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压缩机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容诚所被通报批评 中鼎恒盛IPO项目多宗违规
中国经济网· 2025-05-27 15:02
核心观点 - 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国泰海通证券及相关当事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注册会计师给予纪律处分,主要涉及中鼎恒盛IPO项目中的多项违规行为 [1] - 中鼎恒盛在IPO过程中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财务信息可靠性问题、研发费用不规范、收入确认不规范、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及对赌协议披露不完整等问题 [2][4][5][7][9] - 保荐机构国泰海通及保荐代表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及签字注册会计师在核查过程中存在多项程序执行不到位、核查意见不准确的问题 [3][6][8][10] - 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中鼎恒盛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15] 财务数据问题 - 2020年和2021年公司母公司单体财务报表中资产总额分别为1.39亿元、5.29亿元,净资产分别为0.64亿元、3.95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0.61亿元、1.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4亿元、0.32亿元 [1] - 2020年公司母公司单体报表资产总额和净资产理账前后差异率分别为43%和36%,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差异率分别为20%和24% [2]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0.65亿元、1.20亿元、1.47亿元和1.84亿元 [2]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220.68万元 [4]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隔膜压缩机销售收入分别为0.60亿元、1.27亿元、2.19亿元和1.3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均超过90% [5] 内部控制缺陷 - 公司存在转贷、实际控制人占用资金等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 [1] - 公司对报告期内部分原始业务资料进行重新制作,对2020年至2022年6月的财务核算进行重新整理 [2] - 公司存货理账未依据原始业务单据,而是由仓库人员制作且仅由仓库人员审核的出入库单 [2] - 2022年公司共开展10个研发项目,其中7个项目存在研发信息不匹配的情形 [4] - 公司存在将2021年领用的研发材料通过手工调整为2022年研发领料等不规范情形 [4] 收入确认问题 - 公司存在零件未完整发货即确认设备收入的情形,2021年、2022年涉及金额分别为230万元、2823.75万元 [6] - 公司部分委外验收设备存在两份验收单但未充分说明其合理性,2021年、2022年涉及金额分别为969.47万元、220.07万元 [6] - 公司部分验收单系复印件或扫描件、客户未盖章或未签署验收时间 [6] 资金占用与股东核查 - 报告期内公司实际控制人罗克钦、杨瑞杰占用公司资金6754.31万元,主要用于个人股票投资、购买理财产品、归还个人贷款等 [7] - 罗克钦向公司间接股东张某转账300万元,张某将该笔资金通过芜湖喜粤新媒三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向公司出资 [7][13] - 关键岗位人员任继伟、黄琰与自然人之间存在的大额资金往来净流出合计1100.60万元 [7] 对赌协议披露 - 公司A轮、B轮融资相关投资协议涉及对赌回购条款,A轮投资方享有效力恢复条款等 [9] - 公司与投资方签署的投资协议中还明确约定了A轮投资方单独享有的业绩承诺条款,以及两轮投资方享有优先分红权、优先认购权等其他特殊权利条款 [10] 公司股权结构 - 罗克钦直接持有公司14.08%股权,通过其控制的四川钦能控制公司16.83%股权,通过芜湖中鼎控制公司8.55%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9.47%股权 [16] - 罗克钦配偶王郡疃通过芜湖中鼎间接持有公司4.71%股权 [16] - 杨瑞杰直接持有公司7.66%股权,通过其控制的北京俊杰控制公司1.93%股权,合计控制公司9.60%股权 [16] - 罗克钦、王郡疃、杨瑞杰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49.07%的股权 [16] 发行计划 - 公司原计划发行不超过29,704,518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00% [17] - 公司原拟募集资金100,308.60万元,用于隔膜压缩机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多个项目 [17]
监管严打IPO“带病申报”: 中鼎恒盛踩四大“红线” 两保代遭“封杀”半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0:00
公司概况 - 中鼎恒盛主营业务为隔膜压缩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拟募资规模高达10亿元,投向四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11.68亿元,拟募资规模接近总资产规模 [2] 财务表现 - 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0.70亿元增长至2.4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84.90% [3] - 同期净利润从1718.16万元增长至7367.4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7% [3] - 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394.09万元增至2022年的1220.6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5.08%,刚好达到创业板定位要求 [3] 财务问题 - 理账前后财务数据差异较大:2020年母公司单体报表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差异率分别为43%和36%,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差异率分别为20%和24% [4] - 存货理账未依据原始业务单据,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0.65亿元、1.20亿元、1.47亿元和1.84亿元 [4] - 存在零件未完整发货即确认设备收入的情形,2021年、2022年涉及金额分别为230万元、2823.75万元 [7] 研发问题 - 2022年10个研发项目中7个存在研发信息不匹配情形,研发资料原件与审计底稿存在明显差异 [6] - 研发领料单据制单人为行政文员且未提供相关研发需求,存在将2021年领用的研发材料手工调整为2022年研发领料的情形 [6] - 报告期内形成的11台研发样机中,部分研发样机编码与销售合同记载的产品编码一致但未做会计处理 [6] 保荐机构问题 - 保荐机构国泰海通及保荐代表人贾超、陈金科被通报批评,六个月内不接受其签字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 [8] - 未充分关注发行人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流向核查不到位,遗漏核查300万元资金流水 [8][9] - 对关键岗位人员与自然人之间的大额资金往来主要通过访谈确认,未获取充分客观的核查证据 [10]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跨周期追责成为常态,撤回材料不等于"安全着陆",申报即担责 [1][13] - 年初以来,各地证监局、沪深交易所对违规涉事券商及责任人已出具超过30张监管函,涉及14家机构 [11] - 凝固力及其保荐机构五矿证券因研发费用和收入确认不规范等问题被处罚 [12]
国泰海通、会所被通报批评,2保代3注会被拉黑6个月,律所及3律师被书面警示,发行人被拉黑1年
梧桐树下V· 2025-05-23 23:32
中鼎恒盛IPO违规事件核心观点 - 中鼎恒盛及其高管、保荐机构国泰海通证券、审计机构容诚会计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北京海润天睿律所因IPO申报过程中多项违规行为被深交所纪律处分或监管警示 [1][2][3][4][5][6] - 公司存在财务内控重大缺陷、研发费用核算不规范、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未完整披露对赌协议等核心问题 [3][8][9][10][11][14] - 保荐机构及审计机构对财务数据异常、资金流向核查不到位,法律服务机构对股东资金来源核查失职 [4][5][6][13][22][23] 中鼎恒盛违规行为 - **财务内控缺陷**:2020年母公司单体报表资产总额理账前后差异率达43%,净资产差异率36%,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差异率分别为20%和24% [9] - **研发费用问题**:2022年研发费用1220.68万元中,70%项目存在研发信息不匹配、领料单据不规范及样机会计处理缺失 [10] - **收入确认问题**:2021-2022年涉及未完整发货即确认收入金额达230万元和2823.75万元,部分验收单为复印件或未盖章 [11][12] - **资金占用与披露缺失**:实际控制人罗克钦、杨瑞杰占用资金6754.31万元,其中300万元通过间接股东张某循环出资 [13][22] 中介机构违规行为 国泰海通证券 - 未发现财务数据理账差异,对研发费用内控有效性核查不充分 [4][9][10] - 遗漏核查关键人员1100.60万元资金流水,未督促完整披露对赌协议特殊条款 [13][14] - 保荐代表人贾超、陈金科被暂停执业6个月,机构被通报批评 [4][16]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 未审慎核查存货理账依据(1.84亿元存货部分单据为后补)、研发样机会计处理 [6][9][10] - 签字注册会计师陈莲、崔芳林、陈凯被暂停执业6个月,机构被通报批评 [6][29] 北京海润天睿律所 - 未核查实际控制人资金流向及新增股东张某600万元出资来源(占股40%) [5][22][23] - 签字律师唐申秋、侯为满、孙睿被书面警示 [23][25] 处罚措施 - 中鼎恒盛被禁止提交上市申请文件1年(2025年5月23日至2026年5月22日),实控人及财务总监被公开谴责 [3][20] - 中介机构相关责任人执业资格受限6个月,违规记录将通报证监会并记入诚信档案 [4][6][16][23]
六盘水首座氢能综合能源站投用
中国化工报· 2025-05-16 10:44
氢能综合能源站建设 - 贵州省六盘水首座氢能综合能源站通过验收,日加氢能力达2000千克,可为氢燃料电池车辆提供高效能源补给 [1] - 加氢站配备3台加氢机,每天可为130~150台氢能重卡加注,3台同时加注时仅需20分钟完成 [1] - 该能源站为LNG与加氢合建站,核心设备隔膜压缩机由东德氢能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并参与工程施工和整站联调服务 [1] 加氢站技术细节 - 加氢站配置2套东德氢能隔膜压缩机,采用创新膜腔设计与智能监控系统,进气压力5~20MPaG下实现45MPaG高压输出 [1] - 压缩机流量达1500标准立方米每小时,满足大流量、高效率加氢需求 [1] - 云平台远程运维功能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为氢能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奠定技术基础 [1] 氢能重卡应用反馈 - 氢能重卡加注时间约十几分钟,续航400~600千米,驾驶过程中无显著噪声和油烟味 [1] - 司机反馈氢能重卡操作性能好、噪音小、省时省力 [1] 氢能产业链发展 - 未来能源站将依托六枝特区焦炉煤气资源及绿氢潜力,打通"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助力区域清洁能源体系建设 [2] - 东德氢能计划持续参与六枝特区氢能走廊建设,提供多元化压缩机产品及工程服务 [2] - 公司目标推动氢能在交通、化工、电力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加速区域"双碳"目标实现 [2]
烟台东德氢能助力贵州六盘水首座氢能综合能源站顺利通过验收
齐鲁晚报网· 2025-05-13 10:53
项目概况 - 贵州六盘水首座氢能综合能源站顺利通过验收 采用LNG与加氢合建模式 属于固定式大型加氢站 日加氢能力达2000公斤 [1][3] - 加氢站配备3台加氢机 每天可为130-150台氢能重卡加注 三台加氢机同时工作时 20分钟即可完成加满 [3] 技术细节 - 加氢站核心设备采用东德氢能隔膜压缩机 共配置2套 具备5-20MPaG进气压力下实现45MPaG高压输出的能力 流量达1500Nm³/h [3] - 隔膜压缩机采用创新膜腔设计与智能监控系统 满足大流量、高效率加氢需求 并通过云平台远程运维降低运营成本 [3] 公司参与 - 东德氢能不仅提供核心设备 还承接工程施工和整站联调服务 组建专业团队优化施工方案 高效统筹采购、生产与施工环节 [5] - 此次合作展示公司从设备制造到整站交付的全流程服务能力 为区域氢能合作提供示范样本 [5] 产业链布局 - 能源站氢气来源于贵州某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未来将依托六枝特区焦炉煤气资源及绿氢潜力 打通"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5] - 公司计划持续参与六枝特区氢能走廊建设 提供多元化压缩机产品及工程服务 推动氢能在交通、化工、电力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