全球楚商总数超过26万人,其中海外楚商超过4.5万人 [1][4] - 湖北省系统性推进楚商回乡,建立楚商信息库、楚才名录库、校友资源库、上市企业库 [4] 人才引进政策与成效 - 湖北构建"国家-省级-校级"层层递进的人才保障体系,提供专项补助并解决子女入学、家人就医等后顾之忧 [3][4] - 湖北在全国首创人才股权激励基金,已为48家企业核心骨干提供9.1亿元激励基金,撬动总规模47.77亿元,涉及高端人才2388名 [5] - 获得股权激励的48家企业总收入增加458.68亿元,加权增幅达121%,研发投入增加47.98亿元,加权增幅131% [5] 招商引资活动成果 - 今年以来湖北累计开展"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活动1800余场,走访重点楚商超1万人次 [4] - 达成亿元以上签约项目6597个,同比增长2.5%,总金额达35972.9亿元 [4] 产业发展与科研环境优势 - 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芯片、器件、模块、系统的完整产业链,仅在光谷就有2000多家相关企业 [3] - 湖北科研平台为成果转化提供高效率支持,例如能实现当天联系并启动跨学院合作 [3] 未来目标与规划 - 湖北目标每年新增楚商回乡投资亿元以上的注册企业1800家以上 [5] - 目标楚商回乡项目签约数每年增长10%以上,开工项目投资额每年增长8%以上 [5]
仙桃在重庆举行招商推介会,20个项目签约投资额达105.7亿元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6:31
招商活动概况 - 仙桃市在重庆举办招商推介会 吸引200多名楚商及重庆火锅产业链代表参与[1] - 会议旨在展示仙桃发展潜力并推动楚商回乡投资 共签约20个项目 计划投资总额达105.7亿元[3] - 仙桃市处于战略机遇集聚期、产业升级窗口期等"五期叠加"关键发展阶段[1] 产业投资领域 - 签约项目覆盖智能制造、新能源、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 - 农业特色产业中仙桃黄鳝表现突出 与重庆两江生态渔业等渠道商签订意向协议[4] - 数鲜云冻项目计划9月在张沟投产 目标3年内实现5亿元产能并拓展海外市场[4] 企业合作动态 - 湖北星瀚科技认可仙桃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实力 重点关注电驱动系统与智能制动领域[5] - 云南竹之源食品选择落户仙桃 主要因区位优势突出及食品相关手续办理高效[5] - 重庆两江生态渔业计划在郭河建设基地 通过湖北强农食品存养实现错峰销售[4] 政府支持措施 - 仙桃市承诺秉持"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服务理念 提供优质企业服务支撑[2] - 通过农业农村局、文旅局等部门现场推介 展示农业、文旅等领域投资机遇[3] - 未来将加强楚商沟通协作 优化营商环境并落实政策支持签约项目落地[5]
成渝地区楚商与湖北签约401.9亿 四场楚商大会共吸引投资超1312亿
长江商报· 2025-08-04 13:40
楚商大会招商成果 - 第七届楚商大会已举办四场招商推介会,累计签约项目150个,协议投资金额达1312.12亿元 [1][4] - 成渝地区推介会签约项目61个,协议投资金额401.9亿元,占四场推介会总金额的30.6% [1][3] - 京津冀推介会签约28个项目,金额258.96亿元,长三角推介会签约34个项目,金额303.56亿元,粤港澳推介会签约27个项目,金额347.7亿元 [5] 区域投资分布 - 成渝地区投资中,宜昌占比最高(158.31亿元,14个项目),其次为荆州(96.8亿元,24个项目)、黄冈(83.06亿元,14个项目)、恩施(63.73亿元,9个项目) [3] - 长三角推介会60%签约项目来自湖北高校校友企业家,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 [5] - 粤港澳推介会投资集中在低空经济、循环经济、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 [5] 产业投资方向 - 成渝地区签约项目覆盖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文旅等九大领域 [3] - 重庆市湖北商会推动18个智能装备、新能源、现代农业项目落地湖北,总投资超100亿元 [2] - 四川省湖北商会主导投资医疗器械、田园综合体、武昌鱼产业小镇等项目,金额达51亿元 [2] 楚商发展现状 - 湖北省楚商联合会注册会员超1.5万家,省级商会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 - 成渝推介会首次进入西部地区,吸引重庆、四川、贵州等九省区楚商参与 [2] - 重庆市湖北商会搭建"渝鄂高校校友企业家平台",推动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与技术成果转化 [2]
现场签约项目207.6亿元!2025荆门(深圳)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成功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7-06 20:45
招商活动概况 - 2025荆门(深圳)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暨厚道荆门文旅推介会在深圳举行,吸引400余名楚商代表及企业家参与 [1] - 现场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207.6亿元,涵盖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 [1] - 楚商投资项目占比达85% [1] 荆门投资环境 - 荆门市委书记胡亚波强调当地发展潜力,称其为"值得依靠、值得信赖、值得寄托"的投资目的地 [3] - 荆门是华中货运重要枢纽、区域交通物流中心,全国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全省唯一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 [3] -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在荆门投资最多的城市,此次招商活动为首站 [3] 楚商投资动态 - 近年260余名荆门楚商返乡投资,累计总额超1800亿元 [3] - 广东省湖北荆门商会会长吴浩表示将推动会员企业与荆门加强互动,激励更多楚商参与家乡建设 [3]
粤港澳大湾区举行楚商产业招商会 现场协议投资金额达347.7亿
长江商报· 2025-07-01 08:04
招商推介会成果 - 粤港澳大湾区楚商产业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意向项目27个,协议投资金额达347.7亿元,涵盖低空经济、循环经济、新材料、高端制造、纺织服装等多个领域 [1][2] - 湖南省湖北商会近三年促成会员企业回鄂投资项目15个,总投资约108亿元,涉及食品加工、高端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3] - 广东省湖北商会90%会员企业已在湖北布局项目,2024年组织回鄂考察交流60余次,推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标杆项目落地 [2] 湖北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湖北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7%,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2] - 湖北发布《关于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工作的通知》及《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提出15条具体措施促进楚商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 [5] - 湖北多地政府(襄阳、孝感、咸宁、随州、天门)推出产业优势介绍和招商政策,积极吸引楚商投资 [4] 跨区域协作模式 - 广东省湖北商会探索"湾区研发+湖北转化"、"湾区总部+湖北基地"的协作模式,打通资源互联通道 [2][4] - 商会持续开展大湾区楚商"支点行"考察活动,重点引入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标杆项目 [4] - 湖北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政企对接机制等措施,为楚商返乡投资创造良好条件 [4][5]
湖北15条举措诚邀楚商返乡 89个重点项目签约金额超千亿
长江商报· 2025-05-20 07:43
湖北省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 - 湖北省发布《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提出15条举措,目标每年新增楚商回乡投资额亿元以上注册企业1800家以上 [1] - 方案围绕建立楚商数据库、健全沟通渠道、提升对接平台影响力、服务项目落地、营造回乡氛围5个方面展开 [1][4] - 各市州目标为楚商回乡项目签约数每年增长10%以上、开工项目投资额每年增长8%以上 [4] 楚商发展现状与项目签约 - 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现有注册会员1.5万余家,2024楚商500强总营收达3.74万亿元 [2] - 89个重点楚商项目签约,涵盖光电子、智能制造、大健康等领域,总金额1163.54亿元 [2] - 2024年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52个,其中开工项目1052个、总金额3868.8亿元 [3] 楚商数据库与精准招商 - 分级建立楚商数据库,包括楚商信息库、楚才名录库、校友资源库及上市企业库 [4] - 收集境内外楚商上市公司及高管信息,开展精准招商并引导并购重组 [4] - 推荐优质楚商企业纳入省级上市后备企业"金种子""银种子"计划 [4] 项目落地与服务平台 - 线上打造"楚商回乡"数字招商平台,展示湖北"51020"产业布局及重点项目信息 [5] - 各市州编制产业链招商项目指南,匹配楚商投资需求,探索场景招商与要素储备招商 [5] - 依托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搭建楚商回乡落地平台,提供精准化服务 [5] 政策支持与要素保障 - 健全金融服务措施,满足楚商回乡企业融资需求 [5] - 强化用地、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 [5]
武汉今年已开展楚商回乡招商活动超200场
长江日报· 2025-05-18 08:42
楚商回乡投资概况 - 深圳市湖北商会在鄂累计投资额超2000亿元 [1] - 伟鹏控股集团在湖北投资额已超100亿元 [8] - 武汉普宙无人机公司从深圳迁回武汉后成为湖北低空经济领军企业 [10] 楚商回乡项目领域 - 深圳百斯特环境集团董事长引入涉及新材料、低空经济等多个项目 [5] - 伟鹏控股集团近期将在光谷新开申港证券营业部,武汉营业部数量达3家 [8] - 普宙科技与东湖高新区合作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项目建成全国标杆 [10] 楚商回乡成功案例 - 帝尔激光从实验室成长为全球领先精密激光微纳加工装备制造企业,光伏行业激光技术全球市占率超80% [6] - 高德红外董事长将深圳普宙无人机迁回武汉,现为湖北低空经济领军企业 [10] 政府支持措施 - 武汉2024年已策划楚商回乡招商活动超200场,设立香港经贸合作处及三大区域联络站点 [12] - 《武汉市推进楚商回乡行动方案》目标每年新签约项目不少于200个,落地项目不少于100个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