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结晶果糖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增长至1.96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4 09:25
结晶果糖行业概述 - 结晶果糖是一种单糖,甜度为蔗糖的1.2~1.8倍,天然存在于水果、蜂蜜和谷物中,具有低GI指数、不依赖胰岛素、防龋齿等特性,适合血糖敏感人群和儿童 [3] - 主要产品形态包括结晶果糖粉(白色结晶性粉末)和液态结晶果糖(浅黄色液体) [4] - 广泛应用于功能饮品、果脯蜜饯、高端宠物食品、保健食品、果酒、果醋酿造等行业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结晶果糖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0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96亿元 [1] - 全球结晶果糖行业销售额从2019年的299.28百万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551.29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0% [12] - 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达12.14万亿元,同比上涨3.61%,推动结晶果糖需求增长 [1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料主要为玉米、甘蔗等农作物,玉米2024年产量达29491.69万吨,同比上涨2.10% [6][8] - 中游为结晶果糖生产加工环节,下游应用包括食品、饮料、医药和保健品等 [6] - 玉米产量增长为结晶果糖原材料供应提供保障 [8]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包括保龄宝、百龙创园、西王糖业、鸿昌糖业、飞天生物等 [16] - 保龄宝2025年Q1营业收入6.85亿元(+24.23%),归母净利润0.5亿元(+117.35%) [17] - 百龙创园2025年Q1营业收入3.13亿元(+24.27%),归母净利润0.81亿元(+52.06%) [19] 发展趋势 - 粒径控制技术将更精准,提升产品在饮料、烘焙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21] - 应用领域将拓展至医药、保健品、宠物食品、航空食品等新兴市场 [22] - 生产技术持续升级以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满足高质量需求 [23]
中粮科技(000930) - 000930中粮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1
2025-07-11 11:10
阿洛酮糖技术与审批 - 中粮与其他企业在阿洛酮糖技术工艺上最大差异在酶制剂和产酶菌株,中粮是唯一获批的酶法生产企业,获批的酶制剂做了相关专利部署 [1] - 中粮从酶到产品获批基本用了两年,经过农业部批准菌株安全性,卫健委审批酶的安全性和糖列入新食品原料,其他企业审批流程和时间无法预知 [1] 阿洛酮糖用量 - 目前卫健委批准阿洛酮糖每天推荐用量 20 克,基于人群实验按最低量审批,未来若有更多实验数据证明安全性,用量可能提升 [1] - FDA 批准的阿洛酮糖安全用量是 33 克/天,除美国外还有十几个国家批准用量在每天 20 克以上,国内批准的推荐用量标准较严格 [2] 阿洛酮糖市场与应用 - 阿洛酮糖应用领域广,未来需有消费者普遍认识且喜欢的终端产品才能提升市场体量 [2] - 公司开展了阿洛酮糖在饮料、烘焙等不同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未来会和下游企业共同开发应用解决方案 [2] - 公司阿洛酮糖已具备国内销售资质,正加大力度推进加工端进度,预期短时间内推向市场 [2] - 下游奶茶、奶制品等企业在法规申报时做了配方测试,表达了购买意愿,近期一些下游客户开始询问产品销售情况 [2] 公司优势与竞争力 - 公司获批的先发优势领先时间难以估算,其他企业获批时间不可掌控,审批过程严谨需一定时间 [2]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市场准入先发优势、科技创新核心能力、提供有竞争力的应用解决方案和全方位产业布局 [2][3] 阿洛酮糖成本与技术 - 阿洛酮糖成本中原料成本占主要方面,实验室酶转化率约 33%,大工业应用中转化率在 28% - 30% [3] - 随着下游市场放量和工业化生产规模提高,阿洛酮糖生产技术迭代会加快,降低加工成本 [3] 阿洛酮糖市场空间 - 未来 3 - 5 年,阿洛酮糖在饮料、烘焙等领域总体用量预计达 15 万吨到 20 万吨,能扩大应用领域 [3][4] 其他项目进展 - 丙交酯搬迁项目力争今年年底试投产,规划产能 3 万吨,开工率会逐步提升 [4] - 成都公司扩建项目力争今年 8 月底前投产,太仓项目已注册成立公司做开工准备,西北项目按计划开展前期调研论证 [4]
广发期货日评-20250709
广发期货· 2025-07-09 13: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来到新一轮美国贸易政策谈判窗口期,指数突破短期震荡区间上沿,中枢上移,可考虑做牛市价差策略;各品种根据自身情况有不同的走势和操作建议,如部分品种建议逢低做多、部分建议单边观望、部分建议关注套利操作等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融 - 国债:资金利率筑底叠加股债跷跷板效应,期债短期或呈窄幅震荡,单边策略适当逢调整多配,接近前高注意止盈,关注资金利率走向,曲线策略推荐关注做陡 [3] - 贵金属:市场消化部分美国关税影响,美元走强黄金回落,金价维持在3300美元(765元)附近波动,卖出790以上虚值黄金看涨期权;白银走势受黄金和有色工业品影响反复,短期在36 - 37美元区间震荡 [3] - 集运指数(欧线):EC盘面上行,EC08主力合约谨慎偏多 [3] 黑色 - 钢材:工业材需求和库存走差,关注表需回落幅度,单边操作暂观望为主,套利关注多材空原料套利操作 [3] - 铁矿:黑色情绪好转,反内卷利多估值提升,逢低做多,波动区间参考700 - 750 [3] - 焦煤:市场竞拍流拍率下降,煤矿复产预期加强,现货偏强运行,成交回暖,煤矿出货好转,逢低做多 [3] - 焦炭:主流钢厂6月23日第四轮提降落地,焦化利润下行,价格接近阶段性底部,逢低做多 [3] 有色 - 铜:LME软逼仓逻辑走弱,关注美国关税政策节奏,主力参考78500 - 80000 [3] - 氧化铝:现货阶段性收紧,盘面强势突破3100压力位,主力参考2850 - 3150 [3] - 铝:现货贴水扩大,库存小幅累积,主力参考19800 - 20800 [3] - 铝合金:盘面跟随铝价震荡,淡季基本面维持弱势,主力参考19200 - 20000 [3] - 锌:关税担忧情绪再起,需求预期仍偏弱,主力参考21500 - 23000 [3] - 锡:短期宏观扰动较大,关注美关税政策变动,高位空单继续持有 [3] - 镍:宏观风险仍存盘面小幅回落,产业过剩仍有制约,主力参考118000 - 126000 [3] - 不锈钢:盘面小幅提振,基本面未有明显变动,主力参考12500 - 13000 [3] 能源化工 - 原油:关税问题有所缓和,叠加利多因素带动盘面上涨,建议短期偏多思路对待,WTI上方阻力给到[68, 69],布伦特压力在[70, 71],SC在[510, 520] [3] - 尿素:需求端仍有部分订单支撑,后市需关注出口面消息进展,短期需谨慎逢低入场,若实际需求无法满足预期则离场,主力合约支撑位调整到1690 - 1700 [3] - PX:油价偏强但供需边际转弱,短期PX驱动有限,PX09短期在6500 - 6900区间运行,关注区间下沿支撑 [3] - PTA:供需预期转弱但成本端偏强,PTA维持震荡,TA短期在4600 - 4900区间震荡,区间上沿偏空配,TA9 - 1滚动反套为主 [3] - 短纤:工厂减产预期下,加工费有所修复,PF单边同PTA,PF盘面加工费低位做扩为主,盘面加工费关注1100附近压力及后期减产兑现情况 [3] - 瓶片:需求旺季,瓶片减产增加,加工费修复,PR跟随成本波动,PR单边同PTA,PR8 - 9逢低正套,PR主力盘面加工费预计在350 - 600元/吨区间波动,关注区间下沿做扩机会 [3] - 乙醇:供需逐步转向宽松,且短期需求偏弱,预计MEG上方承压,短期关注EG09在4400附近压力,逢高卖出看涨期权,EG9 - 1逢高反套 [3] - 烧碱:宏观刺激反弹,关注氧化铝采买价格是否跟随,短期宏观情绪偏强下预计低位有反弹,但势能有待现货跟进 [3] - PVC:“供给侧优化”预期带动,短期仍需关注7月反倾销税裁定,近月反弹空间谨慎看好 [3] - 纯苯:供需边际好转但高库存下近月驱动有限,远月谨慎偏空,因纯苯首行合约BZ2603时间较远,供需博弈下驱动有限,单边谨慎偏空或观望,月差反套对待 [3] - 苯乙烯:供需预期偏弱且成本支撑有限,苯乙烯或逐步承压,建议卖出EB08执行价7500以上的看涨期权 [3] - 合成橡胶:装置突发意外,丁二烯反弹,提振BR上涨,短期关注BR2508在11500附近压力 [3] - LLDPE:成交走弱,价格小幅下跌,短期震荡 [3] - PP:供需双弱,成本端支撑走弱,谨慎偏空对待,可7250 - 7300介入空单 [3] - 甲醇:基差快速走弱,关注伊朗发运,区间操作2200 - 2500 [3] 农产品 - 糖类:美豆偏弱,连粕弱势跟随,短线操作 [3] - 生猪:7月市场供应收紧,盘面贴水行情存支撑,关注14500附近压力 [3] - 玉米:利空情绪逐步释放,盘面跌幅受限,偏弱震荡 [3] - 油脂:油脂小幅上涨,P09或在8700附近重新承压 [3] - 白糖:海外供应前景偏宽松,反弹偏空交易 [3] - 棉花:下游市场保持弱势,逢高短空持有 [3] - 鸡蛋:现货保持偏弱格局,长周期仍偏空 [3] - 苹果:交易清淡,价格走弱,主力在7700附近运行 [3] - 红枣:市场价格小幅波动,主力在10500附近运行 [3] - 花生:市场价格震荡偏稳,主力在8100附近运行 [3] - 纯碱:累库持续,过剩格局凸显,反弹空思路 [3] 特殊商品 - 玻璃:宏观氛围转暖,盘面整体表现偏强,短线观望 [3] - 橡胶:基本面走弱预期,14000以上空单继续持有 [3] - 工业硅:工业硅期价跟随多晶硅震荡回升,观望 [3] 新能源 - 多晶硅:多晶硅现货报价上调,期货价格多合约涨停,观望 [3] - 碳酸锂:盘面偏强运行,宏观风险增加基本面仍有压力,主力参考6 - 6.5万运行 [3] 股指 市场交易情绪趋于乐观,大盘冲击新高 [4]
中粮科技(000930) - 000930中粮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3
2025-07-03 11:48
公司概况 - 2025年7月2日,中粮生物科技联合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酶法工艺生产阿洛酮糖获批为新食品原料,公司成全国首家且唯一一家通过酶法工艺生产阿洛酮糖的获批企业 [1] - 参与投资者交流会的单位众多,包括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Dymon Asia Capital Limited等 [1] - 交流会于2025年7月2日20:00举行,地点在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兆泰国际中心A座22层及各电话会议方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公司董事会秘书潘喜春先生、研发创新中心总经理李凡先生 [1] 研发历程 - 2017年开始联合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启动酶法制备阿洛酮糖研发和技术攻关,突破性开发出高稳定性D - 阿洛酮糖 - 3 - 差向异构酶,攻克相关技术,打通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全链条 [2] - 2021年7月启动法规申报工作,2023年5月6日获批成为国内首个该类别食品加工用酶制剂 [2] - 累计申请17项覆盖D - 阿洛酮糖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其中10项已获授权 [2] 审批流程与意义 - 2017年8月启动研发,2021年开始法规申报,历经农业部审批、卫健委审批等阶段,2022年5月获菌株安全许可,2023年5月酶制剂获批,2023 - 2025年做安全性验证,2025年3月公开征求意见,2025年7月2日获新食品原料认可 [3] - 获批使公司阿洛酮糖生产获国内合规地位,且是目前唯一一家用特定酶法生产阿洛酮糖获批复的企业 [3] 审批指向性与其他企业资质 - 卫健委审批有明确企业指向性,目前仅中粮用特定酶生产的阿洛酮糖可作为新食品原料使用 [4][5] - 中粮提交的产品经详细实验,数据完整论证充分获批,其他企业是否经历同样严格实验和评估暂不清楚 [6] 阿洛酮糖优势与应用 - 与赤藓糖醇相比,在代谢和健康功效、口感和加工特性、身份属性上有优势,未来应用范围更广阔 [7] - 公司开展了阿洛酮糖在饮料、烘焙、乳制品三大领域的应用技术实验,与大型企业有沟通和方案开发,将为小型客户定制方案 [11] 成本与产能 - 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大,阿洛酮糖成本会下降,未来市场定价根据应用场景有差异 [8] - 酶法加工在工业生产中可承受50%的底物浓度,产物浓度高,分离提取成本有优势 [9] - 公司产线建设将进入加速通道,借助前期技术积累降低综合成本 [10] - 国内阿洛酮糖单套产能规划一般在1万吨左右,全新建设生产线时间约10个月,产能落地与选址和政府立项有关 [12] 其他问题 - 理论上授权合法使用酶技术的企业可销售,但公司从商业角度未进一步考虑 [11] - 食品饮料企业使用阿洛酮糖,除考虑推荐用量外,符合理化指标和团体标准即可正常使用 [11] - 目前能生产阿洛酮糖的酶约四五种,获批酶制剂的有三家,中粮因大量实验和详细论证获批 [12] - 2023年5月6日卫健委发布的《关于蓝莓花色苷等14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及附件可查询批复信息,也可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查阅相关专利信息 [12]
保龄宝2024年业绩高增同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代糖增长逻辑是什么?
新浪证券· 2025-04-16 18:33
资产减值计提 - 公司拟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合计765万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73万元(应收账款坏账损失352万元,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转回279万元),存货跌价损失692万元 [1] - 此次计提将减少2024年度利润总额765.4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减少584.0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资产相应减少584.07万元 [1] - 公司表示计提旨在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资产和财务状况,符合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 [1] 2024年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93.80万元至12,412.87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00%-130%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293.80万元至13,912.87万元,同比增幅达251.82%-298.16% [2]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2919元/股至0.3357元/股,上年同期为0.15元/股 [2] 业绩驱动因素 - 成本端:通过供应链优化与生产工艺改进实现采购成本与生产成本双降,主要原材料玉米、玉米淀粉及能源价格同比下降,全年节约生产成本 [2] - 产品端:差异化果萄糖浆、高端益生元、膳食纤维、无糖型低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显著提升,功能糖类和代糖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3] - 国际市场:赤藓糖醇市场价格及销量逐步回升,借助欧盟反倾销政策机遇重构欧洲市场体系,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3] 营销与技术发展 - 营销策略:针对银发经济健康消费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深入食品、乳品、保健品等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并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推广投入 [3] - 技术研发:持续优化益生元、膳食纤维及代糖产品工艺,引入合成生物学与精细发酵技术开发新产品,布局无糖型低水活膳食纤维、HMO、DHA藻油及乳果糖等新兴领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