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宁阳:强链补链筑根基产业集群启新程
齐鲁晚报网· 2025-08-29 11:21
堽城镇工业发展策略 - 坚持"123"发展思路 即1个工业园区 新能源和钢球2个主导产业 新能源特色产业园 钢球产业园 创新创业园3个园中园 [1] - 通过精准招商 完善配套 优化服务延伸产业链条 推动产业集群从"小而散"向"全而强"跃升 [1] -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32平方公里 已建成4.5平方公里 毗邻董梁高速 342国道和新建104省道 区位交通优势显著 [3] 毅诚塑业有限公司发展情况 - 2024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达2528万元 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导致原有厂房和设备难以满足需求 [1] - 协调租赁5000平方米闲置厂房 新投资1000多万元购进震雄智能注塑机和智能机械手 [1] - 拥有10台智能化注塑机 10台智能机械手及配套设备 全部投产后年产能达400万多套 年销售收入将达3000万元 [2] 新能源产业链建设进展 - 再生塑料制造上游项目拟投资3000万元 将形成"再生塑料—塑壳生产—电池配套"完整生产链条 [2] - 钠离子负极材料项目租赁4800平方米厂房 购置50台套设备 核心设备已安装调试 [2] - 项目完全建成后可年产负极材料3000吨 年收入达5000万元 为新能源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3] 政府支持措施 - 镇政府协调安装专用变压器保障电力供应 年用电量约746万度 年用水量90万吨 [3] - 专人帮办环评 安评 能评等手续 加快污水 蒸汽管网接入 [3] -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营造重商 亲商 安商氛围 推动镇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3] 园区产业规模 - 园区以钢球 新能源为支柱产业 涵盖电池充装 塑壳组装 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流程 [3] - 全链条产业年产值近50亿元 [3]
中国宝安半年报:净利润增长24%,高新技术产业双位数领跑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06:10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24.51% [1][2][3]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08.39亿元,同比增长8.06% [1][2][3] - 基本每股收益0.0945元/股,同比增长24.51% [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3%,较去年同期提升0.49个百分点 [2][3] - 营业成本78.31亿元,同比增长6.80%,增速低于收入增长 [3] - 销售费用5.38亿元,同比微降0.13%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42.59万元,同比下降93.14% [2] 业务板块表现 -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6.23亿元,同比增长10.36%,利润总额7.24亿元,增长13.56% [4] - 生物医药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9.91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总额4.14亿元,增长8.09% [4] - 高新技术行业毛利率23.27%,同比提升1.23个百分点 [3] - 生物医药行业毛利率48.81%,同比提升0.92个百分点 [3]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子公司贝特瑞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固态电解质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4][6] -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实现量产,正极材料具备快速量产能力 [4] - 开发行业内首款匹配全固态电池的锂碳复合负极材料 [6] - 氧化物电解质产品获得动力、3C等领域新客户技术认可和批量供应,获得百吨级订单 [6] - 通过投资参股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供应商、布局锂电池回收拆解业务强化镍钴等关键资源保障 [4] 财务结构与市场表现 -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0.06%,处于可控区间 [3] - 截至8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9.45元/股,总市值244亿元 [1][6] - 公司当前滚动市盈率110.47倍,反映市场对其成长性抱有较高预期 [6]
2025年山西太原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1233”产业链激发工业“生长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6 09:30
太原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4年太原市GDP达5418.87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达68.4%,贡献1.12个百分点的GDP增长 [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升至37.3%,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占比53.7% [4]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工业投资占比27.7%且增速达24.7%,非传统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79.5% [6] 太原市产业结构与政策 - "1233"重点产业链体系涵盖9条产业链,集聚118家重点企业,链上企业营收占全省超30%,包括高端金属材料、先进碳基材料等方向 [1][10] - 太原市培育2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不锈钢、核心电子器件),并出台《太原市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工作方案》等政策推动产业链数字化与转型 [14][16] - R&D经费投入127.9亿元居山西省首位,实施创新平台提质等四大工程强化科技驱动 [8] 高端金属材料产业 - 特钢材料产业链2023年营收1183亿元,本土协作配套率从11%提升至20.2%,太钢集团为链主企业,产品覆盖不锈钢、硅钢等全品类 [19][20][22] - 细分领域企业包括太钢集团(千亿级)、太钢大明(百亿级)以及金山磁材、晋西春雷等,形成特殊钢、镁合金、磁性材料等完整产业链 [22][24] 碳基新材料产业 - 产业布局形成北部碳纤维、中部钠离子电池材料、南部煤焦油深加工三大基地,涵盖炭黑、高端碳纤维、超级电容炭等细分领域 [25][28] - 龙头企业太钢钢科、华阳集团与中科院合作,在碳纤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技术领先 [27] 先进生物材料及生物制药产业 - 以锦波生物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为核心,形成生物基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方向,配套化学药企业太原药业及中医药企业和仁堂等 [29] - 产业链依托山西省功能蛋白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技术优势显著且精深加工潜力大 [29]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2025年"1233"重点产业链营收增长15%以上,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6大优势赛道,实施"百千万亿"工程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