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玉米
icon
搜索文档
不买了!中国一船订单都没下,特朗普求情也不管用,美国自作自受
搜狐财经· 2025-08-24 16:08
如今,美国的农场主们只能自我安慰,寄希望于未来几年中国不会完全将美国大豆市场剔除,尽管这样的趋势已愈加明显。若特朗普真心希望帮助自己的农 业和改善两国的贸易关系,他当务之急就是要正视中美贸易冲突的根源,取消不合理的关税政策,并重新建立与中国的市场信任。因为人民才是一个国家的 坚实基础,政治上的博弈最终都应以民众的福祉为核心。但现在的特朗普显然有些本末倒置。 随着丰收季节的到来,美国的农场主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扰。他们的烦恼并不是因为粮食的收成不如预期,反而是因为丰收的喜悦却迎来了一个冷清的现 状——中国的买家始终不见踪影。来自观察者网的报道显示,近期美国多州的农业产量统计结果显示,除了少数几个州之外,绝大部分地区的玉米和大豆产 量都超过了去年的水平。然而,这种农业丰收的喜悦在农场主的脸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因为他们始终无法等到期盼的中国进口商打来的订单电话。这样的 窘境不仅令许多农场主陷入焦虑,甚至让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感到不安。 就在不久前,特朗普难以安眠,翻来覆去的思虑之中,他在夜深人静时分发布了一 条"求助信息",恳求中国能够将美国大豆的订单量提高三倍。这一请求却意外地引来了国内众多人士的不满和指责,因为这一 ...
金十期货7月24日讯,美国农业部表示,此前报道的向中国出售13.5万吨美国玉米的交易已被确认为不实。
快讯· 2025-07-24 21:55
玉米贸易 - 美国农业部确认此前报道的向中国出售13.5万吨美国玉米的交易为不实消息 [1]
调转船头!中国拒收1800万桶原油订单,美国急了:对中国加征50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6-15 14:34
中美原油贸易动态 - 中国连续两个月未进口美国原油,取消1800万桶订单,导致美国原油出口量创近五年新低 [1][3] - 按当前油价61美元/桶计算,1800万桶订单取消使美国页岩油商损失超百亿美元,德克萨斯州40%钻井平台停摆,约2000名工人失业 [1][3] - 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达65美元/桶,高于国际油价61美元/桶,每卖一桶亏损4美元 [3] - 美国《保护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法》禁止向中国出售战略石油储备原油,4月进一步提议对商品原油加征10%关税 [3] 中国能源战略布局 - 中国新能源车快速发展降低传统燃油需求,战略石油储备可支撑90天,盐穴储油库充足 [6] - 俄罗斯承诺无条件满足中国原油需求,欧佩克计划夏季增产41.1万桶/日,加剧全球原油供应竞争 [6]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市场,拥有强议价能力 [6] 美国贸易政策反噬 - 美国政客威胁对中国加征500%关税,并指责采购俄原油等于支持俄军,但美媒认为其未认清局势 [3][4] - 贸易战导致美国农产品(大豆、肉类、棉花等)对华出口锐减,1-2月美大豆占中国进口量67.1%,3月起骤降至零 [9] - 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天然气220亿美元,现已完全停止采购,电影领域也减少好莱坞影片引进 [9] 日本生物科技在华策略 - 日本针对中国4亿中产健康需求,将抗老产品"派·乐·维pro"价格从万元/克降至四位数,并优化Mitolive专利技术以适应中国消费者 [6][7] - 该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触达35-60岁群体,已积累15万+稳定用户,验证精准匹配需求的市场逻辑 [7]
【期货热点追踪】美国玉米优良率68%,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73%,这些早期数据可能对整个生长季节意味着什么?它们与往年相比如何?问题出在哪里以及近期有哪些改善的希望呢?
快讯· 2025-05-29 09:41
美国玉米优良率 - 当前美国玉米优良率为68%,显著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73% [1] - 早期数据可能预示整个生长季节面临挑战,需关注后续变化 [1] - 优良率与往年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具体对比数据未提及 [1] - 问题原因未明确说明,但提及存在近期改善的可能性 [1]
日本消除对美贸易顺差要买多少美国商品?
日经中文网· 2025-05-23 15:25
日本对美贸易顺差现状 - 日本2024年度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9万48亿日元 出口额为21万6483亿日元 进口额为12万6434亿日元 [1] - 特朗普政府将日本对美贸易顺差视为问题 预计在日美关税谈判中提出 [1] - 日本准备通过扩大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等作为谈判筹码 [1] 消除贸易顺差的潜在方案及影响 汽车进口方案 - 消除顺差需将美国汽车进口量增至72倍 约96.5万辆 相当于日本市场新车销量的四分之一 [1] - 美国汽车在日本新车销售中占比不到1% 2024年实际进口仅1.3万辆 [1][2] - 进口96.5万辆美国车需占日本386万辆新车市场的25% [2] - 即使调整非关税壁垒 实现72倍进口增长难度极高 [2] 农产品进口方案 大米 - 消除顺差需进口6402万吨美国大米 是当前34万吨进口量的190倍 [2] - 这相当于日本8年的大米生产量(791万吨/年)或消费量(820万吨/年) [2] - 美国大米年产量仅700万吨 难以满足需求 [2] 玉米 - 消除顺差需进口2亿3000万吨美国玉米 是当前1280万吨进口量的18倍 [3] - 该数量相当于美国玉米产量的60% 消费量的70% [3] - 相当于日本15年的玉米消费量 [3] 减少出口方案的影响 - 若美国实施24%对等关税 日本对美出口可能减少4万3000亿日元 [4] - 贸易顺差将缩减约一半 日本GDP可能下降0.7% [4]
日媒:日本正准备底牌,应对第三轮日美关税谈判
环球时报· 2025-05-19 06:52
日美贸易谈判策略调整 - 日本谈判策略从要求美方彻底取消关税转向接受降低关税 [1] -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将再次访美进行第三轮谈判 [1] - 日本政府15日举行特别工作组会议为谈判做准备 [1] 谈判核心领域 - 第三轮谈判聚焦三大领域:扩大双边贸易、非关税措施、经济安保合作 [1] - 扩大贸易重点为增加美国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进口 [1] - 非关税措施考虑扩大进口美国汽车的特殊安排 [1] - 经济安保合作拟在造船领域展开 [1] 谈判背景与挑战 - 日本是美国最大海外投资来源国和亚洲最重要盟友 [2] - 日本对美主要出口汽车及零部件面临关税压力 [2] - 扩大美农产品进口会引发国内农业游说团体反对 [2] - 7月参议院选举前谈判难度大 日方转向追求质量而非速度 [3] 谈判立场分歧 - 首相石破茂坚持"全面取消"美方关税 [3] - 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表示可"重新评估"关税 展现灵活性 [3] - 日方提出将美关税减免比例与日本对美投资挂钩 [3] 国际比较 - 英美中美已先于日本与美达成协议 [2] - 日本官员认为英美中美谈判结果不具参考性 [2] - 英国是美贸易顺差国 中美曾互征超100%关税 [2]
【期货热点追踪】美国大豆、玉米种植进度超常推进,未来价格将面临怎样的冲击?天气炒作窗口何时出现?
快讯· 2025-05-14 08:42
美国大豆、玉米种植进度与价格影响 - 美国大豆和玉米种植进度超常推进 [1] - 种植进度加快可能对未来价格形成冲击 [1] - 需关注天气炒作窗口的出现时机 [1]
【期货热点追踪】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缩减,产量为何还能增长?美国玉米种植窗口将于5月底关闭,有多少面积将转种大豆?
快讯· 2025-05-07 23:35
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 - 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缩减但产量仍可能增长 需关注单产提升或技术改进因素 [1] - 玉米种植窗口5月底关闭 部分面积可能转种大豆 潜在面积转换量未明确 [1] 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 玉米与大豆存在种植替代关系 窗口期关闭将影响最终种植面积分配 [1]
【期货热点追踪】USDA生长报告暗藏玄机:美豆播种率突破30%,播种提速或成价格“催命符”?美国玉米出口强劲能否撑起价格防线?
快讯· 2025-05-06 22:12
美豆播种情况 - 美豆播种率突破30% 显示播种进度显著加快 [1] - 播种提速可能对大豆价格形成下行压力 成为价格"催命符" [1] 美国玉米出口表现 - 美国玉米出口数据强劲 对价格形成支撑作用 [1] - 出口需求能否构筑价格防线仍需观察 [1]
特朗普开口提条件,中方不给台阶下,日本要来接盘:中国不买我买
搜狐财经· 2025-05-06 19:33
中美贸易战对农产品行业的影响 - 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因关税战大幅下滑,2024年出口总额达1284亿美元,但当前到岸价飙升至1026美元/吨,远高于巴西大豆的580美元/吨,导致对华出口基本停滞 [1] - 美国农业领域承受巨大压力,农民面临农产品滞销和经济损失,迫切需要开拓新出口渠道 [3] 日本作为美国农产品的替代市场 - 日本考虑增加美国玉米和大豆进口,以配合美日关税谈判,日本自民党干事长表示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增加进口无问题 [3] - 日本此举旨在换取美国在其他贸易领域的让步,如避免对日本汽车加征高额关税 [4] 日本农业可能面临的冲击 - 大量进口美国低价农产品可能打压日本本土农产品价格,影响农民收入,引发农业领域不稳定 [6] - 日本农业规模较小且敏感,难以承受美国农产品涌入带来的冲击 [6] 中国在贸易战中的立场 - 中国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明确表示不会在关税问题上妥协,要求美国彻底取消单边关税措施 [6] - 中国强调市场需求建立在共赢基础上,有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 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 - 美国发动的关税战对全球经济稳定造成负面影响,日本试图通过让步解决贸易问题可能引发国内矛盾 [8] - 中国坚守原则为国际经济秩序树立榜样,各国需在复杂国际关系中找准定位以维护利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