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成都高新发展接受多家机构调研 聚焦科技转型与业务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2 18:33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持续聚焦向科技型企业转型 在巩固功率半导体和数字能源业务基础上 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方向拓展布局 [2] ESG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搭建三级ESG治理架构并制定工作规程 推动构建常态化管理体系 [3] - 董事会和管理层致力于提升治理能力与经营质效 增强分红能力保障股民权益 [3] - 独立董事通过坚守独立立场 发挥专业优势 倾听股东诉求和开展现场工作四方面保障权益 [3] 数字能源业务发展 - 子公司倍特数能以园区智慧能源运营经验为支撑 聚焦虚拟电厂等应用场景提供能源装备 [4] - 虚拟电厂项目获国家级示范 多项技术纳入市级目录 新增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4] - 未来将扩容业务场景 加强平台研发升级 [4] 功率半导体业务进展 - 技术聚焦主流应用场景研发 已取得86项专利 [4] - 市场推进多行业大客户导入 [4] - 质量管理获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 未来将持续推动业务良性发展 [4] 重大事项说明 - 针对华鲲振宇增资及收购事项 公司表明目前无应披露未披露信息 [4] - 此前收购重组已于2024年4月19日终止 投资者需以公司指定媒体披露公告为准 [4]
上海电气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22.89% 实现新增订单1098.1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01 13:0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3.03亿元,同比增长8.8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7.32% [2] - 扣非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2.89% [2] - 新增订单总额1098.1亿元,其中能源装备订单600.4亿元(含燃煤发电设备200.8亿元、核电设备67.7亿元、风电设备139.0亿元、储能设备74.6亿元),工业装备订单228.2亿元,集成服务订单269.5亿元 [2] 业务发展策略 - 受煤电利好政策持续影响,实现营业收入与毛利额同比双增长 [2] - 践行国家战略把握能源发展新机遇,加快主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 通过科技投入持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2] - 核心产业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板块 [3] 公司定位与优势 - 是全球领先的工业级绿色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绿色、环保、智能、互联于一体的技术集成和系统解决方案 [3] - 发挥技术集成优势,加速核心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2]
中集集团的2025年中报,展示了一场静默的战略革命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0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收760.90亿元同比微降3.82% [1] - 归母净利润12.78亿元同比大增47.63% [1] - 经营现金流净额71.54亿元同比暴增594.46% [1][4] 盈利能力提升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 [2] - 集装箱制造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3.95个百分点至16.15% [2] - 海洋工程板块毛利率同比提升5.8个百分点至接近11% [2]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优化 - 资本开支高峰已过 折旧与摊销反哺现金 [4] - 有息债务规模下降51亿元 [4] - 净利息费用同比减少3.1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降至61.01% [4] 业务结构转型 - 能源装备领域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90.26% [5] - 氢能储运及LNG装备在手订单291.8亿元 [5] - 海工业务净利润2.81亿元实现从亏损0.84亿元到盈利的逆转 [5] - FPSO/FLNG浮式生产装备订单占比超70% [5] 新兴业务突破 - 冷藏箱需求激增反映全球生鲜供应链重构 [5] - 空港装备与消防机器人业务净利润暴涨119.57% [5] - 星链半挂车经营利润大增74% 国内市占率提升至23.07% [7] 技术创新与产业地位 - 拥有6331件有效专利 [6] - 8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16家小巨人企业 [6] - 研发中心及生产网络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股东回报政策 - 重启H股回购已耗资5624万港元 [7] - 每年分红比例不低于30% [7] - 持续研究提高分红比例 [7] 战略转型成果 - 从规模优先转向效率优先 [7] - 从资产扩张转向现金深耕 [7] - 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全球运营 [7]
中集集团(02039)的2025年中报,展示了一场静默的战略革命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0:5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760.90亿元同比微降3.82%但归母净利润逆势大增47.63%至12.78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增594.46%至71.54亿元 体现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的战略转型成效 [1] - 公司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 实现从传统集装箱巨头向高端装备与绿色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价值提升的样本 [1][4][5] 财务表现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中期毛利率同比增加1.94个百分点 其中集装箱制造板块毛利率提升3.95个百分点至16.15% 海洋工程板块毛利率提升5.8个百分点至近11% [2] - 经营现金流净额71.54亿元同比增长594.46% 主要因资本开支高峰结束及折旧摊销反哺现金流 [1][4] - 有息债务规模减少51亿元 净利息费用同比降低3.1亿元 资产负债率降至61.01% [4] 业务板块进展 - 能源装备领域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90.26% 子公司中集安瑞科在氢能储运及海上LNG装备领域获291.8亿元在手订单 [5] - 海工业务净利润2.81亿元 实现从亏损0.84亿元到盈利的关键逆转 订单中FPSO/FLNG等浮式生产装备占比超70% 覆盖至2027-2028年 [5] - 冷链与智能装备业务高速增长 冷藏箱需求激增 中集天达的空港装备与消防机器人业务净利润暴涨119.57% [5] - 道路车辆业务通过"星链计划"实现差异化竞争 国内市占率提升至23.07% 半挂车经营利润大增74% [7] 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 - 拥有6331件有效专利、8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16家"小巨人"企业 研发网络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业务战略聚焦清洁能源转型 在LNG、甲醇动力包及氢氨醇项目领域获突破性订单 [5] - 资本市场举措包括重启H股回购 已耗资5624万港元 并研究提高分红比例以提升股东回报 [7] 行业意义 - 公司转型反映中国高端制造业从规模扩张向效率优先、智能制造与全球运营的战略升级路径 [1][7] - 能源装备与海工业务增长契合全球能源转型及中国"蓝色经济"政策导向 [5]
中船防务(00317)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8 17:56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101.73亿元,同比增长16.54%[26][28][39][44][48][135] - 利润总额6.56亿元,同比增长335.3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258.46%;扣非后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274.66%[26][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31亿元,上年同期 - 55.58亿元[26][28][137] - 基本每股收益0.3724元/股,同比增258.42%;稀释每股收益0.3724元/股,同比增258.42%;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3474元/股,同比增274.76%[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11%,较上年同期增加2.28个百分点;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0%,较上年同期增加2.16个百分点[2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接单154.98亿元,同比增长64.6%,完成年度计划88.8%[43] - 截至报告期末,手持订单合同总价约680亿元,其中造船订单约650亿元,非造船订单约30亿元[44] 用户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8,352户[113] 未来展望 - 推进解决中船防务同业竞争问题[90] - 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谋取不当利益[90] - 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汇率、利率、客户、成本、经营等风险[79][80][8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研发费用为5.4965651052亿元,同比增长29.94%[4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半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113,080,510.24元(含税),占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1.48%[9][85] - 2025年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9][85] - 积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工作,报告期内派驻纵向帮扶干部参与中船汕尾高端海洋装备基地项目并推进助农产品采购[87] 股权结构 - 控股黄埔文冲54.5371%[17] - 持股广船国际41.0248%[17]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589,901,792股,占比41.73%[116]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81,337,700股,占比34.05%[116] 财务数据 - 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769.43亿元,较上年度末降0.73%;总资产5631.2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5.07%[26] - 营业成本本期数92.18亿元,上年同期数80.80亿元,变动比例14.09%[48] - 销售费用本期数1216.93万元,上年同期数1290.66万元,变动比例 -5.71%[48] - 管理费用本期数3.10亿元,上年同期数2.91亿元,变动比例6.51%[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692485465亿元,同比增长58.35%[4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0058102811亿元,同比下降166.60%[49] - 税金及附加为2374.330109万元,同比增长107.28%[49] - 投资收益为4.0563686298亿元,同比增长230.87%[49]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163.807604233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9.09%,较上年期末增长7.34%[54] - 应收账款期末数为19.34505426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44%,较上年期末增长45.79%[54] - 存货期末数为72.258518725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83%,较上年期末增长22.35%[54]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57.6313218669亿元,对比年初增加6.65%[54][61] - 境外资产为2.7843154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49%[57] - 2025年度外汇衍生品交易授权额度为不超过57.61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余额为25.47亿美元[65][66] - 衍生工具期末账面价值为 -4,940.56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 -0.23%[67] - 报告期内公司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影响损益金额为33.47万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30.21万元、投资收益 -896.74万元[68] 子公司情况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期末资产总额753,328.90万元,期末净资产289,161.96万元,本期净利润25,554.88万元[73] - 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期末资产总额107,116.59万元,期末净资产4,118.28万元,本期净利润751.43万元[73] - 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期末资产总额302,036.57万元,期末净资产49,749.65万元,本期净利润 - 6,033.55万元[73]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单体)本期净利润475.42万元,上年同期 - 11,716.22万元[77]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单体)本期净利润25,554.88万元,上年同期19,176.18万元,变动比例33.26%[77]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合并)本期净利润92,377.21万元,上年同期15,425.38万元,变动比例498.87%[77] - 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单体)本期净利润 - 6,033.55万元,上年同期416.90万元,变动比例 - 1,547.24%[77]
中国重工: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终止上市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3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为中国重工 股票代码为601989 SH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2,280,203 5324万元人民币 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国有控股) [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永良 成立日期为2008年3月18日 住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昆明湖南路72号 [2]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资产经营 投资管理 舰船及配套产品设计生产 海洋工程装备 能源装备 交通装备 环保装备和机械电子设备的研制销售 以及进出口业务 [2] 终止上市方案 - 终止上市方案为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 [3] - 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中国船舶将承继中国重工全部资产 负债 业务 人员及其他权利义务 [3] - 本次合并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 7 1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新设合并或吸收合并导致法人资格注销情形 [4] 批准与授权情况 - 本次交易已获得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双方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及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与授权 [4] - 中国重工主动终止上市尚需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最终批准 [4]
让外贸发展韧性更强活力更足
每日商报· 2025-07-31 06:20
中国外贸半年报核心数据 -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1 7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9% [1]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1]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20% "新三样"产品出口加速 [1] 外贸发展动能分析 -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从价格成本优势转向技术比较优势 [1] - 产业转型趋势明确 聚焦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方向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提升自主可控水平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市场拓展策略 - 实施多元化布局 同步巩固传统市场与开拓新兴市场 [2] - 精准捕捉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 [2] - 强化市场响应速度 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2] 国际合作深化 - 纺织服装 农业机械 能源装备等产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2] - 中国超大规模进口市场持续惠及全球 [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世界创造新机遇 [2] 竞争优势展望 - 外贸综合竞争优势基础稳固 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 - 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活力激发 持续增强外贸发展韧性 [1][2]
上海电气股价下跌3.5% 公司斥资2396万元回购股份
金融界· 2025-07-31 02:25
股价表现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8.0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9元 跌幅3.50% [1] - 当日成交量377.5万手 成交金额30.2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97亿元 [1] 公司经营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22.45亿元 净利润2.92亿元 [1] - 业务涵盖能源装备 工业装备 集成服务三大领域 [1] 公司行动 - 7月30日实施股份回购 数量300万股 金额2396万元 [1] 行业动态 - 所属电力设备板块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0.74亿元 [1] - 电力设备板块整体表现疲软 [1]
新华时评·年中经济观察丨让外贸发展韧性更强活力更足
新华社· 2025-07-25 18:52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 [1]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1]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过20%,"新三样"产品出口加速 [1] 外贸发展动能 - 推动外贸从价格优势、成本优势向技术比较优势转变 [1] - 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1] -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可控水平,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1] 市场多元化布局 - 巩固传统市场同时大力拓展新兴市场,降低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2] - 捕捉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 [2] - 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2] 国际合作与市场机遇 - 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2] - 中国进口惠及世界,超大规模市场具有高成长性 [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将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2] 外贸竞争优势 - 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综合竞争优势基础稳固 [2] - 稳中有进的外贸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强动能 [2] - 为世界贸易增长贡献更多力量 [2]
生意红火、成果丰硕!多个地理视角透视外贸亮眼“成绩单” | 解析↓
央视网· 2025-06-09 15:48
北部湾港与东盟贸易 - 北部湾港由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组成,2020年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6] - 2025年一季度制造业产品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比重超90%,其中出口平板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锂电池增速超20% [18] - 钦州港至越南海防港航程仅8小时,跨境"直通船"实现常态化运行 [11] - 中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前5个月贸易数据亮眼 [13] - 广西口岸东盟水果进出口值占中国与东盟水果进出口值20%以上 [20] 长三角外贸发展 - 2025年前4个月长三角进出口总值5.2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出货量预计达300万单 [34][33] - 长三角机床出口占全国近70%,高端机床出口突破10万台,贡献出口总额50%以上 [36]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国近50%,民营企业贡献区域出口总值超60% [39][41] - 杭州综试区集聚2000家跨境服务商,覆盖120多国商品,6.5万家电商卖家 [28][30] 粤港澳大湾区外贸 - 2025年前4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2.8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52] - "一港通"模式使物流时间从5-7天缩短至1-2天,单箱成本降低300元 [46] - 大湾区工业机器人出口同比增长56.4%,海关监管模式提升交货速度一倍 [56] - 湖南至南沙港电冰箱1天抵达,5天运至越南,7天送达泰国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