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洛塞那肽
icon
搜索文档
翰森制药(03692.HK):2025年中报发布 内生增长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9-16 03:29
财务业绩 - 2025H1总收入74.34亿元 同比增长14.3% 归母净利润31.35亿元 同比增长15.02% [1] - 创新药产品收入61.45亿元 同比增长22.1% 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2.7% [1] - 代谢及其他疾病领域产品收入14亿元 同比增长134.5% 增速显著 [1] 产品线表现 - 抗肿瘤产品组合收入45.31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主要包括阿美替尼、氟马替尼等 [1] - 抗感染产品组合收入7.35亿元 同比增长4.9% 包括艾米替诺福韦片、吗啉硝唑等 [1] - 中枢神经系统产品组合收入7.68亿元 同比增长4.8% 包括伊奈利珠单抗等 [1] 核心产品阿美替尼 - 样本医院销售额从2020年1841万增长至2024年17.8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14% [2] - 2024年占三代EGFR TKI总销售额28% 国产药物排名第一 [2] - 2025年新增获批术后辅助治疗和含铂放化疗后进展患者适应症 [2] - 2025年6月获得英国MHRA批准上市 成为首个进入海外市场的创新药 [2] 研发进展 - 共有超40项候选创新药开展70余项临床试验 [3] - 2025H1新增8款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包括HS-20122(EGFR/c-Met ADC)、HS-10510(PCSK9)等 [3] - 新增3项III期临床:HS-20137(IL-23p19)银屑病试验、HS-20093(B7-H3 ADC)骨与软组织肉瘤试验、HS-20089(B7-H4 ADC)卵巢癌试验 [3] - TYK2抑制剂HS-10374银屑病III期临床持续推进 皮肤毒性风险较低 [3] 业务发展 - 向MSD收取HS-10535(口服小分子GLP-1RA)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 [1] - HS-20093和HS-20089两款ADC的海外权益已授予GSK [3] - 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的新药申请仍在审评中 [2] 业绩展望 - 2025年营业收入预期上调至146.68亿元 2026年预计158.35亿元 2027年预计177.79亿元 [3]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上调至51.67亿元 2026年预计53.25亿元 2027年预计61.33亿元 [3]
天风证券:维持翰森制药“增持”评级 25年中报显示内生增长超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9-15 17:14
核心观点 - 天风证券维持翰森制药增持评级 基于2025年多笔大额BD交易款项到账预期 上调2025-2027年营收及净利润预测[1] - 公司2025H1业绩表现稳健 创新药收入占比达82.7% 代谢领域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34.5%[1] - 创新药阿美替尼销售快速增长 适应症持续拓展 2024年占三代EGFRTKI市场份额28% 并成功进入英国市场[2] - 研发管线进展显著 超40项候选创新药开展70余项临床试验 2025H1新增8款创新药进入临床及3项III期临床[3] 财务预测 - 2025年营业收入从137.41亿元上调至146.68亿元 预计2026年和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8.35亿元和177.79亿元[1] - 2025年归母净利润从47.46亿元上调至51.67亿元 预计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25亿元和61.33亿元[1] - 2025H1公司总收入74.34亿元 归母净利润31.35亿元[1] 业务表现 - 2025H1创新药产品收入61.45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2.7%[1] - 抗肿瘤领域产品组合收入45.31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包括阿美替尼、氟马替尼等产品[1] - 抗感染领域产品组合收入7.35亿元 同比增长4.9% 包括艾米替诺福韦片、吗啉硝唑等产品[1]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产品组合收入7.68亿元 同比增长4.8% 包括伊奈利珠单抗等产品[1] - 代谢及其他疾病领域产品组合收入14.00亿元 同比增长134.5% 包括洛塞那肽、培莫沙肽等产品[1] - 向MSD收取BD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 涉及HS-10535(口服小分子GLP-1RA)协议[1] 核心产品 - 阿美替尼作为国产首款三代EGFRTKI 样本医院销售额从2020年1841万增长至2024年17.84亿元 年度复合增长率214%[2] - 2024年阿美替尼占三代EGFRTKI总销售额28% 国产药物排名第一[2] - 已获批四项NSCLC相关适应症 2025年新增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和含铂放化疗根治后进展患者适应症[2] - 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的NDA正在审评中[2] - 2025年6月获得英国MHRA批准上市 成为公司首个进入海外市场的创新药[2] 研发进展 - 截至2025H1 共有超40项候选创新药开展70余项创新药临床试验[3] - 2025H1新增8款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包括HS-20122(EGFR/c-Met ADC)和HS-10510(PCSK9)等[3] - 新增3项III期临床:HS-20137(IL-23p19)银屑病试验(从荃信生物引进) HS-20093(B7-H3 ADC)骨与软组织肉瘤全球III期临床 HS-20089(B7-H4 ADC)卵巢癌全球III期临床[3] - HS-20093和HS-20089的海外权益已授予GSK[3] - TYK2抑制剂HS-10374的银屑病III期临床持续推进 数据显示皮肤毒性风险较低[3]
天风证券:维持翰森制药(03692)“增持”评级 25年中报显示内生增长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7:0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天风证券维持翰森制药增持评级 将2025年营业收入从137.41亿元上调至146.68亿元 预计2026年和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8.35亿元和177.79亿元 [1] - 将2025年归母净利润从47.46亿元上调至51.67亿元 预计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25亿元和61.33亿元 [1] - 2025H1公司总收入74.34亿元 归母净利润31.35亿元 创新药产品收入61.45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2.7% [1] 各治疗领域收入表现 - 抗肿瘤领域产品组合2025H1实现收入45.31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包括阿美替尼和氟马替尼等产品 [1] - 抗感染领域产品组合2025H1实现收入7.35亿元 同比增长4.9% 包括艾米替诺福韦片和吗啉硝唑等产品 [1]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产品组合2025H1实现收入7.68亿元 同比增长4.8% 包括伊奈利珠单抗等产品 [1] - 代谢及其他疾病领域产品组合2025H1实现收入14.00亿元 同比增长134.5% 包括洛塞那肽和培莫沙肽等产品 [1] 业务发展与BD交易 - 翰森制药根据HS-10535协议向MSD收取BD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 [1] - 阿美替尼作为国产首款三代EGFRTKI 样本医院销售额从2020年1841万增长到2024年17.84亿元 年度复合增长率214% [2] - 2024年阿美替尼占三代EGFRTKI总销售额28%左右 国产药物排名第一 [2] 产品研发与适应症拓展 - 阿美替尼共获批四项NSCLC相关适应症 2025年新增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和含铂放化疗根治后进展患者适应症 [2] - 阿美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的NDA仍在审评中 [2] - 阿美替尼于2025年6月获得英国MHRA批准上市 成为公司首个获准进入海外市场的创新药 [2] 研发管线进展 - 截止2025H1公司共有超40项候选创新药开展70余项创新药临床试验 [3] - 2025H1新增8款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包括HS-20122和HS-10510等 [3] - 新增3项III期临床 包括HS-20137的银屑病试验 HS-20093的骨与软组织肉瘤和HS-20089的卵巢癌全球III期临床试验 [3] - HS-20093和HS-20089的海外权益已授予GSK [3] - TYK2抑制剂HS-10374的银屑病III期临床持续推进 数据显示皮肤毒性风险较低 [3]
翰森制药(03692):2025年中报发布,内生增长超预期
天风证券· 2025-09-15 13:4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内生增长超预期 总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 归母净利润31.35亿元同比增长15.02% [1] - 创新药产品收入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 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2.7% [1] - 代谢及其他疾病领域产品组合收入14.00亿元同比增长134.5% 表现突出 [2] - 公司从MSD收取HS-10535(口服小分子GLP-1RA)BD许可费首付款1.12亿美元 [2] - 阿美替尼成为公司首个获准进入海外市场的创新药 2025年6月获得英国MHRA批准上市 [3] 财务表现 - 抗肿瘤领域产品组合收入45.3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2] - 抗感染领域产品组合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4.9% [2]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领域产品组合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4.8% [2] - 上调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至146.68亿元(原137.41亿元) [5]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158.35亿元 2027年177.79亿元 [5] - 上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1.67亿元(原47.46亿元) [5]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53.25亿元 2027年61.33亿元 [5] 研发进展 - 阿美替尼样本医院销售额从2020年1841万元增长至2024年17.8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14% [3] - 2024年阿美替尼占三代EGFR TKI总销售额28% 国产药物排名第一 [3] - 阿美替尼已获批四项NSCLC相关适应症 2025年新增术后辅助治疗和含铂放化疗后进展患者适应症 [3] - 公司共有超40项候选创新药开展70余项临床试验 [4] - 2025H1新增8款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包括HS-20122(EGFR/c-Met ADC)和HS-10510(PCSK9)等 [4] - 新增3项III期临床:HS-20137(IL-23p19)银屑病试验 HS-20093(B7-H3 ADC)骨与软组织肉瘤全球试验 HS-20089(B7-H4 ADC)卵巢癌全球试验 [4] - HS-20093和HS-20089两款ADC的海外权益已授予GSK [4] - TYK2抑制剂HS-10374的银屑病III期临床持续推进 数据显示皮肤毒性风险较低 [4]
为什么使用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减肥期间一定要多喝水?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4 11:08
GLP-1药物使用中的补水重要性 - 食物约占每日总水摄入量的20% 使用GLP-1减少进食量可能面临脱水风险 尤其饮水量下降时[4] - 大鼠研究证据显示减肥药除抑制食欲外 还可抑制水的摄入量[4] - 适当补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创造更好环境让药物发挥最佳作用 减轻副作用并增强疗效[4] 补水对消化和药物代谢的作用 - 补水影响消化过程每个部分 确保足够消化液如唾液胃酸酶帮助食物通过和分解[6] - 水帮助将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输送全身 在大肠中使粪便更软易排出[6] - 喝水不足导致便秘 粪便停留时间越长产生胀气腹胀机会越多 看起来更胖[6] - 多喝水帮助药物在胃肠道溶解吸收 分布均匀 减少胃肠道刺激等副反应 高效发挥调节食欲功效[6] 脱水症状及风险 - 使用GLP-1药物人群常出现轻度脱水 导致头痛肌肉痉挛身体疼痛恶心便秘疲劳头晕睡眠困难[7] - GLP-1减缓消化 保持水分有助消化系统顺畅运转 防止便秘胃部不适[7] - 缺水加剧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便秘 呕吐腹泻副作用人群脱水风险更大 需补充电解质[7] - 脱水导致短期血压心率变化 更严重问题如尿路感染肾脏问题[7] 水在减肥过程中的功能 - 减肥时身体分解脂肪细胞释放储存毒素 水帮助将毒素排出体外防止积聚减慢新陈代谢[8] - 无水时身体无法有效清除废物 可能导致减肥进度停滞[8] - 脂肪细胞收缩释放储存脂肪后分解排出 身体需要足够水有效进行该过程[9] - 无适当补水身体难以代谢脂肪 从而减慢进度[9] 水对能量和运动的影响 - 疲劳是脱水和减肥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喝水可帮助恢复能量水平[11] - 锻炼纳入减肥计划时 补水对肌肉功能耐力和恢复至关重要[11] 补水需求指南 - 无GLP-1使用者具体喝水指南 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建议女性每天91盎司约2.7L 男性125盎司约3.7L[12] - 更通俗说法是每天8杯水 个人需求因体型其他药物室外温度运动等因素而异[12] - 慢性健康疾病如肾病心脏病患者应咨询医生液体摄入量具体建议[12] 补水充足判断方法 - 检查尿液颜色 淡黄色表示足够水 深黄色或琥珀色需增加摄入量[13] - 注意喝什么及喝的方式 随身携带饮料不同时间进食饮水避免感觉过饱[13] - 跟踪补水情况确保达到每日液体目标[13]
跳不出减重反弹怪圈?科学告诉你原因,GLP-1或许真能帮上忙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2 10:59
文章核心观点 - 传统减重方法存在减水分和肌肉而非脂肪的问题 导致代谢率下降和体重反弹 [7][8] - GLP-1类药物通过控制食欲和延缓胃排空实现减重 能有效减少脂肪并保持肌肉量 [13][14] - 科学减重需要结合合理目标设定 蛋白质摄入和力量训练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与健康生活方式结合使用 [12][14] 减重方法缺陷分析 - 体重下降可能源于水分或肌肉流失而非脂肪减少 肌肉流失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 [7] - 极端节食使身体进入"省电模式" 降低每日热量消耗 恢复饮食后出现能量储存和体重反弹 [10] - 过量运动缺乏力量训练和蛋白质补充 导致肌肉减少和代谢降低 最终仍会反弹 [10] 科学减重方案 - 健康减重速度为每周下降0.5%到1%体重 每月减重4-5斤至10斤为理想范围 [12] - 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鸡胸肉鱼虾鸡蛋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奶茶炸鸡蛋糕 [12] - 运动建议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 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以保持肌肉提高代谢 [12] - 减重后需1-3个月巩固期 保持健康饮食运动习惯让身体适应新体重水平 [12] GLP-1药物机制与优势 - GLP-1激素通过控制食欲和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 自然减少热量摄入 [13] - 药物靶点机制能有效减少脂肪而非水分或肌肉 减重效果更真实持久 [14] - 原用于治疗糖尿病 后经研究证实对减重安全有效 部分药物获批准用于减重 [13] GLP-1药物使用规范 -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根据个体情况评估适用性并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 [14] - 常见副作用包括轻微胃肠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 通常随身体适应减轻 [14] - 停药后恢复不健康生活方式仍会导致体重回升 需与健康饮食运动结合 [14]
会议预告|从共识走向行动: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即将开幕!
GLP1减重宝典· 2025-08-12 17:52
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 会议背景 - 中国肥胖患者人数居世界首位,肥胖已成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 [2] -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于2021年发起中国肥胖大会(COC),现已成为国内肥胖防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 [2]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2025年8月15日-17日 [3] - 会议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3] 会议亮点 专家阵容 - 汇聚世界肥胖联盟(WOF)、国际肥胖与代谢病外科联盟(IFSO)等国内外400余位专家学者 [5] 培训项目 - 包含SCOPE School中国(第二站)、ASMBS国际专科医师认证考试、减重与代谢外科亚洲杜克大师班等系列培训 [6] 学术交流 - 16国学者领衔60场论坛,涵盖临床与基础研究融合、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交汇 [7] 前沿议题 - 聚焦减重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内镜技术、肠道菌群、免疫调控、药物研发、修正手术、人工智能七大领域 [8] 学术成果 - 发布《国人健康管理》丛书,启动《肥胖症学》编写 [9] 公益活动 - 开展"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健步走及中国肥胖科普大会 [10] 产学研结合 - 专题授课涵盖减重药物研发、新技术转化及产业生态构建 [11] 技术应用 - 讨论数字医疗与AI大模型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 [12] 临床实践 - 深度解析国内外最新肥胖症临床指南 [13] 青年培养 - 设置青年论坛和Top10论文展示平台 [14] GLP-1产业链 行业社群 - 「GLP-1俱乐部」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构建了GLP-1产业链上下游专家库 [19] 主流药物 - 涉及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玛仕度肽、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GLP-1类药物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