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冰箱贴

搜索文档
文博热催生新职业 文化价值正“变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4 07:35
文博热带来的市场变化 - 文创行业从"叫好不叫座"到实现"变现"契机,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收入翻四五倍[1] - 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新业态,文化新业态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5%[1] - 文博产业链延伸至数字化采集、虚拟场景搭建、文创开发等环节,专业人才需求激增[1][2] 新职业的涌现与特点 - 博物馆数字策展人、虚拟现实设计师等新职业成为行业"香饽饽"[1] - 文创策划师将三星堆金面具转化为"国潮耳环",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2] - 三维建模技术员、数字策展人通过技术手段让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消费体验[2] 行业生态重塑 - 文博机构从"单打独斗"转向与科技公司、高校等多方联动合作[2] - 虚拟现实设计师团队同时服务故宫和地方博物馆,开发"数字文物库"和"元宇宙展厅"[2] - 文创产品需结合现代审美,数字策展需注重交互逻辑,技术应用需包含文化内核[2] 文博热的核心驱动力 - 消费者行为从"看文物"转向"玩文物",从"逛博物馆"转向"买文创"[3] - 新职业从业者将历史文化转化为产品温度,推动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3] - 行业增长反映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就业市场活力增强[3]
《茶歇分享会》儿童节特辑 | 推荐这些国内外宝藏博物馆,适合孩子们来打卡!
野村集团· 2025-05-30 18:34
博物馆推荐特辑 - 文章核心观点是野村集团员工推荐适合儿童参观的全球博物馆,强调寓教于乐和亲子互动体验 [2][5][8][13][15][18][22] 上海地区推荐 - 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以摄影展览为主,视觉刺激强,7岁以下儿童免票,配套苏州河畔散步和主题工作坊 [2] - 上海汽车博物馆展示近百辆古董车覆盖50个品牌,设有推车友好区和周边绿地公园 [15] 欧洲地区推荐 -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拥有大量生态标本,设有儿童互动答题屏幕,动线设计合理 [5] - 维也纳美泉宫提供多语言讲解器,含历史宫殿、花园迷宫和儿童游乐区,可全天游玩 [8] - 佛罗伦萨列奥纳多互动博物馆展示达芬奇发明,提供机械装置互动和趣味学习体验 [22] 北京地区推荐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展示明代天宫藻井等珍品,提供专业讲解和火爆文创产品 [13] 纽约地区推荐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涵盖五千年人类艺术史,可通过绘本和寻宝游戏培养儿童艺术兴趣 [18]
文创产品新意十足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4
文创产品市场表现 - 文创产品成为旅游观光新潮特产 故宫日历 天宫藻井冰箱贴等成为爆款 深受年轻人喜爱 [1] - 文创产品成交量同比增长前5位类别为日历 冰箱贴 徽章 书签和摆件 其中日历和冰箱贴成交量同比增长均超10倍 [1] - 河北 山西博物馆文创产品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 中国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件 [1] 文创产品发展趋势 - 文创热与文博热相互促进 文创店成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 牌匾 画卷 青铜器等镇馆之宝化身为冰箱贴 钥匙扣等产品 [1] - 文创产品结合AR技术 扫码可看高清动态文物展示 实现文物 文创和数字化融合 [2] - 文创解锁盲盒玩法 衍生出考古盲盒 非遗盲盒等 互动感强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成为人社部认可新职业 [2] 文创产品创新方向 - 文创产品需深耕文化内涵 精准把握市场需求 避免简单将文化元素印在普通商品上 [2] - 需深度挖掘文化创意表达 防止产品同质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打击盗版抄袭 激发原创者积极性 [2] - 文创产业已形成覆盖设计 生产 营销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1]
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新趋势汇聚 文化出海正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央视网· 2025-05-25 17:52
文博会规模与参展情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至26日举办 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 [1] - 文化消费文旅融合展馆人气旺盛 展示历史名胜、文化街区、文创产品、沉浸式旅游体验等特色展品 [3] 科技赋能文旅产品创新 - 浙江科创企业推出可折叠飞行相机 具备AI算法精准定位跟拍功能 支持全地形、低空、近距离飞行及高速运动跟拍 手掌感应回收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4][6] - AI生成旅游照片技术受追捧 可根据文旅目的地和写真风格定制私人照片 设备已投入多个景区应用 [8] 非遗国潮IP化转型 - 江苏展区非遗苏绣与三星堆IP结合 绒花产品衍生为胸针、发饰、相册摆台等 赋予传统文化新寓意 [10] - 安徽展区创意实景搭建六尺巷 黄梅戏人物手办IP"有戏"融合萌态造型与传统戏曲元素 [10] - 北京展区藻井冰箱贴、潮玩IP泡泡玛特labubu海外营收翻3倍 推动中国设计国际化 [10] - 浙江展区潮玩积木结合古建筑榫卯结构 马面裙融合传统剪裁与现代面料 [12] 文化出海新趋势 - 网文、网剧、网游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 《哪吒》《熊出没》海外票房破纪录 《黑神话:悟空》全球畅销 [13] - 游戏出海从简单翻译转向本地化定制 网剧出海借助大模型工具快速生成文本、剧本及海报 提升文化融合深度 [13]
文博场馆成城市旅游新地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3 06:52
文博游市场热度 - 文博场馆成为城市旅游新地标,吸引游客"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7] - 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十大博物馆人气最高,几乎每天人山人海 [8] - "博物馆"搜索量同比增长近500%,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搜索量增长超900% [8] - 洛阳博物馆因"牵手女陶俑"爆红,热度增长91% [8] - 三线及以下城市博物馆订单量占比达30%,同比增加7% [10] - 潍坊风筝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倍,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增长208% [10] 特色主题博物馆崛起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特色主题馆热度显著增长 [10] - 自贡恐龙博物馆以独特恐龙化石展览吸引大量游客 [10] - 景德镇博物馆通过互动体验展示陶瓷文化,带动当地手工艺品销售和餐饮业发展 [10] - 特色主题馆受欢迎原因包括主题贴近生活、展览视角新颖、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等 [11] 创新体验模式 - 海南省博物馆推出VR项目《遇见东坡》,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苏东坡人生 [12][13] - 博物馆推出数字文物、机器人讲解、沉浸式展演、剧本游等新体验形式 [13] - 短视频和网络直播成为博物馆吸引游客新途径,如"无语菩萨"陶瓷雕塑爆红 [13] - 博物馆文创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126%,联名文创产品如"绿马跳跳"受年轻人喜爱 [14] - 抖音电商与百家博物馆合作推出"国潮奇妙物语"活动,线上展示销售文创产品 [14] 热门旅游线路 - "故宫-景山公园"、"兵马俑-华清宫"等一日跟团游产品预订热度显著增长 [9] - 成都大熊猫基地-三星堆、岳麓书院-湖南博物院等组合线路受欢迎 [9] - 特色博物馆如洛阳古墓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成为文博游新潮流 [10]
北京展区亮相深圳文博会,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气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2 10:33
北京展区概况 - 北京展区以"科技赋能 创意引领"为主题 展示近60家重点文化机构 园区和企业的最新理念 服务与作品 [3] - 展区面积达1188平方米 包含五大板块 涵盖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内容 [3] - 展区设计融合北京市花"月季"与中轴线水墨元素 体现传统与现代结合 [4] 文化科技融合展示 - 黑弓集团打造《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装置 采用琉璃瓦造型与裸眼3D技术呈现中轴线秩序之美 [4] - 中图云创与首都图书馆合作推出VR作品《版画中轴》 还原历史版画中的中轴线风貌 [4] - PICO展示《太空奥德赛》等VR游戏 完美世界推出AR试衣镜实现京剧装扮秒换 [7] - 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Lite"人形机器人亮相 展示拟人奔跑技术 [7] 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 国礼《燃灯佛舍利塔》 京绣《翠色莲花双凤喜相逢》等首次在文博会展出 [5] - "旧书新知"板块提供9000余本现代文学初版本 孔夫子旧书网展出千余件京剧文献 [6] - 抖音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发"识典古籍"平台 提升古籍阅读便捷性 [6] 文商旅体融合产品 - 推出大运河博物馆联票 通州文博季300余项优惠及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专属盲盒 [8] - 亮马河游船 798·751产业园 首钢SoReal科幻乐园等推出针对性优惠活动 [8] - 京东方裸眼3D技术复刻北京景观 联动星空藻井冰箱贴 花丝镶嵌等文创产品 [10] 北京文化产业数据 - 北京文化发展指数连续八年全国第一 202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5851.4亿元 同比增长12.5% [10] - 文化企业利润总额754.2亿元 同比增长33.7% 新闻信息服务占全国近1/3份额 [10] - 内容创作生产占全国近1/4 新闻出版等领域居全国前列 [10]
博物馆冷热不均? “大动脉”与“毛细血管”都须激活
中国青年报· 2025-05-17 06:28
博物馆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反映博物馆从文化守护者转型为社会建构者的新使命[1] - 热门博物馆出现"一票难求"现象,如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累计接待观众突破200万人次,创全球168小时连续开放纪录[2][3]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2024年游客量同比2023年增长5倍,"五一"期间5天接待3.7万人次,天宫藻井冰箱贴成为文创爆款[4] - 行业存在明显"冷热不均",小微博物馆如郭守敬纪念馆年客流量仅3万多人次,需通过创新运营提升吸引力[7][8] 热门博物馆运营策略 - 上海博物馆通过"博物馆奇'喵'夜"、古埃及主题跨年Cosplay活动等创新形式提升体验,第100万名观众获馆长赠送文创礼物[2]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通过增加志愿者、分散导览路线缓解客流压力,8万平方米场地中展厅容量有限影响体验舒适度[5][6] - 专题类博物馆借势文化热点,如北京中轴线申遗推动古建博物馆开放先农坛神仓建筑群等新区域[4] 小微博物馆破局路径 - 郭守敬纪念馆通过多版本导览(亲子版/明星版)、伴学手册、主题微展览(如"桥见"中轴线古桥展)提升专业性[8][9] - 建立品牌活动矩阵,6年举办60余期"守敬讲坛"、16期"运河书会"及主题音乐会,推动内容"进校园"联动[9][10] - "博物致知"团队开发周口店猿人卡通IP、考古博物馆联名《哪吒》文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提升冷门馆认知度[14] 行业创新方向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博物馆开创"航站楼+文物展"模式,实现文化传播与空间赋能双赢[15] - 专家建议采用"IP联动""大馆带小馆"机制,政府统筹文博资源匹配文旅服务[15] - 青年群体通过调研60余家博物馆提出策展改良、线路整合等方案,推动均衡发展[13][14]
中华文化主题展精彩亮相巴黎博览会(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30
第121届巴黎国际博览会概况 - 第121届巴黎国际博览会于5月11日闭幕,为期12天,是法国乃至欧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展会之一 [2] - 博览会设置全球文化展、家居装饰展、汽车出行展以及巴黎市集等多个主题展区,吸引超过40万名观众参观 [2] - 自1904年创立以来,巴黎国际博览会致力于向欧洲观众展示全球文化,今年恰逢欧中建交50周年 [5] "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 - 中国外文局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的"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以"中国风·中国潮"为主题,荟萃近2000件各具特色的展品 [2] -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山西、河南、浙江、深圳等地的10家文化机构和30家科创企业组团参展,中国主题馆面积较去年增加1倍 [2] - 展品涵盖剪纸、陶瓷、刺绣等传统工艺,动漫IP《哪吒》等文创产品,以及"AI数字人"等前沿科技产品 [2] 中国文创产品展示 -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藻井冰箱贴、裸眼3D敦煌明信片、点翠嵌珠金龙凤冠饰品等文创产品 [3] - 河南展台展示以丝路文化为灵感的"马卡龙"配色唐三彩工艺品,融合传统与现代审美 [3] - 洛阳城市礼物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系列文创产品更贴近年轻人的文化审美和兴趣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 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制茶、剪纸、泥咕咕、台州刺绣等传统技艺 [4] - 山西中阳剪纸"镂空留线"核心技艺被演绎,剪纸服装系列将非遗技艺与时装剪裁结合 [4] - "牟氏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演示制茶过程,向观众介绍中国茶特色 [4] 深圳特色文旅项目推介 - 深圳首次参展巴黎国际博览会,重点推介"前海冰雪世界"和"湾区之眼"两个特色文旅项目 [5] - "湾区之眼"聚焦五大亮点,以近10万种精选好书的新型阅读空间为驱动,连接超2万平方米屋顶星空花园及近3万平方米商业通廊等 [5] - 项目计划8月开业运营,将重点打造"湾区发布厅",策划国际文学季、双城科幻对话等国际交流单元 [5]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介绍,中国已有59项文化遗产和4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 [5] -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表示,希望通过博览会平台以贴近公众的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6] -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表示,"遇鉴中国"主题展旨在让博览会成为欧洲民众深入了解中国的窗口 [6]
“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亮相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02 14:51
文化展览与传播 - "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博览中心揭幕,作为巴黎国际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参与 [1] - 展览以"中国风·中国潮"为主题,展品涵盖传统工艺品和前沿科技潮流展品,近2000件展品全面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地域特色以及创新发展成果 [2] - 展览采用"文化展品+文艺展演+文创展售+文娱体验+知识分享"的多元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丰富多彩、立体生动的中国国际形象传播平台 [9] 文创产品与非遗展示 - 各类代表性"网红"文创产品引人驻足,包括故宫藻井冰箱贴、仿明代点翠嵌珠金龙凤冠饰品、敦煌裸眼3D明信片、哪吒主题剪纸等 [2] - 洛阳市带来了东方博物馆之都、唐三彩、牡丹、城市建筑等系列文创产品,其中"马卡龙色"唐三彩小马成为展区人气产品 [4] - 非遗文化展示成为展览亮点,台绣、团扇、剪纸、泥咕咕等传统工艺精品亮相,非遗传承人现场示范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7] 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表示中国政府重视文化传统,积极与国际机构合作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8] -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杨新育介绍中国已有59项文化遗产和4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 [8] - 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督导卡特琳·鲁杰里表示今年适逢欧中建交50周年,双方应加强人文交流 [11] 地方特色与创新展示 - 深圳市首次参展巴黎国际博览会,重点推介"前海冰雪世界"和"湾区书城"两大文化旅游项目 [9] - 深圳前海自2010年成立以来短短十五年时间,已经从一片滩涂成长为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9] -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指出中国国际传播方式更加精准、生动,更具吸引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