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动力电池系统

搜索文档
国内电动固定翼飞机将迈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6:24
公司动态 - 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通过适航认证 推动国内首款电动固定翼飞机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1] - 公司采用技术验证—小批量试产供应—适航认证协同模式 持续优化产品设计与性能 [3] - 与零重力飞机工业签署航空能源系统战略协议 与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签订RX4E电动固定翼飞机能源系统合作协议 [3] 行业意义 - 适航认证是航空动力电池领域核心门槛 需通过民航局对设计、生产体系及质量控制的全环节严格审查 [3] - 认证具有取证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 成为企业抢占行业先发优势的关键 [3] - 电池系统量产交付将助力中国低空经济加速发展 [1][3]
每日速递 | 楚能下发百亿采购大单,国轩10GWh产能投产
高工锂电· 2025-08-18 18:51
电池产能与项目进展 - 宜春国轩二期项目总投资51.5亿元,规划一次性建成20GWh动力电池,其中10GWh电芯生产车间已投产,10GWh电池包车间在建,整体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10亿元 [2] - 新疆信弘新能源科技在喀什经济开发区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6000万支圆柱型动力电池项目,租赁厂房9700平方米 [7][8] - 江苏黑思通新能源固态电池项目中试产线计划总投资2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 [11] 电池技术创新与认证 - 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随国内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证,并开启批量化交付 [3] - 天津大学团队首创锂金属电池电解液"离域化"设计,研制出能量密度超600Wh/kg的软包电芯和480Wh/kg的模组电池,性能指标提升2-3倍 [9][10] 电池回收与资源循环 - 武汉市动力电池低碳循环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由格林美等12家单位共建,依托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目标助力降碳100万吨 [4] - 中国资环旗下公司首批进口20吨锂离子电池再生黑粉原料,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5][6] 电池材料与技术突破 - 容百科技正极材料专利(ZL 202410843447.9)攻克全固态电池高温循环稳定性难题,强化固态电池材料领域技术领先性 [13] - 楚能新能源与杉杉科技签署超百亿元负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14][15] - 道氏技术暂缓实施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及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 [16][17] - 宜昌邦普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进入竣工验收阶段,该项目为宁德时代在宜昌6092亩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的组成部分 [18][19]
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量产交付
起点锂电· 2025-08-18 17:54
行业活动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 GWH级出货‘真’元年” 规模500+ 由金钠科技总冠名 [2] - 活动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金钠科技、隐功科技、华钠芯能、维科技术等20余家钠电产业链企业 [2] 正力新能航空动力电池进展 - 公司独家供应的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随国内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证 并开始向合肥零重力飞机工业批量化交付 [2] - 电池系统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 提升安全性能和大倍率放电能力 为商业化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2] - 2024年6月公司与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等签订战略协议 独家合作开发RX1E及后续机型动力系统 [3] - 公司已完成电动航空领域固定翼飞机和eVTOL的电芯到电池包产品开发 覆盖集中式和分布式动力系统 [7] - 航空电池采用半固态技术 能量密度超320Wh/kg 支持15分钟快充80% 低电量下仍可12C高倍率放电 [7] - 公司与国内外头部eVTOL厂家合作开展航空验证 预计将迎来新进展 [8] 零重力公司及产品布局 - 零重力成立于2021年 总部合肥 布局电动固定翼飞机和eVTOL 在南京、深圳等地设分支机构 [4] - ZG-T6 eVTOL有效荷载6人 续航300km 巡航速度250km/h 或成未来低空交通主力机型 [4] - ZG-ONE采用十二旋翼布局 载荷2人 续航20km 巡航速度75km/h [4] - RX1E-A为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新能源轻型运动飞机 载荷2人 续航280km 巡航速度120km/h [5] - RX1E-A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 已取证并可商业化运营 应用于飞行培训、低空巡查等领域 [5] - 2024年3月首批RX1E-A电动固定翼飞机交付苏州和宿州通航公司 [5][6] 行业竞争格局 - 低空飞行市场成为电池企业新赛道 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均在布局 [8] - 正力新能等企业通过产品迭代和技术布局 助推陆海空三维交通全面电动化 [8] 公司战略与技术 - 正力新能提出“LISA-321”战略 覆盖陆地、海洋、天空电动化场景 [7] - 技术路线包括3种化学体系(超高镍多元+复合磷酸盐+新型碱金属离子)、2种电芯形态(方形+圆柱)、1种“可更芯”电池包系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