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言犀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官宣:大模型品牌升级!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7:53
JoyAI大模型升级 - 京东在WAIC2025期间宣布将言犀大模型品牌升级为JoyAI,拥有从3B到750B的全尺寸模型,涵盖语言、语音、图像、视频、数字人等多种模态 [5] - JoyAI通过动态分层蒸馏、跨领域数据治理等创新技术,将大模型推理效率平均提升30%,训练成本降低70% [5] - 最新推出的750B大模型性能比肩行业一流水平 [5] - JoyAI已深入零售、物流、医疗、工业等领域,服务超百万商家,应用于数百个细分业务场景 [7] JoyAgent智能体开源 - 京东云正式开源JoyAgent智能体,是行业首个100%开源的企业级智能体,涵盖前端、后端、框架、引擎及核心子智能体 [8] - JoyAgent具备三大核心特性:100%开源、高可用性、性能强,在GAIA榜单准确率超过75% [10] - JoyAgent上线GitHub三天即收获超1000颗星标,被开发者评价为国内少数拥有"完整产品级闭环能力"的多Agent系统 [11] - 支持个人开发者和初创公司开箱即用,也支持企业级开发者私有化交付 [10] JoyInside附身智能 - JoyInside将角色大模型驱动的对话智能体植入智能硬件,基于日均超千万次交互沉淀优化产品交互体验 [13] - 在教育领域,接入JoyInside的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人均对话轮次提升148%,心大陆机器人平均用户对话时长提升50% [15] - 在陪伴场景,Fuzozo芙崽潮玩接入JoyInside后实现高精度情绪感知与拟人化反馈,"618"首发预售超3000件 [15] - 京东面向机器人、AI玩具、智能硬件品牌开放JoyInside限时免费接入计划,提供"软件+硬件+内容生态"一体化方案 [16] 数字人应用 - 京东高商业可用数字人情感表达与场景适配能力超越80%真人主播,服务超20000家品牌 [18] - 高定数字人追平头部真人主播效果,带动MCM直播间用户停留时长提升3倍,Coach直播间成交转化率提升10倍 [19] - 数字人已从直播间扩展到品牌形象代言、情感交互陪伴等多元化营销场景 [19] - 数字人在知名童装品牌巴拉巴拉实现矩阵直播,贡献GMV占比达15% [19] 行业趋势 - 行业共识显示AI竞争主战场正从基础模型研发转向应用层突破 [19] - 大模型通过业务场景淬炼反哺技术进化,形成"越用越精、越用越强"的数据飞轮 [19] - 深度应用正在重塑大模型生产力,引领产业更快走向智能化未来 [20]
《AI浪潮下的中国品牌》发展趋势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10 18:32
AI技术发展现状与消费者认知 - 2025年DeepSeek-R1模型发布后,AI应用加速普及,超半数受访用户对AI技术较为熟悉,80%用户认为AI能解决日常部分问题 [1] - 国内AI技术在3C数码、家电等领域与海外并驾齐驱甚至领先,65%消费者认可AI技术对中国品牌力的提升作用 [1][21] - AI技术从实验室渗透至社会各领域,包括智能语音助手、图像生成工具、工业机器人等,显著提升生活效率 [6] - 52%消费者已较深入使用AI相关产品或服务,35%尝试过部分AI产品,仅15%对AI不感兴趣 [17][33] 消费者需求与产品偏好 - 智能穿戴、家电、手机、汽车是消费者最感兴趣的AI实物产品,健康管理、学习教育、安全防护、高效办公为核心需求场景 [1][12][35] - 47%消费者未来购买产品时要求必须融合AI技术,73%会优先考虑接入AI功能的中国品牌 [1][12] - AI手机、AI PC、AI洗衣机等产品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300%-500%,AI试装/试妆、线上问诊等服务受青睐 [33][35] - 职场资深人士、当家掌柜、单身青年为三大典型人群:职场人士愿为AI支付溢价,当家掌柜关注家庭场景,单身青年偏好娱乐工具 [13] 中国品牌AI应用表现 - 华为、小米、海尔等品牌通过AI技术融合塑造科技感与创新力形象,但在高难度场景的问题解决能力仍需优化 [2][24] - 44%消费者认为中国AI技术主要在3C数码和家电领域表现突出,51%认可AI技术使中国品牌更具领先性 [24] - 消费者期待中国品牌深化AI与产品融合,提升智能化水平,展现技术领先性(51%)、创新力(49%)和温度感(43%) [24] 市场传播与消费者触达 - 微信生态(43%)、短视频平台(66%)、电商平台(39%)是消费者获取AI资讯的关键渠道 [28][29] - 产品发布会(52%)、技术科普(49%)、深度分析文章(44%)最易激发消费者兴趣 [26][27] - 政府官方报道(87% TGI)和品牌官方介绍(77% TGI)是建立信任的核心内容来源 [26]
618:商户扶持加码,竞争维度延展
华泰证券· 2025-05-30 10: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互联网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18电商大促活动平台核心趋势为商户扶持大幅加码,竞争维度进一步延展,平台减少绝对低价恶性竞争,追求多维度竞争力强化,落实为商户减负赋能主线,推荐阿里巴巴、京东[1] 各部分总结 电商大促趋势 - 规则简化提质增效,活动时间多数变长,预售机制部分回归且预售期缩短,多数平台取消跨店满减,降低用户凑单行为和退货率,优化活动机制,是前期商户扶持方向延续[2] - C端竞争激烈,从大额C端补贴转向即时零售交叉销售、多渠道合作营销等多维度投入,降低消费者价格敏感度,转向关注产品质量[3] - 国补行动拉动效果持续,截至4月27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超7200亿元,超1.2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部分平台加码国补品类补贴,刺激消费需求释放和存量消费品升级换新,如京东3C数码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4] - AI工具日渐成熟赋能商户经营,如阿里巴巴升级全站推广产品,推出AIGC产品“图生视频”提高物料准备效率[5] 活动规则与优惠 - 活动时长同比拉长,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2025年618活动时长分别为39天/37天/39天/37天/34天,多数平台活动时间同比增加,淘天预售制部分回归且预售期缩短[11] - 满减促销弱化,多数平台取消跨店满减,推出更直接立减活动,如天猫官方立减85折,拼多多百亿补贴叠加平台补贴,京东保留部分满减活动,直播平台策略也有变动[13] - 平台促销强化用户体验和简化购物流程,除立减和领券活动外,还推出多样化额外优惠活动,如淘天“一键领券、自动结算”,京东白条6期分期免息等[15] 即时零售 - 淘天京东发力即时零售,淘宝天猫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设置一级入口,联动饿了么运力推出高补贴活动;京东外卖上线75天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单,618期间百亿补贴持续加码,将每月18日定为“京东超级外卖日”,试图结合“远场电商+近场零售”,提高电商补贴转化率[17] 商家侧扶持 - 各大平台强化扶持中小商家和减负,如拼多多降低商家虚假发货赔付比例和标准,放宽价格限制;淘天降低商家报名门槛,为新商提供寄件补贴券包,两波段促销合并招商[20] - 平台为商家节约佣金与广告投放,提高运营与投放效率,如阿里妈妈异常秒退订单返款补贴政策开放,抖音、拼多多推出推广费用返还政策[21] - 淘宝天猫、京东与小红书合作撬动流量增长,小红书与淘宝天猫推“红猫计划”,与京东达成商业合作,有望提高品牌广告转化效率[22] AI赋能商家 - 更多AI+电商工具走向台前,淘宝天猫为商家提供“图生视频”等AIGC产品,提升素材制作效率,节省成本和时间;京东向POP商家开放五大免费AI爆款营销产品,助力商家降本增效[24][25] 国补与销售情况 - “国补”政策促进消费者购买热情,近九成消费者将“国补”商品锁定至618购买,消费者倾向选购高单价商品和多品类采购,消费升级特征明显[28] - 国补叠加大促补贴带动3C家电消费,淘宝618开卖首小时各行业成交超预期,京东3C数码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抖音618首周手机、数码、大家电增速最快[31] 重点推荐公司 - 重点推荐阿里巴巴、京东,投资评级均为买入,目标价分别为189.60美元、51.24美元[10] - 阿里巴巴4QFY25总收入2365亿元,同增6.6%,经调整EBITA为326亿元,同增36.1%,淘天变现率提升带动利润超预期,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7%,预计淘天持续释放商业化能力,云业务加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36] - 京东1Q25营收同增15.8%至3011亿元,非GAAP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43.4%,预计零售业务延续稳健增长,关注外卖等新业务投入产出效果,“买入”评级[36]
稚晖君的机器人公司,京东投了 | 36氪独家
36氪· 2025-05-24 17:22
具身智能行业融资动态 - 2025年具身智能领域融资热潮持续升温 [3] - 2025年一季度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共发生37笔融资,涉及33家企业,总金额达35亿元 [6] -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作为国资背景基金于2025年4月成立,首笔投资投向智元机器人 [4] 智元机器人核心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23年,与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并列国内具身智能第一梯队 [4] - 股东阵容包括高瓴创投、奇绩创坛、百度风投、比亚迪、上汽创投等知名机构及产业资本 [4] - 2025年1月实现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2025年计划出货量数千台,营收预计数倍增长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成立8个月后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远征A1,2024年8月推出第二代A2 [6] - 已构建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线,覆盖教育、工厂、迎宾等场景 [6] - 创始人彭志辉(稚晖君)为前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成员,拥有机器人领域技术背景 [5] 京东的具身智能布局 - 京东基于电商与物流业务属性持续加码具身智能投资,2024年7月战略投资橡鹭科技 [7] - 2025年成立专项业务部门聚焦家用场景智能产品研发,内部多团队并行前沿技术开发 [8] - 软件层面推出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开发制造业专用AI智能体 [8] 行业竞争格局 - 智元机器人2025年连续完成两轮融资,3月腾讯领投,5月获京东及上海具身智能基金投资 [4][6] - 产业资本加速入场,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与国有资本共同推动赛道发展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