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酸乐奶
icon
搜索文档
冲锋IPO!北交所受理菊乐股份上市申请 初心不改只为微光成炬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日前,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菊乐股份)公开发行新股并上市 的申请,这标志着菊乐股份北交所IPO进入冲刺阶段。 部分会计数据.jpg 图/菊乐股份主要业绩指标(局部) 来源:公司招股书 作为一家典型的区域性乳企,菊乐股份积极寻求向外突破,通过收购黑龙江惠丰乳品有限公司等措施, 拓展省外市场。重磅产品布局方面,公司推动"打牛奶啰""嚼酸奶"等产品收入增长。同时,菊乐股份还 在天猫、京东等线上渠道发力,全国电商平台销售占比逐年提升。 上市进程方面,菊乐股份此前多次冲击IPO未果,反而促使公司激发潜能,更加稳扎稳打做好经营管理 工作并持续规范治理水平。至2024年9月,菊乐股份实现在新三板挂牌,今年早些时候成功完成北交所 上市辅导。 初心不改,微光成炬。从改革先锋到奋进梯队,从区域乳企到全国巨头,充满了坚持与变革精神的菊乐 故事,必将继续。(全景网 龚璨) 图/北交所受理菊乐股份公开发行新股并上市的申请 菊乐股份脱胎于1966年成立的成都化学制药厂,1996年进军乳制品行业,成为国内较早一批乳企,填补 了区域细分消费市场的空白。其"酸乐奶"为代表的爆款产品带动菊乐品牌享誉川渝,品牌影 ...
菊乐股份“换帅”:78岁实控人因身体原因暂无法履职 女婿代行董事长职责
搜狐财经· 2025-08-09 18:23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童恩文因身体原因暂无法履职,推举董事GAO ZHAOHUI代为履行董事长、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2][3] - GAO ZHAOHUI现年53岁,2011年进入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与童恩文为翁婿关系,此前有IBM软件架构师、波士顿咨询项目经理等职业背景 [2] - 公司日常经营由管理层负责,目前经营正常,后续进展将按规定披露 [2][3] 公司历史与业务发展 - 公司起源于1966年成都化学制药厂,1984年改制成立成都菊乐企业公司,业务涵盖制药、出租车、食品等领域 [6] - 1996年凭借含乳饮料"酸乐奶"在四川乳制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2024年在中国含乳饮料市场份额0.82%(排名第八),调配型酸乳饮料市场份额0.97%(排名第四) [6] - 童恩文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42.87%股份,其中直接持股26.51%,通过菊乐集团和成都诚创间接持股16.36% [6] 资本化进程与IPO历程 - 1993年菊乐集团设立并定向募集股票,为全国较早的股份有限公司之一 [7] - 2017年12月首次IPO冲刺,三个月后撤回申请,此后2019年、2020年、2023年三次IPO均未成功,其中2019年因分公司挪用资金问题遭证监会警示 [7] - 2024年6月第五次冲刺IPO,转战北交所并完成辅导验收,获申报资格 [7] 市场表现与区域依赖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72亿元、15.62亿元、16.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1.96亿元、2.32亿元 [8] - 四川省收入占比持续超76%,2020年并购黑龙江惠丰乳品启动全国化布局,2021年控股甘肃蜀汉牧业,但收入仍集中于成都市场 [8] - 四川市场竞争充分,面临伊利、蒙牛、新乳业等对手,区域优势与依赖并存 [8]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北交所乳业:活牛价格反弹先行,原奶周期拐点在即,产业链公司或迎改善
开源证券· 2025-07-23 21: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生鲜乳约8年一个周期,近年需求疲软,2025年或迎来拐点,活牛价格已反弹,产业链公司业绩或改善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乳制品 - 行业产业链长,涵盖饲草饲料、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终端销售等环节 [3][11] - 我国存续且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的乳制品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代表性企业主要布局在西北、华北和华东地区,以内蒙古和浙江最集中,其次是新疆 [3][14][17] - 上游原奶分生鲜乳和大包粉,生鲜乳用于UHT奶、常温酸奶等,大包粉用于低端奶粉、乳饮料等 [3][19] 生鲜乳 - 上一轮奶价周期2014年2月达最高4.27元/公斤,后下行,2015年后低位震荡;本轮2018年开始,2021年8月底达最高4.38元/公斤,2025年7月10日降至3.04元/公斤 [2][21] - 奶价低迷和环保去产能致2015年后奶牛存栏量下滑,原奶供应向头部集中,年存量1000头以上的牧场数量占比2022年达12% [23][26] - 生鲜乳与活牛价格趋势相似,2025年以来活牛价格反弹 [30] - 我国乳制品产量从2014年2651.8万吨增至2024年2961.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1.11% [2][32] 新三板与北交所17家乳业相关企业 - 新三板挂牌与北交所上市企业中,牛与乳业产业链有17家企业,骑士乳业已上市,菊乐股份、南方乳业正在申报,分别于2025年6月30日、6月24日进入已受理状态 [4][35] 骑士乳业 - 2023年10月13日在北交所上市,主营有机生鲜乳、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白砂糖及其副产品,形成农牧乳糖副产物内循环 [39] - 2016 - 2024年营收逐渐增长,2024年营收12.97亿元,同比增长3.22%,归母净利润 - 769.51万元,扣非净利润3916.60万元,同比下滑45.73%;2025Q1营收3.70亿元,同比增长55.88%,归母净利润1065.23万元,同比下滑38.70%,扣非归母净利润647.97万元,同比下滑80.31%。主要受生鲜乳价格下降、期货交易亏损、售牛价格低迷影响 [43] 菊乐股份 - 主营含乳饮料及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有含乳饮料、发酵乳等,获多项荣誉 [46] - 采取“差异化大单品”策略,“酸乐奶”等产品受认可,2024年在中国含乳饮料市场份额0.82%,排名第八;在中国调配型酸乳饮料市场份额0.97%,排名第四 [47][49] - 2016 - 2024年营收逐年增长,2024年营收16.41亿元,同比增长5.06%,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18.35%;2025Q1营收3.86亿元,同比增长7.81%,归母净利润6531.81万元,同比增长32.85% [52] 南方乳业 - 从事乳制品及含乳饮料制造与销售,产品有低温乳制品、常温乳制品等,拥有多个品牌,获多项荣誉,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55] - 2024年营收18.17亿元,同比增长0.65%,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4.36%;2025Q1营收3.86亿元,同比下滑0.97%,归母净利润4826.15万元,同比增长71.58% [59]
又一家区域乳企北上IPO,年近八旬董事长的终极一搏?
搜狐财经· 2025-07-01 10:13
上市历程 - 公司自2017年起在深交所谋求IPO,历经7年5次尝试均未成功,主要受财务指标制约[3] - 2024年转战北交所并通过上市辅导验收,正式获得IPO申报资格[3] - 创始人童恩文现年78岁,推动公司40年发展,上市被视为品牌全国化的重要途径[5] 业务结构 - 含乳饮料(酸乐奶)为核心产品,2024年营收占比58.2%,毛利率超40%且呈上升趋势[9] - 四川地区收入占比76.03%(2024年),区域集中度较2023年的77.4%略有下降但依然显著[8] - 电商渠道2024年同比增长73.81%,成为新兴增长点[8]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9.94亿元增至16.41亿元,五年累计增长65.09%[8] - 同期归母净利润从1.3亿元增至2.32亿元,净利润率从13.08%回升至13.58%[8] - 2019-2021年净利润率曾从13.39%下滑至11.12%,近年逐步修复[8] 创新布局 - 将牦牛奶作为未来20年重点产品,已注册3家子公司布局产业链[11] - 2023年国内牦牛奶市场规模26.24亿元,年产量超90万吨,但受高海拔养殖条件限制[11] - 行业面临健康饮奶趋势对含乳饮料市场的潜在冲击[10] 市场定位 - 公司成立于1985年,深耕西南乳制品市场40年,酸乐奶覆盖四川98%县域[5] - 含乳饮料收入从2016年4.59亿元增至2018年5.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70.06%[5]
五次叩关 IPO 终获突破 菊乐股份北交所上市辅导通过验收
新浪证券· 2025-06-27 20:59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北交所上市辅导已通过验收,正式获得IPO申报资格,这是自2017年以来第五次冲刺资本市场[1] - 公司2024年9月24日挂牌新三板,18天后即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历经9个月3期辅导后通过验收,创下同期辅导企业快速过审纪录[3]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打产品"酸乐奶"在成都市场占有率达54.6%,四川地区占有率20.7%,全国排名第五[2]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从9.94亿元增至16.4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3亿元提升至2.32亿元[2] - 四川市场营收占比达77.35%,东北市场占比8.36%,前五大客户中本地企业合计销售占比超13%[2] 公司资本化历程 - 2017年12月首次申报深交所中小板,因材料不齐撤回[3] - 2019年8月二度冲刺,因出纳挪用资金、货币资金披露不实遭证监会警示[3] - 2020年6月第三次申报,因审计机构出错被监管问询[3] - 2022年7月第四次冲击,因主板"红绿灯行业标准"限制主动撤回材料[3] 研发与知识产权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30万、474.1万和514.9万,占营收比重仅0.42%、0.30%和0.31%[4] - 公司5项发明专利均来自大股东继受且为2016年及以前取得,2024年9月至年底密集申报10项发明专利,其中6项获授权[4] 行业挑战与前景 - 区域性乳企面临突破地域壁垒和避免"上市即巅峰"业绩魔咒的双重挑战[5] - 公司若成功上市,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和全国化战略落地效果将成为关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