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酸锂正极材料

搜索文档
上汽集团将推10万级半固态电池车型
高工锂电· 2025-07-21 18:37
半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上汽集团在MG4纯电车型搭载新型半固态电池,打破前沿技术通常应用于高端车型的惯例,直接进入10万人民币级别大众市场 [1] - 该电池由清陶能源研发,固态化程度实现关键突破,电解液含量降至5%,带来安全性和低温性能提升 [1] - 电池通过"360度针刺测试",未发生起火或爆炸,在-7℃环境下续航达成率比传统磷酸铁锂电池高13%,极寒放电功率提升20% [1] - 系统能量密度达400Wh/kg,支持12分钟快速充电400公里,循环寿命较传统电池提升30% [2] 生产工艺革新 - 清陶能源采用"干法正极工艺",通过摒弃溶剂缩减工序、降低能耗和成本 [3] - 2024年实现干法正极技术中试阶段的卷对卷生产,通过干法热复合实现极片和电解质的连续制造 [4] - 上汽与清陶专利布局覆盖从设备到材料全链条,包括多级辊压设备精细设计和改性粘结剂材料研发 [5] - 先惠技术与清陶合作研发的干法辊压设备已交付调试,单GWh产线约需5-6台设备,单台价值量600万人民币 [5] 材料体系选择 - 清陶选择锰基正极材料路线,利用固态电解质解决锰溶出问题,释放其低成本、高电压优势 [7] - 锰基正极低温容量保持率可达95%以上,镍锰酸锂能量密度接近三元材料且安全性更优 [7] - 清陶采用正极包覆设计和单晶、多晶锰酸锂复合策略,拦截溶出的锰离子保证循环性能 [7] - 清陶在内蒙古乌海建设年产2万吨锰酸锂正极材料项目,已进入试生产状态,预计2026年全面投产 [8] 战略与产业化 - 清陶第一代产品解决固态化基础工艺问题,第二代通过锰系正极和干法工艺解决成本和大规模产业化问题 [8] - 清陶提出"平台化"思路,以全固态电池为基础平台,灵活选用不同正负极材料组合 [8] - 战略目标是通过构建完整产业链实现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系统性解决成本、续航、低温等痛点 [8] - 上汽MG4的发布将检验"工艺+材料"双轮驱动的实际效果及其对行业格局的影响 [8]
湘潭电化: 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公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7-01 00:24
发行概况 - 可转债简称"电化转债",代码127109,发行总额4.87亿元(487万张),按面值100元/张发行[2] - 发行方式为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原股东优先配售占比73.68%(3,588,109张),网上发行占比25.96%(1,264,387张),保荐人包销0.36%(17,504张)[11][12] - 上市时间为2025年7月4日,存续期限为2025年6月16日至2031年6月15日,转股期为发行结束满6个月后(2025年12月22日)至到期日[2][19]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4.796亿元,拟全部用于"年产3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总投资4.871亿元)[16][33] - 项目符合公司主业方向,聚焦锰系正极材料产能扩张,补充流动资金需求[34]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9.12亿元,电池材料业务占比超90%,毛利率27.5%(营业成本13.87亿元)[40] - 2022-2024年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52.73%→43.44%→38.28%),流动比率提升至1.4,利息保障倍数达9.81倍[36][38] - 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16.15%至4.18亿元,但净利润微降1.29%至4,734.65万元,主因成本增幅(23.48%)高于收入增幅[43] 债券条款 -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首年0.20%,第六年2.00%),到期赎回价110元(含末息)[17][23] - 初始转股价10.10元/股,设下修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80%触发)及赎回条款(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日收盘价≥转股价130%)[20][24] - 信用评级AA级(中诚信国际),无担保,主体与债项评级展望稳定[35][45]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电化集团持股29.54%,间接控股股东振湘国投(持股12.69%)与产投集团(湘潭市国资委持股90%)合计控制42.23%股份[8]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46.13%,包括南方中证1000ETF等机构投资者[8][12]
东北固收转债分析:电化转债定价:首日转股溢价率32%~37%
东北证券· 2025-06-16 0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化转债发行规模 4.87 亿元,首日转股溢价率预计 32% - 37%,目标价 134 - 139 元,建议积极申购,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 0.0033% - 0.0036% [1][3][18][19] - 正股湘潭电化主营电池材料和污水处理业务,本次募资 4.85 亿用于年产 3 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顺应行业趋势,能提升竞争力和优化资本结构 [3][17][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化转债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转债基本条款分析 - 发行方式为优先配售和网上发行,债项和主体评级 AA,规模 4.87 亿元,初始转股价格 10.1 元,6 月 12 日转债平价 101.39 元,纯债价值 99.52 元 [14] - 下修条款(15/30,80%)较严、赎回条款(15/30,130%)正常、回售条款(30/30,70%)正常,规模偏低流动性差,评级尚可,债底保护性好,机构入库不难 [2][14] 新债上市初期价格分析 - 参考恩捷转债、宙邦转债,考虑市场环境及平价,首日转股溢价率预计在【32%,37%】区间,目标价 134 - 139 元,建议积极申购 [3][18] 转债打新中签率分析 - 假设老股东配售比例 42% - 46%,留给市场规模 2.63 - 2.82 亿元,假定网上有效申购 791 万户,打满中签率 0.0033% - 0.0036% [19] 正股基本面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及所处行业上下游情况 - 主营电池材料和污水处理业务,产品包括 P 型 EMD、锰酸锂正极材料等 [20] - 上游为锰矿石、硫酸等产业,供应制约电解二氧化锰供给,碳酸锂价格影响锰酸锂价格;下游为一次及二次电池产业,需求影响电解二氧化锰行业发展,锰酸锂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20][2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 21 亿、21.63 亿、19.12 亿、4.18 亿元,同比增长 12.22%、3.01%、 - 11.60%、16.15%,波动受价格、销售等因素影响 [24]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6.48%、21.56%、27.49%、24.85%,净利率分别为 19.21%、15.73%、15.95%、11.33%,受原材料等因素影响 [28]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期间费用合计分别为 2.18 亿、1.62 亿、1.64 亿、0.41 亿元,研发费用逐步上升 [29]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应收款项分别为 4.33 亿、3.74 亿、4.21 亿、4.15 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平稳 [32][35]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4 亿、3.52 亿、3.15 亿、0.4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5.76%、 - 10.63%、 - 10.59%、 - 2.54%,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 [38] 公司股权结构和主要控股子公司情况 - 股权结构集中,前两大股东持股 42.23%,前十大股东持股 46.13%,直接控股股东为电化集团,间接控股股东为振湘国投和产投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湘潭市国资委 [43] - 有 10 家重要控股子公司,3 家参股公司 [43] 公司业务特点和优势 - 产能规模居行业前列,产品类型全,型号可灵活转换,能满足差异化需求 [45] - 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有多项技术储备和荣誉,推动锰酸锂关键性能突破 [45][47] - 重视产业链布局,向上游拓展资源,向下游纵深发展,发挥协同效应 [47] - 拥有管理、技术、营销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强,能应对风险 [47] - 污水处理业务有特许经营权,业务稳定 [47] 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安排 - 募资不超 4.87 亿,4.85 亿用于年产 3 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实施主体为湘潭立劲,建设期 24 个月,基于谨慎性不进行效益测算 [48]
贵州10万吨磷酸铁锂将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6-03 19:11
贵州嘉尚新能源正极材料项目进展 - 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进入设备采购和生产线建设阶段 预计10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试产 达产后年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0万吨以上 [1] - 项目总投资25亿元 占地400亩 分两期建设 包括年产10万吨锰酸锂 4万吨三元正极 1万吨钴酸锂 1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 [1] - 一期年产10万吨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已于2023年9月28日点火试产 2024年6月2条生产线正式投运 [2] - 公司建成100米锰酸锂正极材料隧道窑及配套生产线 为全国乃至全球首创最长生产线 [3] - 一期二阶段年产1.6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和9000吨钴酸锂正进行设备安装 预计2024年6月底建成投产 [4] 公司业务布局与产能规划 - 公司60%-70%锰酸锂产品满足内部需求 30%-40%就近供给园区企业 [3] - 拥有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全产业链研发及制造能力 专注电芯 电池 电池材料技术开发 生产 销售及进出口 [4] - 2022年3月在江西开工建设总投资55亿元项目 一期用地180亩 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年产60亿安时动力储能锂电池 [4] - 2023年8月东莞项目动工 总投资10亿元 达产后年产低速车动力及储能锂电池8GWh [4] 铜仁市新能源产业集群 - 大龙开发区年产20GWh钠电池即将投产 贵州为方能源投建一期年产1GWh高性能储能钠离子电池生产线 计划2024年7月底厂房封顶 11月试运行 [5] - 园区内还聚集凯金新能源负极材料 星茂废旧电池回收 博邦山河年产15万吨一体化锂电池负极材料 中伟循环 红星电子废旧锂电池回收等项目 [5] - 铜仁市锰矿探明储量近7.4亿吨 包括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和1个特大型富锰矿床 富锰矿超1亿吨 [6] - 已集聚红星锰业 中伟股份 汇成新材料 百思特新能源 嘉尚新能源 凯金新能源等企业 构建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隔膜 电解液四大产业矩阵 [6]
贵州铜仁将新增1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起点锂电· 2025-04-03 17:23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扩产趋势 - 2025年依旧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扩产大年 四川、云南、山东、广东、江西等多个省市项目提速 [2] - 贵州铜仁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即将投产 预计6月完成交付 包含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 [3] - 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 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00亿元 包含锰酸锂、三元、钴酸锂等多种正极材料生产线 [3] 贵州铜仁新能源产业集群 - 铜仁市是全国三大锰矿富集区之一 锰矿探明储量近7.4亿吨 包括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和1个特大型富锰矿床 [4] - 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已形成产业集群 包含嘉尚正极材料、凯金负极材料、星茂废旧电池回收等多个项目 [3] - 依托丰富锰矿资源 铜仁正强化锂电池及材料、钠电池及材料、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为核心的锰产业发展体系 [4] 企业投资布局 - 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为广东嘉尚新能源科技控股企业 持股比例66.33% 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 [3] - 项目二期建设内容包括1号厂房、废水处理站、水泵房等配套设施 将新增1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3] - 铜仁已集聚中伟、汇成、红星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预计将吸引更多企业落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