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属切削工具
icon
搜索文档
恒而达拟6936万收购海外资产 加速国际布局境外营收增46%
长江商报· 2025-05-13 07:33
公司股价表现 - 5月12日公司股价20CM涨停,近3个交易日涨幅达39% [2] - 公司自查后声明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14] 资产收购事项 - 拟以8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935.66万元)现金收购德国SMS公司高精度数控磨床业务,包括资产、合同权利义务及人员 [2][3] - 收购由德国全资子公司Blitz 25-430 GmbH实施,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3] - SMS公司为创新型轮廓磨床和螺纹磨床供应商,客户覆盖工具制造、齿轮加工等高精密零部件领域 [4] - SMS公司于2025年2月启动自我管理破产程序 [5] - 收购旨在加速国际化布局,强化智能数控装备核心技术,推动滚动功能部件产品产业化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85亿元(同比+7.88%),净利润8731.23万元(同比+0.03%) [7] - 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4.83亿元(+6.03%)、5.42亿元(+12.34%),净利润分别为9523.94万元(-11.57%)、8728.63万元(-8.35%) [7] 业务分项数据 - 金属切削工具业务2024年收入4.95亿元(+2.84%),其中模切工具收入2.68亿元(-2.17%),锯切工具收入2.26亿元(+9.48%) [8] - 智能数控装备业务收入3552.84万元(+53.66%),技术研发与用户身份协同效应显著 [9] - 滚动功能部件业务收入3491.40万元(+59.96%),正推动直线导轨副产品装机验证 [10] 境外业务发展 - 2024年境外收入7866.63万元(+46.35%),毛利率42.55%,显著高于境内毛利率27.37% [11][12] - 境内收入5.07亿元(+3.65%),境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11]
Kennametal(KMT)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22: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6%,有机下降3%,不利外汇汇率影响3%,略低于上季度展望中点 [9][25] - 调整后每股收益从上年同期的0.30美元增至0.47美元,主要得益于先进制造税收抵免、重组收益和无价格原材料逆风 [12][28] - 运营费用下降约500万美元,得益于重组节省和有利外汇汇率,尽管存在工资通胀 [27] - 调整后EBITDA和运营利润率分别为17.9%和10.3%,上年同期为14.2%和8.1% [27] - 第三季度至今运营活动现金流为1.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63亿美元,主要因营运资金变化 [35] - 第三季度至今自由运营现金流从8400万美元降至6300万美元 [35] - 净资本支出从上年的7900万美元降至6700万美元 [36] - 预计2025财年销售额在19.7亿 - 19.9亿美元之间,销量在 - 5%至 - 4%之间,净价格实现约2% [38] - 预计外汇对销售额产生约1%的逆风,约2000万美元,第四季度预计有1300万美元的外汇销售顺风 [38][39] - 预计全年抵消原材料、工资和一般成本增加,假设钨价稳定 [40] - 预计折旧和摊销约1.35亿美元,利息费用约2700万美元,有效税率约25% [41] - 预计调整后每股收益在1.3 - 1.45美元之间,包括约0.05美元的关税负面影响 [41] - 预计全年资本支出约9000万美元,财年末主要营运资金占比为32%,自由运营现金流大于调整后净收入的125% [40][4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金属切割业务 - 报告销售额同比下降7%,有机下降4%,不利外汇汇率影响3% [29] - 美洲和亚太地区同比下降1%,EMEA下降6% [29] - 能源业务增长2%,航空航天和国防业务持平,运输业务下降2%,通用工程业务下降5% [30][31] - 调整后运营利润率为9.6%,同比下降120个基点 [31] 基础设施业务 - 报告销售额同比下降4%,有机下降2%,不利外汇汇率影响2% [32] - EMEA销售额增长5%,亚太地区下降1%,美洲下降5% [32] - 航空航天和国防业务销售额增长28%,能源业务下降3%,通用工程业务下降4%,土方工程业务下降7% [33][34] - 调整后运营利润率同比提高770个基点至11.5% [3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除航空航天和国防市场增长7%外,其他市场销售额均下降 [10] - 通用工程市场预计全年略有下降,主要受EMEA和美国工业生产影响 [14][15] - 运输市场预计全年下降,压力主要在EMEA,美洲略有放缓 [16][17] - 能源和土方工程市场预期与之前一致,美国陆地钻机数量预计下降,中国采矿活动减少 [17][18] - 航空航天和国防市场预计略有增长,行业从供应链和OEM生产问题中稳步恢复 [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实施新的重组行动,降低结构成本,4月中旬关闭马萨诸塞州格林菲尔德工厂 [7] - 继续执行各终端市场的份额获取计划,尽管整体市场疲软 [7] - 致力于通过全球布局优化产品流程、评估替代供应选项、重新平衡产能和实施关税附加费等措施,减轻关税影响 [20] - 公司认为自身表现与竞争对手相当甚至更好,尤其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执行增长计划 [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多数市场过去30个月呈适度下降趋势,尽管美国工业生产有积极宏观数据点,但外部因素不可控,公司专注于可控事项 [8] - 对长期工业生产大趋势有信心,预计中产阶级增长将推动通用工程和医疗应用,能源需求增加,混合动力汽车应用有增长机会,航空航天和国防客户订单强劲 [11] - 预计第四季度市场总体平稳,公司将获得市场份额 [48][50] 其他重要信息 - 截至4月30日,关税预计每年增加成本约8000万美元,公司将采取措施完全减轻影响 [20] - 第三季度通过股票回购和股息计划向股东返还4000万美元,公司致力于向股东返还现金 [3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四季度需求趋势及行业与份额增长情况 - 公司认为市场总体平稳,航空航天和国防略有改善,其他市场与之前相似,公司将获得市场份额 [48][49][50] - 第四季度有1300万美元的外汇销售顺风,排除该因素和关税附加费后,业务进展正常 [51][52] 问题2: 关税缓解措施的量化及实施情况 - 公司有信心完全减轻关税直接影响,利用全球布局和供应链网络的措施已在进行,超过一半的关税影响与中美业务有关,已开始实施部分产品和工具转移,关税附加费已在美国金属切割业务实施,基础设施业务也在采取针对性措施 [54][55][56] 问题3: 剔除IRA信贷和税收优惠后,本季度与之前指导的差异及钨价影响 - 第三季度最大惊喜是先进制造税收抵免,其他方面与预期基本一致,成本结构稍好 [66][67] - 钨价上涨,部分基础设施能源市场合同将在第四季度重新定价,成本影响滞后约两个季度,目前仍受益于之前的低成本 [64][65] 问题4: 美洲基础设施土方工程业务的竞争压力及关税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 土方工程业务因美国煤炭出口疲软和中国需求与产能失衡面临价格压力,其他业务无价格压力 [71] - 公司表现优于同行,有机增长计划有效,凭借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布局,在关税情况下更具优势,可利用美国布局获取增长机会和市场份额 [72][73][74] 问题5: 关税是否导致需求提前拉动或暂停及对并购和投资组合优化的影响 - 公司未看到明显的需求提前拉动,客户有生产转移讨论,公司将利用此机会获取新业务 [78][79] - 关税为并购和投资组合优化讨论带来新方面,后续会分享更多信息 [81] 问题6: 指导变化的其他因素及有机销售情况 - 第三季度表现超预期,纳入全年展望,有附加费收益但也有关税成本,外汇因美元走弱受益,根据业务销售表现收紧范围 [86] - 4月销售进展正常,需求无异常,业务表现和需求水平正常 [87] 问题7: 销售复苏时的运营杠杆目标 - 公司目标是实现中40%多的运营杠杆 [89] 问题8: 库存情况及COGS地理分布和关税影响 - 成品库存略有增加,在制品和粉末库存增加较多,因需求变化和供应链调整时间长,且在钨价上涨前获取更多低成本库存并非坏事 [94][95] - 公司使用4月30日生效的关税税率,随着谈判进行,8000万美元的关税影响将降低,公司有行动计划减轻影响并寻找增长机会 [97] 问题9: 第四季度到下一年第一季度的季节性影响 - 正常季节性进入第一季度,成本结构方面,2026年不会重复2025年的龙卷风保险收益、部分税收抵免收益,重组计划将在2026年上半年增加约800万美元收益 [101][103][104] 问题10: 定价展望及第三季度价格和成本情况 - 排除关税影响,全年定价约2%,若加上关税附加费可能更高,附加费仅用于抵消关税直接影响 [107][108] - 未提供第三季度价格和成本具体数据,但去年第三季度基础设施业务受价格原材料周期不利影响,今年已平衡 [109] 问题11: 关税行动是否具有结构性及需求加速时的供应风险 - 假设存在一定关税,这些行动将更具永久性,公司在行动中注重持续改进,以提高周期时间、正常运行时间和整体产量 [117][118] - 公司有足够产能应对市场需求复苏,且成本结构得到改善 [120][121] 问题12: 需求加速时的供应风险 - 公司认为有足够产能应对市场需求复苏,且成本结构得到改善 [120][121] 问题13: 未来指导信息的变化 - 公司将在约90天后更新相关信息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