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固相合成载体
搜索文档
蓝晓科技:公司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的主要下游客户为CDMO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6:44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生命科学领域产品种类丰富,包括多肽固相合成载体、小核酸合成载体、色谱填料、层析介质、酶载体等多款产品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命科学领域营业收入为3.2亿元 [1] 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 - 公司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的主要下游客户为CDMO企业 [1] - 公司未披露多肽固相合成载体在国内临床阶段管线的具体市占率数据 [1] 客户与订单信息 - 公司未披露与礼来、诺和诺德等头部客户的具体合作进展,如是否签订长期供货协议、订单覆盖产品与阶段、交付节奏与产能预留情况 [1] - 公司未披露具体产品品种(如GLP-1、抗体、小核酸、多肽药物)在生命科学板块的收入占比及近两年增速 [1] - 公司未披露Top5客户的收入占比及变化情况 [1]
蓝晓科技(300487):费用导致Q3业绩环比承压,持续看好平台公司发展潜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0 09:4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蓝晓科技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因费用端拖累而环比承压,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07亿元,环比下降18% [8] - 业绩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包括汇率波动导致财务费用环比增加约0.30亿元,以及可转债利息费用的税会处理差异变化使所得税环比增加0.44亿元 [8] - 尽管短期业绩承压,报告持续看好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吸附分离材料+设备”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长期发展潜力,其多元化下游应用布局正稳步推进 [8] - 基于短期业绩压力,报告下调了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至9.17亿元、11.21亿元、13.63亿元 [8] - 公司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31倍、25倍、21倍,低于可比公司55倍的平均水平,估值具备吸引力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9.3% [2][8]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86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2%;销售毛利率为55.62%,同比提升4.4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96个百分点 [8] - 盈利预测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预计将从2025年的28.16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39.4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显著 [2] - 归母净利润预计将从2025年的9.17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13.63亿元,同期毛利率预计维持在50.4%至52.5%的水平 [2] - 净资产收益率呈现上升趋势,预计从2025年的21.4%提升至2027年的23.7% [2] 业务板块进展 - 生命科学板块: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增长良好,多个头部GLP-1多肽类项目顺利推进;大分子软胶即将突破,多款产品进入知名药企临床三期;公司计划总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 [8] - 水处理与超纯化板块:高端饮用水市场渗透率提升,与头部客户签长单;超纯水领域在半导体和面板行业放量,已获得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客户订单;核电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8] - 盐湖提锂板块:前三季度大项目确收触底,后续金昆仑、西藏珠峰等项目有望确认收入;公司中标国投罗钾罗布泊盐湖老卤提锂项目,金额3577万元;随着国能矿业结则茶卡项目试运行,公司将受益于碳酸锂价格修复 [8] - 其他领域:在短流程提钒、吸附法提镍、双酚A催化用树脂等领域也取得持续进展和突破 [8]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公司收盘价为55.63元,一年内最高价与最低价分别为60.00元和41.00元 [3] - 公司市净率为7.0倍,股息率为1.62%,流通A股市值为170.58亿元 [3] - 公司总股本为5.08亿股,其中流通A股为3.07亿股 [3]
蓝晓科技(300487):公司毛利率创新高 汇兑损益及税费等影响短期利润
新浪财经· 2025-10-26 08:3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9.27%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4.86%,环比增长2.29%,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7.72%,环比下降17.58% [1] - 2025年第三季度综合毛利率55.62%,同比提升4.4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96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新高 [2]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30.42%,同比下降1.8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7.33个百分点,主要受汇兑收益环比减少及补缴部分所得税影响 [2] 各业务板块增长 - 2025年前三季度生命科学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1%,金属资源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0%,水处理板块收入同比增长9%,食品加工领域收入同比增长50% [2] - 金属资源板块提镍、提稼、提铀等产品销售持续增长,水处理板块高端饮用水与头部客户形成长单合同,超纯水在半导体、面板等领域持续突破 [2] - 生命科学等高毛利业务营收增加及原材料价格回落是毛利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 [1][2] 未来增长动力 - 公司产品在国内知名药企的抗体临床三期项目中进行替换验证,并新增两个抗体IND申报项目 [3] - 公司10个类型的色谱填料已完成Drug Master File认证,9款正处于申请阶段 [3] - GLP-1多肽类、乳铁蛋白、小核酸载体等项目顺利推进 [3] - 计划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并在海外进行全球化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布局 [3]
蓝晓科技(300487):业绩稳健 建高端材料产业园加码生命科学
新浪财经· 2025-08-20 16: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收12.47亿元同比下滑3.64% 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0.01%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2.88亿元同比增长36.5% 加权ROE 10.72%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 [1] - 销售毛利率51.26%和净利率35.97%分别提升3.78和4.32个百分点 主因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及原材料成本下降 [1] - 中期分红预案每10股派现1.8元(含税) [1] - 资产负债率36.3%同比下降3.73个百分点 有息负债率仅7.61%保持低位 [1] 业务板块表现 - 吸附材料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3.4% 其中水处理及超纯化3.59亿元(+11.25%) 生命科学3.2亿元(+12.43%) 金属资源1.49亿元(+22.84%) [2] - 系统装置收入1.83亿元同比下降36.53% 扣除盐湖提锂大项目影响后同比基本持平 [2] - 节能环保和化工催化业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2] 金属资源板块进展 - 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累计12个 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近10万吨 [3] - 西藏国能矿业结则茶卡项目首条产线实现连续稳定试运行 预计建成西藏首个工业级绿色零碳直接提锂项目 [3] - 红土镍矿提镍、钴提取回收、石煤提钒领域已签订多个工业化项目 [3] - 氧化铝母液提镓保持高市占率 持续替代国外品牌 [3] 生命科学板块布局 - 拟投资11.5亿元建设浦城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 涵盖层析介质/色谱填料/酶载体等产能 [4] - 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增长良好 多个GLP-1多肽类项目推进中 覆盖多数临床阶段仿制药项目 [4] - Protein A Suno产品获国外知名药企测试通过 国内新增抗体临床三期替换验证项目 [4] - 10类色谱填料完成DMF认证 9款处于申请阶段 乳铁蛋白项目获国外客户积极反馈 [4] - 小核酸载体产品覆盖数十个临床阶段项目 涉及慢性乙肝/高血脂/糖尿病等大病种 [4] 水处理业务突破 - 高端饮用水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与头部客户签订长单合同 [5] - 超纯水业务实现标志性突破 喷射法均粒技术获实质性半导体企业订单 [5] - 面板行业实现多条新建水线全线供货 树脂产品技术表现获客户高度认可 [5] 产能与技术优势 - 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凸显技术优势 主要原材料苯乙烯价格回落 [1] - 盐湖提锂技术及产业化能力领跑市场 在锂电池回收/伴生矿等领域持续突破 [3] - 超纯水树脂采用喷射法均粒技术 半导体客户启动最高等级树脂综合评价 [5]
蓝晓科技(300487):2025中报点评:业绩稳健,建高端材料产业园加码生命科学
银河证券· 2025-08-20 16:18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6.98X、22.63X、17.92X [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2.47亿元(同比-3.64%),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10.01%),经营性现金流2.88亿元(同比+36.50%)[3] - 销售毛利率51.26%(同比+3.78pct),净利率35.97%(同比+4.32pct),主要因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及原材料成本下降 [3] - 资产负债率36.30%(同比-3.73pct),有息负债率仅7.61%,债务结构稳健 [3] 业务板块分析 吸附材料业务 - 吸附材料收入10.07亿元(同比+3.40%),细分领域表现分化: - 水处理及超纯化3.59亿元(同比+11.25%) - 生命科学3.20亿元(同比+12.43%) - 金属资源1.49亿元(同比+22.84%)[3] 金属资源板块 - 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累计12个,合计锂产能近10万吨,西藏国能矿业项目首条产线试运行达标 [3] - 红土镍矿提镍、钴提取及回收、石煤提钒等领域签订多个工业化项目 [3] 生命科学领域 - 拟投资11.5亿元建设蒲城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覆盖层析介质、多肽固相合成载体等GMP标准产能 [3] - ProteinA Suno产品获国外药企测试通过,国内新增抗体临床三期替换验证及两个IND申报项目 [3] - 10款色谱填料完成DMF认证,9款处于申请阶段 [3] 超纯水业务 - 半导体领域实现实质性订单落地,面板行业新建水线全线供货,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3] 未来业绩预测 - 2025E营收30.05亿元(同比+17.66%),归母净利10.14亿元(同比+28.80%)[4] - 2026E营收36.93亿元(同比+22.90%),归母净利12.09亿元(同比+19.23%)[4] - 2027E营收43.31亿元(同比+17.27%),归母净利15.27亿元(同比+26.32%)[4]
蓝晓科技(300487):高毛利业务推动业绩增长 规划新产能有望助力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8-20 14:36
业绩表现 - 2025H1公司营收12.47亿元同比-3.64% 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10% [1] - Q2营收6.71亿元同比+1%环比+16% 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7%环比+30% [1] - 盐湖提锂大项目无收入确认拖累营收增长 但生命科学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推动利润增长 [1] 业务结构 - 2025H1吸附材料销售3.34万吨同比+8.35% 综合毛利率51.26%同比+3.8pcts 吸附材料毛利率54.27%同比+3.2pcts [2] - 生命科学板块营收同比+12.43% 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增长良好 [2] - 金属资源板块营收同比+22.84% 提镍、提稼、提铀等产品销售持续增长 [2] - 水处理板块营收同比+11.25% 高端饮用水与头部客户形成长单合同 超纯水在半导体、面板等领域持续突破 [2] 成本与毛利 - 2025H1苯乙烯均价8,074元/吨同比-13.06% 原材料价格回落推动毛利率增长 [2] - 高毛利业务增长叠加原材料价格回落 公司毛利率显著提升 [2] 未来规划 - 预计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 国内扩能同时海外布局全球化营销网络 [3] - 产品在国内知名药企抗体临床三期项目中进行替换验证 新增两个抗体IND申报项目 [3] - 10个类型色谱填料完成Drug Master File认证 9款处于申请阶段 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3] - GLP-1多肽类、乳铁蛋白、小核酸载体等项目顺利推进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2亿元、11.95亿元、15.34亿元 [1] - 对应EPS分别为1.88元、2.35元、3.02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1倍、22.4倍、17.4倍 [1]
蓝晓科技(30048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高毛利业务推动业绩增长,规划新产能有望助力成长
开源证券· 2025-08-20 13: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2亿元、11.95亿元、15.3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8元、2.35元、3.02元 [5] 核心观点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2025年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至4.45亿元,Q2环比增长30%,主要因生命科学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营收同比+12.43%)及原材料苯乙烯价格同比回落13.06% [5][6] - **业务结构优化**: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3.8pcts至51.26%,吸附材料毛利率达54.27%(+3.2pcts),金属资源板块营收同比+22.84%,水处理板块营收同比+11.25% [6] - **未来增长点**: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规划投资11.5亿元,10款色谱填料完成DMF认证,GLP-1多肽类等项目推进,海外营销网络布局加速 [7] 财务与估值 - **盈利预测**:2025E营收28.77亿元(同比+12.7%),2026E增速提升至28.2%,净利率持续改善至33.1%(2025E) [8] - **估值指标**:当前股价对应2025E PE 28.1倍,2027E PE降至17.4倍,P/B从6.1倍(2025E)降至4.1倍(2027E) [8] - **现金流表现**: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达11.9亿元,同比+62.6% [10] 业务细分 - **生命科学板块**:多肽固相合成载体增长强劲,抗体临床项目验证中,新增2个IND申报项目 [7] - **金属资源板块**:提镍、提稼、提铀产品销量持续增长 [6] - **水处理板块**:超纯水在半导体领域突破,高端饮用水与头部客户签订长单 [6]
蓝晓科技(300487)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18:54
市场推广与品牌影响力 - 公司注重市场推广,通过参加专业展会、行业会议、线上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 [2] - 可通过发布行业解决方案白皮书、建设线上虚拟展厅、与SGS共建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等提升市场开拓效率 [5] 生产与数字化建设 - 公司主业专注吸附分离材料及解决方案,注重提升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以经营数据分析改进生产等环节 [3] - 可通过MES与ERP深度集成、AI视觉检测、数字孪生技术等提升生产透明度,部署5G专网支持设备互联 [3] 业务合作与项目进展 - 与湖南友立储能合作开发超短流程电解液,日产1吨硫酸氧钒工业产线6月底投产,年底3000吨产线预计达产 [3] - 石煤提钒工艺流程优化取得进展,中试项目顺利,具体项目信息关注公司公告 [3] 运营与风险管理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180天,可通过需求预测模型升级、建立供应商VMI模式、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等降低运营风险,暂无供应链金融保理业务计划 [4] - 2024年系统装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5%,安装调试成本占比超25%,可通过模块化设计、远程运维平台建设、与施耐德电气共建数字化交付体系等提升项目盈利能力,暂无开发AR远程指导系统计划 [4] 销售与市场开拓 - 2024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至11.5%,新客户转化率仅18%,可通过发布白皮书、建设虚拟展厅、共建检测认证平台等提升市场开拓效率,建立客户成功管理体系增强粘性 [5] 各领域业务情况 生命科学领域 - 2024年生命科学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29%,多肽固相合成载体毛利率35%,可通过开发新型载体、规模化生产mRNA疫苗纯化层析介质、与药明康德共建平台等抢占市场先机,部分产能采用GMP标准建设,Protein - A产品完成DMF认证 [5] 吸附分离材料领域 - 2024年吸附分离材料毛利率同比下滑3.2个百分点至48.5%,盐湖提锂系统集成业务收入激增150%,可通过均粒树脂技术升级、设备国产化替代、共建实验室等巩固技术壁垒,继续强化研发和产业化 [6] 水处理与超纯化业务 - 2024年水处理与超纯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电子级树脂毛利率28%,可通过开发18nm芯片制程用抛光树脂、核级树脂国产化替代、共建实验室等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喷射法均粒技术有标志性突破,与头部客户形成长单合同 [7] 锂电回收领域 - 2024年欧盟《新电池法》对锂回收提出95%回收率要求,可通过提升锂吸附剂选择性、优化退役电池预处理工艺、参与国际碳足迹认证等对冲政策风险,建立电池回收碳减排计量系统 [7] 金属资源领域 - 2024年湿法冶金业务收入中钴回收占比超60%,锰回收业务仅占15%,可通过开发新型螯合树脂、完善退役锂电池全组分回收工艺、共建动力电池回收联盟等完善金属资源循环体系,未参与相关联盟 [8] - 2024年金属资源领域收入中盐湖提锂占比达72%,红土镍矿提镍业务仅占8%,可通过萃取树脂升级、优化高压酸浸工艺、共建实验室等拓展业务版图,吸附分离技术用于红土镍矿提镍已产业化 [9] 海外业务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3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125天,可通过提升信用保险覆盖比例、建立区域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合作跨境保理业务等改善现金流,未在东南亚设立仓储中心 [10] 环保化工领域 - 2024年环保化工领域收入中VOCs治理占比下降至35%,二氧化碳捕集业务增长180%,可通过开发新型胺基吸附剂、优化烟气预处理系统、共建示范项目等抢占碳减排市场,开发直接空气捕集(DAC)吸附材料 [11] 供应链领域 - 2024年供应链安全面临挑战,可通过与万华化学共建实验室、认证国内色谱柱厂商、与中石化共建产线等降低断供风险,建立战略物资安全库存预警机制,供应链绝大多数原料已国产化 [12] 财务与现金流管理 - 2024年应收账款中系统装置项目占比达65%,质保金回收周期长达24个月,可通过项目履约保函替代部分质保金、建立设备健康管理系统、与平安产险合作产品质量保险等优化现金流,暂无开发区块链技术实现质保金追溯计划 [11] - 通过缩短收款账期、扩大收入来源加速现金流入,延长付款周期、控制支出降低现金流出,提高现金流动性 [1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9.8%,专利实施率不足45%,可通过建立三级创新机制、与中科院过程所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引入IPD流程等缩短技术转化周期,设立专项基金孵化高价值专利组合 [9] 项目成本与产能规划 - 结则茶卡盐湖项目首条3300吨产线处于调试阶段,万吨级产线在建,具体生产成本待全面工业化投产后关注公告 [13] - 国能矿业结则茶卡项目首条3300吨产线调试中,万吨产线预计年内建成,进一步产能规划关注公司公告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