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箔钛阳极
icon
搜索文档
泰金新能科创板过会在即:营收两年翻倍,重投入抢占新能源黄金赛道
财富在线· 2025-08-29 09:28
公司背景与上市进展 - 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背靠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体系 与西部材料 西部超导等A股上市公司同属兄弟单位 [1] - 公司为陕西省财政厅间接控股的国资背景企业 肩负国产替代与产业升级双重使命 [3] -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会议审核其科创板IPO申请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10.05亿元攀升至21.94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47.78%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从9829.36万元增长至1.95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40.85% [2] - 2022-2024年各期末合同负债余额分别约15.70亿元 23.83亿元 14.65亿元 [6]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核心技术聚焦绿色电解技术 旋压成形技术 表面涂层技术 密封连接技术四大方向 [2] - 2024年中国电解铜箔阴极辊市场出货量超800台 公司出货量达365台 市占率超45% [2] - 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五项国家级认证 [3] 产品特性与客户结构 - 钛电极产品相比传统石墨电极具有更长使用寿命 更高电解效率及更低能耗 [2] - 成功打入全球锂电龙头供应链 成为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核心供应商 [4] - 客户覆盖延伸至海外市场 形成头部化+全球化客户结构 [4] 行业发展趋势 - 核心产品市场趋势由电动汽车 储能等全球能源转型需求驱动 [4] - 2020-2022年经历爆发式增长 2023-2025年处于周期性调整与产能出清阶段 [4] - 未来十年需求将逐步走向稳健增长 伴随技术迭代与结构性变化 [4] IPO募资与战略布局 - IPO计划募资9.9亿元 重点投向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 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等项目 [5] - 旨在建成国际一流技术创新中心与产业化基地 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 [5] - 通过技术+资本双轮驱动应对行业周期调整与同行竞争 [5] 现金流与财务结构 - 2024年末合同负债较2023年末减少约9.19亿元 导致当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由正转负 [7] - 调整后的财务杠杆率维持在40%左右 处于合理区间 [6] - 合同负债体现按订单生产分阶段收款的强势业务模式 [6]
泰金新能冲刺科创板:重视研发筑牢“护城河”,业绩稳步增长前景广阔
华夏时报· 2025-08-28 17:52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将于8月29日上会审议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1]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专注于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 钛电极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 设计 生产及销售 是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 [1] - 产品终端应用于大型计算机 5G高频通信 消费电子 新能源汽车 航天军工等领域 [1] - 通过上市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完善产品矩阵 提升行业竞争优势 增强盈利能力 [1] 行业市场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电解铜箔设备市场规模为200亿元 较2022年增长33.33% 预测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90亿元 [2] - 2019年前全球高端电解铜箔核心装备阴极辊主要由日本企业垄断 2019年以来国内企业加速进口替代 [2] - 公司是阴极辊进口替代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2024年阴极辊市场占有率超45% 铜箔钛阳极产品市占率国内第一 [3] - 行业需求受AI 高速通信 云计算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推动 高端PCB铜箔和锂电铜箔需求增长显著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营收10.05亿元 2023年营收16.69亿元 2024年营收21.94亿元 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47.78% [3] - 2022年归母净利润9829.36万元 2023年1.55亿元 2024年1.95亿元 [3] - 业绩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增强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实现4-6μm极薄铜箔生产用阴极辊制造 打破国外垄断 [3] - 2022年研制成功全球最大直径3.6m阴极辊及生箔一体机 [3] - 提供铜箔生产核心设备及完整成套解决方案 包括生箔一体机 铜箔钛阳极 表面处理机 高效溶铜罐等 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3] - 同时提供高性能钛电极和玻璃封接制品 应用于绿色环保 铝箔化成 湿法冶金 电解水制氢 航空航天 军工电子等领域 [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2年研发费用3755.39万元 2023年4854.30万元 2024年7183.97万元 三年累计1.58亿元 复合增长率38.31% [6] - 拥有29项关键核心技术 授权发明专利88项(含2项美国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129项 外观设计专利6项 [6] - 牵头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强极薄铜箔制造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和"电解水制高压氢电解堆及系统关键技术" 工信部"氢能用金属扩散层关键材料项目"等 [6][7] - 2022年完成"华龙一号"核电反应堆用玻璃密封电气贯穿件国产化项目 [7]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投资于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 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4] - 资金用途围绕主营业务 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 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完善产业链和产品结构 [4] 发展战略与规划 - 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及产业政策方向 瞄准绿色电解成套 高性能钛电极和特种封接新产品创新 突破行业技术瓶颈 [6] - 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 目标成为全球绿色智能电解成套整体解决和服务方案领跑者 [7] - 培养聚焦"绿色电解技术""旋压成形技术""表面涂层技术""密封连接技术"的复合型工程化人才队伍 建设国际一流技术创新中心与产业化基地 [7]
泰金新能IPO:高端铜箔设备龙头,32亿订单锚定百亿市场
梧桐树下V· 2025-08-28 13:0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端电解铜箔成套装备及阳极材料研发生产企业 专注于解决高端铜箔生产设备"卡脖子"问题 实现国产替代 [1][2] - 电解铜箔成套装备是核心业务 2024年贡献主营业务收入66.54% 钛电极材料是另一重要增长引擎 涵盖铜箔钛阳极、水处理阳极等产品 [2][3] - 2024年中国电解铜箔阴极辊市场总出货量超800台 公司以365台销量占据45%以上市场份额 铜箔钛阳极产品同样位居国内市场第一 形成"双龙头"格局 [3] 技术突破与研发实力 - 攻克阴极辊技术壁垒 掌握钛材强力旋压成形与晶粒细化技术 具备批量交付Φ1500mm至Φ3600mm全系列产品能力 其中Φ3600mm超大直径阴极辊为全球首台 [4] - 钛电极采用多元复合涂层技术 铜箔钛阳极析氧电位低、催化活性高 氧化物晶粒达纳米级 湿法冶金钛阳极耐腐蚀性强、寿命长 [5]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从3755.39万元增至7183.97万元 三年累计投入1.58亿元 复合增长率38.31%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88项(含2项美国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129项 [6] 行业机遇与市场需求 - 2024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84万吨(同比增长21.74%) 中国市场占69万吨(全球份额82.14%) [7] - 铜箔极薄化趋势显著 嘉元科技2024年铜箔产量6.70万吨(同比增长15.57%) 6μm以下极薄铜箔占比持续提升 [8] - 高端PCB铜箔市场被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主导(占中国市场90%以上) 2023年日本铜箔出口价为中国2倍以上 单吨加工费为中国10倍 中国高端PCB铜箔贸易逆差达7.2亿美元 [8] 财务表现与客户合作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10.05亿元跃升至21.94亿元(复合增长率47.78%) 净利润从9829.36万元增长至19538.93万元(复合增长率40.99%) [9]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17.31%) 扣非归母净利润10199.94万元(同比增长16.18%) [9] - 与嘉元科技、中一科技、海亮股份、德福科技等国内铜箔龙头企业建立稳固合作 海外客户包括匈牙利Volta能源、卢森堡电路箔业、韩国乐天等 [9][10] 订单与全球化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末在手订单金额(不含税)32.05亿元 2025年1-7月新增订单4.68亿元 [10] - 海外销售对应在手订单1.36亿元(截至2025年5月底) 产品进入电子电路铜箔、芯片封装等高端应用场景 [10] 募投项目与战略规划 - 拟募集9.9亿元资金 投向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及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三大项目 [11] - 研发中心聚焦PET复合铜箔装备、光伏镀铜装备、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等前沿领域 助力突破芯片封装用极薄载体铜箔装备等"卡脖子"技术 [13] - 项目精准对接"双碳"战略与国产替代需求 绿色电解装备可降低铜箔生产能耗 钛电极产品能减少湿法冶金、水处理等领域碳排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