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旗参
icon
搜索文档
记者手记|美国花旗参农的关税烦恼
新华网· 2025-07-17 14:29
行业概况 - 威斯康星州是美国唯一生产优质花旗参的地区,拥有125年种植历史,气候和土壤赋予其"浓郁苦味后带甜味"的独特品质 [1] - 行业鼎盛时期(1980-1990年代)拥有超过1200名种植户,年产量超260万磅(约118万公斤),带动地区经济繁荣 [1] - 当前种植户数量锐减至79户,预计未来两年再减少12户,产量降至约100万磅(约45.4万公斤) [1][2] 市场挑战 - 国际竞争加剧:加拿大等国大规模种植导致市场份额被挤压,威斯康星州产量仅占全球8% [2] - 生产成本飙升:过去40年工资/肥料/原材料成本上涨5-6倍,但批发价反降至25-30美元/磅(1980年代为40美元/磅) [3] - 极端天气风险:如2010年暴雪导致遮阳结构坍塌,大量花旗参缺氧死亡 [2] 贸易战影响 - 关税政策造成重大不确定性,干扰3-5年种植周期的产业规划 [2] - 许氏参业集团因关税导致销售额下降,裁员33%(员工减少1/3),关闭5个农场(共40个) [3] - 亚洲市场(尤其中国)占威斯康星州花旗参销量的80%,政策波动直接影响行业生存 [2] 行业衰退表现 - 价格长期停滞:当前批发价较1980年代名义下降25%-37.5%,考虑通胀后实际跌幅更大 [3] - 产业规模萎缩:种植户数量较峰值减少93.4%,产量下降61.5% [1][2] - 投资吸引力丧失:低利润导致新种植者稀缺,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3]
日媒:美花旗参种植者濒临崩溃
搜狐财经· 2025-06-30 10:14
行业概况 - 威斯康星州是美国最大花旗参产地,占全国产量98%,中国是其最大买家之一[1] - 中国内地和香港是美国花旗参前两大出口市场,2022年出口额3250万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83%[1] - 花旗参种植周期长,需3-4年成熟收割,高投资成本与价格低迷导致种植者退出[2] 贸易摩擦影响 -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4月后销往中国的货物运输停滞,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使全球贸易陷入混乱[1] - 威斯康星州参农仓库积压去年收成,因买家推迟采购等待关税政策落地[1] - 2022年批发出口量下降10%-15%,花旗参价值下滑,部分归因于"特朗普效应"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2] 市场动态 - 美国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下降,贸易争端加剧农民破产风险[1] - 美国国内花旗参市场过去两年萎缩25%,零售客户减少[2] - 部分种植者转向美国亚裔群体市场,但仍受关税和地缘政治制约[2] 种植者应对策略 - 参农计划缩小下一季种植面积,因无法预测市场前景[1] - 华裔参农姜先生自2018年起缩减规模,2021年停止单独种植转为合作共享模式[2] - 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体力劳动需求使美国年轻人不愿进入[2] 核心挑战 - 行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生存要素被概括为"天气和中国"[2] - 长期价格低迷与高昂投资成本形成恶性循环,加速行业萎缩[2] - 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压制行业信心,影响种植决策与供应链稳定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