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罐头

搜索文档
广东茂名: 金融助“荔”从“枝头鲜”到“共富甜”
金融时报· 2025-07-17 11:20
金融支持荔枝产业 - 茂名市荔枝产业贷款余额达33.67亿元,同比增长15.15%,覆盖市场主体近13000家[1] - 金融机构创新推出50余个涉"荔"信贷产品,简化审批流程助力采购[2] - 茂名农商银行发放4020万元"乡村振兴贷"和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加工企业升级生产线[3] - 农业银行茂名分行为出口企业发放250万元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冷链技术研发[5] - 工商银行茂名分行发放300万元"种植e贷"支持高端品种培育和智慧种植[9][10] 产业链发展现状 - 茂名荔枝加工龙头企业25家,年加工能力超10万吨[3] - 广东鹰金钱海宝食品有限公司日处理鲜果2万斤,一个季节可产100万罐荔枝罐头[3] - 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年均处理鲜果2万吨,荔枝出口超1500吨[4] - 2025年茂名荔枝出口订单达7100吨,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5] - 电商直播预计帮助柏桥村100多户种植户销售5万斤荔枝[6] 创新业务模式 - 建设银行茂名市分行基于历史交易数据为收购商提供30万元贷款[2] - 广发银行茂名分行构建"果园直采-冷链物流-直播零售"全链路数字化体系[7] - 建设银行茂名分行发放8.6万张"福荔券",总优惠金额达145万元[7] - 农业银行茂名分行在高速服务区设立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专区,提供"荔枝贷"等服务[8] - 茂名农商银行参与荔枝定制活动,定制荔枝树80棵[7] 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 "冻眠荔枝"技术使鲜果保存期延长至一年,出口价格较传统贸易翻两番[5] -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打造全国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融合文旅消费场景[8] - 冰荔、仙进奉等高端品种成为市场新宠,价格坚挺[9] - 通过采穗嫁接和智能喷灌系统实现高端品种的智慧种植[10]
上海成茂名荔枝最大买家?抖音发布数据:广东荔枝订单增15倍,茂名占七成
搜狐财经· 2025-07-01 11:32
茂名荔枝产销情况 - 6月底茂名荔枝鲜果销售季进入收官期 高州北部和信宜等晚熟产区预计持续到7月初 [1] - 2023年茂名荔枝预计产量63万吨 鲜果销售收入预计达91亿元 [1] - 公司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线下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市场推介 线上举办"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 [1] 抖音电商平台表现 - 5月20日至6月25日期间 "茂名荔枝"相关视频总投稿量超4.5万个 环比增长831% 累计播放量超11.2亿次 [6] - 抖音广东荔枝订单量同比增长1509% 其中茂名承包近七成份额 [8] - 上海重庆成都深圳杭州为购买茂名荔枝最多城市TOP5 上海以19万单居首 [10] 消费者偏好分析 - 最受欢迎荔枝品种:桂味居首 白糖罂和妃子笑分列二三 [12] - 新锐白领和资深中产是消费主力 占比超40% 精致妈妈群体增速最快达12% [15] - 上海是桂味白糖罂妃子笑三大品种主要消费地 深圳偏好白蜡和糯米糍 广州偏好仙进奉 [12] 创新销售模式 - 推出"荔枝定制"模式 包括整树认购荔枝盲盒和节日主题定制 [12] - 荔枝定制已超52万单 重量约8000万公斤 金额超17亿元 价格比传统销售高20%以上 [12][13] 荔枝加工产业链 - 荔枝加工品销售大幅增长:果干成交额增228% 茶饮料增170% 汽水增399% [17] - 茂名有荔枝加工企业约3000家 开发精深加工产品超30种 包括雪糕饮料白兰地罐头等 [17] - 精深加工打破季节限制 实现全年供应 [17]
透过“长安的荔枝”看农产品新气象
经济日报· 2025-06-17 06:06
冷链物流与农产品上行 - 在生产端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模式,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 [1] - 在消费端推动冷链物流向中小城市和县域下沉,鼓励各类企业共建共用冷链设施 [1] -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85%、30%、85% [2] -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数量达到105个 [2] 荔枝产业发展现状 - 我国荔枝产量占全球的60%,不同产区味道不同 [1] - 荔枝保鲜期从传统3天延长至30天以上,得益于保鲜科技攻关和冷链设施建设 [2] - 荔枝加工产品包括荔枝罐头、荔枝酒、冻干荔枝等,福建漳州荔枝罐头产量占全国约90% [2] - 广东茂名建成全国最大荔枝饮料生产基地,拥有全国唯一能加工荔枝清汁的生产线 [2] 农产品加工与价值链提升 - 加工打破鲜果季节性销售限制,减少价格波动,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2] - 鲜活农产品采后处理和产地加工过去滞后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2] - 各地积极开发深加工产品,改变了过去附加值不高的情况 [2] 农业与文旅融合 - 文学影视与特色农业相遇,实现农业与文旅双向赋能 [3] - 各荔枝产地挖掘文化底蕴,借力互联网流量做强品牌农业 [3] - 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长桌荔枝宴等活动,开发古荔枝文化 [3] - 建设荔枝博览馆、种质资源圃,打造主题旅游线路 [3] - 打造融合荔枝文化与戏剧文化的国潮品牌"荔枝花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