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国网信通(600131.SH)】25Q1业绩稳健,拟收购亿力科技加快产业优化——24年报暨25年一季度报点评(殷中枢/宋黎超)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5-07 16:4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73.15亿元,同比-4.67%,归母净利润6.82亿元,同比-17.60% [2] - 25Q1营收11.12亿元,同比+9.14%,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117.20% [2] - 24年整体毛利率20.17%,同比-1.39pct [3] 分板块业务表现 - 数字化基础设施板块营收33.65亿元(占比最高),同比+1.56%,毛利率16.55%(同比-3.22pct) [3] - 企业数字化应用板块营收8.77亿元,同比-20.20%,毛利率28.79%(同比+5.82pct) [3] - 电力数字化应用板块营收22.54亿元,同比+7.45%,毛利率21.66%(同比+1.12pct) [3] - 前沿技术创新业务营收5.06亿元,同比-33.34% [3] - 能源创新服务业务营收3.12亿元,同比-18.20% [3] 战略布局与收购进展 - 拟收购亿力科技股权,其2024年1-9月营收14.50亿元,净利润1.02亿元(未经审计) [4] - 收购预计2025年8月31日前完成,有望带来业绩增量 [4] - 聚焦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布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量子保密通信等技术 [5] - 加快产业布局优化,提升原创技术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5]
国网信通(600131):2024年年报暨2025年一季度报点评:25Q1业绩稳健,拟收购亿力科技加快产业优化
光大证券· 2025-05-07 11: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国网信通营收73.15亿元,同比-4.67%;归母净利润6.82亿元,同比-17.60%;25Q1营收11.12亿元,同比+9.14%;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117.20% [1] - 2024年各板块表现不同,数字化基础设施、电力数字化应用板块营收增长,企业数字化应用板块收入下降,前沿技术创新业务及能源创新服务业务营收下行明显 [2] - 拟收购亿力科技有关股权,预计2025年8月31日前完成,完成后有望带来业绩增量;公司把握数字化转型趋势,推动产业布局优化 [3] - 略下调2025E - 2026E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考虑公司是国网旗下重要子公司、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4] 各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营收分别为76.73亿、73.15亿、98.75亿、113.57亿、130.6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76%、-4.67%、35.00%、15.00%、15.00% [5][10]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8亿、6.82亿、9.73亿、11.68亿、13.4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33%、-17.60%、42.51%、20.13%、15.14% [5][10]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21.6%、20.2%、21.8%、21.8%、21.8% [12] 市场数据 - 总股本12.01亿股,总市值217.32亿元,一年最低/最高为14.63/25.46元,近3月换手率70.17% [6] 收益表现 - 1M、3M、1Y相对收益分别为-1.93%、-0.23%、-2.63%,绝对收益分别为-4.29%、-0.88%、0.45% [8] 相关研报 - 《二季度盈利边际大幅改善,在手订单充沛支撑全年稳健业绩——国网信通(600131.SH)2024年中报点评》(2024 - 08 - 30) [9]
上海电气Q1净利润飙升145.7%,主营业务毛利额增加|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4-28 21:49
业绩表现 - Q1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145.7% [1][2] - 营业总收入222.45亿元,同比增长8.1% [1][2]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1.2亿元转为盈利2.05亿元 [1][2] - 基本每股收益0.0188元,同比增长147.37%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55%,同比增加0.34个百分点 [4] 盈利能力与经营效率 - 主营业务收入及毛利额增加,带动整体业绩提升 [1][6]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38.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0.7亿元 [1][4] - 投资收益5.1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达3.98亿元,同比增长36.6% [6] -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1.5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9亿元减少 [6]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总资产3004.7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67% [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35.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69% [4][7] - 短期借款9.58亿元,流动负债188.2亿元 [7] - 投资活动净流出29.24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8.29亿元,主要因收购子公司支付14.41亿元 [7] 业务结构与战略布局 - 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优势明显 [1] - 存货从34.55亿元升至39.63亿元,反映项目推进和备货增加 [6] - 拆出资金从262亿下降至164亿,显示资产结构优化 [6] - 公司在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资产规模超3000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