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氯乙烯(PVC)
icon
搜索文档
标普全球:能源转型驱动氯碱市场反弹
中国化工报· 2025-07-01 10:12
PVC市场前景 - 2025年可能是PVC市场的低点,未来行情将有所反弹 [1] - 今年可能是PVC行业低谷,产品价格或达到本世纪以来的最低点 [1] - PVC市场受到全球供应过剩和建筑需求疲软的影响,尤其在亚洲市场 [1] - PVC市场有望迎来周期性复苏,因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和电池金属等领域需求提升 [1] 氯碱行业新需求 - PVC树脂生产仍然是全球氯碱行业的最大终端应用 [2] - 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广正在催生新的需求,如PVC地板作为地暖系统的地面覆盖材料 [2] - 双面太阳能电池板的增长增加玻璃消费,提升烧碱和氯的需求 [2] - 到2028年,双面太阳能板组件将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板安装量的61%左右 [2] - 风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氯碱需求的增长,涡轮机涂料和黏合剂都要用到氯碱 [2] - 预计到2030年风电装机容量持续扩大带动的氯碱应用将强劲增长 [2] 烧碱需求增长 - 2024年氧化铝精炼行业的全球烧碱需求达到1740万吨 [3] - 铝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中作用越来越大,预计烧碱需求还将继续增加 [3] - 能源转型正在创造需求并改变氯碱行业生产 [3] - PVC仍然是许多基础设施和终端产品应用的首选材料 [3] 生物塑料与氯碱行业 - 国际社会对更可持续材料的推动促进了PLA等生物塑料的使用 [4] - 从2025年到2030年,全球PLA市场预计将以9.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45.5万吨以上 [4] - 在食品包装和相关应用中使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如PLA来减少塑料废物是可行之策 [4] - PLA的加工将成为氯碱行业的发展指引方向 [4] - 木薯资源丰富的泰国可能成为一个生物塑料生产中心,木薯加工需要烧碱,为泰国氯碱工业提供机会 [4]
韩石化业多元化之路“学步”未稳   
中国化工报· 2025-06-11 11:05
发达国家石化行业竞争力下降与转型 - 发达国家通用(基础)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 亚洲其他地区石化业的攻势使韩国企业难以保持竞争优势 [1] - 德国和日本石化企业已调整战略 转向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综合化学企业 韩国石化业正在追赶 [1] - 德国巴斯夫通过并购减少通用业务 通用产品比例从2005年42%降至2022年17% 业务扩展到电动汽车电池 [1] - 德国赢创去年销售额15157亿欧元 高价值产品部门销售额11792亿欧元 占比78% [1] 日本石化行业转型策略 - 日本政府实施减少通用产品设施战略 转向高附加值业务 20世纪70年代暂停反垄断法便利企业并购 [2] - 20世纪80年代推行海外扩张和出口战略 兼并整合通用部门 强化电子材料、医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2] - 2001-2023年日本六大石化公司研发费用占销售额平均比率达39% 韩国四大石化公司仅09% [2] 韩国石化企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 韩国石化企业正全力推出高附加值产品 LG化学推进超高聚合度PVC和ABS市场化 [3] - 超高聚合度PVC克服低耐热性局限 ABS具有优良耐热性、冲击抗性和易加工特性 [3] - 乐天化学与现代汽车、起亚合作开发环保型PMMA 采用化学分解现有塑料后再融合的解聚方式 [3] - 韩国企业需要政府主导整合重组 支持大规模研发投资 [3]
亚星化学子公司引入战投融资2.2亿元 推进PVDC项目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9:57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亚星新材料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金额2.2亿元,其中1.89亿元增加注册资本,314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资金主要用于主营业务支出 [1] - 亚星新材料投前估值为7亿元,融资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由100%降至76.08%,仍为控股子公司 [1][2] - 战略投资者包括动能嘉元(投资1亿元)、国运综改(投资8000万元)、国控资本(投资2500万元)、国投资产(投资1500万元) [1] 战略合作目的 - 引入战略投资者旨在优化产业布局,推进PVDC项目建设,优化国有资本结构调整,嫁接省级国有资本资源优势 [2] - 公司表示此举符合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和长远利益,将促进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2] 财务与业绩表现 - 亚星新材料2024年净利润亏损0.72亿元,营业收入4.94亿元 [2] -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上升5.61%),归母净利润亏损4604.51万元(同比下降31.12%) [3] - 5月12日公司公告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债券募集不超过2.2亿元,主要用于偿还有息负债及优化负债结构 [3] 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离子膜烧碱、高端新材料(PVDC树脂)、水合肼等化学产品研发与生产 [1] - 目前主营产品为氯化聚乙烯(CPE)、聚氯乙烯(PVC)、烧碱等化工产品及其延伸品 [3] 协议条款 - 协议包含回购条款,触发条件包括PVDC产线未能在2025年底前投产或未签订正式订单、未提供标准审计报告、年化投资收益率低于6%等 [2]
沈阳化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高端产品结构
证券日报· 2025-05-13 01:42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聚焦优势业务和产品,专注技术研发,利用区域优势和优质资产推动业务向高端化、精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实现战略转型[1] - 公司主营氯碱化工、石油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品包括烧碱、PVC糊树脂、丙烯酸及酯等,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1] - 公司当前拥有烧碱产能20万吨/年、PVC糊树脂产能20万吨/年,子公司中化东大(淄博)拥有聚醚多元醇产能40万吨/年,孙公司中化东大(泉州)拥有聚醚多元醇产能24万吨/年[1] 财务表现与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0亿元,同比下降4.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减亏63.33%[2] -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1.43亿元,同比下降4.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34.8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 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工厂+智慧HSE"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效能,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现生产运营智能化升级[2] - 公司聚焦核心产品创效,依托糊树脂、聚醚多元醇等产品的品牌与技术优势,打造定制化、差异化产品矩阵,构建"研+产+销+运"技术营销新体系[2] 管理与市值管理 - 公司强化全员攻坚意识,以卓越运营能力推动资产提质、产业升级,增强抗风险能力[2] -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将稳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内在价值和市值的提升[2]
丁辛醇:震荡下行 弱势整理
中国化工报· 2025-04-29 09:59
自2024年1月以来,丁辛醇市场价格震荡下行,累计降幅超过40%。生意社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山 东地区正丁醇(工业级)价格为6350~6400元(吨价,下同),较年初下跌9.5%;异辛醇价格为7350~7600 元,均价为7466.67元,较年初下跌4%。 业内认为,二季度丁辛醇市场供需博弈延续,低位震荡或成主基调。其中,丁醇市场预计延续弱势整 理;辛醇市场下行压力或有所缓解,二季度可能呈现先抑后扬走势。不过,中美关税博弈对中国一次性 防护手套产业形成系统性冲击,或引发增塑剂—辛醇产业链的负反馈,对辛醇需求带来压制。 丁醇:成本与需求双重压制 金联创资讯分析师钱芳指出,一季度丁醇市场呈现三大特征:成本与需求双重压制,工厂让利出货成为 常态,下游仅维持逢低刚需补货;行业开工率波动频繁,局部供应变化引发50~100元的价格短期波 动,但难以扭转下行趋势;同比跌幅持续扩大,反映出终端领域需求整体萎缩。 钱芳认为,一季度丁醇市场震荡下行,供需矛盾成为主导价格波动的核心因素。以山东市场为例,价格 从1月初的7025元跌至3月底的6600元附近,累计跌幅超6%。 "进入4月后,辛醇价格再次下滑,中旬价格更是跌破一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