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浆料

搜索文档
光伏行业反内卷点评及投资线索更新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光伏行业 - **公司**:协鑫科技、新特、大全、东方希望、金诺、隆基、晶科、晶澳、爱旭、天合、迪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反内卷行动** - **背景和现状**:2025年6月底开始发酵,产业链价格和股价积极反馈,集中在产能管控和价格引导[3] - **分歧减少**:2024年至今,尤其近三周,各部门发布政策、召开会议,各方积极参与推动政策落实[5] - **产能管控**:无明确方案,流传方案含募集资金、收购产能及定价,硅料企业、MC机构及下游组件公司可能参与出资,推进顺利[6] - **价格引导**:采用标杆成本作为最低售价,建立权威价格制定机制,替代参考Infolink的方法[7] - **产业链价格博弈**:各环节自上而下报高价,上游硅料率先跳涨,中下游跟进,怕被罚避免价格与成本倒挂,成交量少[8] - **库存与成交量**:硅片及组件环节一体化公司有十几万吨硅料库存,预计未来一个月成交量增加,无政策市场自发执行也能看到均衡价格[8] - **硅料价格影响**:上涨至40多元或60多元提升相关公司盈利能力,硅料环节股票反弹,组件环节涨幅小,乐观情景下部分公司市值显著增长[10] - **投资机会** - **乐观情景**:60元硅料价格及合理盈利水平下,协鑫、新特、大全美股等市值增长,组件一体化公司有合理估值[11] - **关注因素**:政治局会议是否提及方案,基本面成交放量情况影响权益市场表现[12] - **新技术发展** - **组件环节**:新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发展,应对政策挑战,关注动态及应用前景[13] - **高功率组件**:未来半年到一年有明显体现,爱旭已在财报体现,隆基、晶科、晶澳有相关计划[14] - **高效组件技术**:导致成本和售价曲线陡峭化,带来超额溢价,行业修复及龙头投产将在财报体现[16] - **铜浆料等新技术**:比例增大,技术迭代有加工费通胀过程,年底部分龙头公司组件采用高浓度或云母浆料产品[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金科预计年底四五十条产能达640瓦,明年大部分达650瓦以上,部分达670瓦[15] - 晶澳转债下修,进行港股IPO,审核约10多亿Reits,若成功改善现金情况,偿还授信,成本和效率领先[15] - 高功率组件发展较慢,预计一到三家公司显著体现优势[14] - 高效组件技术过去因扩张过度超额利润不明显,行业修复及龙头投产将改变[16] - 迪科公司股价悄然上涨40%[18] - 除硅料外,高效组件是长期稳健投资路线,各环节业绩弹性空间有吸引力[19]
中信证券:新型光伏浆料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铜浆料有望于2025Q4实现量产导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08:45
光伏导电浆料行业现状 - 光伏导电浆料主要用于光伏电池的金属化环节,直接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 [2] - 银浆是目前主流选择,占光伏电池成本的27%,其中白银占银浆成本的97%以上 [2] - N型电池技术快速取代P型技术,LECO工艺导致银浆单耗上升,叠加银价中枢上移,浆料降本需求迫切 [2] 降本路径:工艺降银 - 工艺降银分为栅线图形设计(如0BB、叠栅)和印刷工艺优化(如激光图形转印、全开口钢板印刷) [3] - 新型印刷工艺可降低20-40%的导电浆料消耗,但目前丝网印刷仍占98%以上市场份额 [3] 降本路径:材料降银 - 贱金属替代(如铜、铝、镍)是重要方向,铜成本仅为银的1%且电导率接近 [4] - 铜浆料方案包括银包铜(已成熟,铜占比向70%推进)、电镀铜(良率低)、纯铜/高铜浆料(终极方案) [4] - 高铜/纯铜浆料产业化加速,预计2025Q4实现量产导入 [4] 市场格局与前景 - 帝科股份和聚和材料2024年分别占全球光伏银浆出货量的27.1%和26.9%,行业呈"两强"格局 [5] - 预计2030年银包铜浆料需求达1166吨(市场空间35亿元),铜浆料市场空间137.6亿元,新型浆料总空间超150亿元 [5] - 2025-2030年新型浆料市场CAGR约60%,铜浆渗透率提升将拉动铜粉需求并推动产业升级 [5]
中信证券:预计到2030年 新型光伏浆料市场空间有望超过150亿元
快讯· 2025-07-14 08:27
光伏导电浆料行业分析 - 光伏导电浆料主要用于光伏电池的金属化环节,直接影响电池性能 [1] - 银浆是当前导电浆料的主流选择,但面临N型技术银浆单耗上升及白银价格中枢上移的压力 [1] - 银浆降本需求迫切,推动新型光伏浆料产业化加速 [1] 新型光伏浆料发展前景 - 银包铜、电镀铜和高铜/纯铜浆料为代表的新型浆料产业化进程加速 [1] - 预计2030年新型浆料市场空间超过150亿元,对应CAGR约60% [1] - 铜浆料有望于2025Q4实现量产导入 [1] 投资建议 - 推荐技术和规模领先的龙头企业 [1]
机构: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 三条主线或受益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4:20
光伏产业链价格趋势 - 多晶硅厂商报价区间上调至4 5—5万元/吨 但尚未观察到实际成交 [1] - 多晶硅厂商展现出强烈的挺价决心 下游企业可能接受小幅上调的实际成交价以规避未来涨价风险 [1] - 硅料价格低价区间顺涨可能性较高 或即将迎来小幅反弹 [1] 行业政策与供给侧改革 - 供给侧出清指导思路为行业"反内卷"带来纲领性指引 但实际执行仍待时日 [1] - 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 技术迭代快的电池片和高启停成本的硅料环节尾部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1] 投资主线与受益领域 - 三条主线将受益:1)技术迭代快的电池片和硅料环节 2)金属化新技术(铜电镀、铜浆料、叠栅等) 3)估值受拖累但高景气的储能PCS [1] - 中期建议关注"产能出清"和"新技术迭代"两条主线 产能出清领域包括多晶硅料、光伏玻璃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2] - 新技术方面建议关注BC电池和钙钛矿电池商业应用进展 [2] 重点关注公司 - 大全能源、特变电工、福莱特(601865)、旗滨集团(601636)、隆基绿能(601012)、爱旭股份(600732)、拉普拉斯、微导纳米、聚和材料、福斯特(603806) [2]
光伏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光伏行业:静待供给侧优化,关注降银金属化新技术
东兴证券· 2025-06-12 11: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自律与技术创新是破局关键,头部企业或牵头建立产能规划协调机制,新型电池技术量产效率提升,去银无银化技术突破,光伏行业有望优化供给结构 [4] - 硅料与电池片环节是行业供给侧优化核心抓手,硅料环节启停成本高、头部厂商集中易达成减产协议,电池片环节承担技术进步重任需持续迭代 [4] - 降银是光伏行业降本提效重要方向,金属化降本包括原材料端找替代和工艺端减用量,新技术应用将带动辅材升级或增量需求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抢装驱动上半年需求,自律+创新助力供给侧出清 - 全球装机增速放缓,2024年新增装机约530GW,同比增长约35.9%;国内市场2024年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8.3%,2025年1 - 4月新增装机104.93GW,同比增长74.6%,预计全年前高后低 [14] - 24年光伏组件出口量增金额减,25年1 - 4月国内抢装致海外出口缩减,2024全年出口量238.8GW,同比增12.8%,2025年1 - 4月出口约83.29GW,同比下降6% [15] - 主产业链价格小幅波动,截止6/4,硅料价格跌至36元/kg,182N型topcon双面组件价格跌至0.68元/w,较年初分别下跌7.7%、2.4%,6 - 8月或延续需求弱势 [19] - 选取52家光伏制造企业为样本,2025Q1总营业收入1601.55亿元,同比减少17.4%,环比下降25.1%,归母净利润 - 68.38亿元,同比减少 - 525.8%,环比减亏72.2%,行业仍亏损,产能出清进行中 [23] 硅料与电池片环节将成行业供给侧优化的核心抓手 - 硅料生产启停成本高,头部厂商集中,2024年四家企业多晶硅产能合计达200.5万吨/年,头部企业易达成减产协议,看好该环节率先产能出清 [30] - 电池片承担技术进步重任,新技术不断涌现,头部企业持续投入升级产线,二三线厂商投资意愿有限,落后产能将逐步出清,看好供需格局优化 [35] 去银少银持续推进,铜浆料、叠栅技术或成重要降本方向 - 降银是光伏行业降本提效重要方向,银浆成本占电池成本27.3%,组件成本10.4%,金属化降本包括原材料端替代和工艺端减用量 [37] - 纯铜浆若解决铜氧化、烧结扩散及附着性问题,或为金属化降本理想方案,银包铜不适用于主流高温工艺,电镀铜设备投资大不具经济性 [42] - 叠栅技术取消主副栅和焊带,改变电流收集路径,提升组件功率、降低银浆耗量,通威推动其量产导入,将带动三角导电丝等辅材增量需求 [46][50] 投资策略 - 新政驱动“531”抢装带动Q1产业链利润修复,但下半年分布式项目投资意愿或下降,产业链产能过剩,落后产能出清待时日,利润修复力度和持续性待观察 [54] - 看好硅料和电池片环节尾部产能加速出清,相关标的通威股份 [56] - 关注金属化新技术发展,相关标的聚和材料、帝科股份、博迁新材、时创能源 [56][57] - 关注储能PCS领域,推荐阳光电源,相关标的德业股份 [57]
光伏行业:静待供给侧优化,关注降银金属化新技术
东兴证券· 2025-06-12 10:51
报告核心观点 - 行业自律与技术创新助力光伏行业供给侧优化,硅料与电池片环节是核心抓手,降银是降本提效重要方向,随着自律机制完善与技术革新,行业有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4] 各部分总结 抢装驱动上半年需求,自律+创新助力供给侧出清 - 全球装机增速放缓,2024 年新增装机约 530GW,同比增长约 35.9%;国内新增装机维持高位,2024 年新增 277.57GW,同比增长 28.3%,2025 年 1 - 4 月新增 104.93GW,同比增长 74.6%,预计全年前高后低 [14] - 24 年光伏组件出口量增金额减,25 年 1 - 4 月国内抢装致海外出口缩减,2024 全年出口量 238.8GW,同比增 12.8%,2025 年 1 - 4 月出口约 83.29GW,同比下降 6% [15] - 主产业链价格小幅波动,截止 6/4,硅料价格跌至 36 元/kg,182N 型 topcon 双面组件价格跌至 0.68 元/w,较年初分别下跌 7.7%、2.4%,6 - 8 月或延续需求弱势,压制行业排产及短期产业链价格 [19] - 行业仍处亏损阶段,2025Q1 选取的 52 家光伏制造企业总营业收入 1601.55 亿元,同比减少 17.4%,归母净利润 - 68.38 亿元,同比减少 - 525.8%,行业自律与技术创新是破局关键 [23] 硅料与电池片环节将成行业供给侧优化的核心抓手 - 硅料生产高启停成本,叠加头部企业易达成减产共识,助力尾部产能出清,2024 年四家头部企业多晶硅产能合计达 200.5 万吨/年,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30] - 硅料环节不同企业间现金成本差距明显,领先企业现金成本为 3.4 万元/吨,通威内蒙基地降至 2.7 万元/吨以下,看好硅料环节率先实现产能出清 [31] - 电池片技术持续迭代,承担光伏技术进步重任,头部企业持续投入推动产线升级,倒逼落后产能出清,看好电池片环节供需格局优化 [35] 去银少银持续推进,铜浆料、叠栅技术或成重要降本方向 - 降银是光伏行业降本提效重要方向,银浆成本占电池成本 27.3%,组件成本 10.4%,金属化降本包括原材料端替代和工艺端减少用量两个方向 [37] - 纯铜浆或为金属化降本理想方案,银包铜不适用于主流高温工艺,电镀铜设备投资大,若解决铜氧化等问题,纯铜浆有望实现降本 [42] - 银浆龙头企业正积极推进低银铜浆方案,聚和材料、帝科股份等通过技术创新攻克难题,有望提升市占率及盈利能力 [43] - 叠栅作为新一代平台化技术,成熟度有望逐步提升,取消主副栅和焊带,改变电流收集路径,降低银浆耗量,通威股份积极推动其量产导入 [46][50] 投资策略 - 新政驱动“531”抢装带动 Q1 产业链利润修复,但下半年分布式项目投资意愿或下降,产业链利润修复力度和持续性待观察 [54] - 主线一:看好硅料和电池片环节尾部产能加速出清,相关标的通威股份 [56] - 主线二:关注金属化新技术发展,可关注银浆、焊带等领域,相关标的聚和材料、帝科股份等 [56][57] - 主线三:关注需求高景气的储能 PCS 领域,推荐阳光电源,相关标的德业股份 [57]
光伏贱金属化铜浆料深度报告;光伏板块观点及重点标的推荐更新
2025-04-16 11:0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行业 - **公司**:帝科、聚合、隆基、协鑫、通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银浆替代技术应用的原因 - 随着 TOPCon 电池大规模量产扩产,导电浆料需求增加,银价上涨,银浆成本占一体化组件成本的 12%,组件价格下降背景下,光伏企业有降低成本诉求[2] - HJT 技术发展较早,低温工艺和 TCO 膜可避免含铜浆料氧化和扩散问题,先行应用于 HJT 电池;TOPCon 电池过去主要提升效率,材料端降本诉求不如 HJT 强烈[2] 铜浆料替代银浆的可行性 - 铜导电性稍逊于银,适当增加用量可平衡,对遮光影响不大[3] - HJT 和 TOPCon 双面电池时代,可先从背面使用铜浆料,推进产业化[3][4] 贱金属化成功案例借鉴 - MLCC 粉料领域 20 世纪 80 年代从贵金属到贱金属转变,通过工艺改进实现镍电极 MLCC 较好可靠性,对高温工艺下使用铜材料有参考意义[5] 光伏行业贱金属化潜力 - 行业将逐步增加铜含量,TCO 膜上使用银包铜已取得一定成功,HJT 出货量增长为其他技术提供参考[6] - 解决氧化和扩散控制问题有多种方案,将推动纯铜浆料应用[6] 关键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 - 关键挑战是氧化与扩散控制,解决方案有铜粉表面镀金属、采用聚合物屏障层、激光开槽加沉积种子层等[1][7][8] - TOPCon 电池中激光开槽技术用于沉积种子层,虽成本高但阻挡效果好,需进一步优化[9] 铜浆料在 TOPCon 电池应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 挑战包括氧化问题和工艺复杂性,解决方案有添加惰性气体、包裹铜颗粒、优化浆料配方等,可参考 HJT 经验逐步过渡到纯铜应用[1][10] - 不同公司有不同解决方案,如帝科采用银包铜粉加银种子层高温烧结加中温固化方法,聚合关注纯铜方案[10] - 可考虑 0BB 串焊形式减少串焊过程中氧化风险[11] 电镀工艺在 TOPCon 电池的适用性 - 电镀工艺流程复杂,需大量昂贵设备,短期内实现量产挑战大,目前浆料方法更靠谱[12] - 若行业环境改善,资本投入增加,工艺稳定性和良率提升,设备成本下降,电镀工艺仍可能可行[12] 铝浆料应用前景 - 铝浆料曾用于铝背场和背面银铝浆,TOPCon 时代被取代,目前探索在 BCC 上使用,铜方案降本潜力更大[13] 投资铜浆料环节前景 - 铜浆料加工费呈通缩趋势,投资应关注技术进步降本潜力和市场接受度提升机会[1][14] 铜浆料加工费和技术难度 - HJT 银包铜浆料加工费略高于 TOPCon 浆料,HJT 加工难度相对较低,TOPCon 高温浆料技术难度大[15] - 市场上龙头公司采用不同技术,新技术应用技术难度仍较高,需考虑利润分配[15] 铜浆料与传统银浆对比 - 成本上,银粉成本约每千克七千多元,含 20%银的铜浆料原材料成本约 1500 元,加工费可实现 1000 元以上利润[16] - 市场接受度上,新型铜浆料处于推广阶段,与传统银浆并行销售,若量产效果好,售价可能降低形成竞争[16] 含铜材料发展趋势 - 预计 2025 年一半组件使用含铜材料并向纯铜发展,2026 - 2027 年市场规模可达二三十亿元,龙头企业可获可观利润,短期内股价可能上涨[1][17]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对中国光伏产业影响有限,东南亚产能受影响,美国市场利润面临挑战,中东地区进一步关税反制可能性不大[1][18][20] 光伏行业供需关系及发展趋势 - 核心问题是供需关系,需求有政策支持和抢装潮推动,排产数据积极,但需关注去库和价格走势,长期需求空间将打开[21] 港股光伏企业表现及预期 - 协鑫和通威近期股价下跌严重,但有安全边际,一体化组件企业市占率提升,龙头公司现金流稳定,二三线公司需观察财务报表[22] 光伏行业新技术发展前景 - 新技术如 BC 电池和浆料可能提供阿尔法机会,被低估且市值低的公司有弹性机会[23][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美国市场光伏行业利润预计面临挑战,隆基等公司可能因前期投入少在东南亚产能减少后实现利润增长,印尼对美出口电极片有相对领先优势[19] - 四月份光伏排产达到 60GW,为历史新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