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荔枝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今夏荔枝迎热销!丰产背后产业待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10:11
荔枝产业现状 - 2025年全国荔枝种植面积约752万亩,全年总产量有望达到345万吨,同比增加1倍 [6] - 广东、广西、海南三大主产区同步迎来"超级大年" [6] - 妃子笑荔枝批发价5元/斤,比去年便宜约五成 [6] - 超市荔枝售价较去年降低约30%,销量增长近30% [9] - 丰产导致收购价大幅下降,妃子笑从4-5元/斤降至1元出头,桂味降至2元以内 [14] 冷链物流与海外拓展 - 冷链物流实现48小时内从产地到国外超市 [11] - 顺丰首次打通深圳口岸C2C荔枝直发专线,深圳到新加坡可实现次日达 [11] - 海南荔枝首发荷兰、西班牙、加拿大等7国,进军欧美及中东高端市场 [11] - 东莞荔枝首次大宗出口中东,广西浦北妃子笑首次出口马来西亚 [11] - TikTok平台中国荔枝相关视频浏览量突破15亿次 [11] 深加工与产业升级 - 全国荔枝年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约5%,加工主体规模小,形式单一 [14] - 茶饮品牌加大荔枝收购力度,开发荔枝饮料等深加工产品 [14] - 建议推广晚熟、高附加值品种及分区种植错峰上市 [14] - 建议发展冻干、荔枝酒等深加工产品,突破季节限制 [14]
上海成茂名荔枝最大买家?抖音发布数据:广东荔枝订单增15倍,茂名占七成
搜狐财经· 2025-07-01 11:32
茂名荔枝产销情况 - 6月底茂名荔枝鲜果销售季进入收官期 高州北部和信宜等晚熟产区预计持续到7月初 [1] - 2023年茂名荔枝预计产量63万吨 鲜果销售收入预计达91亿元 [1] - 公司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线下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市场推介 线上举办"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 [1] 抖音电商平台表现 - 5月20日至6月25日期间 "茂名荔枝"相关视频总投稿量超4.5万个 环比增长831% 累计播放量超11.2亿次 [6] - 抖音广东荔枝订单量同比增长1509% 其中茂名承包近七成份额 [8] - 上海重庆成都深圳杭州为购买茂名荔枝最多城市TOP5 上海以19万单居首 [10] 消费者偏好分析 - 最受欢迎荔枝品种:桂味居首 白糖罂和妃子笑分列二三 [12] - 新锐白领和资深中产是消费主力 占比超40% 精致妈妈群体增速最快达12% [15] - 上海是桂味白糖罂妃子笑三大品种主要消费地 深圳偏好白蜡和糯米糍 广州偏好仙进奉 [12] 创新销售模式 - 推出"荔枝定制"模式 包括整树认购荔枝盲盒和节日主题定制 [12] - 荔枝定制已超52万单 重量约8000万公斤 金额超17亿元 价格比传统销售高20%以上 [12][13] 荔枝加工产业链 - 荔枝加工品销售大幅增长:果干成交额增228% 茶饮料增170% 汽水增399% [17] - 茂名有荔枝加工企业约3000家 开发精深加工产品超30种 包括雪糕饮料白兰地罐头等 [17] - 精深加工打破季节限制 实现全年供应 [17]
透过“长安的荔枝”看农产品新气象
经济日报· 2025-06-17 06:06
冷链物流与农产品上行 - 在生产端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模式,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 [1] - 在消费端推动冷链物流向中小城市和县域下沉,鼓励各类企业共建共用冷链设施 [1] -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85%、30%、85% [2] -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数量达到105个 [2] 荔枝产业发展现状 - 我国荔枝产量占全球的60%,不同产区味道不同 [1] - 荔枝保鲜期从传统3天延长至30天以上,得益于保鲜科技攻关和冷链设施建设 [2] - 荔枝加工产品包括荔枝罐头、荔枝酒、冻干荔枝等,福建漳州荔枝罐头产量占全国约90% [2] - 广东茂名建成全国最大荔枝饮料生产基地,拥有全国唯一能加工荔枝清汁的生产线 [2] 农产品加工与价值链提升 - 加工打破鲜果季节性销售限制,减少价格波动,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2] - 鲜活农产品采后处理和产地加工过去滞后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2] - 各地积极开发深加工产品,改变了过去附加值不高的情况 [2] 农业与文旅融合 - 文学影视与特色农业相遇,实现农业与文旅双向赋能 [3] - 各荔枝产地挖掘文化底蕴,借力互联网流量做强品牌农业 [3] - 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长桌荔枝宴等活动,开发古荔枝文化 [3] - 建设荔枝博览馆、种质资源圃,打造主题旅游线路 [3] - 打造融合荔枝文化与戏剧文化的国潮品牌"荔枝花旦" [3]
荔枝为什么是夏天顶流?除了“甜”,还有满满的营养价值
南方农村报· 2025-06-12 09:02
荔枝的历史与文化 - 荔枝的记录可追溯到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当时称为"离支" [6] - 晋代《广志》详细描述了荔枝的外观特征:果实如鸡蛋大小,核黄黑似熟莲子,果肉如脂肪般甘甜多汁 [7] - 最早的荔枝插图出现在宋朝《本草图经》中,与今天的荔枝形态几乎一致 [9][12] 荔枝的营养价值 - 富含维生素C、钾等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促进消化 [13] - 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蔗糖,能快速提供能量,被称为"脑力充电宝",适合工作间隙食用 [14][15] - 荔枝饮料已成为年轻人的流行选择 [16] 荔枝的药用价值 - 五代时期《海药本草》记载荔枝可缓解烦渴、头重、心躁等症状 [17][18][19] - 中医认为荔枝具有生津止渴、缓解心烦的功效,其甘温特性可补中益气 [21][22] - 《本草纲目》记载荔枝能"益人颜色"(美容养颜)、"通神益智",并可治疗结核类疾病 [24][25] - 荔枝核是中医治疗疝气的常用药材,具有散结理气的作用 [27][28][29] 现代应用与消费趋势 - 荔枝成为现代人解暑降温、缓解工作压力、提升效率的天然食品 [32] - 广东荔枝大量上市,新鲜荔枝或荔枝汁能快速补充能量并改善情绪 [33][34]
快马抵京!5月29日,茂名邀首都人民吃杨贵妃同款荔枝
南方农村报· 2025-05-28 01:00
茂名荔枝产业概况 - 茂名荔枝种植面积约142万亩,年产量约60万吨,占全国1/4,全球每5颗荔枝有1颗产自茂名[47] - 全产业链产值超120亿元,构建种植、加工、科研、文旅全产业链生态[51] - 2018年获批创建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全球首个荔枝产业综合体[48] 2024年营销推广活动 - 5月29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荔枝熟了"推介会,联动盒马、京东等10余家头部渠道商[7][8] - 开展47项具体工作打通销售全通道,包括品种改良、电商营销、出口拓展等[12][13] - 拟举办荔枝文化形象大使选拔赛、荔园露营嘉年华等11项农文旅融合活动[39] 供给端提质措施 - 推动荔枝优质品种率从60%提高到80%[15] - 接入AI技术实现病虫害秒级诊断,准确率提高至95%[16] - 组织80多名专家对46个主产镇全覆盖技术指导[16][17] 销售渠道创新 - 成立57个购销服务中心开展无缝对接[19][20] - 开展"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电商渠道收购均价高传统渠道10%以上[21][22] - 开发荔枝盲盒定制和节日场景定制,截至5月26日定制超8.8万单835万公斤[23][24] 出口与加工拓展 - 新增出口5个国家,出口国家和地区达22个,预计出口量增长110%[25][27] - 培育25家加工龙头企业,开发30多种加工产品[32] - 投入5200万元新建荔枝冰淇淋生产线,预计月底投产[34][35] 文旅融合举措 - 打造全国首个荔枝主题服务区展示区[42][43] - 开发原创文创IP"贵妃荔枝冰淇淋",在华润万家3000家超市销售[33][34] - 600年古荔枝树2025年采摘权以139万元成交[53][54]
从地头叫卖到“未摘先卖”:广东荔枝产业的“三级跳”跃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23:06
广东荔枝产业升级 - 荔枝产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到融合文化、科技、文旅的多元经济载体转型,价值链从鲜果买卖拓展至全产业链生态重构 [1][8] - 保鲜技术突破使荔枝保鲜期从3天延长至30天,冷链物流体系实现"田头预冷+多式联运+低空物流"全链路覆盖 [4][5][6] - 2025年广东荔枝预计总产量达160万吨,同比大增30%-50%,其中粤西片区占比62%(99万吨)[3] 技术创新应用 - 茂名"荔枝AI助手"接入超500万条数据,病害诊断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5秒,准确率提升至95%,生产效率提高30% [3] - 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种植全程可追溯,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 [3] - 顺丰构建"航空+冷链+无人机"协同网络,运输效率提升2-3倍,实现全国次日达及偏远地区三日内送达 [6] 市场拓展与销售 - 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农产品出口972.8亿元占全国18.6%,茂名荔枝出口量同比增长132%达7100吨,覆盖22个国家和地区 [7][8] - 定制认养、"未摘先卖"成为新常态,湛江遂溪荔枝采摘活动预售量超4500吨金额近亿元 [8] - 全省建成306个田头冷藏设施,新增390个快递网点,顺丰在茂名设置超1500个揽收点 [5] 产业链延伸 - 茂名荔枝全产业链规模超120亿元,文旅收入增长25%,开发采摘游、文化节等业态 [8] - 广药集团等企业布局荔枝饮料、冻干产品,预计2030年加工转化率提升至50% [8] - 全省荔枝加工相关企业达378家,其中经营10年以上企业110家 [8] 品种与产能 - 广东拥有全国最全的300余种荔枝品种库,上市周期长达3个月(5-7月)[3] - 全省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占全国超50%、全球三分之一,覆盖97个县区 [3] - 白糖罂、桂味、妃子笑等优质品种占比达80%,通过数字育种和标准化种植提升品质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