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塞那肽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使用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减肥期间一定要多喝水?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4 11:08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食物约占每日总水摄入量的 20%,这意味着,如果使用 GLP-1,减少进食量可能会面临脱水风险,尤其是如果饮水量也下降的话。 来自一项 针对大鼠的研究 证据表明,减肥药除了抑制食欲外,实际上还可以抑制水的摄入量。 水对身体的几乎所有功能都至关重要,但在积极尝试减肥时,水的作用尤其重要。如果我们喝的水不足,我们的身体就难以发挥最佳功能,从 而导致减肥过程中出现潜在障碍。以下是保持水分充足的关键原因: 补水对消化和药物代谢至关重要 补水会影响所有人的消化过程的每个部分,良好的补水很重要,可以确保有足够量的消化液(如唾液、胃酸、酶)来帮助食物通过并开始分解 食物的过程。一旦食物分解,水就会帮助将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最后,在大肠中,需要水来使粪便更软,更容 易排出。喝水不足会导致便秘,粪便在大肠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产生胀气和腹胀的机会就越多,也会看起来会更胖。 多喝水能帮助药物在胃肠道的溶解与吸收,让药物分布均匀,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等副反应,并更高效地发挥调节食欲等功效。 预防常见的脱水症状 许多使用 GLP-1 药物的人都会出现轻度脱水,这可能导致:头痛、 ...
跳不出减重反弹怪圈?科学告诉你原因,GLP-1或许真能帮上忙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2 10:59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个月好不容易瘦了3斤,这个月一顿火锅全都回来了。"或者"每天咬牙跑5公里,饿得头晕眼花,一个月才掉2斤,休息两 天又反弹。"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不必急着怀疑自己的毅力,其实问题很可能出在减重方法本身。 ▍"假体重"陷阱:你瘦下来的真的是脂肪吗? 体重秤上的数字下降并不意味着减掉了脂肪。很多时候,你减掉的可能是水分,甚至是肌肉。肌肉在人体能量消耗中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肌肉量减 少会让基础代谢率下降,也就是即便静坐不动,身体消耗的热量也比以前少。这样一来,当你恢复正常饮食时,身体更容易囤积热量,体重也会迅速回 升。 尤其是在极端节食或者过度运动的情况下,如果缺乏足够的蛋白质摄入,肌肉流失会更加明显。长此以往,不仅减肥越来越难,还会陷入"越减越难 减、越减越容易反弹"的恶性循环。 点击关注,追踪最新GLP-1资讯 ▍节食与剧烈运动为何常常适得其反? 不少人为了快速减重,选择极端的饮食方式:不吃主食、只吃水煮菜,或者每天高强度跑步。看似短时间内见效,但背后隐藏着严重问题。长期过度节 食会让身体进入"省电模式",自动降低代谢率,就像空调被调低温度一样 ...
涉16万人的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竟让痴呆风险下降45%
GLP1减重宝典· 2025-08-28 11:26
GLP-1药物与痴呆风险关联性研究 -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减重的GLP-1药物(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可能显著降低任何形式痴呆症的风险 [2] - 研究基于26项随机临床试验,涵盖超过16万名参与者,为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认知潜力提供进一步证据 [2] - 与安慰剂组相比,使用GLP-1药物的群体在痴呆或认知能力下降方面的发病率明显较低 [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由爱尔兰戈尔韦大学的Catriona Reddin领导,分析多项安慰剂对照试验数据,对象为尚未诊断痴呆或认知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 [4] - 参与者在试验中使用GLP-1药物并进行至少六个月随访 [4] - 结果显示GLP-1药物与痴呆风险降低相关,而SGLT2抑制剂与痴呆风险无显著相关性 [6] 数据统计结果 - GLP-1药物组的综合效应比值比为0.55(95% CI: 0.35-0.86),表明风险降低45% [7] - SGLT2抑制剂组的综合效应比值比为1.20(95% CI: 0.67-2.17),无显著风险变化 [7] - 研究异质性低(I²=0%),结果一致性高 [7] 潜在作用机制 - GLP-1药物可能通过抗炎作用延缓脑细胞损伤,慢性神经炎症是痴呆症的重要诱因之一 [7] -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有积极影响,如减少动脉斑块堆积和调控血压,降低血管性问题引发的痴呆风险 [8] 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 随访时间最短为六个月,无法全面评估药物对长期认知健康的影响 [11] - 需要更多专门研究来评估降糖类药物在预防痴呆方面的潜在效果 [11] - 两项关于司美格鲁肽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预计今年稍晚公布结果 [12] 行业专家观点 - 多项观察性研究和对照数据呈现一致趋势,显示抗痴呆迹象 [9] - 目前不足以建议医生专门为预防痴呆开出GLP-1类药物,但对于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和较高认知退化风险的患者,医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此类药物 [11]
减肥药行业关键节点,WHO计划9月发布GLP-1应用指南
选股宝· 2025-08-14 15:01
世界卫生组织GLP-1指南发布 - 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制定基于GLP-1的疗法治疗成人肥胖症的新指南 计划于2025年9月正式发布 [1] - 该指南将明确GLP-1 RAs的临床适应症、应用及规划考量 有望成为WHO首次正式推荐减肥药物治疗成人肥胖症 [1] -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9% 治疗率不足33% 超重肥胖人群突破6亿 BMI≥25kg/m²者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13.8%-20.1% [1] - GLP-1RA药物兼具降糖减重功效 在肥胖合并糖尿病人群中成为首选方案 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探索应用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0-2023年中国GLP-1RA市场规模从96.2亿元增长至107.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7% [2] - 预计至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717.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2.2% [2] 政策与市场反应 - 2024年6月26日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联合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奥锐特股价当日大涨9%并持续走高 [3] 主要参与企业 - 已上市GLP-1药物企业包括阿斯利康(艾塞那肽、艾塞那肽微球)、诺和诺德(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礼来(度拉糖肽、替尔泊肽)等跨国药企 [5][6] - 本土企业包括仁会生物(贝那鲁肽)、豪森药业(聚乙二醇洛塞那肽)、银诺医药(依苏帕格鲁肽α)、信达生物(玛仕度肽)等 [6]
会议预告|从共识走向行动: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即将开幕!
GLP1减重宝典· 2025-08-12 17:52
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 会议背景 - 中国肥胖患者人数居世界首位,肥胖已成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 [2] -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于2021年发起中国肥胖大会(COC),现已成为国内肥胖防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 [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2025年8月15日-17日 [3] - 会议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3] 会议亮点 专家阵容 - 汇聚世界肥胖联盟(WOF)、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IFSO)等国内外400余位专家学者 [5] 培训项目 - 包含SCOPE School中国(第二站)、ASMBS国际专科医师认证考试、减重与代谢外科亚洲杜克大师班等系列培训 [6] 学术交流 - 16国学者领衔60场论坛,涵盖临床与基础研究融合、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交汇 [7] 前沿议题 - 聚焦减重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内镜技术、肠道菌群、免疫调控、药物研发、修正手术、人工智能七大领域 [8] 学术成果 - 发布《国人健康管理》丛书,启动《肥胖症学》编写 [9] 公益活动 - 开展"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健步走及中国肥胖科普大会 [10] 产学研结合 - 专题授课涵盖减重药物研发、新技术转化及产业生态构建 [11] 技术应用 - 讨论数字医疗与AI大模型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 [12] 临床实践 - 深度解析国内外最新肥胖症临床指南 [13] 青年培养 - 设置青年论坛和Top10论文展示平台 [14] GLP-1产业链 行业社群 - 「GLP-1俱乐部」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构建了GLP-1产业链上下游专家库 [19] 主流药物 - 涉及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玛仕度肽、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GLP-1类药物 [22]
减肥神药也快“反内卷”了
虎嗅· 2025-08-06 13:30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四十年前。 彼时,美国麻省总医院的几位科学家正在解剖一条被他们称为"世界上最丑鱼类"的琵琶鱼,而纽约一家 退伍军人医院的医生则在美国西南的荒漠捕捉毒蜥蜴。 在琵琶鱼身上,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了琵琶鱼胰高血糖素原前体,发现琵琶鱼存在由两个不同非等位基 因编码的胰高血糖素原——除了胰高血糖素,它们还各自包含一段胰高血糖素相关序列;而在吉拉毒蜥 的毒液中,科学家分离出了一种氨基酸序列与GLP-1相似的多肽——exendin-4。 exendin-4的人工合成版艾塞那肽(商品名:Byetta;中文名:百泌达)由Amylin公司研发,后被礼来相 中联合开发,于2005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第一款被批准上市的GLP-1药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锦缎研究院,作者:黄希文,题图来自:AI生成 礼来和诺和诺德围绕GLP-1长达二十年的缠斗由此开始。 礼来替尔泊肽的竞争下,诺和诺德依靠司美格鲁肽建立起的先发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7月29日,诺和诺德下调了2025年业绩指引,预计2025财年销售额与利润增速大幅下降。这是诺和诺德 今年第二次下修业绩预期,也意味着其过去三年的高增长面临拐点。业绩指引下调后的 ...
7年亏损药企靠“减重神药”翻盘,翰宇药业全力押注GLP-1出海
钛媒体APP· 2025-07-01 18:22
业绩扭亏为盈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42亿-1.62亿元,同比扭亏(去年同期亏损1035.88万元)[2] - 扭亏主要因利拉鲁肽注射液在美国获批上市并放量销售、原料药出口增长及成本控制[2] - 利拉鲁肽注射液2025年1月完成近140万支发货,截至2024年底累计订单4639.63万美元[2][5] 核心产品利拉鲁肽 - 利拉鲁肽为GLP-1类药物,兼具治疗2型糖尿病和减重效果,是公司业绩翻盘关键[2][9] - 该产品2024年12月获FDA批准,国际业务营业利润率较高[5] - 国内已终止利拉鲁肽项目,全额计提减值5298.82万元[2][11] 海外市场战略 - 公司主动放弃国内GLP-1市场,将司美格鲁肽国内权益转让给三生制药[2][10] -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11.25%增至2024年55.10%[11] - GLP-1原料药获超6600万美元订单,包括DS3 RX LLC的3622.32万美元订单[8][5] GLP-1行业前景 - 全球GLP-1类药物市场空间广阔,辉瑞预测2030年美国市场规模达900亿美元[9]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4年收入292.96亿美元,2025年Q1同比增31%至80.11亿美元[9] - 公司布局司美格鲁肽注射液(III期临床)、HY3003(三靶点激动剂)等管线[10] 研发管线进展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国内首个进入体重管理III期临床,2025年1月完成受试者入组[10] - HY3003采用周制剂、月制剂、口服制剂多剂型并行开发,进入原料药中试阶段[10] - 司美格鲁肽国内专利2026年到期,美国专利2031年到期[10]
2025年GLP-1RA药物品牌推荐:降糖减重双突破,GLP-1RA领航代谢治疗
头豹研究院· 2025-06-27 2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GLP - 1 受体激动剂(GLP - 1RA)凭借多重药理学效应成代谢疾病核心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增长强劲,预计 2029 年中国市场规模达 717 亿元;跨国药企占主导,国内企业快速跟进;未来多靶点药物、口服剂型、适应症拓展是发展趋势 [4] 市场背景 摘要 GLP - 1RA 融入代谢疾病治疗体系,预计 2029 年中国市场规模达 717 亿元;跨国药企占主导,国内企业快速跟进 [4] GLP - 1RA 药物定义 GLP - 1RA 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作用,分短效、长效及口服剂型,可实现血糖调控、体重管理及器官保护 [5] 市场演变 1990 年首款 GLP - 1RA 艾塞那肽获批上市,标志糖尿病治疗进入新阶段;后长效制剂问世,适应症拓展至肥胖症;2014 年至今市场爆发式增长,多靶点药物成研发热点 [6] 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 2020 - 2023 年市场规模由 96.2 亿元增至 107.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3.7%;预计 2029 年达 71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22.2%;增长因素包括患病率上升、药物功效、研发投入、医保支持和科普开展 [7][8] 市场供需 市场供给情况 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国内药企加速仿制药研发;仿制药集中在糖尿病适应症,减重适应症研发滞后;原料药产能瓶颈制约供应 [9] 市场需求情况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 11.9%,治疗率 33%,控制率不足 50%;超重和肥胖人群超 6 亿,GLP - 1RA 药物需求大,未来需求将持续增长 [10][11] 市场竞争 市场评估维度 产品研发与核心治疗效果 考察降糖、减重、心血管获益和副作用等指标,不同产品在各指标上有差异 [12] 适应症的覆盖广度与拓展潜力 基础适应症多覆盖 2 型糖尿病,肥胖适应症获批差异大;创新适应症拓展提升市场空间,多靶点药物在新领域治疗潜力受关注 [13] 市场竞争格局 呈现三级梯队分化态势,第一梯队为诺和诺德和礼来,第二梯队以华东医药、信达生物等国内龙头企业为代表,第三梯队为创新型企业 [14][15] 十大品牌推荐 - 诺和诺德:全球首款周制剂,降糖减重显著,2023 年销售额增长 116%,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慢性肾病 [16][17] - 礼来:GLP - 1R/GIPR 双靶点激动剂,减重优,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睡眠呼吸暂停 [17] - 华东医药:国内首款获批减重适应症仿制药,性价比高,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 [17] - 信达生物:GLP - 1R/GCGR 双靶点药物,3 期临床代谢指标改善显著,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研发中) [17] - 诺和诺德:经典长效制剂,医保覆盖广,患者基础大,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 [17] - 仁会生物:国内首款自主创新 GLP - 1RA,专注肥胖领域,适应症为肥胖 [17] - 恒瑞医药:未提及优势和适应症 [18] - 先为达生物:口服 GLP - 1RA,便捷性好,II 期临床效果优,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研发中) [21] - 质肽生物:覆盖多适应症,差异化布局,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神经退行性疾病(研发中) [21] - 翰宇药业:原料药产能领先,成本控制好,适应症为糖尿病(申报中) [21] 发展趋势 多靶点药物崛起 多靶点药物成研发热点,替尔泊肽和玛仕度肽协同效应显著,三靶点药物临床研究积极推进 [18] 口服剂型突破 口服 GLP - 1RA 进展改变市场格局,预计 2028 年口服剂型占市场 30%以上份额 [19] 适应症持续拓展 GLP - 1RA 应用边界突破,在非酒精性脂肪肝、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有临床研究进展 [20]
Nature Aging:宋伟宏/张韵团队揭示GLP-1类减肥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新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5-23 11:16
GLP-1受体激动剂与阿尔茨海默病 - 2型糖尿病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AD)的风险增加,而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如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显示出潜在的神经保护特性,可显著降低AD风险 [2] - 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司美格鲁肽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但其作用机制此前不完全清楚 [2] 研究核心发现 - GLP-1RA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显著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病理特征并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3] - 该研究阐明了GLP-1RA神经保护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为基于代谢调控的AD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方向 [3] - 在AD模型小鼠中,血浆GLP-1水平降低,且AD患者中GLP-1水平与β-淀粉样蛋白(Aβ)负荷呈负相关 [6] 分子机制 - GLP-1RA(如艾塞那肽或替尔泊肽)增强GLP-1信号传导,增加CaMKK2-AMPK信号传导,减少BACE1介导的APP裂解和Aβ生成 [6] - GLP-1RA提高小胶质细胞中AMPK活性,抑制神经炎症并促进小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清除 [6] - GLP-1RA抑制AD模型小鼠的Aβ蛋白生成和斑块形成,并改善其记忆缺陷 [6] 临床意义 - 研究从分子机制层面证实GLP-1RA对AD的作用是通过激活AMPK介导,为GLP-1RA在AD防治领域的临床应用转化提供了关键实验证据 [8] - 这一发现将有力推动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和适应症拓展 [8]
降低45%痴呆风险!司美格鲁肽等GLP-1RA类药物独特神经保护作用创新发现
GLP1减重宝典· 2025-05-16 10:15
GLP-1药物与痴呆风险关联研究 - 核心观点:GLP-1受体激动剂(如Ozempic、Wegovy)可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其保护作用可能超越单纯血糖控制机制[2][4] - 研究设计:基于26项随机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覆盖超16万名未确诊痴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2][4] - 关键数据:干预组痴呆发病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比值比0.55(95% CI 0.35-0.86)[10] 机制探讨 - 抗炎作用:GLP-1药物可能通过减轻慢性神经炎症延缓脑细胞损伤[11] - 心血管获益:减少动脉斑块堆积和调控血压,间接降低血管性痴呆风险[12] - 对比证据:SGLT2抑制剂(另一类降糖药)未显示与痴呆风险的显著关联,提示GLP-1作用机制独特[7] 临床意义与研究局限 - 处方建议:目前不足以推荐GLP-1药物专门用于痴呆预防,但对高认知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可作为优选方案[15] - 时间局限:现有研究最短随访期仅6个月,需更长期数据评估持续效果[15] - 前瞻性研究:两项司美格鲁肽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试验结果将于2023年公布[16] 学术共识 - 趋势验证:观察性研究与对照试验均显示GLP-1药物与痴呆风险降低的一致性关联[13] - 专家评价:华盛顿大学学者认为该结果为后续针对性试验奠定基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