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乐奶
搜索文档
菊乐股份IPO再度中止 区域乳企如何突破局限?
中国经营报· 2025-10-20 20:54
上市进程与公司治理 - 公司因财务报告到期补充审计事项申请中止在北交所的上市审核 [2] - 公司自2017年起多次尝试上市 先后四次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并于2024年6月终止主板上市申请后转向北交所 [1][2] - 公司于2024年9月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并随即提交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申请 [2] - 公司原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童恩文于2024年9月离世 其通过继承方式使童竹获得公司73.35%权益成为新实控人 [1][3] - 公司董事会选举高朝晖为新任董事长 高朝晖与童恩文为翁婿关系 自2017年5月起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3] - 公司计划在北交所上市募集资金5.52亿元 用于生产基地改扩建及营销网络升级项目 [2]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营收持续增长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4.71亿元、15.62亿元、16.4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1.96亿元、2.32亿元 [4] - 含乳饮料是公司核心产品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4.70%、58.52%、58.16% [5] - 公司营收高度集中于四川省 2022年至2024年该区域营收占比分别达76.55%、77.59%、76.03% [5]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含乳饮料市场份额为0.82%排名第八 在调配型酸乳饮料市场份额为0.97%排名第四 [4] 业务布局与区域拓展 - 公司于2020年10月收购黑龙江惠丰乳品 借此进入东北市场 2022年至2024年东北三省营收占比分别为10.32%、8.38%、8.02% [5] - 北交所问询函关注公司市场拓展能力 要求说明在四川的市场空间及向其他区域拓展业务的能力 [5] - 中国含乳饮料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为1512.60亿元 2020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7.88% 预计2029年达1990.20亿元 [4] 行业环境与发展挑战 - 乳业分析师指出乳业发展红利期已结束 行业竞争严重 未来需走精细化发展之路 [3][6] - 下线市场如四川地区市场多元化 为公司产品提供了发展基础 但需通过升级产品结构实现转型 [6]
四川知名乳企创始人离世,美籍女婿成新任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10-17 12:39
上市进程与最新状态 - 菊乐股份在北交所的上市申请因财务报告过期而被中止审核[1] - 公司自2017年起已五次冲击IPO,前四次在深交所均未成功,于2024年6月转战北交所[1][4][5] - 北交所在2024年7月对公司申请文件提出问询意见,公司尚未进行回复或披露[1] 公司控制权与治理结构变动 - 创始人童恩文于2024年9月因病去世,其持有的26.51%公司股份(24,520,221股)由女儿TONG ZHU(童竹)继承[3] - 2024年10月,公司选举GAO ZHAOHUI(高朝晖)为新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高朝晖为童恩文女婿,自2011年起在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3] - 新任董事长高朝晖2024年年薪为534.19万元,为公司高管中最高[3] - 继承股份的童竹与新任董事长高朝晖均为外国国籍,分别为加拿大国籍和美国国籍[3] 公司背景与历史沿革 - 菊乐股份为四川知名乳企,其产品“酸乐奶”在四川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4] - 公司于2024年9月挂牌新三板并开启北交所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4] - 公司于2025年6月通过四川证监局辅导验收,并于同月获得北交所受理其上市申请[4]
中止IPO 菊乐股份走到十字路口
北京商报· 2025-10-14 23:47
公司上市进程与治理变动 - 菊乐股份北交所上市申请因财务报告过期被中止审核,此为近七年第五次冲击IPO折戟 [1] - 北交所审核问询函重点关注公司经营合规性、销售费用真实性及募资必要性等问题,公司尚未答复 [1] - 原实际控制人童恩文于2025年9月6日去世,公司选举其女婿高朝晖为新任董事长,高朝晖同时担任三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委员 [1][2] - 高朝晖自2011年进入公司担任董事兼总经理,2024年年薪达534.19万元,为高管中最高 [2] 公司财务表现与创新性 - 公司营收从2020年9.94亿元增长至2024年16.4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1.3亿元增长至2024年2.32亿元 [4] - 2022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30万元、474.1万元、514.9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0.43%、0.3%、0.3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1项,其中仅1项为自主研发,北交所质疑其独立研发能力及专利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 [4][5] - 公司解释研发投入低因行业工艺成熟,新品研发主要为配方创新或工艺优化,且中试产品可销售冲减研发费用 [4] 募资计划与产能利用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5.52亿元,较前次申报缩水8.11亿元,其中2.78亿元计划用于温江乳品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 [8] - 该改扩建项目预计达产后年营收9.35亿元,投资回报期5.8年,内部收益率24.77% [8] - 2022至2024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5.29%、78.44%及84.49%,未超过九成 [8] 行业监管与竞争环境 - 北交所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对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数量等创新特征有量化指标要求 [7] - 多家乳企IPO遇阻,百菲乳业从北交所变更至上交所,南方乳业亦因财务报告到期中止审核,并被问询创新性及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等问题 [6][7] - 专家指出北交所注重企业成长性和技术创新,传统企业需通过加大研发、推出差异化产品及优化治理提升竞争力 [3][8]
北交所IPO中止审核,菊乐股份走到十字路口
北京商报· 2025-10-14 21:56
菊乐股份IPO进展与公司治理变动 - 公司申请在北交所上市审核于近期中止 原因为财务报告已过有效期 [2] - 公司创始人及原实际控制人童恩文于2025年9月6日因病逝世 [2] - 公司第五次冲击IPO折戟 北交所曾就经营合规性、销售费用真实性及募资必要性等核心问题发出审核问询函 公司尚未答复 [2] - 公司董事会选举高朝晖为新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并担任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三个专门委员会职务 [3] - 高朝晖为童恩文女婿 自2011年加入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 被视为接班人 其2024年年薪为534.19万元 为公司高管中最高 [3] 公司经营业绩与创新性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0年9.94亿元增长至2024年16.41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1.3亿元增长至2024年2.32亿元 [5] - 公司研发投入较低 2022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约为630万元、474.1万元、514.9万元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3%、0.30%、0.31% [5]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1项 其中仅1项为自主研发 6项为合作研发 4项为2016年起继受取得 北交所质疑其独立研发能力及专利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 [6] - 公司解释研发投入低因行业工艺成熟 新品研发主要为配方创新或工艺优化 且研发材料价格低 同时中试产品可销售对研发费用有冲减影响 [5] 行业IPO环境与北交所审核重点 - 北交所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对财务及创新性有明确要求 并发布审核动态对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创新特征提出量化指标 [7] - 近期多家乳企IPO遇阻 百菲乳业从北交所变更至上交所 南方乳业也因财务报告到期中止审核 并被问询创新性及市场竞争力等问题 [7] - 北交所审核关注企业募资必要性 公司本次IPO拟募资5.52亿元 较前次申报缩水8.11亿元 其中2.78亿元用于温江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 [8] - 公司募投项目预计年均可实现营收9.35亿元 投资回报期5.8年 内部收益率24.77% 但公司2022至2024年产能利用率最高为85.29% 尚不足九成 [8]
北交所IPO中止审核 菊乐股份走到十字路口
北京商报· 2025-10-14 21:51
公司上市进程与治理变动 - 菊乐股份北交所上市申请因财务报告过期被中止审核 [1] - 公司创始人及原实际控制人童恩文于2025年9月6日因病逝世 [1] - 此次为公司第五次冲击IPO折戟 [1] - 选举创始人女婿GAO ZHAOHUI(高朝晖)为新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2] - 高朝晖2024年年薪为534.19万元,在公司高管中排名第一 [2] 北交所审核关注要点 - 北交所问询函关注公司经营合规性、销售费用真实性及募资必要性 [1] - 特别质疑公司是否具备独立研发能力及相关专利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 [5] - 要求说明新品研发创新优势的具体体现及实际效果 [5] - 关注募集资金规模及募投项目必要性,公司IPO拟募资5.52亿元 [8] 公司财务状况与产能 - 2020至2024年营收从9.94亿元增长至16.41亿元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从1.3亿元增长至2.32亿元 [4] - 2022至2024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5.29%、78.44%及84.49%,未超九成 [8] - 募投项目“温江乳品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预计年均可实现营收9.35亿元,投资回报期5.8年 [8] 研发投入与创新性 - 2022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约为630万元、474.1万元、514.9万元 [4] - 同期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0.43%、0.30%、0.3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1项,其中仅1项为自主研发,6项为合作研发 [5] - 公司解释研发投入低因行业工艺成熟,研发材料价格低,且试生产产品可销售 [4] 行业环境与同类公司情况 - 北交所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对创新特征有量化指标要求 [7] - 百菲乳业从北交所变更至上交所上市,被指战略摇摆不定 [7] - 南方乳业也因财务报告到期中止审核,并被问询创新性及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 [7] - 专家指出传统乳企需加强研发、推出差异化产品以提升竞争力 [8]
关联交易“去优留劣”?多家“空壳”经销商存疑,菊乐股份8年上市路终落定?
中国基金报· 2025-10-11 23:50
上市进程与公司治理 - 公司在经历7年4次深交所IPO失败后,于2025年10月9日公告拟转战北交所上市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童恩文于2025年9月6日去世,享年78岁,其28岁女儿TONG ZHU(童竹)继承合计73.35%股份,成为新实际控制人 [1] - TONG ZHU的配偶GAO ZHAOHUI(高朝晖)为美国国籍,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代理),但暂未持有公司股份 [1] 关联交易疑点 - 公司向关联方成都么么集选科技销售产品的平均单价,在2019年及2020年均高于向第三方连锁商超销售的平均单价 [3] - 公司与关联方前进集团之间存在资产置换交易,公司用净利润2264万元的子公司德瑞牧业20%股权,另支付约100万元差价,置换前进集团净利润263万元的子公司蜀汉牧业20%股权,被指存在“去优留劣”的资产腾挪痕迹 [3][4] - 2019年至2021年,公司向前进集团采购生鲜乳的单价分别为4.56元/公斤、4.79元/公斤和4.83元/公斤,长期高于向其他供应商的采购均价 [4] - 2019年至2021年,公司向关联方四川经管子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分别高于非关联经销商1.5%、4.1%、6.9% [5] - 2024年公司预付账款较期初增长128.39%,远高于营业成本1.41%的增速,引发对通过预付款项为关联方输送资金的担忧 [8] 经销商与收入质量 - 公司销售以经销商为主,2022年至2024年经销收入占比分别为75.7%、74.5%及70%,且经销渠道毛利率(40.4%)高于直销渠道毛利率(33.7%) [7] - 2021年至2022年期间,5家成立时间短、参保人数少的小微销售主体贡献超9000万元营收,后均在2023年8月集中注销,其中两家参保人数仅为1人 [8] - 在乳业同行业绩多数下滑的背景下,公司2024年营收逆势增长5.1%,净利润增长18.4%,其收入增长的真实性与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7][8] 募资计划与产能利用 - 公司此次北交所IPO拟募资5.52亿元,较2023年12月招股书计划的13.63亿元缩水8.11亿元,原计划中的奶牛养殖项目、乳品生产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不在募资计划中 [10] - 公司产能利用率未达九成,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85.29%、78.44%及84.49% [10] - 此次募资重点为“温江乳品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投资总额2.78亿元,预计达产后年均可实现营收9.35亿元 [10] 行业竞争与市场地位 -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四川省内市场,占比近76%,且近六成收入来源于“酸乐奶”含乳饮料 [11] - 公司在四川市场面临新希望乳业等区域龙头,以及伊利、蒙牛等全国巨头的竞争压力 [11]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2024年全国牛奶总产量为4079万吨,同比下降2.8%,为2017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11] - 公司市场占有率低,2020年至2022年在乳制品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24%、0.30%及0.31% [12]
关联交易“去优留劣”?多家“空壳”经销商存疑,菊乐股份8年上市路终落定?
中国基金报· 2025-10-11 23:47
上市进程与公司治理 - 公司在历经7年4次深交所IPO折戟后,于10月9日公告拟转战北交所上市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童恩文于2025年9月6日去世,享年78岁,其28岁的女儿TONG ZHU(童竹)继承合计73.35%股份,成为新实际控制人 [2] - TONG ZHU的配偶GAO ZHAOHUI(高朝晖)为美国国籍,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代理),但暂未持有公司股份 [3] 关联交易疑点 - 公司向董事TONG ZHU持股35.08%的么么集选销售主要产品的平均单价,在2019年及2020年均高于向第三方连锁商超销售的平均单价 [4][5] - 2021年,公司以602万元收购关联方前进集团子公司蜀汉牧业55%股权,并需履行7648万元出资义务;2022年,公司用净利润达2264万元的子公司德瑞牧业20%股权,置换前进集团持有的蜀汉牧业20%股权,并额外支付约100万元差价,被指存在“去优留劣”的资产腾挪 [5] - 2019年至2021年,公司向前进集团采购生鲜乳的单价分别为4.56元/公斤、4.79元/公斤和4.83元/公斤,长期高于向其他供应商的采购均价 [6] - 2019年至2021年,公司向关联方四川经管子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分别高于非关联经销商1.5%、4.1%、6.9% [6] 经销商与财务状况异常 - 公司销售渠道以经销商为主,2022年至2024年经销收入占比分别为75.7%、74.5%及70%,且经销渠道毛利率(2024年为40.4%)高于直销渠道(33.7%),与行业常规相反 [9] - 在行业整体下行背景下,公司2024年营收逆势增长5.1%,净利润增长18.4%,而多数可比公司业绩呈下滑趋势 [10] - 2021年至2022年期间,由5家成立时间短、参保人数少(其中两家参保人数仅为1人)的小微主体构成的销售组合贡献超9000万元营收,后均在2023年8月集中注销 [10] - 公司2024年预付账款较期初增长128.39%,远高于营业成本1.41%的增速 [10] 产能利用与行业竞争 - 公司此次北交所IPO拟募资5.52亿元,相较于2023年12月计划的13.63亿元缩水8.11亿元,原计划中的奶牛养殖项目、乳品生产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已不在募资计划中 [13] - 公司产能利用率波动明显且未达九成,2022年至2024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5.29%、78.44%及84.49% [13] - 公司近76%营业收入来自四川省内,营业收入有近六成依赖于“酸乐奶”含乳饮料,面临新希望乳业等区域龙头及伊利、蒙牛等全国巨头的竞争压力 [14] - 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全国牛奶总产量为4079万吨,同比下降2.8%,为2017年以来首次负增长,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14][15] - 2020年至2022年,公司在乳制品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24%、0.30%及0.31%,销售规模处于劣势 [15]
534万年薪,美籍女婿执掌16亿乳企,女婿撑起商业江湖一片天?
36氪· 2025-09-11 15:25
菊乐股份IPO与高管变动 - 菊乐股份实际控制人童恩文于2025年9月6日去世 享年78岁 公司公告称经营不受影响[2] - 童恩文生前持有公司73.35%表决权 2025年7月30日因身体原因由女婿高兆辉代行董事长职责[4] - 高兆辉为美国籍 2011年加入菊乐 现任董事兼总经理 2024年年薪534.19万元 无持股[4]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公司创始于1966年 童恩文曾主导甜菊糖苷提取工艺发明 获轻工业部奖励[7] - 1996年推出"酸乐奶"含乳饮料 成为四川代表性饮品[7] - 2020年并购黑龙江惠丰乳品 次年控股甘肃蜀汉牧业 推出高温杀菌乳等新品[8] - 2024年9月新三板挂牌 2025年6月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完成 当前状态为"已问询"[8][10] A股女婿接班案例研究 - 网宿科技2025年4月由实控人女婿洪珂接任董事长 一个月后辞职 原董事长刘成彦持股8.06%[11][13] - 双环传动实控人陈菊花安排三位女婿分管不同业务:大女婿任董事长 二女婿管财务 三女婿管销售[17][18] - 瑞浦兰钧2024年任命实控人项光达女婿冯挺为总裁 冯挺曾任职信达证券[21] - 福耀玻璃总经理叶舒为曹德旺女婿 与儿子曹晖共同担任高管[24][25] - A股684家家族企业中3%由女婿担任关键职位 比例持续上升[25] 跨国企业接班模式比较 - 日本三井财阀资产超36万亿日元 历代社长10%为女婿 开创"婿养子"接班模式[26] - 加拿大研究显示女婿接班企业绩效优于职业经理人与亲生子[27]
上市冲刺阶段董事长离世 菊乐股份走到“十字路口”
新京报· 2025-09-10 15:0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童恩文于2025年9月6日逝世 享年78岁[1] - 童恩文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控制公司73.35%的表决权[3] - 董事GAO ZHAOHUI(童恩文女婿)自2025年7月起代行董事长职责 其于2011年加入公司任董事兼总经理[1][4] 管理层传承安排 - 公司称2011年已推进领导力传承计划 培养新一代管理者[1][4] - 童恩文逝世不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 不影响公司正常运作[3] - 公司将尽快完成董事补选及董事长选举程序[3] 上市进程 - 公司第五次冲刺上市 2025年6月向北交所递交申请[6][7] - 此前四次深交所IPO尝试均未成功(2017年/2019年撤回申请 2023年三次中止 2024年终止审核)[6] - 2020年因眉山分公司出纳挪用资金9577.89万元未披露等问题遭证监会警示[6] - 公司称已追回全部资金并完成整改[7]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72亿元/15.62亿元/16.41亿元[8]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1.96亿元/2.32亿元[8] - 乳饮料产品占比约六成营收[8] - 2024年含乳饮料市场份额0.82%(全国第八) 调配型酸乳饮料份额0.97%(全国第四)[8] 区域市场分布 - 四川市场营收占比从超90%降至2024年76.03%[8] - 东北三省市场占比约8.02%(2020年收购惠丰乳品后拓展)[8] - 发酵乳业务收入从2022年3.54亿元降至2024年3.01亿元[9] 监管问询焦点 - 北交所问询要求说明区域市场拓展能力及空间限制[9] - 要求论证公司创新性体现(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国家标准参与等)[10] - 关注租赁生产场地问题(惠丰乳品等生产基地均租自第三方)[9] 行业专家观点 - 乳业专家认为公司主营业务竞争力仍集中在四川[10] - 乳饮料及巴氏奶产品走出四川难度较大[10] - 北交所"827"新政抬高了上市门槛 要求披露创新特征[10]
上市冲刺阶段董事长离世,菊乐股份走到“十字路口”
新京报· 2025-09-10 15:0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童恩文于2025年9月6日逝世 享年78岁[1] - 童恩文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控制公司73.35%表决权[3] - 董事GAO ZHAOHUI(童恩文女婿)自2011年任总经理 2025年7月起代行董事长职责[1][4] 上市进程与监管历史 - 公司第五次冲刺上市 2025年向北京证券交易所递交申请[5] - 2017-2023年四次深交所上市申请均未成功 其中两次主动撤回 三次因财务资料过期中止[5] - 2020年因眉山分公司出纳挪用资金9577.89万元未披露等违规问题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5] - 2024年6月深交所终止审核 同年9月挂牌新三板并备案北交所上市辅导[6]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14.72亿元→15.62亿元→16.41亿元[7] - 同期归母净利润稳步提升:1.72亿元→1.96亿元→2.32亿元[7] - 乳饮料产品贡献约六成营收 2024年含乳饮料市场份额0.82%居全国第八[7] - 发酵乳业务收入连续下滑 从2022年3.54亿元降至2024年3.01亿元[8] 市场区域与产能结构 - 四川市场营收占比从超90%降至2024年76.03% 东北市场占比8.02%[7] - 收购惠丰乳品打破区域集中风险 但该公司及旗下多家子公司生产场地均依赖第三方租赁[8] - 本次拟募集资金5.52亿元用于生产基地改扩建及营销网络升级项目[7] 监管问询与创新性要求 - 北交所问询关注区域市场拓展能力及租赁生产场地对经营的影响[8][9] - 被要求论证创新性体现 包括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量化指标[9] - 行业专家指出乳饮料及巴氏奶走出四川难度较大 新品投入效益有限[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