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工业气体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3
西部证券· 2025-08-13 09:20
电子行业-广钢气体(688548 SH) - 25Q2盈利能力环比回升 25Q2营收5 66亿元(同比+10 60% 环比+3 24%) 归母净利0 61亿元(同比-10 98% 环比+8 24%) 扣非净利0 54亿元(同比-17 88% 环比+9 34%)[6] - 电子大宗气体业务表现突出 25H1电子大宗气体营收8 11亿元(同比+15 01%) 毛利率30 09%(同比-2 88pct) 通用工业气体营收2 53亿元(同比+13 75%) 毛利率11 25%(同比-6 44pct)[7] - 新项目推进与产能爬坡 青岛/武汉/东莞等地项目已商业化运行 深圳/南通新获取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项目 北京超纯大宗气站项目投资额增至7 63亿元 预计2026年7月投产[7][8] - 盈利预测调整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2 56/4 10/5 89亿元 对应PE52 4/32 7/22 7x 维持"增持"评级[1][8] 医药生物-和黄医药(0013 HK) - 25H1业绩承压 总收入2 777亿美元(同比-9%) 肿瘤/免疫业务收入1 435亿美元(同比-15%) 其中肿瘤产品收入0 991亿美元(同比-22%)[10] - 产品分化明显 呋喹替尼海外销售1 628亿美元(同比+25%) 国内销售0 43亿美元 索凡替尼/赛沃替尼国内销售分别为0 127/0 152亿美元[11] - ATTC平台成新增长点 首款ATTC候选药物计划2025年底启动中全球临床试验 2026年提交更多全球IND申请 技术平台可创造覆盖广泛肿瘤适应症的候选药物[11] - 现金流充沛 出售上海和黄药业获税后收益4 163亿美元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13 645亿美元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6 05/6 52/7 21亿美元(同比-4 0%/7 7%/10 7%)[10][12] 基础化工-博源化工(000683 SZ) - 周期底部展现韧性 25Q2营收30 48亿元(同比-19 56% 环比+6 26%) 归母净利4 03亿元(同比-36 95% 环比+18 96%) 毛利率34 52%(环比+5 63pct)[14] - 碱业仍为核心业务 25H1碱业营收43 13亿元(同比-10 94%) 毛利率36 61%(同比-19 11pct) 尿素营收14 84亿元(同比-12 85%) 毛利率19 27%(同比-7 16pct)[15] - 阿拉善项目进展顺利 二期工程进度39 70% 矿建项目进度83 59% 计划年底建成投料试车 建成后将新增纯碱280万吨/年 小苏打40万吨/年产能[16] - 盈利预测调整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14 80/20 06/23 30亿元 对应PE14 6/10 7/9 3x 维持"买入"评级[4][16]
广钢气体2025年中报: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需关注应收账款和费用控制
证券之星· 2025-08-12 06:20
经营概况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1.14亿元,同比增长14.56% [2] -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13.44% [2] - 扣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21.14% [2]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10.6%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108.76万元,同比下降10.98% [2]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5396.41万元,同比下降17.88% [2] 主要财务指标 - 毛利率26.37%,同比减少12.26% [6] - 净利率10.44%,同比减少25.33% [6] - 三费占营收比11.0%,同比增加28.04% [6] - 每股收益0.09元,同比减少10.0% [6] - 每股净资产4.46元,同比增加1.95% [6]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2元,同比增加84.34% [6]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3800.84万元,同比减少91.09% [6] - 应收账款4.57亿元,同比增加3.15% [6] - 有息负债14.97亿元,同比增加64.32% [6] - 短期借款增加99.56%,因短期融资规模扩大 [6] - 应付票据减少47.75%,因票据结算金额减少 [8] - 应交税费增加197.5%,因应交企业所得税金额增加 [8] 收入构成分析 产品收入 - 电子大宗气体收入8.11亿元,占主营收入72.77%,毛利率30.09% [6] - 通用工业气体收入2.53亿元,占主营收入22.72%,毛利率11.25% [6] - 其他(补充)收入5026.75万元,占主营收入4.51%,毛利率42.46% [6] 地区收入 - 华南地区收入4.07亿元,占主营收入36.56%,毛利率31.67% [6] - 华东地区收入3.9亿元,占主营收入35.00%,毛利率21.90% [6] - 华北地区收入1.68亿元,占主营收入15.04%,毛利率26.01% [6] - 华中地区收入8254.09万元,占主营收入7.41%,毛利率21.44% [6] - 其他地区收入1657.22万元,毛利率-19.08% [6] 财务指标变动原因 - 货币资金减少因支付现金分红 [6]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94.39%因银行票据兑付增加 [6] - 合同资产增加274.67%因保证金增加 [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加100%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增加 [6] - 在建工程增加30.61%因新增在建项目 [6] - 财务费用增加256.98%因去年利息收入较多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84.34%因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票据结算 [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加995.38%因借款增加 [8]
广钢气体(688548):电子大宗气体龙头,受益国产替代红利
国投证券· 2025-06-17 19: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首次评级,6 个月目标价 11.88 元,2025 年 6 月 17 日股价为 9.78 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钢气体是国内 ppb 级高纯电子大宗气体龙头,受益于国产替代红利,业务以大宗气体为核心,在手订单充沛,通用工业气体业务稳健,随着氦价回升,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具有较高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 A”评级 [1][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广钢气体:电子大宗气体国产替代领军企业 - 深耕气体产业五十载,2020 - 2024 年营收 CAGR 24.8%,利润受氦价波动影响,业务分电子大宗与通用工业气体,2024 年大宗气体市占率 15.3%,与三大国际巨头形成“1 + 3”格局 [1][16][20] - 2020 - 2024 年 EBITDA CAGR 6.6%,期间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待修复,经营性现金流优异,新项目投产后自由现金流有望释放 [33][35][38] - 国资控股,股权结构稳定,2020 年收购林德港氧资产推动收入增长,整合 4 大合资企业构建区域协同网络 [40][43] 电子大宗气体:行业高景气 + 国产替代加速,公司在手订单充沛 - 2024 年大宗气体业务收入 14.87 亿元,同比 +22.9%,占比 70.7%,采用“长期协议 + 配套投资”模式,固定收费覆盖初始成本 [46][50] - 中国半导体产业供需矛盾突出,晶圆厂产能建设加速,带动配套气站需求,2024 年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 97 亿元,预计 2030 年突破 148 亿元,国产替代加速,广钢气体 2024 年新增中标率 41% [60][64][69] - 客户覆盖与技术实力强,2018 - 2024 年中标多个头部客户订单,2025 年新项目投产 + 成熟项目放量,预计 2025/2027 年收入达 7.8/20.2 亿元,6 种电子大宗气体纯度达 9N 级,自研制氮装置关键指标比肩国际龙头 [74][76][83] 通用工业气体:公司传统主业保持稳健,区域深耕战略谋发展 - 2024 年通用工业气体收入 4.84 亿元,同比 -6.0%,5 年复合增长率 17.6%,毛利率中枢 25.85%,聚焦重点区域,加强与大宗气体业务协同 [85][87] - 2024 年中国通用工业气体市场规模 1775 亿元,预计 2030 年突破 2327 亿元,市场以终端用户自建为主,外包渗透率有提升空间 [91][94] 氦价周期拐点显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 中国氦气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匮乏,2023 年对外依存度近 90%,全球资源集中,产量趋于平稳,中国需求增长,9 成依赖进口 [97][98][104] - 氦气对公司业绩影响大,当前氦价处于低位,后续回升将提振利润率,公司是国内最大氦气供应商,依托气源和储运体系构建壁垒 [110]
广钢气体现场制气重大项目陆续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6-03 10:58
公司业绩与项目进展 - 公司预计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重大项目二阶段装置投产后将带来新增营收与利润贡献 [1][2]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4.6%,归属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下降22.42% [1] - 2024年一季度归属净利润5644万元,同比下降近16% [1] - 电子大宗气体营业收入2023年同比增长约20%,通用工业气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近6%,毛利率均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2] 行业与市场动态 - 2023年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187亿元,增速放缓,2024年预计增速恢复至4.28%,市场规模达195亿元 [2] - 集成电路市场热度高,上游设备和材料厂商投资热情高涨,行业资本支出可能持续增加 [1] - 公司在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和半导体显示领域新建现场制气项目中标产能占比达41%,排名第一 [1]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在合肥、北京、青岛、武汉等地布局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重大项目二阶段装置 [2] - 氦气业务销售收入及毛利同比下降,对公司盈利造成压力 [1]
广钢气体:电子气体市场逐步恢复 现场制气重大项目陆续投产将贡献利润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8:57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4.6%,归属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下降22.42% [1] - 2024年一季度归属净利润5644万元,同比下降近16% [1] - 电子大宗气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通用工业气体同比下降近6%,毛利率均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2] 行业发展趋势 - 集成电路市场热度高,上游设备和材料厂商投资热情高涨,行业资本支出可能持续增加 [1] - 2023年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187亿元,增速放缓,2024年预计增长4.28%至195亿元 [2] - 公司在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和半导体显示领域新建现场制气项目中标产能占比达41%,排名第一 [2]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涵盖电子大宗气体全部六大品种及主要通用工业气体品种,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显示等多个领域 [2] - 自主研发"Super-N"系列超高纯制氮装置,可稳定供应ppb级超高纯氮气,满足集成电路制造严苛要求 [3] - 氦气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13.4%,是国内最大内资氦气供应商,支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关键需求 [3] 未来发展计划 - 预计合肥、北京、青岛、武汉等地电子大宗现场制气重大项目二阶段装置投产后将带来新增营收与利润贡献 [1][2] - 形成氦气完整供应链自主可控技术能力,成为全球氦气供应链第一家内资气体公司 [3]
广钢气体(688548):电子大宗气体国产替代破局者,三重壁垒构筑核心优势
中银国际· 2025-05-26 21: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3][5][10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钢气体是中国领先的电子大宗气体服务商,凭借技术、原料供应、客户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中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的国产替代 [3] - 预计广钢气体2025/2026/2027年EPS分别为0.26/0.34/0.43元,截至2025年5月22日收盘,对应PE分别为38.4/29.4/22.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 各目录总结 国内领先的电子大宗气体综合服务商 - 广钢气体前身为气体有限,2014年成立,2018年股份制改革,2020年收购氦气业务,2023年科创板上市,产品涵盖电子大宗气体和通用工业气体,应用于电子半导体和通用工业领域 [17] - 2020 - 2024年营业收入从8.67亿元增长至21.03亿元,CAGR约25%,2024年毛利率26.9%,YoY - 8.1pcts,净利率基本维持在10.0%以上 [18] - 电子大宗气体驱动营收增长,2020 - 2024年电子大宗气体营收CAGR约35%,通用工业气体约5%,且电子大宗气体毛利率整体更高 [21] - 现场制气营收增速更快、盈利能力更强,2020 - 2024年现场制气营收CAGR约29%,零售供气约17%,且现场制气毛利率整体更高 [22] - 下游应用覆盖广泛,电子大宗气体收入增长来自半导体显示等领域,通用工业气体应用于机械制造等领域 [26] - 2020 - 2024年研发费用CAGR约38%,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均高于归母净利润,盈利质量优秀 [28] - 国资控股彰显稳定性,广州市国资委是实控人,持股36.19%;员工持股平台激发活力,员工持股人数占比约9.19%,数量占比约6.68% [33][34] 中国电子气体百亿级市场,国产替代正当时 - 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基础原材料,全球市场欧美日起步早但增速放缓,亚太成增长引擎,中国起步晚但发展快,2024年市场规模1970亿元,预计2030年达2625亿元 [38][39][40][41] - 电子气体是集成电路等制造关键材料,占集成电路制造材料成本14%,全球市场增长快,2010 - 2021年CAGR约12.3%,预计2025年达150亿美元 [44] - 中国电子气体市场受半导体产业发展推动,2016 - 2022年CAGR约11.8%,2024年规模195亿元,预计2024 - 2030年CAGR约7.3% [48] - 电子气体分大宗和特种气体,大宗气体品种少、用量大、应用广、供应要求高,全球市场被三大外资垄断,中国市场海外厂商份额下降,广钢气体中标产能占比上升 [49][50][55][60] 三重核心壁垒构筑护城河 - 自主化技术对标外资,“Super - N”、“Fast - N”制氮技术达国际先进,产品参数超国标,形成核心技术体系 [67][73][75] - 氦气采购多元化,氦气是关键不可再生资源,全球资源被少数国家垄断,中国依赖进口,广钢气体是内资第一大进口商,与卡塔尔签长协,气源多样 [79][80][84][88] - 长协锁定行业客户,广钢气体能大规模供应高纯电子大宗气体,服务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中标多个项目,扩大市场份额,拓展电子特气业务 [93][94][9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电子大宗气体业务预计2025 - 2027年保持较快增长,毛利率上升;通用工业气体业务预计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上升;其他业务预计保持稳健增长 [98][99] - 估值:选取金宏气体、华特气体、杭氧股份为可比对象,广钢气体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38.4/29.4/22.9倍,可比公司平均值为24.5/19.5/16.4倍,给予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02][103]
广钢气体(688548):氦气价格波动致利润短期承压 看好电子大宗+特气双轮驱动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4-25 18:3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1.03亿元,同比增长14.60%,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下滑22.42%,扣非净利润2.30亿元,同比下滑25.69% [1] - 分季度看,Q1-Q4营收分别为4.61亿元、5.12亿元、5.26亿元和6.05亿元,呈现逐季提升趋势,Q4归母净利润环比回升至0.67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8亿元,同比增长18.95%,环比下滑9.37%,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下滑15.95%,环比下滑15.33% [1]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26.92%,同比-8.14pcts,净利率11.87%,同比-5.55pcts [1] - 2025Q1公司综合毛利率25.75%,同比-4.99pcts,环比+1.36pcts,净利率10.23%,同比-4.39pcts,环比-0.69pcts [2] 业务发展 - 2024年电子大宗气体营收14.87亿元,同比增长22.86%,毛利率29.17%,同比下降9.93pct,通用工业气体营收4.84亿元,同比下滑5.97%,毛利率14.94%,同比下降9.41pct [3] - 2024年氮气产量326.75万吨(+60.23%),销量323.61万吨(+59.24%),氧气产量60.77万吨(+15.25%),销量50.92万吨(-3.17%),氩气产量2.05万吨(-1.52%),销量3.43万吨(+69.05%) [3] - 公司自主研发的"Super-N"系列超高纯制氮装置突破外资技术壁垒,可稳定生产ppb级超高纯氮气 [3] - 2024年中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97亿元,公司市占率约15%,氦气进口量占全国13.4%,为国内最大内资供应商 [4] - 电子特气产品包括电子级NF3、C4F6、HCl、HBr及烷类混配气,湖北潜江C4F6项目预计2025年试生产 [4] 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1.01亿元,同比增长13.79%,研发费用率4.80% [2] - 2025年Q1研发投入2898.69万元,同比增长15.64% [2] - 公司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 [2] 未来展望 - 公司作为国产电子大宗气体龙头,技术突破与氮气供应链优势显著,随着半导体行业景气度回升及国产化进程加速,营收有望持续增长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8亿元、4.67亿元、6.32亿元,EPS分别为0.27元、0.35元、0.48元 [5]
老客户破产重整,广钢气体欲追诉3.21亿元债权
华夏时报· 2025-04-18 06:19
诉讼案件进展 - 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南广钢与骏化股份的诉讼一审判决结果为普通破产债权1.68亿元,与主张的3.21亿元存在1.53亿元差额 [2] - 诉讼涉及2014年签订的20年供应合同,骏化股份自2022年进入破产重整,拖欠固定气费、利息、违约金及设备投资等费用 [2][5] - 案件受理费和鉴定费总计171万元由双方分担,最终财务影响取决于上诉结果及破产清算进展 [4] 破产重整背景 - 骏化股份破产重整案中普通债权组总额160.12亿元,1229家债权人中917家同意114.7亿元重整计划 [3] - 2023年骏化股份破产管理人认定的债权金额为5249.57亿元,与河南广钢主张金额存在2.68亿元争议 [6] 业务合作历史 - 河南广钢为履行合同在骏化股份厂内投资新建两套40000Nm3/h空分装置,骏化股份自2021年3月停止用气并于2022年解除合同 [6] - 公司自2021年起未确认骏化股份收入,并已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 [4] 行业与公司经营 - 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壁垒高,外资主导但内资份额逐步提升,公司为国内最大内资氦气供应商 [7] - 2020-2022年公司营收年复合增速85.67%,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40.78%,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4.6%至21.03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22.42% [7][8] 氦气市场动态 - 2023年管束氦气均价同比下跌32%至241元/立方米,供需差扩大导致价格持续调整 [8] - 2024年国内氦气供需双增但供强需弱,预计2025年价格窄幅调整,未来5年产能年均增速或达10% [8] - 半导体、航天等领域需求潜力大,但进口依存度高叠加地缘政治因素推动国内提氦进程加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