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

搜索文档
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启幕
内蒙古日报· 2025-07-12 08:07
7月11日,2025第二届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启幕。5800平方米的展区内,荣宝 斋、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60余家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以及来自各地的260余名艺术家,带来 涵盖国画、书法、油画、雕塑、摄影、文创、陶艺、紫砂、非遗版画等多元艺术门类的3000余件作品, 满足观众的多元观赏需求。 此外,"AI机器人现场挥毫"互动环节,探索人机共绘的艺术新形式;"线上+线下"联动拍卖,结合 艺术直播与实时竞拍,打造沉浸式艺术消费体验;多场名家公益讲座与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推动公众艺 术认知从"看热闹"向"懂门道"转变,激发大众创作热情。据悉,本届博览会将持续至7月18日,期间包 头市还将推出多项配套文旅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丰富多元的艺术文化体验。 ...
文博日历丨明代人怎么喝茶?先拿出一把紫砂壶
央视新闻· 2025-07-05 09:26
紫砂壶艺术与工艺 - "大彬仿古"款莲子紫砂陶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壶身为紫泥制作 胎中掺有砂砾 表面呈现"银沙闪点"的梨皮效果 [2][4] - 壶体设计细节考究 包括直流细短 曲柄如耳 圆纽带通气孔 子母口盖严丝合缝 体现高超制作工艺 [7][10] - 壶腹阴刻文人风格铭文及"坎卦"印章 彰显制作者时大彬融合文人艺术与复古趣味的创作理念 [12] 时大彬制壶特点 - 时大彬为明代紫砂艺术标志性人物 出身紫砂世家 在泥料配制 成型技法 器型设计方面均有创新 [14][17] - 其作品特色为紫砂中掺杂粗颗粒 烧制火候要求严格 成品率低 因品质精良受官儒推崇而价值千金 [20] - 真品多壶底铭款 但"大彬仿古"壶身铭款显示为作者特别满意之作 反映晚明崇古风尚 [22][23] 明代茶文化背景 - 朱元璋"废团改散"政策推动散茶普及 嘉靖时期紫砂壶因不夺茶香 无熟汤气成为江浙地区首选茶具 [23][25] - 考古发现显示明代中晚期流行紫砂壶与青花瓷杯组合使用 "大彬仿古"壶出土时伴生300余件青花茶具 [27][30] - 出土器物使用痕迹表明 紫砂壶兼具日常品茗与文人雅集功能 反映茶事融入生活的社会风貌 [30][33]
文化中国行 | 到大学去:传承人“组团创新”,非遗“跨界生长”
中国青年报· 2025-07-04 10:10
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实施成果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研培计划)自2015年实施以来,已推动高校参与非遗保护10年,覆盖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多地高校,促进城乡与东西部文化资源循环 [1] - 高校研培班通过"查缺补漏""理论熏陶""建立体系"等方式巩固传承人技艺,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优先选拔20-35岁青年从业者解决传承断层问题 [2][5] 传统技艺与现代融合实践 - 扬州大学通过补充饮食文化理论帮助富春茶点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同时探索科技手段改良配方(如猪油减量)以实现营养标准化 [6] - 苏州工艺美院通过学分通用政策复兴桃花坞木版年画,2017年设立专业方向,2019年开设研培班,传承人孙一波已与网游公司合作开发二次元国风形象 [6][7][8] 非遗产品市场化创新 - 浙江理工大学学员赖蕾将侗族服饰技艺应用于"村超"吉祥物设计,融合蓝染、蜡染等传统工艺,提升非遗产品购买转化率 [9] - 东华大学10年培训300余人次,学员靳秀丽通过研培班将苗族蜡染纹样与现代运动鞋设计结合,实现销量突破 [10] - 00后学员施达将白族刺绣与服装设计跨界融合,推动剪纸技艺动态化应用于日常穿戴 [10][11] 跨界合作与品牌孵化 - 中国美术学院打破技艺门类分班模式,组织漆器、陶瓷、木工等不同领域传承人合作开发茶具、首饰等创新产品 [12][13] - 上海大学累计孵化1200余件跨界作品,涉及家居、服饰、科技等领域,与25个省区市1000余名传承人建立合作 [13] - 同济大学研培项目从单项非遗过渡到"金木竹瓷漆"跨界融合,孵化10余个子品牌,紫砂陶作品《锦瑟年华》亮相进博会 [14]
县域经济的“苏”式进阶:邮储银行以金融之力激发“强县富镇”新动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3 00:42
本报记者 向炎涛 县域强则省域强。作为濒海临江的经济大省,江苏蓬勃发展的背后不仅有中心城市的支撑,更是全省县 域板块集体进阶的成果体现。近年来,在县域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下,镇强、县富、产业兴的"苏"式特 色,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 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县域经济突围战中,金融的 力量不可或缺。 今年以来,为积极贯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关于农村地区"向下扎 根"的理念,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制定了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深入践行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启动了"强县 富镇"专项活动,以下沉的网点、灵活的产品和定制化的服务,为江苏特色产业注入持续动能。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深入苏州纺织城、无锡万亩葡萄园、宜兴紫砂产业园,循着金融活水的流淌轨 迹,探寻邮储银行如何通过"精准滴灌"润泽江苏县域经济的沃土。在这片热土上,邮储银行正以金融之 力,悄然托举起一个个"强县富镇"的发展支点。 助力"绸都"转型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位列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 ...
直播电商强化非遗“造血”能力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8
非遗商品市场表现 - 2024年抖音电商非遗商品年销售量超65亿单,超10个非遗商家店播破千万元 [1] - 手工小麻花、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等非遗商品热销 [1] 直播电商对非遗行业的推动作用 - 直播电商以实时互动、场景还原、即时反馈等特点提升非遗商品曝光度和用户黏性,推动非遗消费爆发式增长 [1] - 直播电商革新非遗产品销售渠道,线上可视化使文化属性和技艺属性得到更直观展示 [1] -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直播电商平台解说技艺,实现科普与传播 [1] 非遗与年轻群体的连接 - 直播电商年轻化、场景化和潮流化的特性成功搭建非遗与年轻群体沟通的桥梁 [2] - 古老非遗通过文化创意和场景营造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重新打开,表达现代生活方式 [2] - 非遗从静态标本转型为动态生长的生活方式,体现从保护性传承到创造性转化的价值观重构 [2] 非遗市场化路径 - 电商平台以市场化方式介入非遗保护,提供持续发展的商业动力 [2] - 形成文化保护与市场活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2]
“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让人着迷”
人民日报· 2025-06-29 05:49
文化交流活动 - "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活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作为中欧建交50周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的重点项目之一 [1] - 活动以运河为纽带,讲述千年故事,搭建文明互鉴、合作共赢的友好平台 [1] - 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期待通过文化周拓展双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 文化表演 - 无锡民族乐团、无锡交响乐团以及锡剧演员在布鲁塞尔艺术山广场组织文化快闪表演 [1] - 中国民歌《茉莉花》和锡剧《梁祝·楼台会》的表演吸引当地观众,获得积极反响 [2] - 中欧艺术家合作演奏《蓝色多瑙河》,融入中国民族乐器韵味 [2] 非遗展览 - 活动期间举办非遗展览,展示惠山泥人、宜兴紫砂、苏州刺绣、扬州雕版印刷等江苏非遗项目 [2] - 惠山泥人非遗传承人周璐现场指导当地观众制作"蓝精灵"形象泥人 [2] - 法国大学生伊丽莎白表示活动让她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深邃与传承,计划暑假前往中国探访文化古迹 [2]
扬州工美7件作品喜获“百鹤杯”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10:50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在福州举办 主题为"工美中华 向品而兴" [1] - 扬州工美展团携漆器、玉器、紫砂雕塑等品类参展 展示"扬州工"艺术魅力 [1] - 扬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选送20件作品参加"百鹤杯"大赛 7件获奖 [1] 获奖作品详情 百鹤金鼎奖 - 《"观山色"漆盒》由扬州漆器厂选送 设计师岳辰、吴夏颖以山川为灵感 采用半球形盒体组合模拟山脉形态 [3] - 运用传统漆器工艺 经反复髹涂打磨 融合多元材料 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3] 百鹤奖 - 《千禧富贵连理对瓶》由王金高设计 采用新疆和田玉籽料 海棠瓣造型 瓶身雕蟋蟀牵牛花和蝴蝶牡丹花 [3][4] - 瓶盖可互换且严丝合缝 玉链连接瓶身与瓶盖 小玉坠雕刻福寿如意图案 [3] 百鹤新锐奖 - 《翡翠福寿瓶》由扬州玉器厂选送 高毅进领衔设计 采用紫绿相间缅甸翡翠 瓶身双蝠抱钱图案 瓶颈阳刻福字 [5] - 《溪山雅集》台屏由张来喜领衔制作 运用600层生漆 综合披麻皴、荷叶皴等技法 刻画山水文人场景 [8] - 《观器论道 山水文房》由顾铭领衔 采用俄罗斯碧玉七号矿 镇纸为竹简造型 砚台为古琴设计 [9][10] - 《金玉满堂瓶》由杨光设计 采用和田白玉籽料 瓶身雕刻莲花金鱼 象首活环装饰 [11] - 《全家福》由张锦飞设计 采用和田黄玉 雕刻螭龙家庭场景 展现天伦之乐 [14] 行业影响 - 博览会推动扬州工艺美术形象展示 促进非遗技艺创新发展 [14] - 获奖作品体现扬州工艺美术产业成果 彰显匠人守正创新精神 [14]
运河碧波漾万里 苏韵欧风共婵娟—— “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欧洲绽放光彩
新华日报· 2025-06-17 07:16
中国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遗产,也是流动的文明现场。汩汩流淌的中国大运河水,携千年文脉, 在素有"欧洲心脏"之称的比利时漾起波澜。 6月9日下午,一场快闪活动奏响了"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序曲。在布鲁塞尔艺术山 上,江苏民乐《好一朵茉莉花》和惊艳的锡剧戏服起舞,引得当地市民和游客驻足围观。在布鲁塞尔标 志性大广场上,来自江苏大运河畔的精美苏绣,让欧洲民众沉浸式体验了江苏非遗的独特魅力。 当地时间6月10日,"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正式在比利时运河畔的布鲁塞尔邮政广场 启幕。当日,适逢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活动选址布鲁塞尔,也颇具象征意义——作为欧盟总部所在 地,这里本身就是多国文明对话的现场。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标志性的符号,既是流动的文化遗 产,也是连接中外文明的重要纽带。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6月9日至13日,由中国驻欧盟使团、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 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比利时、克罗地亚成功举办。作为外 交部"中欧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江苏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配套活动,向世界阐 ...
紫砂壶:泥土里的东方美学密码
北京商报· 2025-06-13 00:38
从"粗陶"到"艺术品":千年工艺进化史 1.起源传说:北宋《宜兴县志》记载僧人"掘地取土"制壶,明代供春"仿树瘿"制壶开启文人介入史,时 大彬改大壶为小壶,贴合晚明文人"浅斟慢品"的茶趣。 2.关键工艺: 全手工成型:不用模具,靠"搭子""拍子""尖刀"等20余种工具,经"打泥片→围身筒/镶身筒→精加工"制 成,每道工序凭手感,故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说。 窑火淬炼:传统龙窑控松木火候(约1100—1280℃),现代电窑精准控温,温差5℃可使壶色从"猪肝 红"变"番茄红",充满不确定性。 喝茶人的"贴身知己" 王福新,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师从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 后人王石耕。1983年开始从事紫砂创作,1998年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深研陶瓷造型设计,作品更 富学院派气息,2002年创办"兄妹陶斋"工作室,作品深受业界好评。 紫砂为什么独一无二 神奇的"富贵土":紫砂泥的天生优势 1.独家产地:仅宜兴丁蜀镇黄龙山脉产出"紫砂矿",由石英、黏土、云母等天然矿物构成,自带双重气 孔结构(细微气孔+颗粒间气孔),透气不漏水,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2.会变的魔法: ...
心手合一:千载一时的紫砂妙手时大彬|历史人物
经济观察报· 2025-06-10 06:42
紫砂壶行业发展背景 - 明万历年间宜兴陶业繁荣,几乎家家做陶,生产物美价廉的陶器,吸引全国商贩采购,形成"商贾场帆而晓夜行"的繁华景象 [3] - 明代茶文化推动紫砂壶需求,朱元璋和朱权倡导散茶冲泡方式,紫砂壶"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的特点契合文人雅士追求 [3] - 皇家推动下紫砂壶成为茶具翘楚,制作工艺和文化影响力迅速传播 [3] 紫砂壶工艺创新 - 供春首创紫砂茶壶,采用精细泥土捏制,壶身留有指纹纹理,色泽如铁器,造型古朴端正,确立紫砂壶基本造型 [4][5] - 供春壶价格随时间上涨,"用数十年则值金一笏",被收藏家视若珍宝 [5] - "紫砂四名家"继承供春风格,董翰创菱花样式,赵梁首创提梁式,元畅和时朋以古朴见长,但未有明显突破 [6] 时大彬的工艺革新 - 时大彬开创调砂法制壶,泥料中掺入砂,形成"砂粗质古肌理匀"的独特效果 [7] - 改进供春"斫木为模"制法,结合打身筒与镶身筒成形法,确立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基本方法 [7][8] - 首创方形、圆形壶式,成为紫砂壶典型壶式 [8] - 制壶品质要求苛刻,瑕疵品立即销毁,十把壶中八九把被毁 [11] 时大彬的市场影响 - 士大夫阶层追捧时大彬壶,需备礼书信才能求得,县令索要数十把仅得几把 [10] - 明末评论家周高起记载"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17] - 时大彬采用"指以柄上拇痕为标识"作为防伪标记,应对仿造乱象 [17] - 明末小说《拍案惊奇》将时大彬壶与名家画作并列,作为家境殷实的象征 [17] 产品创新与文人需求结合 - 时大彬受陈继儒启发,从大壶转向小壶制作,契合文人"独饮得茶神"的品茶理念 [15] - 明末官员冯可宾指出"茶壶以小为贵,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小壶迅速流行 [16] - 时大彬将文人美学融入制壶,形成独特艺术风格 [15][16] 传承与行业影响 - 时大彬收七位徒弟,徐友泉创新泥色品种和仿古铜器壶,李仲芳与师父并称"壶家妙手三大宗" [19][20] - 周高起评价时大彬为"大家","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 [21] - 紫砂壶具有十大特点:不夺茶香、吸收茶汁、透气性好、便于洗涤、冷热急变适应性强、耐烧、可塑性好、干燥收缩率小、双重气孔结构、不需施釉 [21][22][23][24][2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