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PA

搜索文档
GMF市场评论国际贸易法庭裁定IEEPA关税违法
2025-05-29 22:1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无权依据 IEEPA 单方面征收关税,“解放日关税”被暂停,若判决严格执行,所有基于 IEEPA 的关税将被取消 [5] - **论据** - **法律争议**:IEEPA 未明确提及“关税”,美国宪法赋予国会制定关税权力;贸易逆差非突发紧急情况,特朗普滥用紧急权力;重大问题原则要求行政行为需国会明确授权,特朗普关税缺乏授权;非授权原则下,IEEPA 允许总统随意征收关税构成违宪权力委托 [2][3] - **判决依据**:《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独享相关权力,IEEPA 未授予总统实施全球性关税的无限权力 [6] - **判决效力**:若关税命令对原告非法,则对所有主体均非法,具有全国性效力 [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判决执行时间**:理论上美国海关需服从判决停止征收关税,实际停止征收可能需 1 - 3 天行政处理时间 [8] - **绕开判决方式**:特朗普政府可能向巡回法庭上诉并申请暂缓执行判决,或援引其他法律接续 IEEPA 关税,但其他条款权限和加征税率有限 [9] - **上诉前景**:做出裁决的三位法官无明显党派和立场偏向;上诉到最高法特朗普不一定取胜,近年保守派法官倾向限制总统和行政部门扩权 [11]
21深度|特朗普关税战被裁定“越权”背后:三大关键悬念待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21:34
关税政策法律挑战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越权征收"对等关税" 认为总统无权绕过国会行使关税权力 宪法规定贸易监管权归属国会 [1][2] - 12个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政府 指控关税政策违法 称其为"一时兴起 而非合法权力的正当行使" [2] - 特朗普政府立即提出上诉 白宫发言人谴责裁决 称非民选法官无权决定国家紧急状态应对方式 [1] IEEPA法律争议 - 特朗普首次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征收关税 该法传统用于经济制裁而非关税 [4] - IEEPA赋予总统在紧急状态下广泛经济权力 但未明确界定"国家紧急状态" 存在巨大解释空间 [5] - 法律专家指出IEEPA三大特点:弹性巨大 绕开国会审批 总统使用路径依赖 [5] 市场影响分析 - 裁决公布后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期货涨逾1% 美元指数回升 黄金价格下跌 [7] - 科技股与工业板块或领涨 国防和钢铁企业可能回调 美债收益率预期下行 [8] - 市场反应显示对贸易摩擦缓和的乐观预期 但需警惕上诉程序带来的短期波动 [8] 政策未来走向 - 专家预测特朗普可能转向其他贸易条款 如《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款继续实施关税 [6] - 美国制造商协会呼吁放弃上诉 商业集团将加强国会游说阻止替代性关税工具 [10] - 国内政治压力和产业困境可能促使政策趋于温和 但"美国优先"核心理念不会改变 [9] 国际关系影响 - 裁定削弱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策略 增强他国谈判筹码 推动多边贸易规则遵守 [3] - IEEPA滥用加剧全球贸易不确定性 促使各国寻求多元化贸易伙伴和稳定途径 [5] - 法律争端可能重新定义总统与国会贸易权力边界 影响未来贸易政策制定流程 [6]
如何看待美国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违法?——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十(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29 21:06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决特朗普关税违法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加征关税的行为违法,认为总统无权单方面对全部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侵犯了宪法赋予国会的贸易立法权 [1][24][25] - 法院要求政府在10天内向所有海关口岸下达新的执行通知,停止征收基于IEEPA加征的关税,若政府请求上级法院"暂缓执行"未获批准,则禁令在10天后正式生效 [2][25] - 从裁决书下发时刻起,前期加征关税的行政命令已经失效,关税应当被立即停收,否则可视为藐视法庭 [2][25] 起诉方及判决理由 - 此次判决是两个起诉的合并审理,一是12个州民主党籍总检察长联名起诉特朗普政府,二是由非营利组织自由司法中心代理的5家进口商企业起诉特朗普 [3][26] - 判决理由一是特朗普的关税超出IEEPA授权,总统绕过《1974贸易法》直接使用IEEPA属于越权,二是以芬太尼与移民问题为由征收关税不符合IEEPA法定条件 [3][26] - IEEPA授予总统的权力模糊而宽泛,缺少时间制约,截至2024年1月,历届总统已宣布69个国家紧急状态,其中39个仍处于有效状态,最长的紧急状态已经持续了五十年 [3][26] 可能失效的关税及影响 - 可能失效的关税包括芬太尼与美墨关税(主要针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20%)、全球10%基准对等关税及报复性税率,但对华301关税和钢铝232关税等仍然有效 [4][27] - 美国对华关税可能降至12%左右 [4][27] - 风险资产集体上涨,避险资产下跌,标普500大涨1.2%,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3.2bp,COMEX金快速下跌0.9%、布油大涨0.8% [6][29] 特朗普政府可能的应对措施 - 特朗普方面已对裁决提起上诉,并可能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申请中止令,整个上诉链条可能持续6-18个月 [5][28] - 特朗普仍可采取301、232、122条款等措施,122条款针对"重大且严重"的贸易逆差,可征收最高15%的进口附加费,实施期限为150天 [5][28] - 历史上贸易战的终局有三种情形:国内反对执政党选举失败、美国达成目标、WTO框架下裁决美国违法 [6][29] IEEPA及其他相关法案 - IEEPA授予总统在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后采取包括金融资产和货币在内的财产冻结等行动的权力 [8][10] - 《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允许总统在进口产品威胁国家安全时采取行动调整进口 [9] - 《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允许美国贸易代表在总统指示下暂停贸易协定减让或实施进口限制以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 [9]
如果对等关税被叫停,特朗普还能怎么加关税?
华尔街见闻· 2025-05-29 16:08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决及影响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越权,阻止其4月2日宣布的关税政策生效,该政策旨在对向美国出口多于进口的国家征收全面关税 [1] - 法院要求在10天内停止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在短期内赢得上诉的可能性不大 [3] 特朗普政府可能的应对措施 - 可能动用《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第301条,《1930年贸易法》第338条,以及《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等替代法律条款 [5] - 122条款允许总统以应对"国际收支逆差"或"防止美元急剧贬值"为由,迅速征收最高15%的关税,最长期限为150天 [6] - 301条款可对"不公平贸易行为"征收无上限关税,但调查通常需要12-18个月 [7] - 338条允许对采取歧视性贸易措施的国家征收最高50%的关税,且无需正式调查 [7] - 232条以"国家安全威胁"为名,赋予总统对任何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广泛权力 [8] 美国政治环境对裁决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可能利用"大而美减税法案"中的条款削弱法院裁决的效力 [4] - 该法案第70302条款限制法院使用联邦资金执行藐视法庭指控,可能使政府能够"绕开"裁决 [4] 潜在影响分析 - 从单一行政声明转向分散、官僚化和透明的程序,意味着未来的关税行动将更加审慎 [10] - 替代法规涉及漫长的调查和公开程序,可能减弱"震慑外交"的效果 [10] - 失去IEEPA这一"关税核按钮",显著削弱了特朗普在贸易谈判中的单边影响力 [11] - 裁决确立了先例:行政部门不能随意征收关税,必须遵循既定法律程序 [12] 各关税条款比较 | 条款 | 法律依据 | 触发因素 | 启动机构 | 程序时间 | 行动选项 | 司法审查 | WTO合规性 | 优点 | 缺点 | |------|---------|---------|---------|---------|---------|---------|-----------|------|------| | 201条 | 《1974年贸易法》 | 进口增加导致国内产业严重损害 | ITC | 120-150天 | 关税、进口限制 | 明显误解或程序违规 | 与WTO一致 | 关注国内产业 | 损害门槛高,临时性 | | 301条 | 《1974年贸易法》 | 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 | USTR | 12-18个月 | 关税、撤销优惠 | 受APA审查 | 可能引发WTO挑战 | 广泛裁量权,针对性强 | 过程漫长,政治敏感 | | 232条 | 《1962年贸易扩张法》 | 国家安全威胁 | 商务部 | 270天+90天 | 关税、配额 | 国家安全事务 | 常有争议 | 总统权限大,法律挑战持久 | 国家安全关联有争议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