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问题原则
搜索文档
特朗普心急如焚,不仅对华“贸易战”要打输,还可能倒赔2万亿美元?白宫知道急也晚了
搜狐财经· 2025-11-15 00:42
关税政策合法性争议 - 美国最高法院正审理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全球关税的合法性争议 [1] - 多名大法官在庭审中持质疑态度 认为关税征收权属于国会而非总统 [1][3] - 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指出关税本质是对美国人征税 暗示可能援引“重大问题原则”限制行政权 [3] 潜在经济影响与数据 - 特朗普警告若关税被裁定无效 美国政府需偿还金额可能超过20万亿美元 [1] - 美国财长透露的潜在退税金额在500亿至2000亿美元之间 已缴纳关税收入截至9月为1740亿美元 [4] - 特朗普将关税收入与总额超1.7万亿美元的海外投资协议混为一谈 这些协议可能因关税政策被判非法而失效 [4] - 实际关税收入可能仅为特朗普宣传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远不足以实现其承诺的向3.4亿人口每人发放2000美元红利(年需6000亿美元) [4] 美国政治格局与制度影响 - 最高法院态度转变反映对行政权过度扩张的警惕 下级法院已两次裁定该关税政策违法 [6] - 特朗普第一任期任命的保守派大法官现成为其关税政策的主要质疑者 面临“自己人倒戈”局面 [3][6] - 关税争议本质是美国政治体制失衡与行政权扩张的必然结果 可能限制特朗普政府未来依赖“紧急状态”签署行政令的施政模式 [8] 中美经贸关系对比 - 中美双方在出口管制、对等关税等议题上释放缓和信号 暂停部分制裁与加征关税措施 [6] - 中国通过稳健的经贸政策和对等对话保持战略定力 与美国内部的混乱形成对比 [6][8]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缺乏国内共识 企业界对高额关税的抵触和民众不满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并牵动资本市场 [6]
美国最高法关税辩论分析:如果“对等关税”被判违法?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12 20:12
美国最高法院对等关税判决前景 - 美国最高法院口头辩论中,支持对等关税违法的法官比例为6:3,违法概率显著上升[2][11] - 判决可能三种情形:违法但延后生效概率最高(45%-55%),部分违法概率中等(20%-30%),承认合法概率最低(10%-20%)[2][17][18] - 最高法院预计在12月前后做出判决,最晚不迟于2026年6月底[13][14] 特朗普政府潜在应对策略 - 若对等关税失效,政府可能转向232、301、338及122条款加征关税,其中122条款可作为短期过渡工具[3][22] - 美国现有9项232关税调查中,覆盖进口规模5444亿美元,多数于2026年上半年提交报告[3][24] - 关税全面退还概率低,定向退税可能性较高,仅限于原告及已保全抗辩的进口商品[3][24] - 特朗普提议将关税收入发放给居民面临程序难度,需先通过国会立法批准[3][25] 美国关税格局潜在变化 - 2025财年美国关税收入约1959亿美元,对等关税占比45%(890亿美元),301关税占比18%(351亿美元),232关税占比17%(342亿美元)[4][26][27] - 美国对全球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为9.75%,对中国税率最高达40.4%[4][32][34] - 若对等关税违法,基准情形下美国关税收入或下跌25%至2554亿美元,有效税率降至7.3%[4][35][38] - 中国是美国关税最大来源国,贡献关税总额的36%,墨西哥占比7.6%,日本占比6.4%[4][32][34] 大类资产与宏观经济数据 - 当周全球股指多数下跌,标普500下跌1.6%,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0%;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平于4.11%[5][39][48] - 美国10月ADP新增就业4.2万人,超出市场预期的3万人,ISM服务业PMI上升至52.4[5][39][94] - 美国政府结束长达39天的关门,67万联邦雇员被强制停薪休假,正常发薪人数占比52%[5][82][83] - 市场预期美联储2026年降息2次,当前政策利率维持限制性水平[5][84][87]
华尔街日报批特朗普关税“大规模敛财” 究竟在保护美国,还是掏空美国人的钱包?
搜狐财经· 2025-11-08 08:38
政策性质与规模 - 特朗普关税政策已从贸易手段转变为一项财政性敛财行动 [1] - 政策范围从中国扩大至欧洲、墨西哥、越南等多个经济体 [3] - 若现行关税架构执行至明年年中,预计将为美国政府带来7500亿至1万亿美元的收入,相当于近二十年来最大的一次税收增长 [3] 法律与宪法争议 - 关税政策被指以紧急经济权力为名,绕开国会直接征税,涉嫌违反美国宪法将征税权赋予国会的规定 [5] - 最高法院多名大法官质疑总统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发动大规模关税计划的合法性,认为其可能违反重大问题原则 [5] - 若法院最终认定关税实质属于税收,政府可能需退还高达195亿美元的已征收入 [5] 经济影响与企业成本 - 美国企业因关税在2024年额外支出超过820亿美元 [5] - 许多中小制造商因成本增加被迫涨价或缩减生产 [5] - 关税收入虽然可观,但其成本最终由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5] 政策信誉与政治困境 - 政策真实目的受到质疑,从宣称捍卫国家利益转变为被视为变相征税,削弱了美国在国际谈判中的信誉 [6] - 政府陷入两难:坚持关税是贸易工具需证明其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承认其财政功能则可能被判定越权违宪 [7] - 政策在政治上愈发脆弱,最高法院的裁决可能重塑未来美国总统在贸易政策上的权力边界 [7]
听证会上,特朗普关税政策遭法官围攻
凤凰网财经· 2025-11-06 21:03
最高法院听证会核心观点 - 美国最高法院就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全球性关税举行听证会,案件被认为是对总统经济权力边界的重大考验 [1] - 多名大法官对关税措施的合法性表示怀疑,核心争议在于特朗普是否越过了宪法赋予国会的征税权 [1] - 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指出关税本质上是"对美国人征税",暗示法院可能适用"重大问题原则",要求总统的重大经济行为须经国会明确授权 [1] 听证会中的主要论点 - 部分保守派法官认为总统在处理对外事务和国家安全问题上拥有固有的裁量空间,并援引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征收全球关税的先例 [1] - 大法官尼尔·戈萨奇警告称,对总统权力的宽泛解释可能破坏行政与立法分权原则 [1] - 特朗普政府辩护称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已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关税是维护经济安全、迫使贸易伙伴让步的必要手段 [1] 案件潜在影响与政府立场 - 政府律师警告称,一旦撤销关税,美国将面临"更具攻击性的国家的无情贸易报复",从而削弱经济与安全地位 [1] - 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即便败诉,政府也将援引其他法律维持关税,并对诉讼结果表示乐观 [2] - 自2月以来,IEEPA关税已为美国带来约890亿美元收入,案件结果可能重塑总统经济权力边界并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影响 [2]
高盛解读“美国高院关税听证会”:胜负依旧很接近,12月或1月出结果,若退税还需数月,小国或许受益,大国影响不大
华尔街见闻· 2025-11-06 18:31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最高法院对总统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的权力持怀疑态度,但即使作出不利裁决,关税格局也可能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 [1][2] - 预计法院裁决后,实际关税税率可能仅下降约1个百分点,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净影响微乎其微 [2][8] - 关税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存在,政府可通过其他法律授权迅速重新实施类似关税 [2][8] 最高法院裁决预期 - 美国最高法院预计将在2025年12月或2026年1月作出裁决 [1][2] - 口头辩论后,预测市场将法院维持关税的概率从40%下调至30%左右 [2][3] - 法院内部出现微妙分化,目前有4位大法官可能反对政府,3位支持,2位为关键摇摆票 [2][6] 潜在裁决结果与影响 - 如果法院否决IEEPA关税,已征收的关税金额预计将达到1150-1450亿美元 [2][5] - IEEPA关税总共使有效税率提高约7.6个百分点,其中对等关税贡献6.2个百分点 [4] - 退税程序复杂且耗时,可能需要数月时间,且有赖于进口商采取后续法律行动 [2][5] 政府的替代政策工具 - 即使IEEPA授权被否,政府可依赖《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和第301条、《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以及《1930年贸易法》第338条等其他法条重新实施关税 [7] - 政府能迅速通过其他法条针对主要贸易伙伴实施类似关税,最终结果可能仅对少数小型贸易伙伴的关税略有降低 [8]
北美观察丨美最高法院开审关税大案 两个半小时辩论充满质疑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6 14:11
案件背景与起源 - 美国最高法院于当地时间11月5日就总统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大规模征收关税的合法性展开口头辩论 [1] - 案件源于2025年4月,教育玩具公司Learning Resources和葡萄酒与烈酒进口商V.O.S.Selections因关税导致进口成本攀升、利润空间被挤压而分别提起诉讼 [4] -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8月29日判决总统无权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广泛关税措施,该裁决执行被暂缓以待最高法院程序 [4] 法律程序与审理阵容 - 最高法院于9月9日决定合并审理烈酒进口商和教育玩具公司的诉讼案件 [5] - 代表联邦政府出庭的是美国诉讼总长D·约翰·绍尔,代表小企业阵营的是前代理诉讼总长尼尔·卡特亚尔,此外一组由加州牵头的州政府也加入原告一方 [8] - 原定80分钟的口头辩论因大法官追问密集,实际持续约两个半小时 [10] 法庭辩论焦点 - 辩论核心聚焦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文字与立法史是否授权总统征收广泛、长期、全球适用的关税 [11] - 大法官们追问的要点包括该举措是否触发“重大问题原则”、条文如何推导出加征关税的权力、以及是否涉及三权分立问题 [11] - 大法官们还讨论了历史先例的适用性、救济措施的设计以及总统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必要权力空间 [12] 判决可能走向与影响 - 判决可能大幅限缩总统权力,明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不授权普遍性关税,未来总统需寻求国会授权 [15] - 另一种可能是技术性折中,承认总统在有限范围内有紧急权力,但否认其可变相调整整体税则 [15] - 案件结果将对美国贸易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可能使其更可预测、更具透明度,或强化总统在经贸紧急状态下的权力 [16]
释新闻|美国最高法院多名法官质疑特朗普关税合法性,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1-06 13:14
案件核心争议 - 美国最高法院审议特朗普政府依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征收全面关税的合法性,多名法官对行政权力的扩张提出质疑[1][2] - 争论焦点在于总统是否可以利用IEEPA赋予的权力为其关税政策辩护,以及“调控进口”的措辞是否涵盖征收关税的权力[2][10] - 此案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深远影响,并成为检验特朗普权力的重要标志[1] 法官观点与质疑 - 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指出关税“实际上是对美国人征税”,而税收权是国会的核心权力,暗示可能适用“重大问题原则”[6] - 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质疑IEEPA中“调控进口”是否历史上被用于赋予关税权,并对“互惠关税”政策覆盖几乎所有国家的范围提出疑问[7] - 自由派大法官杰克逊强调IEEPA的目的是限制总统紧急权力而非扩大[7] - 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诺提及尼克松政府曾用类似法律条文征收全球关税,对特朗普政策表现出潜在同情[8] 政府论点与法律依据 - 特朗普政府辩称移民、芬太尼和贸易逆差等问题构成国家紧急状态,因此有理由依据IEEPA征收关税[10] - 政府律师绍尔主张争论点非国会征税权,而是总统在对外贸易监管领域的广泛裁量权,称关税是贸易规范手段,收入是附带结果[10][11] - 政府认为总统在外交事务中拥有权力,“重大问题原则”不适用于本案[10] 潜在影响与后果 - 若原告胜诉,特朗普的许多关税措施可能被推翻,迫使政府向已缴纳关税的公司退款,并废除新近与多国达成的贸易协议[3] - 政府警告败诉可能导致“类似大萧条的经济崩溃、贸易谈判中断及外交层面严重尴尬”[12] - 基于IEEPA征收的关税在2月4日至9月23日带来约890亿美元收入[12] - 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若败诉,政府将改用其他法律依据维持关税,但指出这些手段比IEEPA更为繁琐[14] 案件背景与政策细节 - 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10%“最低基准关税”的“对等关税”政策,并针对部分国家实施更高税率[6] - 受关税政策影响的美国企业和12个州发起诉讼,多家下级法院已裁决特朗普政府援引IEEPA施行全面关税政策违法[6] - 最高法院目前以6比3的比例由保守派占多数,判决可能出现明显分歧[2]
高盛解读“美国高院关税听证会”:胜负依旧很接近,12月或1月出结果,若退税还需数月,小国或许受益,大国影响不大
华尔街见闻· 2025-11-06 11:44
裁决时间与市场预期 - 美国最高法院预计将在2025年12月或2026年1月对总统的关税权力作出裁决 [1] - 口头辩论后,预测市场认为法院维持关税的概率从40%下调至30%左右 [1][2] 法院内部立场分析 - 口头辩论显示多数大法官对总统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的权力持怀疑态度 [1][2] - 目前有4位大法官可能反对政府,3位支持,2位为关键摇摆票 [2][4] - 关键摇摆票大法官巴雷特和罗伯茨的质疑焦点在于国会授权和关税作为税收与外交工具的双重属性 [4] 裁决的潜在影响与替代方案 - 即使法院否决IEEPA关税,实际有效关税税率可能仅下降约1个百分点 [1] - IEEPA关税总共使有效税率提高约7.6个百分点,其中对等关税贡献6.2个百分点 [2] - 若IEEPA被否,政府可迅速通过其他法律授权重新实施类似关税,如《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等 [3] - 最终结果可能仅对少数小型贸易伙伴的关税略有降低,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净影响微乎其微 [3] 已征关税与退税流程 - 截至9月,政府已征收约890亿美元IEEPA关税 [3] - 到法院裁决时,已征收的关税金额预计将达到1150-1450亿美元 [1][3] - 如果法院否决关税,退税不会自动进行,流程可能耗时数月且需进口商采取法律行动 [1][3]
美国最高法院听证会:特朗普大范围关税合法性面临质疑
第一财经· 2025-11-06 08:40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最高法院就特朗普政府关税案举行听证会,此案是对特朗普总统权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核心争议在于总统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是否侵犯了国会的征税权以及是否适用“重大问题原则” [3] - 听证会反映出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对此案存在严重分歧,判决结果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未来十年相关关税可能为美国带来数万亿美元收入 [3][11] - 预测市场数据显示,听证会后交易员认为最高法院推翻该关税政策的概率显著上升,但美国财政部长表示即便败诉,政府也可能通过其他法律依据维持关税 [12][13] 关税授权法律争议 - 特朗普是首位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的总统,该法允许总统在国家紧急状态下监管商业活动,政府辩称征收关税是应对贸易逆差带来的经济和安全紧急状态的合法行为 [5][6] - 美国宪法赋予国会征税和征收关税的权力,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和自由派大法官卡根均指出,征税权是国会的核心权力,质疑总统行为的合法性 [6] - 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对《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中“监管进口”的表述是否涵盖征收关税的权力提出质疑 [7] 重大问题原则的适用 - “重大问题原则”要求行政分支采取具有重大经济和政治影响的行动时,必须获得国会的明确授权,最高法院曾运用此原则推翻拜登政府的政策 [8] - 首席大法官罗伯茨质疑特朗普政府主张的对任何国家任何产品无限期征收关税的权力属于“重大权力”,但其法律依据似乎不足以支持 [9] - 政府代表索尔辩称“重大问题原则”不适用于外交事务领域,但罗伯茨质疑总统权力是否能凌驾于国会的固有征税权之上 [9] 听证会各方观点与潜在结果 - 大法官杰克逊认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立法目的是限制而非扩大总统权力 [10] - 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诺表现出对特朗普的潜在支持,指出前总统尼克松曾依据类似法律征收过全球性关税 [11] - 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提出,若裁定关税违法,向已缴纳关税的美国进口商退还税款的过程可能会非常混乱,相关关税已产生约890亿美元收入 [11] - 最高法院保守派大法官以6:3占多数,判决可能存在严重分歧,结果预计在年底前出炉 [11] 市场反应与政府后续立场 - 预测市场平台Kalshi上与“最高法院支持特朗普关税”相关的合约概率从听证会前的近50%降至约30%,另一平台Polymarket的类似合约概率也从逾40%降至约30%,反映交易员预期政策可能被推翻 [12]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即使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败诉,这些关税预计仍将保留,政府会转而借助其他法律依据来支撑关税政策 [13]
美国最高法院听证会:特朗普大范围关税合法性面临质疑
第一财经· 2025-11-06 08:25
案件核心观点 - 美国最高法院就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的合法性举行听证会,此案是对特朗普总统权力的一次重大考验[1] - 辩论焦点在于关税是否侵犯了国会的征税权以及是否适用“重大问题原则”[1][3] - 根据美国海关数据,从2月4日至9月23日,依据该法征收的关税已产生约890亿美元的收入[6] 法律争议点 - 特朗普政府辩称,征收关税是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授予总统在紧急状态下“监管”进口商品的权力,因此合法[2][3] - 反对者及部分大法官认为,宪法明确将征税权赋予国会,向美国民众征税是国会的“核心权力”,总统行为可能越权[2][4] - 自由派大法官杰克逊指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立法初衷是限制而非扩大总统的紧急状态权力[5] 最高法院大法官立场 - 首席大法官罗伯茨质疑总统单方面对任何国家、任何产品无限期征收关税的权力是否属于需国会明确授权的“重大权力”[4] - 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诺表现出潜在支持,提及前总统尼克松曾依据类似法律条文征收过全球性关税[5] - 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提出,若裁定关税违法,向已缴纳关税的进口商退款的过程可能会非常混乱[6] - 自由派大法官普遍对关税合法性提出质疑[5] 案件潜在影响与市场预期 - 案件裁决结果可能对未来十年美国关税收入产生数万亿美元的影响[1] - 政府方面警告,废除关税将使美国在贸易谈判中处于弱势,面临他国“无情贸易报复”,导致经济和国家安全后果[2] - 预测市场平台数据显示,听证会后交易员认为最高法院支持特朗普关税的概率从近50%降至约30%[6] - 美国财政部长表示,即便最高法院裁定当前法律依据违法,政府也可能寻求其他法律依据来维持关税政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