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航空

搜索文档
1700瓦时/千克,未来飞机可能靠它飞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03 23:09
核心观点 -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团队开发出一种革命性的钠-空气燃料电池,能量密度是当前锂离子电池的三倍,有望应用于航空、铁路和海运领域 [4][5][8] - 该技术通过液态钠与空气反应产生电能,具有快速加注燃料、低成本、高安全性及环境友好等优势 [5][8][18][21] - 实验室原型显示能量密度达1700瓦时/千克,远超电动航空所需的1000瓦时/千克阈值 [8][11] - 团队已成立公司Propel Aero推进商业化,计划明年完成无人机动力测试 [23] 技术原理 - 采用燃料电池设计,液态钠与空气通过固体陶瓷电解质层反应发电,排放物为氢氧化钠,可自然转化为碳酸氢钠(小苏打) [5][8][18] - 系统在110-130摄氏度运行,湿度控制关键,确保液态放电产物易清除 [11][14] - 两种实验室原型:垂直"H型"玻璃管结构和水平托盘结构,后者实测能量密度达1700瓦时/千克 [10][11] 应用潜力 - 航空领域:能量密度接近氢燃料电池,适用于80%国内航班(占航空业排放30%),但洲际飞行仍需突破 [8] - 铁路与海运:满足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需求,钠金属储量丰富且易提取 [8][21] - 环境效益:排放物可降低海水酸度并固碳,实现"负碳排放"副产品 [18] 商业化进展 - 成立公司Propel Aero,获ARPA-E、突破能源联盟等资助,入驻MIT创业孵化器The Engine [23] - 下一步计划制造砖头大小、1000瓦时的燃料电池模块,目标2025年完成无人机演示 [23] - 钠金属曾在美国年产20万吨,供应链基础存在,但需扩大生产规模 [21]
全球首款浮筒式双座水上电动飞机完成首飞
科技日报· 2025-06-03 07:35
全球首款浮筒式双座水上电动飞机RX1E-S首飞成功 - RX1E-S是全球首款浮筒式双座水上电动飞机,可为妫水河流域渔业巡查和生态监测提供"空中力量" [1] - 飞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团队研发,2019年首飞,2021年获型号合格证,2022年取得生产许可证 [1] - 配备双浮筒支架式起落装置与可收放式水舵,可在200米内狭窄水域起降,巡航噪音较传统燃油飞机降低40% [1] - 采用仿生学浮筒设计,将破浪阻力降低30%,保护水域生物栖息环境同时提升作业效率 [1] RX1E-S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前景 - 飞机具备全程零排放特性,是生态敏感区域监测的理想工具 [1] - 在渔政执法中可发挥快速、零排放和低噪音优势,将巡查时间从两天缩短至"即降即查" [2] - 可广泛应用于渔业巡查、生态监测等场景,标志着中国电动航空装备从陆地向水域的跨越 [1][2] 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的研发实力 - 由杨凤田领衔的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在新能源通用飞机设计、复合材料成型、氢能测试等领域优势显著 [2] - 该团队研发的RX4E四座电动飞机是全球首个申请CCAR-23部适航审定的电动机型 [2] - RX4E具备节能、环保、低成本等特性,可应用于飞行培训、旅游观光等场景 [2] - 延庆区将支持研究院的研发工作,提供更多应用场景推进低空技术产业发展 [2]
全球首款浮筒式双座水上电动飞机——RX1E-S水上电动飞机近日在延庆完成北京地区首飞
科技日报· 2025-05-09 17:35
电动航空装备 - 全球首款浮筒式双座水上电动飞机RX1E-S完成北京地区首飞,将在官厅水库进行渔政执法测试 [1] - RX1E-S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团队研发,2019年首飞,2021年获型号合格证(TC),2022年取得生产许可证(PC) [3] - 飞机配备双浮筒支架式起落装置与可收放式水舵,可在200米内狭窄水域起降,巡航噪音较传统燃油飞机降低40%,全程零排放 [3] - 浮筒设计融入仿生学理念,破浪阻力降低30%,提升作业效率并保护水域生物栖息环境 [3] 渔政执法应用 - RX1E-S在渔政执法领域发挥快速、零排放、低噪音优势,巡查效率显著提升,过去需两天的工作现可"即降即查" [5] - 延庆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表示将支持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的研发,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5] 研发机构与技术优势 - 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在新能源通用飞机设计、复合材料成型、氢能测试等领域优势显著 [5] - 该团队研发的RX4E四座电动飞机是我国首个申请CCAR—23部适航审定的电动机型,具备节能、环保、低成本特性,适用于飞行培训、旅游观光等场景 [5] 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 - 延庆区作为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依托良好空域条件,发展无人机和反制无人机为重点的低空技术产业 [6] - 开展5G-A通感一体组网部署,进行无人机探测管控技术测试,实施无人机赋能长城保护试点项目,实现八达岭长城全天候智能化巡检 [6]
卧龙电驱(600580):主业盈利能力稳定 机器人等新领域拓展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2024年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收入162.47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7.93亿元,同比增长49.6%,扣非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长33.1% [1] - 4Q24收入40.53亿元,同比增长15.8%,环比下降3.9%,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实现扭亏,环比下降37.0%,扣非净利润0.64亿元,实现扭亏,环比下降71.6% [1] - 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工业电机需求偏弱和电动交通业务减亏不及预期 [1] 工业电机业务 - 2024年工业电机收入90.66亿元,同比下降6%,毛利率29.9%,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2] - 收入下降主要因国内宏观经济承压、下游工业需求偏弱导致项目延期 [2] - 展望2025年,工业需求有望边际转好,设备更新支持资金落地将带动高能效电机需求增长 [2] 日用电机业务 - 2024年日用电机收入39.34亿元,同比增长26.5%,毛利率16.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2] - 增长主要受白电出海、美国市场补库及国内以旧换新补贴驱动 [2] - 预计2025年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海外新兴市场需求强劲,业务将维持稳健增长 [2] 新兴业务发展 - 机器人领域2024年收入超4亿元,主要供应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和仿生机器人关节动力总成 [3] - 已与智元机器人签订合作协议,与宇树科技等合作建设"浙江省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 [3] - 电动航空领域与商飞、山河等客户稳步推进合作,2024年营收增长翻倍 [3] - 预计载物无人机订单2025年放量,载人无人机客户有望在2026-2027年陆续取证 [3] 费用与研发 - 2024年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下降0.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上升0.4个百分点 [3] - 研发投入增加主要针对机器人、电动航空等新领域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11.25亿元,引入2026年盈利预测12.63亿元 [4] - 目标价上调74.2%至27.0元,当前股价和目标价分别对应27.5x/24.5x和31.3x/27.8x P/E,有13.8%上行空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