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碳酸酯(PC)
icon
搜索文档
苯酚产业链:供需错配旺季不旺
中国化工报· 2025-11-05 15:47
苯酚产业链整体行情 - 苯酚市场价格从9月上旬7050元/吨的高点回落至10月底的6400~6450元,跌幅达8.5% [1] - 苯酚产业链呈现“旺季不旺”行情,供需错配难以理顺,市场短期仍将承压并有下跌空间 [1] 原料市场表现 - 纯苯9月月均价环比跌幅达3.13%,10月价格继续下跌5%以上,个别地区价格在5400元左右,同比下跌超25% [2] - 纯苯供应宽松,前三季度进口量达411.47万吨历史高位,同比增长41%,下游亏损及终端需求不佳导致市场萎靡 [2] - 丙烯市场跌势难止,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月均价跌破6000元创年内新低,成本支撑偏弱且供应宽松 [2] 苯酚市场供需分析 - 苯酚产能持续扩张,三季度吉林石化35万吨/年酚酮装置投产对市场形成显著压制 [3] - 9月行业开工率一度降至70%以下推动价格拉涨,但检修装置重启及新产能输出导致供应压力重现,企业库存偏高 [3] - 尽管部分装置存检修计划,但进口船货集中抵港及富宇石化装置重启使供应端充裕,市场短期翻身无望 [3] 双酚A市场状况 - 双酚A行业陷入深度亏损,下游需求增速远不及供应增速,10月底市场均价环比下跌5.74% [4] - 尽管多家双酚A装置停车或熔晶,但无法改变市场供需失衡局面 [4] - 下游聚碳酸酯行业开工率在77%左右,较9月30日下降4个百分点,且四季度多家PC装置存检修计划,对双酚A采购呈缩减态势 [4] 环氧树脂行业影响 - 环氧树脂行业开工率在51%左右,难以提振 [5] - 陆上风电自11月1日起不再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优惠,将对环氧树脂行业形成利空,间接影响对原料双酚A的采购 [5]
苯酚产业链:供需错配旺季不旺   
中国化工报· 2025-11-05 10:29
苯酚产业链整体行情 - 苯酚市场价格从9月上旬7050元/吨的高点回落至10月底的6400~6450元,跌幅达8.5% [1] - 行业分析认为供需错配难以理顺,短期苯酚产业链市场仍将承压前行,依然有下跌空间 [1] 原料市场表现 - 纯苯9月月均价环比跌幅达3.13%,10月价格继续下跌5%以上,个别地区价格在5400元左右,同比下跌超25% [2] - 前三季度纯苯进口量达411.47万吨历史高位,同比增长41%,下游亏损及终端需求不佳导致市场萎靡 [2] - 丙烯市场跌势难止,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月均价跌破6000元创年内新低,成本支撑偏弱且供应宽松 [2] 苯酚供应状况 - 苯酚市场走低与产能集中释放密不可分,三季度吉林石化35万吨/年酚酮装置建成投产 [3] - 9月行业开工率一度降至70%以下推动价格上涨,但检修装置重启及新产能输出后供应压力重现 [3] - 部分企业库存偏高出货不畅,加之进口船货集中抵港,苯酚供应端依然充裕 [3] 双酚A市场状况 - 双酚A行业陷入深度亏损,下游需求增速远不及供应增速,10月底市场均价环比下跌5.74% [4] - 尽管部分装置停车检修,但无法改变市场供需失衡局面 [4] - 下游聚碳酸酯行业开工率在77%左右,较9月30日下降4个百分点,且四季度多套装置存检修计划 [4] 环氧树脂行业影响 - 环氧树脂行业开工率在51%左右,难以提振 [5] - 陆上风电自11月1日起不再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优惠,将对行业形成利空 [5] - 政策调整将影响环氧树脂企业对原料双酚A的采购节奏,并对整个产业链产生负反馈作用 [5]
贸易流重构欧洲塑料市场格局
中国化工报· 2025-11-03 10:16
全球贸易政策影响 - 2025年7月27日达成的欧美贸易协定规定对美进口汽车、半导体和医药产品征收15%关税[2] - 美国对欧盟多领域实施的关税使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化[2] - 欧盟对美国和埃及原产PVC征收58%至100.1%的最终反倾销税[3]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市场动态 - 东亚进口激增促使欧洲生产商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反倾销申诉[2] - 欧盟对韩国进口展开调查并于7月23日起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韩国生产商面临3.7%至5.8%关税[2] - 美国大规模加征关税后,东亚地区生产商将更多货源转向欧洲以弥补美国市场损失[2] - 欧盟的临时关税促使亚洲企业近期将贸易流转向英国市场[2] 聚氯乙烯市场格局变化 - 欧盟对美国和埃及PVC征收反倾销税后,欧洲PVC消费商越来越多地转向采购东北亚货源[3] - 亚洲进口量仍未能填补美国以及埃及产品空缺,但欧洲生产商对本土材料的采购兴趣并未回升[3] 聚碳酸酯市场供应与压力 - 欧洲聚碳酸酯市场面临亚洲货流充裕导致的供应过剩与价格下行压力[3] - 中国PC产品已进驻中资欧洲仓库,消除了交货周期长和物流不确定性对采购的制约[3] - 为应对德国工厂关停计划,2024年9月以来欧洲市场参与者大幅增加PC进口[3] - 欧洲本土需求疲软持续困扰PC生产商[3] 汽车行业对塑料市场的冲击 - 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剧了欧洲热塑性塑料市场困境,中国电动汽车凭借价格优势进入欧洲市场,挤压了欧洲本土汽车需求[3] - 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等欧洲主要车企2025上半年销量均告下滑[3] - 部分欧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供应商担忧其汽车行业客户可能破产,已有汽车生产商表示需求放缓[3] - 韩国PMMA生产商正积极抢占欧洲汽车市场份额,成为欧洲本土供应商的有力竞争者,而中国企业则在通用挤出材料报价中占据主导地位[3]
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5:10
公司核心经营数据 -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离子膜烧碱、聚碳酸酯(PC)和双酚A [7][8][9] -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及主要经营数据已由董事会审议通过 [16][17] 主要产品价格变动 -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季度市场价格波动较大,7月因国外装置事故及国内装置检修推动价格上涨,8月中旬后因供应增加预期及需求低迷快速回落,季度末价格在13,000-13,500元/吨(含税)区间 [7] - 离子膜烧碱三季度供需平稳,市场价格在850-920元/吨(含税)区间波动调整 [8] - 聚碳酸酯(PC)三季度市场先跌后涨,7月上旬主流价格约11,700元/吨(含税),8月末部分牌号失守11,000元/吨(含税),9月底因工厂检修计划市场拉涨至11,400-11,600元/吨(含税) [8] - 双酚A三季度低位窄幅震荡,主流价格区间7,500-8,200元/吨(含税),8月下旬最低点至7,500元/吨(含税)左右,9月末回调至7,800元/吨(含税)左右 [8][9] 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 - 甲苯市场震荡下行,受原油价格下跌和下游需求不旺影响,价格跌至近三年低位 [10] - 苯酚市场价格震荡向下,因原材料纯苯价格走低及下游双酚A行业盈利不佳,且新增产能投放 [10] - 丙酮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行,因供应充足且需求疲软,价格跌至近三年低位 [10] 行业市场动态 - TDI市场受国外装置突发火灾事故及国内装置检修影响 [7] - PC市场国内供应一直处于历史高位,8月国内月产量再度逼近30万吨,传统需求淡季下价格跌势扩大 [8] - 双酚A市场供应端整体充裕,8月份新装置镇海炼化24万吨正常运行,现货流量增加导致低价竞争激烈 [8][9]
沧州大化(600230) - 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30 18:18
业绩总结 - 2025年三季度TDI生产量4.21万吨、销售量4.30万吨、营收51045.46万元[1][2] - 2025年三季度离子膜烧碱生产量13.63万吨、销售量9.64万吨、营收7482.27万元[1][2] - 2025年三季度PC生产量2.15万吨、销售量2.38万吨、营收27095.75万元[2][3] - 2025年三季度双酚A生产量5.51万吨、销售量3.29万吨、营收22956.34万元[2][3] 价格数据 - 2025年三季度TDI平均售价11872.57元/吨,较2024年降1.12%[2] - 2025年三季度离子膜烧碱平均售价776.44元/吨,较2024年涨4.35%[2] - 2025年三季度PC平均售价11402.55元/吨,较2024年降9.56%[2] - 2025年三季度双酚A平均售价6979.82元/吨,较2024年降19.88%[2] - 2025年三季度甲苯平均采购价4962.14元/吨,较2024年降21.55%[3] - 2025年三季度苯酚平均采购价6060.68元/吨,较2024年降21.17%[3]
酚酮产业链:最艰难的时刻已过?
中国化工报· 2025-09-19 08:03
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 酚酮产业链投产高峰已过 供需格局逐渐改善 行业或将走出亏损境地[1] - 酚酮产能增速在2023年达到峰值后转向缓慢期 2024年新建产能仅有13万吨[5] - 国内酚酮产业链规划产能增速放缓 海外部分工厂产线关停 国内部分老旧装置长周期停车 供给端格局有望改善[6] 产能扩张历史与现状 - 国内酚酮有效产能从2007年103.9万吨扩张至2025年7月底1126万吨 近10年净增787万吨[2] - 2012年产能突破200万吨 2015年扩能高达125万吨 2023年达到扩张高峰[2] - 装置向大型化一体化发展 浙江石化单套产能65万吨 利华益维远两期合计年产能70万吨[3] - 2022至2023年浙江石化二期/万华化学/江苏瑞恒/盛虹炼化/恒力石化等大型一体化装置集中投产[4] 政策环境优化 - 国家出台"反内卷"方针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10] - 工信部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夯实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基础[10] - 运行超20年装置进行摸底评估 截至2025年上半年投产20年以上产能97.5万吨 占总产能8.66% 大部分已停产[12]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将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行业结构持续优化[13] 下游需求增长动力 - 主要下游PC需求稳步增长 2019至2024年产能复合年均增长率17.95%[14] - PC需求受3C消费电子升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汽车轻量化趋势驱动持续增长[14] - 另一主要下游双酚A 2019至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28.93% 高于苯酚和丙酮产能增速[14] - 双酚A新增产能投产节奏放缓 价格差有望回暖 将提振产业链供需格局[14] 产业链盈利展望 - 上游产能投放超前于下游需求增长 导致行业从高盈利转向亏损[7] - 供给端大量产能集中释放导致竞争激烈 产品价格与盈利能力处于低位[8] - 酚酮-双酚A-PC产业链供给增速与需求不匹配 整条产业链利润不断收缩[9] - 行业逐步进入供需结构优化调整期 产业链利润空间有望向上修复[14]
酚酮产业链:最艰难的时刻已过?
中国化工报· 2025-09-16 10:45
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 酚酮产业链投产高峰已过 供需格局逐渐改善 行业或将走出亏损境地 [1] - 酚酮产能增速在2023年达到峰值后转向缓慢期 2024年新建产能仅有13万吨 [3] - 未来供给端格局有望改善 海外部分工厂产线关停 国内部分老旧装置处于长周期停车状态 [3] 产能扩张历史与现状 - 国内酚酮有效产能从103.9万吨扩张至2025年7月底的1126万吨 近10年净增787万吨 [2] - 2012年产能突破200万吨 2015年扩能高达125万吨 [2] - 酚酮新增产能向大型化、一体化发展 浙江石化一期年产65万吨为国内单套产能最大装置 [3] 政策环境影响 - 国家出台"反内卷"方针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4] - 工信部重点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投产20年以上的酚酮装置产能97.5万吨 占总产能8.66% 大部分已停产 [5] 下游需求前景 - 主要下游PC需求稳步增长 2019-2024年产能复合年均增长率17.95% [7] - 双酚A2019-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28.93% 高于苯酚和丙酮产能增速 [7] - PC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受益于3C消费电子升级迭代、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汽车轻量化趋势 [7] 产业链利润展望 - 酚酮产业链从高盈利转向亏损状态 因上游产能投放超前于下游需求增长 [4] - 双酚A价格差有望回暖 伴随新增产能投产节奏放缓及产业链配套延伸 [7] - 产业链利润空间有望向上修复 受益于供需结构优化调整及反内卷政策引导 [7]
沧州大化(600230) - 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29 16:03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TDI生产量8.26万吨、销售量8.00万吨、营收91004.32万元,均价11378.11元/吨,较2024年降15.99%[1] - 2025年上半年离子膜烧碱生产量26.67万吨、销售量17.58万吨、营收14323.46万元,均价814.97元/吨,较2024年涨20.00%[1] - 2025年上半年PC生产量5.33万吨、销售量4.85万吨、营收57352.53万元,均价11825.62元/吨,较2024年降5.19%[1] - 2025年上半年双酚A生产量11.79万吨、销售量7.11万吨、营收55940.30万元,均价7869.16元/吨,较2024年降4.77%[1] 市场价格 - 2025年上半年TDI市场价格从年初15000元/吨降至4月中旬10400元/吨,跌幅30%,上半年均价12000元/吨[1] - 2025年上半年离子膜烧碱市场价格在850 - 1050元/吨震荡[2] - 2025年上半年PC 1月主流价格13000元/吨,6月降至11400元/吨[3] - 2025年一季度双酚A主流市场价格8750 - 9500元/吨,二季度跌至8300元/吨[3] 采购价格 - 2025年上半年甲苯平均采购价5373.23元/吨,较2024年降16.86%[5] - 2025年上半年苯酚平均采购价6551.38元/吨,较2024年降5.82%;丙酮平均采购价5331.59元/吨,较2024年降21.80%[5]
2025年河北沧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做大做强两大主导产业与八大优势产业[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9:18
沧州市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722.8亿元 同比增长5.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9亿元增长3.0% 第二产业增加值1783.5亿元增长6.8% 第三产业增加值2568.4亿元增长4.9% [2] - 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7.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但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776.0亿元同比下降2.4% 利润总额100.5亿元同比下降2.8% [4]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5.9%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3% 工业投资增长21.9%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2%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3.0亿元同比增长6.0% 其中商品零售额1269.9亿元增长5.9% 餐饮收入83.1亿元增长7.1% [8] 产业结构与政策布局 - 构建"2+8"重点产业格局 两大主导产业为绿色化工和管道装备 八大优势产业包括健康食品/服装服饰/现代物流/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制造/低空经济 [1][10] - 2025年发布多项科技创新政策 包括《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对关键技术突破项目每项最高支持300万元 《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实施方案》推动智能巡检/无人化生产等场景建设 [12][14] - 主导产业聚焦绿色化工与管道装备 2024年两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4456亿元 占全市总量77.1% [1][27] 绿色化工产业分析 - 2024年1-10月绿色化工产业营业收入2097.7亿元 同比增长3.2% 占全市规上企业营收比重44.5% 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6个百分点 [16] - 形成石油化工为主导 煤化工/盐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原油年加工能力超2500万吨 [16][22] - 拥有9个省级化工园区 包括渤海新区石化产业聚集区/任丘石油化工集中区等 主要企业涵盖中石油华北石化/中海油中捷石化/河北鑫海化工等 [18][22] 管道装备产业分析 - 2024年1-10月管道装备产业营业收入1127.6亿元 占全市规上企业营收比重23.9% 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4个百分点 [20] - 产品涵盖螺旋钢管/无缝管件/市政管道等 形成孟村弯头管件/盐山管道装备制造两个省级产业集群 重点企业包括巨龙钢管/河北华洋钢管等 [20][22] - 全市拥有管道装备生产企业3000余家 主要分布在盐山/孟村/青县等区域 [20][22] 资本市场与企业生态 - 截至2024年末共有5家A股上市公司 包括沧州大化(TDI/聚碳酸酯)[27]/沧州明珠(PE管道/BOPA薄膜)[27]/建新股份(苯系中间体)[27]/华斯股份(裘皮制品)[27]/金牛化工(甲醇产品)[27] - 202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1.24万户 市场主体总量达77.34万户 上市公司地域分布集中于运河区(2家)/沧县/肃宁县/黄骅市(各1家) [25]
东方:港产城融合走新路
海南日报· 2025-06-30 09:20
港产城融合与产业升级 - 东方市通过完善八所港功能实现吞吐量增长,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3] - 八所港高排港区一期工程总投资62.27亿元,将建设6个3万至7万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达1820万吨[9] -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临港物流基地建成后将满足年增670万吨货运需求[9] 营商环境优化 - 东方市推行"五证联发+承诺即开工"模式,将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5] - 开发全省首个"惠企政策计算器"平台,归集12个部门213份政策文件,海南傲立石化通过该平台2024年减免税费超800万元[6] - 政务服务"三诊疗法"2024年解决437件问题,满意率达99.8%[7] 产业集群发展 - 东方临港产业园形成"油气储备—烯烃加工—新材料制造"全产业链,集聚中海化学、华盛新材料等龙头企业[11] - 海南华盛PC项目采用"非光气法"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带动化工新材料出口额增长280%[12] - 明阳集团探索"海上风电+制氢"等新模式,华盛PC项目年吸收二氧化碳10.6万吨[12] 基础设施建设 - 感恩国际渔港总投资40亿元,规划建设8个万吨级码头和10万平米冷链物流中心,建成后年渔获交易量可达50万吨[9] - 项目将带动就业超万人,渔民每趟运输预计节省成本2万元[9] - 东方市2025年启动4个老旧小区改造,已累计改造23个小区惠及2174户居民[13][16] 招商引资与新兴产业 - 2024年4月东方市集中签约1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35.2亿元[16] - 布局海上风电制氢、海洋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16] - 湘琼共建产业园创造就业新空间,村集体经济2024年总收入达0.75亿元,12个村突破百万元[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