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辛醇

搜索文档
曙光集团由75岁名誉董事长余永发控股79%,与67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合理性遭问询
搜狐财经· 2025-08-11 16:48
瑞财经 刘治颖 8月8日,安徽曙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集团)回复沪主板上市审核问询函,保荐机构为东方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周木 红、王双骐,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根据申报材料:余永发直接持有发行人19.56%的股份,通过与其他67名股东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发行人79.16%股份的表决权,为发行人实际控制 人。 对此,北交所要求曙光集团披露:余永发股权的变化情况,历次取得发行人股权的决策程序、定价依据及公允性,与67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原因及合理 性,董事提名情况,历次股东会及董事会决议情况,是否存在余永发与一致行动人表决不一致的情况及相关解决措施,双方签署的多份合同、协议的具体约 定和执行情况,其他股东是否认可余永发的实控人地位,余永发是否可以对公司进行有效控制,稳定控制权的相关措施;结合《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7 号》和可比案例,披露发行人实际控制人认定是否准确,报告期内是否存在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形。 经核查,上述《一致行动协议》由余永发作为甲方、上述67名股东中的每名股东作为乙方分别签署,形成67份内容一致的协议。安徽省安庆市宜城公证处对 该等《一致行动协议》进行了公证。余永 ...
诚志股份“一体两翼”战略纵深推进 液晶产品产销创新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9 12: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81亿元,同比增长5.65% [1] - 扣非净利润2969.24万元,受子公司税款补缴及大宗化工行业下游市场影响 [1] - 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产销创历史新高,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1] 清洁能源业务 - 子公司南京诚志为园区独占性气体供应商,产业链延伸性及柔性突出 [1] - 面对甲醇高价及烯烃/辛醇低价压力,通过销售端创效优化和成本管控实现经营稳定 [2] - 诚志永清调整销售策略,开拓华南及海外市场对冲行业下行压力 [2] - 新材料一体化丙烯价值链项目投产,增强抗周期能力 [3] 半导体显示材料业务 - 子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为国内液晶材料龙头,拥有自主品牌"slichem" [4] - 全球最大TN/STN混合液晶供应商,TFT-LCD液晶材料推出160多个系列 [4] - 布局智慧视窗、OLED等前沿技术,扩展显示材料领域 [4] - 上半年TFT-LCD液晶销量同比增超30%,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5] - 整合DIC专利技术,强化TFT/OLED材料研发突破 [5]
曙光集团主板IPO披露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北京商报· 2025-08-08 21:55
本次冲击上市,曙光集团拟募集资金约1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入年产10万吨BDO联产12万吨 PBAT项目、年产4.6万吨PTMEG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在首轮审核问询函中,曙光集团股东情况、实际控制人、主板定位等问题遭到了追问。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实习记者 李佳雪)8月8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安徽曙光化工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集团")主板IPO对外披露了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据了解,曙光集团是一家以氰化工、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为主,集科、工、贸于一 体的大型综合化工企业;在深耕氰化物业务领域的同时,拓展"煤头""气头"业务,持续丰富产品种类; 目前已形成氰化物、丁辛醇、煤制氢三大成熟业务板块,正在全力推进BDO业务板块的建设进程。公 司主板IPO于2024年12月27日获得受理,2025年1月25日进入问询阶段。 ...
超1178亿元!化工巨头又一项目公示,涉及尼龙、POE、PI等
DT新材料· 2025-08-06 00:04
山东裕龙石化项目概况 - 项目总投资额达1178.58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48个月,选址于5号岛,成陆面积700.15公顷,本次申请用海面积639.3548公顷 [2] - 项目采用混合所有制,由民企南山集团控股、国企参股,是山东省产业升级标杆工程,规划建设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产能 [2] - 项目于2020年6月获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批准转为规划项目,同年完成环评、用海审批并开工,目前处于加速建设阶段 [3] 产业链布局 - 上游原料:采用甲烷干重整工艺制取CO、甲醇、H2等基础原料 [2] - 中游产品:包含PX衍生系列(PTA、PTT、PBT等7类产品)[2] 苯乙烯衍生树脂(ASA、MBS)[5] 乙烯衍生材料(醋酸乙烯、POE等8类,其中POE产能40万吨/年)[5] - 高端材料:布局碳纤维原丝、聚异丁烯(2万吨/年)、尼龙66(40万吨/年)、PI树脂/膜等特种材料 [5][5][5] 行业活动动态 - 将举办高分子产业年会,涵盖政策、市场、AI赋能等7大主题论坛,包括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细分领域 [6][7][8] - 设置特色活动:CEO战略研讨会、科技成果路演、国际合作对接等,同期举办"新塑奖"评选 [8] - 展览展示区包含企业产品设备展、科研成果对接等板块,覆盖高分子材料全产业链 [8]
东证化工草根调研二十八:华东丙烯调研
东证期货· 2025-07-31 1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丙烯走势评级为震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东丙烯供需基本平衡但较脆弱,以牺牲制丙烯经济性维系,如部分MTO企业降负荷、部分PDH企业停装置转外采 [2][16] - 企业生产考量兼顾经济性、物料平衡、保供客户三大因素,需求端价格弹性较强,供给端较弱,下游整体盈利水平需持续好于上游维持供需平衡 [2][18] - 丙烯产业链投产计划有反内卷色彩,可修复亏损下游经济性,维护供需平衡促进行业景气 [3][23] - 企业普遍关注丙烯期货,参与度差异大,对合约细节问题关注或影响临近交割月期货价格 [4][24] - 短期内丙烯期货价格跟随聚丙烯期货,PP - PL加工费逢高做缩,PP和PL价格以震荡思路看待 [5][10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目的 - 了解不同丙烯生产企业生产考量因素、产业链生产情况、投产计划及展望、对丙烯期货参与度和关注细节问题 [15] 调研核心结论 - 华东丙烯供需基本平衡但脆弱,以牺牲制丙烯经济性维系 [16] - 企业生产考量兼顾经济性、物料平衡、保供客户,需求端价格弹性强,供给端弱,下游盈利需好于上游维持平衡 [18][19] - 丙烯产业链投产计划有反内卷色彩,可修复下游经济性,维护供需平衡 [23] - 企业关注丙烯期货,参与度差异大,对合约细节关注或影响临近交割月价格 [24] 调研详细情况 某大型炼化企业A - 有三套丙烯生产装置,产能超100万吨/年,下游有丙烯腈等,有码头 [25] - 除丙烯腈停一套装置,其余满产,炼厂3 - 4年、PDH 1年检修一次 [26] - 物料平衡首位,经济性次要,蒸汽裂解和MTO装置少降负,PDH灵活 [27] - 丙烷自产60% - 70%,外购中东30% - 40%,蒸汽裂解有外采乙烷 [29] - 上下游满开月外放1万多吨,现约4万吨,优先周边,也卖往华东等,有出口 [30] - 长约定价“山东、华东均价 + 升贴水”,长约占60% - 70% [31] - 外售Ⅰ型丙烯,自用稍差,丙烯腈可用Ⅱ型 [32] - 曾计划上丙烯酸,现放弃,暂无扩产计划 [33] 某PDH企业B - 有一套60万吨/年PDH装置,下游有丙酮等 [35] - PDH检修中,环氧丙烷停车,酚酮和环氧氯丙烷外采丙烯生产,PDH 2年检修一次,主催化剂4年换一次 [37][38] - 以前因经济性停车,未来满产满销,市场不好集团内部消化,环氧氯丙烷不开车可开氯丙烯外售 [39] - 进口丙烷美国占比从80%降至20%,外采丙烯优先管输 [41][42] - 丙烯外放约5万吨/年,客户来自江苏等,下游园区内以环氧丙烷为主 [44] - 向南发货以镇海价格为基准,近距离或向北以华东、山东均价为基准 [45] - 均为Ⅰ型丙烯,酚酮要求最高 [46] - 曾计划上二期,现不落地 [47] - PDH成本测算“1.2丙烷 + 1000”,实际更低,负荷越高成本越低,公司不允许参与期货,母公司操作 [48][49] 某MTO企业C - 有两套MTO装置,产能约50万吨/年,下游有丁辛醇 [51] - 丁辛醇满开,小MTO装置负荷70%,大MTO装置负荷85%,8月降负荷 [52] - MTO长期亏损,丁辛醇利润不好,整体亏损,不停产怕客户流失 [54] - 满开外采甲醇约200万吨/年,小装置部分自产,大装置全外采 [55] - 满开外售约1.2万吨/月,管道 + 汽运约四六开,汽运范围200公里,无出口 [56] - 丙烯参考化销价格,乙烯综合定价 [57] - 生产的丙烯为Ⅰ型,自用不刻意调质量 [58] - 丙烯产业链无扩产计划 [59] - 考虑参与丙烯期货,甲醇期货经验丰富,两套MTO装置成本核算方式不同 [60] 某混烷裂解企业D - 有一套蒸汽裂解装置,产能约15万吨/年,进料为乙烷、丙烷混合料 [61] - 乙烯产量固定,丙烯产量取决于进料,目前约1万吨/月 [62] - 乙烷、丙烷混合比例取决于经济性,目前乙烷约七成,装置进料可全丙烷,不能全乙烷,切换有滞后性 [63] - 原料纯进口,丙烷来自中东、美国,乙烷来自美国,关税战爆发将调整开工率或停车 [64] - 丙烯主要管输园区内企业,少量汽运外放,无进出口 [65] - 用镇海和金陵均价结算,单套装置独立核算 [66] - 在建一套近100万吨PDH装置,倾向等下游配套建成后27年倒开车 [67] - 园区整体丙烯有缺口,PDH企业复工或供过于求,装置投产后可能调低负荷,母公司要求不参与期货,未来可能参考定价 [68][69] 某PDH企业E - 有2套PDH装置,产能约100万吨/年,下游有丙烯酸等 [70] - PP粉有一条线停车,其余满开,有来料加工业务,每月约2万吨 [71] - 丙烯酸、丁辛醇利润尚可,PP保本,环氧丙烷亏损,PDH单装置亏损不停,否则外采量过大 [72] - 丙烷90%来自美国,关税爆发换中东等地,目前美国货合适 [73] - 长期外采丙烯,每月约6万吨,A基地船运80%,B基地船运、汽运各50%,进口约30万吨/年 [74] - 现货要求Ⅰ型,Ⅱ型可处理或投入丙烯酸装置 [75] - 下游计划投产近30万吨/年丙烯酸,上游无扩产计划 [76] - 考虑用期货工具外采丙烯,通过外盘锁定利润,认为聚丙烯 - 丙烯盘面价差600 - 700元/吨合适,认为丙烯交割可能不难但有担忧 [77] 某PDH企业F - 有2套PDH装置,产能约100万吨/年,下游为聚丙烯粉料与改性料 [78] - PDH开一套,开工率98% - 104%,粉料停一条线 [79] - 停一套PDH因经济性和丙烷运输,明年重启,预计PDH利润改善 [80] - 外采丙烷主要来自中东、美国,外采丙烯80%船运,20%汽运,船运约一半进口 [81] - 今年丙烯无外售,外采约1万吨/月 [82] - 无扩产计划,优化下游 [83] - PDH单耗丙烷1.16左右,生产成本加1200元左右,氢气外售约2万元/吨 [84][85] 某大型炼化企业G - 有蒸汽裂解、PDH、催化裂化三套装置,产能约300万吨/年,下游有聚丙烯等 [86] - 一套裂解装置检修,预计8月结束,PDH负荷八成多,2 - 3年检修一次,裂解装置三年一大检 [87] - PDH开工为物料平衡,经济性影响下游开工,近两年调丙烯腈负荷为主 [88] - 进口原油以沙特油为主,PDH原料为自产丙烷 [90] - 上下游满开基本平衡,丙烯腈装置投产后有缺口,去年外放量大时5万吨/月,今年约1万吨/月 [91] - 丙烯价格参考镇海炼化挂牌价升贴水 [92] - 丙烯腈装置年底建成,预计明年二季度投产,在建子公司丙烯产能约100万吨,2026年底投产 [93] - 丙烯只能船运,招标面向全国,不出口,深度参与原油期货,无丙烯期货计划,意外情况使丙烯外售量增加 [94][95] 某PDH企业H - 有三套PDH装置,产能约200万吨/年,A基地下游有PP装置,B基地有丙烯腈装置 [96] - 上下游装置都开,PP负荷高,9月检修一套PDH装置,十一前开车 [97] - 不考察现金流成本,PDH单耗1.16,加工费2000元,PDH亏损靠PP贴补,外采丙烯合适考虑停装置 [98] - 只接纯丙烷,来自中东、美国,规避关税风险不买美国货 [100] - A基地每月外放约2万吨,B基地约3万吨,价差合适外采,有出口 [101][102] - 有定价主动权,影响华东挂牌价,和B基地结算用当地价格 [103] - PP对丙烯质量要求最高,不允许Ⅱ型入罐 [104] - 东北 - 山东运费约300元/吨,东北 - 华东约500元/吨,对丙烯期货观望,认为持仓量高才有参与价值,期货波动性高于聚丙烯期货 [105] 投资建议 - 未来三个月丙烯期货价格跟随聚丙烯期货,首个合约PL2601在11月下旬前受现货影响弱,盘面以PP2601为锚定价 [106] - PP - PL加工费逢高做缩,目前水平基本合理,接近交割时可能偏高 [106] - PP单边价格因投产压力供需宽松,但下跌空间有限,PL因加工费走缩预期略偏强,均以震荡思路看待 [107][108]
专题报告:化工品种又双叒叕上新:丙烯
佛山金控期货· 2025-07-17 21: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主要围绕丙烯展开,介绍其定义、用途、生产工艺、储存运输、交割标准等方面,并分析全球及中国丙烯的供需格局与进出口情况 ,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丙烯生产与消费国,随着国内产能扩大,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下降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丙烯是什么 - 丙烯化学式为 C3H6,是石油化工重要基本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有烃类气味的气体,易燃易爆,属二类危化品 [4] 丙烯的用途 - 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还可生产环氧丙烷、丁醇、辛醇等,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家电等行业 [5] - 下游消费结构中,聚丙烯占比 62%,环氧丙烷占 7%,PP 粉料和丙烯腈各占 6%和 7%,酚酮占 5%,丙烯酸及其酯类占 4%,丁辛醇占 7%,异丙醇和环氧氯丙烷占比较小 [6] 生产工艺 - 主要以原油、丙烷和煤炭为原料,原油端有重质油催化裂化和石脑油蒸汽裂解两条路线,还有丙烷脱氢和煤炭制甲醇再经 MTO 工艺 [9] - 石脑油裂解工艺原占总产能 28%,丙烷脱氢工艺发展迅速,当前占近 33%,成最主要工艺 [9] 丙烯的储存及运输 - 储存方式有液化储存和压缩储存,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管道和船运 [13][15] 交割标准 - 基准交割品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聚合级丙烯》(GB/T 7716-2024)规定的 I 型丙烯,水含量≤20mg/kg,氢和羰基硫指标不作要求 [16] - 替代交割品为 20mg/kg<水含量≤50mg/kg 且其他指标符合基准交割品要求的丙烯,升贴水以交易所公告为准 [16] 全球丙烯供需格局 - 产能:2019 - 2024 年从 1.39 亿吨增至 1.78 亿吨,2024 年增长 814 万吨,增速 4.8% ,主要集中在北美、中东和亚洲,东北亚占比超 50%,中国占 42% 成全球最大生产国 [17] - 需求:2024 年预计在 1.53 - 1.58 亿吨,主要消费区域为东北亚、北美、西欧和中东,东北亚占比提升 8% 成需求增长核心区域,中国贡献显著增长 [19] - 贸易:呈现区域化特征,亚洲市场主导,2024 年出口总量 579 万吨且近年萎缩,主要出口国为韩国、日本等,进口集中地有中国、德国等 [23] 我国丙烯供需格局 - 产能:2010 - 2024 年从 1652 万吨/年增至 6973 万吨/年,年均增长率 12.8% ,华东、华北产量最多,前五大省份为浙江、山东等,合计占 58.4% [24][25] - 企业:2024 年有 100 余家,前 10、20、30 企业产能合计占比分别为 56.4%、73.4%、82.1% ,2017 年以来新增产能中民营企业占比约 80% [28] - 需求:2024 年表观消费量 5535.21 万吨,增速 10.30% ,消费与生产区域分布一致,华东消费最大,前五大消费省份合计占 58.5% [30] - 下游:以精细化化工为主,聚丙烯是最主要下游,2024 年产能 5228 万吨,产量 3775 万吨,2025 年预计新投产能 670 万吨,带动丙烯需求增约 690 万吨;环氧丙烷 2024 年产能 747 万吨,2025 年预计投产 124 万吨,拉动丙烯需求约 100 万吨;丙烯腈 2024 年产能 440 万吨,2025 年预计投产 131 万吨,带动丙烯需求 131 万吨;丙烯酸 2024 年产能 408 万吨与 2023 年持平 [31][34][35] 进出口情况 - 我国是丙烯净进口国,2016 - 2019 年进口量约 300 万吨,依存度约 10% ,主要来自韩国、日本 [41][43] - 2024 年进口量、依存度降至近年最低,分别为 202 万吨、3.7% ,预计扩能对出口增长有限,进口量将进一步下降 [43]
丙烯供需概况
期货日报· 2025-07-14 00:06
全球丙烯行业概况 - 2017—2024年全球丙烯产能从1.25亿吨增长至1.77亿吨,年均增长率5.1%,产量从1.03亿吨上升至1.34亿吨,年均增长率3.9% [1] - 东北亚是全球第一大丙烯产地,产能占比51.5%,北美和西欧分别占比14.0%和9.0%,中东和东南亚分别占比7.4%和6.5% [1] - 东北亚产能增长主要受中国炼化一体化和丙烷脱氢装置投产推动 [1] - 北美丙烯产能扩张受益于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丙烷供应,其衍生物成本优势显著,出口量持续增长 [1] - 中东丙烯产能增速因油田伴生丙烷增量放缓而显著下降 [1] 中国丙烯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丙烯产能6973万吨、产量5341万吨,2014—2024年产能年均增长率12.8% [2] - 2014年前产能利用率超90%,2024年降至76.6%,反映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 [2] - 蒸汽裂解制丙烯占比33.7%,丙烷脱氢(PDH)占比32.3%,催化裂化占比17.6%,煤/甲醇制丙烯占比16.4% [2] - 华东和华北是主要生产区域,产量占比分别为31.1%和20.3%,前五大省份(浙江、山东、广东、江苏、宁夏)产量合计占全国58.4% [3] - 行业集中度较高,前10/20/30家企业产能分别占比56.4%、73.4%、82.1%,民营企业占新增产能80% [3] 中国丙烯消费与需求 - 2024年中国丙烯表观消费量5536万吨,进口202万吨,出口7万吨,2014—2024年消费量年均增长9.9% [4] - 消费区域与生产分布一致,华东占比32.3%,华北20.1%,华南17.5%,西北17.3%,东北8.2% [4] - 聚丙烯仍是主要下游需求,2024年占比67.7%,但环氧丙烷(7.7%)、丙烯腈(6.6%)、丁辛醇(6.6%)占比提升 [5] - 2014—2024年聚丙烯产量年均增长9.3%,环氧丙烷9.5%,丙烯腈10.9%,酚酮15.0%(但年度波动显著) [5]
晋控天庆:“三管齐下”升级产业链
中国化工报· 2025-06-30 10:22
项目概况 - 河南晋控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推进一期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总投资52.04亿元,占地370亩,分三期建设,主要生产氢气、丁辛醇、三聚氰胺和聚苯硫醚等化工产品 [1] - 公司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探索传统产业向精益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新路径 [1] 技术创新与环保 - 公司采用意大利欧技第四代催化剂高压法工艺,实现尾气循环利用,每年减少10万吨尿素造粒排放 [2] - 尿素装置节能改造联产75%水溶液尿素项目在维持年总产能52万吨不变的前提下,年碳减排量达2762.19吨 [3] - 气化炉升级改造通过加装氧气预热器,提升氧气分子活性,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能耗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产业链延伸与绿色转型 - 公司将绿色技术革新延伸至全产业链,从三聚氰胺的"单点突破"到全产业链的"系统升级" [3][4] - 公司以"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煤化工标杆企业"为战略指引,推进煤化工向精细化、材料化发展 [4] 人才与创新成果 - 公司成立碎煤加压气化技术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注于碎煤加压气化技术及其配套设施的工艺研究与技术创新 [4] - 成立朱如林技能大师工作室,聚焦电焊技能培训、技术革新和解决现场问题 [4] - 2024年申请专利35项,获授权专利17项,获评沁阳市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及项目建设先进集体,荣获晋能控股集团2024年"五小"创新优秀奖6项,装备集团科技进步奖2项、"五小"成果奖7项 [4] 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强化基础管理,深化创新驱动,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多元化产业链延伸 [4] - 以绿色转型赋能产业升级,以技术创新激发增长活力,为沁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
齐鲁石化多举措节能降碳绿色转型
新华网· 2025-06-27 09:43
绿色发展成效 - 1-5月落实62项节能优化措施,降本增效6000余万元 [1] - 3月份全部能效指标优于行业能耗限额要求,聚乙烯和腈纶纤维装置能耗达同类工况历史最好水平 [4] - 炼油板块1-5月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93%,单因能耗同比下降11.73%,实现"双达标" [6] - 化工板块在总部节能评比中连续3个月获红旗,1-5月合计节约蒸汽4.5万吨,每小时节电67万千瓦 [7] 节能技术与管理 - 建立重点用能装置模型,通过优化用能结构每月节约低压蒸汽3.7万吨 [4] - 实施"一厂一策"策略,包括丁辛醇装置操作优化、蒸汽梯级利用等创新措施 [7] - 自主研发"液体产品零损耗及节能控制工艺"获"中国好技术"称号,获1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 [10] - 应用高效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间热联合等节能技术改造 [11] CCUS项目进展 - CCUS装置能耗较开车初期降低约20%,累计外送二氧化碳超170万吨 [10] - 减排量相当于植树1530万棵或近百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10] - 接待国内外百余家企业参观,成为展示降碳减排成果的"绿色地标" [14] 绿色文化建设 - 通过电子宣传资料、节能建议征集等方式提升全员节能意识 [13] - 开展"走进齐鲁,共建共享"公众开放日活动,展示污水处理等环保成果 [13] - 举办"探秘智慧能源,共创绿色未来"系列活动传播节能理念 [14] 新能源项目布局 - 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用 [3] - 加速打造以CCUS、氢气充装为代表的新赛道项目 [10] - 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 [11]
齐鲁石化:全流程挖潜优化推动降本增效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15:16
核心观点 - 齐鲁石化通过构建"全员降本、全程管控、全域覆盖"的工作体系,炼油、化工、存续三大业务板块均超额完成总部下达的目标任务 [1] - 公司以提效益、减费用、降成本为主线,围绕开源、节流、优化、管理四大维度精准施策,制定213项生产经营优化增效措施 [2] - 通过全链条优化、全维度降本、全流程攻坚等多方面举措,实现增产与降本双突破 [2][3][4] 全链条优化 - 胜利炼油厂将生产经营优化措施拆解成142项具体任务,目前已落地104项 [2] - 通过优化胜利原油脱水工艺及电脱盐操作,胜利原油加工比例显著提升 [2] - 抢抓航煤市场有利时机拓展销售渠道,同步提升加氢裂化装置负荷,4月航煤产量创近年单月新高 [2] - 科学调整原油掺炼比例、精准调控工艺参数,1月至4月特种石油焦产量增效显著 [2] - 建立"日分析+周调度"市场响应机制,动态测算产品效益,优先排产丁辛醇、高压聚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通过外采、锁定资源等手段确保丁二烯、裂解碳四、丙烯资源供应,保障橡胶装置、丁辛醇装置高负荷运行 [2] 全维度降本 - 2024年6月启动节水专项行动,实施34项精准节水措施,日取水量持续减少 [3] - 深入推进成本动因分析,将装置对标管理下沉至基层单元,力争实现固定费用同比压降5%以上 [3] - 优化原油采购流程,提升低价机会油种采购比例 [3] - 建立大宗原材料动态议价机制,天然气、煤炭等关键物资采购成本实现同比降低 [3] - 仅固定费用压降5%这一项,全年就能省出上千万元 [3] - 5月1日印发降本减费增效工作方案,将首批40个重点项目责任细化到科室、车间 [3] 全流程攻坚 - 胜利炼油厂联合检验计量中心开展专项攻关,制定10余项优化措施,加工损失率较同期下降0.06% [4] - 将各个加氢装置的负荷及关键指标列表化管理,每天统计汇总,紧盯各个产品产量 [4] - 协同外供单位优化制氢装置操作,实现加氢装置高负荷运行 [4] - 以乙烯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动态调整采购策略,4月原料成本实现同比降低 [4] - 各装置全面停用伴热线,仅蒸汽系统每月就节约下一笔不小的成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