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PVC)
搜索文档
瑞达期货PVC产业日报-20251104
瑞达期货· 2025-11-04 16:58
| | | PVC产业日报 2025-11-04 | 项目类别 | 数据指标 环比 数据指标 | 最新 | | 最新 | 环比 | | --- | --- | --- | --- | --- | --- | | 期货市场 | 收盘价:聚氯乙烯(PVC)(日,元/吨) | 4670 | -10 成交量:聚氯乙烯(PVC)(日,手) | 649206 | -117205 | | | 持仓量:聚氯乙烯(PVC)(日,手) | 1243783 | 7046 期货前20名持仓:买单量:聚氯乙烯(日,手) | 914940 | -1146 | | | 前20名持仓:卖单量:聚氯乙烯(日,手) | 1070841 | 314 前20名持仓:净买单量:聚氯乙烯(日,手) | -155901 | -1460 | | 现货市场 | 华东:PVC:乙烯法(日,元/吨) | 4790 | -25 华东:PVC:电石法(日,元/吨) | 4606.54 | -33.46 | | | 华南:PVC:乙烯法(日,元/吨) | 4810 | 0 华南:PVC:电石法(日,元/吨) | 4691.25 | -14.38 | | | PVC:中 ...
贸易流重构欧洲塑料市场格局
中国化工报· 2025-11-03 10:16
除低价聚合物进口冲击外,进口汽车及零部件也加剧了欧洲热塑性塑料市场困境。中国电动汽车凭借价 格优势进入欧洲市场,挤压了欧洲本土汽车需求。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等欧洲主要车企2025上 半年销量均告下滑。 部分欧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供应商担忧其汽车行业客户可能破产,已有汽车生产商表示需求放 缓。韩国PMMA生产商正积极抢占欧洲汽车市场份额,成为欧洲本土供应商的有力竞争者,而中国企 业则在通用挤出材料报价中占据主导地位。 亚洲进口激增挤压本地生产商 2025年以来,因全球需求变化及关税政策调整,欧洲热塑性塑料市场正经历贸易格局重构。尽管7月27 日达成的欧美贸易协定规定对美进口汽车、半导体和医药产品征收15%关税,但美国对欧盟多领域实施 的关税仍使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化。与此同时,来自中国、韩国的低价进口料正冲击欧洲热塑性塑料市 场,欧盟委员会为此已启动应对措施。 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市场,东亚进口激增促使欧洲生产商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反倾销申 诉,随后欧盟对韩国进口展开调查。7月23日起实施ABS临时反倾销措施,韩国生产商面临3.7%~5.8% 关税。然而即便采取临时措施,进口料仍持续 ...
信诚实业第二财季炼化利润增长
中国化工报· 2025-10-28 11:03
信诚实业董事长兼总经理穆克什·安巴尼表示:"尽管能源市场持续波动,炼化业务仍实现同比稳健增 长。下游化工品市场仍受产能过剩影响,行业参与者的调整措施将有助于中期平衡全球下游市场。" 第二财季,印度国内聚合物需求同比增长3%。聚丙烯(PP)需求同比增长9%;聚乙烯(PE)需求同比增长 4%。但受雨季延长影响,聚氯乙烯(PVC)需求同比下降9%。聚合物利润空间扩大主要受益于原料石脑 油价格下降,PP、PE和PVC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6%和5%。聚酯业务方面,受季节性面料需求推动 下游开工改善,印度国内聚酯需求同比增长3%,其中聚酯长丝和短纤需求分别增长7%和6%。但强降雨 影响饮料行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需求同比下降13%。 中化新网讯 近日,印度信诚实业表示,其炼化业务(O2C)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二财季实现息税折旧摊销 前利润(EBITDA)1500亿印度卢比,同比增长10.8%,增长主要得益于运输燃料毛利显著回升以及聚合物 利润改善。公司报告期内炼化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至1.6万亿卢比,总产量增长3%至2080万吨。 ...
印度石化市场陷入动荡
中国化工报· 2025-10-22 10:29
美国制裁影响 - 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对9家涉及伊朗石油产品贸易的印度实体实施新一轮制裁,包括BK销售公司、C.J. 沙阿公司等 [1] - 此次制裁是继几周前对8家印度实体实施制裁后的又一举措,被制裁实体中不少涉及石化产品贸易业务,可能扰乱相关贸易活动 [1] - 制裁名单包含印度一些规模大的石化进口商,问题相当严重,可能导致印度化工市场出现大面积混乱 [2] - 许多正在运输途中的货物面临滞留或亏本出售的风险,卖家担忧出售给被制裁实体的货物款项无法收回,造成巨大损失 [2] - 亚洲和美国的出口商因担忧货款回收问题而不敢报盘,市场短期内将一片混乱,对印度进口商和消费者不利 [2] - 被制裁实体将难以进口原材料,未来几天市场可能出现供应短缺,国内市场价格可能上涨 [2][3] 印度市场需求疲软 - 市场寄予厚望的印度排灯节后补库行情并未发生,显示出印度国内需求不足 [1] - 需求疲软对聚乙烯、乙酸、醋酸乙烯酯单体及甲基异丁基酮等产品影响尤为显著 [3] - 当前印度化工产品面临的需求疲软是高库存、雨季延长及商品和服务税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 印度聚乙烯市场正经历深度低迷,高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价格跌至近5年低位,低密度聚乙烯价格触及两年低点 [4] - 乙酸、醋酸乙烯酯单体、甲基异丁基酮等产品完全未出现排灯节前补库行情,当前库存处于高位 [4] - 聚氯乙烯市场活跃度低迷,由于反倾销税生效日期未确定,政策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企业采购意愿普遍偏低 [4] 印度贸易政策与市场反应 - 印度已对进口纯碱征收反倾销税,同时正对三聚氰胺、正丁醇启动反倾销调查,聚氯乙烯、乙二醇的反倾销税裁定处于待落实阶段 [3] - 市场预计随着反倾销调查陆续收尾,中国、中东等地区的化工生产商将被迫寻找替代出口市场,全球化工贸易流向或将发生显著变化 [3] - 面对印度可能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对聚氯乙烯正式征收反倾销税,中国生产商已积极加大对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市场的出口力度 [5] - 受印度反倾销调查影响,印度已开始转向从美国进口乙二醇,减少对受调查国家的采购 [5] - 若印度反倾销税最终落地,中东乙二醇货物将转而流向东北亚地区,全球乙二醇贸易流向也将发生重大调整 [5] - 当前亚洲乙二醇现货价格已跌破每吨500美元的心理关口,供应充足叠加下游需求疲软,低迷态势预计将持续至2025年底 [5]
多家石化企业深陷债务危机
中国化工报· 2025-10-21 18:08
拉美石化行业经济下行加剧 近期,多家机构的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南半球已进入需求旺季夏季,但拉美石化业仍持续承压。过 去几个季度持续的需求疲软仍在加剧,拉美地区整体需求未见起色。部分头部石化企业压力巨大,正探 讨财务解决方案,债务重组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巴西石化企业局面不断恶化,但得益于一系列贸易政 策,墨西哥石化企业局面尚好。 全球供应过剩的受害者 拉美石化生产商面临的压力尤为突出,因为北美、中东及亚洲供应商凭借低成本优势,持续向拉美市场 输送产品,这使得本就利润微薄的本土石化生产商进一步丧失定价权。买家们则保持谨慎采购策略。鉴 于需求前景不明朗,买家避免囤积库存,更倾向于"按需采购",以便在市场波动时拥有更大灵活性。 巴西多家企业陷入困境 石化行业持续数年的景气下行,已影响到企业履行债务承诺的能力。尽管巴西政府在本土市场实施高贸 易保护政策,但头部石化企业布拉斯科公司仍因利润低迷、现金储备不断消耗,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布拉斯科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这些产品目前均面临全球 供应过剩问题,价格受到严重冲击。 墨西哥化工行业协会(Aniq)主席表示,若墨国油能恢 ...
拉美石化行业经济下行加剧
中国化工报· 2025-10-21 11:10
近期,多家机构的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南半球已进入需求旺季夏季,但拉美石化业仍持续承压。过 去几个季度持续的需求疲软仍在加剧,拉美地区整体需求未见起色。部分头部石化企业压力巨大,正探 讨财务解决方案,债务重组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巴西石化企业局面不断恶化,但得益于一系列贸易政 策,墨西哥石化企业局面尚好。 作为拉美石化行业的"风向标",布拉斯科公司于今年9月底宣布聘请外部顾问探讨财务方案后,其股价 应声暴跌两位数。投资者与信用评级机构普遍认为,此举意味着布拉斯科公司将启动债务重组。该公司 2026年到期的部分债券尤其令人担忧,标普、惠誉、穆迪三大评级机构均已下调布拉斯科公司的债务评 级。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布拉斯科公司位于墨西哥的聚乙烯生产子公司Braskem Idesa,预计也将启动债 务重组。 同样在巴西,苯乙烯类产品生产商Unigel公司经过两年债务重组谈判及与债权人的反复博弈后,于近日 向圣保罗第二破产法院申请司法重整。巴西氯碱生产商Unipar则是为数不多的"亮点",该公司财务状况 正逐步恢复,且因大部分能源需求来自内部可再生能源,成本结构更趋健康。 墨国油债务成行业隐忧 作为拉美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墨西 ...
ICIS:PET/PVC市场贸易流向将重构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10:27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影响 - 地缘政治紧张和产能过剩导致石化行业利润收窄及价格下跌 贸易流向将显著变化 尤其影响PET和PVC市场 [1] - 美国重启PET进口关税政策 对韩国 泰国 越南 巴基斯坦 马来西亚等亚洲主要出口地区构成压力 [1] - 印度对PVC进口实施反倾销税 中位税率超100美元/吨 对中国和美国影响最大 越南和中东生产商可能填补市场空白 [1] 产能过剩与市场应对 - 亚洲PET出口商需转向欧盟 巴西等替代市场 但面临亚洲内部市场回流风险 若替代需求不足可能加剧区域内供应过剩 [1] - 东北亚石化生产商推进行业整合 日本三井化学与旭化成考虑合并乙烯及VAM装置业务 三菱化学与旭化成或于2027年决定乙烯产能整合 [2] - 行业整合可能导致日本国内VAM进口需求增加 [2] 行业周期与战略调整 - 石化行业下行周期至少持续至2028至2029年 行业利润难以改善 企业需将复苏希望寄托于未来5至10年 [2] - 产能整合 装置关停与成本削减成为必要举措 [2]
中泰化学: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8亿元至1.98亿元
快讯· 2025-07-14 18:27
业绩预告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亿元至1.98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2.43亿元 同比增长25.82%至18.4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1亿元至2.3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2.74亿元 同比增长23.39%至16.09%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699元/股至0.0769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 - 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推动氯碱板块盈利能力同比提升 [1] - 主要产品聚氯乙烯(PVC)价格持续承压走低 [1] - 纺织板块经营业绩略有改善 [1] - 联营企业亏损导致公司整体未能扭亏为盈 [1] - 公司积极实施降本增效措施使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亏 [1]
亚星化学子公司引入战投融资2.2亿元 推进PVDC项目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9:57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亚星新材料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金额2.2亿元,其中1.89亿元增加注册资本,314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资金主要用于主营业务支出 [1] - 亚星新材料投前估值为7亿元,融资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由100%降至76.08%,仍为控股子公司 [1][2] - 战略投资者包括动能嘉元(投资1亿元)、国运综改(投资8000万元)、国控资本(投资2500万元)、国投资产(投资1500万元) [1] 战略合作目的 - 引入战略投资者旨在优化产业布局,推进PVDC项目建设,优化国有资本结构调整,嫁接省级国有资本资源优势 [2] - 公司表示此举符合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和长远利益,将促进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2] 财务与业绩表现 - 亚星新材料2024年净利润亏损0.72亿元,营业收入4.94亿元 [2] -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上升5.61%),归母净利润亏损4604.51万元(同比下降31.12%) [3] - 5月12日公司公告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债券募集不超过2.2亿元,主要用于偿还有息负债及优化负债结构 [3] 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离子膜烧碱、高端新材料(PVDC树脂)、水合肼等化学产品研发与生产 [1] - 目前主营产品为氯化聚乙烯(CPE)、聚氯乙烯(PVC)、烧碱等化工产品及其延伸品 [3] 协议条款 - 协议包含回购条款,触发条件包括PVDC产线未能在2025年底前投产或未签订正式订单、未提供标准审计报告、年化投资收益率低于6%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