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高镍9系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从三季报看中国经济 科创驱动上市公司稳中向好
经济日报· 2025-11-13 08:16
总体业绩表现 - 沪深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经营业绩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1] - 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如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表现突出,科技创新驱动特征明显 [1] - 消费行业景气度在政策依托和需求回暖拉动下回升 [1] 电子行业 - 电子行业整体步入上行通道,深市电子行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3%,净利润791.22亿元,同比增长32.12% [3] - 第三季度电子行业净利润336.11亿元,环比增长33.76%,连续3个季度增长 [3] - AI算力需求增长带动半导体产业,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2%、25% [2] - 国产算力获市场认可,寒武纪前三季度营收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2] - 海光信息前三季度营收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2] - 消费电子需求回暖,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7% [3] - 国产替代加速,半导体设备公司北方华创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5% [3] - A股电子行业三季度总营收约8984.9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531.4亿元,同比增长46% [4]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三季度同比上涨6.5%,较二季度改善 [3] 新能源领域 - 深市新能源领域(电池、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前三季度合计收入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6%,归母净利润787.05亿元,同比增长31.87% [5] - 电池、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细分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0.60%、16.89%、82.56% [5] - 第三季度电池、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5.36%、10.35%、5.87% [5] -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总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 [5] - 先导智能前三季度营收104.39亿元,同比增长14.56%,归母净利润11.86亿元,同比增长94.97% [6] - 华友钴业净利润同比增长40%,璞泰来净利润同比增长37% [6] - 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通威股份第三季度同比、环比大幅减亏,弘元绿能、大全能源第三季度扭亏为盈 [6] - 电池片组件公司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前三季度同比大幅减亏 [6] 消费行业 - 消费行业业绩回升,深市家用电器行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7%,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4% [8] - TCL智家前三季度营收143.46亿元,同比增长2.87%,归母净利润9.77亿元,同比增长18.45% [8] - TCL智家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27.51%,连续17个季度同比正增长 [8] - 科技驱动消费升级,科沃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1%,海尔智家净利润同比增长15% [9] - 智能出行趋势明显,沪市5家乘用车企业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均环比增长超10% [9] - 上汽集团9月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9] - 九号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4% [9] - 消费板块盈利主要集中在国补与新消费的细分领域 [11]
科创驱动上市公司稳中向好
经济日报· 2025-11-13 05:58
总体业绩表现 - 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显示,沪深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1] - 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表现突出,消费行业景气度回升 [1] 电子行业 - 电子行业整体步入上行通道,深市电子行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3%,净利润791.22亿元,同比增长32.12% [3] - 第三季度电子行业净利润336.11亿元,环比增长33.76%,连续3个季度增长 [3] - AI驱动半导体产业,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2%、25% [2] - 高技术制造服务业研发投入2296亿元,同比增长9%,驱动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19% [2] - 寒武纪前三季度营收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 [2] - 海光信息前三季度营收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2] - 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7% [3] - 半导体设备公司北方华创前三季度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5% [3] - A股电子行业三季度总营收约8984.9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531.4亿元,同比增长46% [4] - 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上涨6.5% [3] 新能源领域 - 深市新能源领域公司前三季度合计收入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6%,归母净利润787.05亿元,同比增长31.87% [5] - 电池、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0.60%、16.89%、82.56% [5] - 第三季度电池、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5.36%、10.35%、5.87% [5] -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总营收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 [5] - 先导智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4.39亿元,同比增长14.56%,归母净利润11.86亿元,同比增长94.97% [6] - 华友钴业净利润同比增长40%,璞泰来净利润同比增长37% [6] - 光伏企业通威股份第三季度同比、环比均大幅减亏,弘元绿能、大全能源第三季度扭亏为盈 [6] - 电池片组件公司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前三季度同比均大幅减亏 [6] 消费行业 - 深市家用电器行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7%,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14% [8] - TCL智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3.46亿元,同比增长2.87%,归母净利润9.77亿元,同比增长18.45% [8] - TCL智家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27.51%,连续17个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8] - 科沃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1% [9] - 海尔智家净利润同比增长15% [9] - 沪市5家乘用车企业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均环比增长超10% [9] - 九号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4% [9]
华友钴业(603799):一体化优势显现,未来有望受益钴价抬升
华安证券· 2025-11-05 11:5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华友钴业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7] 核心观点 - 公司一体化优势显现,未来有望受益于钴价抬升 [1] - 公司上游资源布局完善,锂电材料产能快速放量,叠加钴价抬升预期,业绩增长前景良好 [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营业总收入达5894亿元,同比增长296%,归母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396% [4]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174亿元,同比上升409%,环比增长123%,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15%,环比增长32% [4]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155亿元,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5865亿元、8240亿元、10528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1倍、15倍、12倍 [7][9] 资源与产能布局 - 公司在印尼、津巴布韦等地的镍钴锂资源开发稳步推进,印尼Pomalaa湿法项目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已开工,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资源量增至245万吨,保障了上游原料供应 [5] - 中游湿法冶炼产能全面释放,超高镍9系产品占比超过60%,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预计年内建成,强化全球化布局 [5] 行业与价格展望 - 刚果(金)钴出口配额政策落地,2025年出口配额为18125吨,2026及2027年配额均为96600吨,规模不足2024年刚果(金)钴产量一半,预计将导致钴资源持续去库 [6] - 在出口配额约束下,2026年钴市场可能出现供需短缺,钴价有望持续抬升 [6]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65269亿元、77794亿元、8530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1%、192%、97% [9] - 毛利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172%提升至2027年的249%,净资产收益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112%提升至2027年的156% [9] - 每股收益预计将从2024年的250元增长至2027年的555元 [9]
当升科技:固态电解质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10 20: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 [1] -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 [1] - 扣非净利润2.51亿元 同比增长16.02%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5% 较第一季度的11%持续改善 [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超高镍9系产品成功导入亿纬锂能等国内头部圆柱厂商 [2] - 磷酸(锰)铁锂销量实现跨越式提升 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2] - 全固态正极材料采用超稳定快离子导体修饰工艺 解决界面阻抗难题 [3] - 固态电解质技术保持行业领先 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体系全面布局 [3] - 固态锂电产品已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客户 [3] 产能与市场布局 - 与LGES/SK on签订未来三年上百亿元订单 [4] - 芬兰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提升欧洲市场本地化供应能力 [4][5] - 攀枝花基地首期一阶段满产满销 二阶段年产8万吨项目进入设备调试 [5] - 产品深度融入全球高端新能源车企及一线电池品牌供应链 [4] 经营战略 - 执行"三大五新突围 两大工程精品 资源客户争抢 组织能级提升"方针 [1] - 通过技术迭代/产业链协同/全球化布局巩固竞争优势 [2] - 国际业务成为独特竞争优势 持续优化海外产能投资效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