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食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9月21-27日港股IPO观察:25家递表,其中12家企业冲刺A+H
搜狐财经· 2025-09-29 18:29
港股市场IPO活动概况 - 9月21日至9月27日期间港股市场共有25家公司提交招股书 3家公司通过聆讯 5家公司正在进行招股 2只新股成功上市 [1] 递表企业汇总 - 25家递表企业中有12家为已登陆A股的企业 包括大洋电机、天赐材料、格林美等 冲击"A+H"两地上市 [2] - 申报板块以主板为主 仅宝盖新材选择创业板(GEM)上市 [3][14] - 保荐人阵容涵盖华泰国际、花旗、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机构 [3] 重点递表企业业务亮点 - 大洋电机为全球领先高效电机及电驱动系统供应商 2024年全球第三方HVAC电驱动解决方案供应商排名第二 中国及北美排名第一 [4] - 天赐材料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 2022年净利润达人民币58.44亿元 [5] - 格林美为关键金属资源回收行业引领者 2024年镍、钴及钨资源回收量在中国排名第一 [6] - 云迹科技为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企业 2024年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 全球排名第一 [7] - 中微半导为中国领先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4年MCU出货量中国排名第一 [9] - 万辰集团为中国领先规模零食饮料零售企业 旗下品牌好想来2024年GMV位列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10] - 双林股份为全球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制造商 2024年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全球市场占有率15.1% 全球排名第二 [11] - 山金国际为中国领先黄金生产商 黄金产量中国排名第六 黄金储量中国排名第四 [12] - 可胜技术为全球塔式光热发电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1-2014年聚光集热系统市场份额达57.9% [13] - 极飞科技为全球领先农业机器人公司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73.6%至人民币10.66亿元 [15] - 东方科脉为全球最大商用端智能物联电子纸显示解决方案厂商 全球市场份额26.3% [16] - 晶晨股份为全球领先系统级半导体设计厂商 2024年家庭智能终端SoC芯片领域中国大陆排名第一 全球排名第二 [18] - 和林微纳MEMS精微屏蔽罩全球市场占有率约19.7% 排名全球第二 半导体测试探针国内市占率从2024年12%提升至2025年18% [19] - 优艾智合为移动操作机器人企业 2024年以12.0%市场份额居中国行业第一 以6.1%份额登顶全球榜首 [22] - TOP TOY为中国规模最大潮玩集合品牌 2022-2024年GMV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 [24] - 英派药业-B为创新驱动型生物技术公司 全球仅三家同时拥有商业化阶段PARP1/2抑制剂和临床阶段新一代PARP1选择性抑制剂企业之一 [26] 通过聆讯企业 - 长风药业专注于治疗呼吸疾病生物医药领域 2024年毛利率高达80.85% [31] - 挚达科技为全球最大家用电车充电桩提供商 2024年收入人民币5.9亿元 [32] - 金叶国际为机电工程承建商 专门提供暖气、通风及冷气调节系统服务 [33] 招股中企业 - 长风药业计划全球发售4119.80万股 最高招股价14.75港元 首日孖展认购倍数约18.74倍 [36] - 紫金黄金国际计划全球发售3.49亿股 最高招股价71.59港元 基石投资者包括GIC、高瓴资本、贝莱德等知名机构 [37] - 西普尼计划全球发售1060.0万股 招股价区间27.00-29.60港元 首日孖展认购倍数约15.69倍 [38] - 博泰车联计划全球发售1043.69万股 最高招股价102.23港元 [39]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成功上市 [41] 新股上市表现 - 不同集团上市首日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43.96% 报102.50港元 [42] - 奇瑞汽车上市首日成交金额达26.0亿港元 实际换手率47.50% 收盘总市值约1840.90亿港元 [43] 行业分布特征 - 递表企业覆盖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消费零售等多个高增长领域 [2][4][5][6][9][10][12][15][16][18][19][22][24][26] - 机器人及智能驾驶领域集中度提升 云迹科技、优艾智合、魔视智能等企业均选择18C章节上市 [7][22][23] - 消费领域呈现复苏态势 TOP TOY、万辰集团等零售企业递交上市申请 [10][24]
万辰集团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北京商报· 2025-09-24 22:36
公司IPO与融资计划 - 万辰集团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展门店网络 加强门店管理 丰富产品组合 提升数字化能力 加强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运营能力 用于潜在业务投资或收购以及用作营运资金 [1] 公司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由2022年5.493亿元增加至2023年92.937亿元 并进一步增加247.9%至2024年323.288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25.826亿元 [3] - 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393亿元 -0.281亿元和8.228亿元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9.217亿元 [3] 公司门店网络 - 好想来品牌以加盟模式为主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15365家门店 其中加盟店15275家占比99%以上 直营店90家 [3] - 2022年底公司仅有232家门店 门店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3] - 公司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盟门店表现 面临与加盟商业务模式相关的多项风险 包括来自加盟店的收入 加盟商管理和加盟商的高效运营等 [3] 行业发展态势 - 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市场按GMV计算由2019年31712亿元增长至2024年40449亿元 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5.0% [4] - 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53837亿元 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速预计为5.9% [4] - 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商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及消费者青睐 行业经历了从传统杂货店到连锁大卖场 超市便利店 品牌高端零食专卖店 电商平台及量贩零食零售商的演进 [4] 行业盈利挑战 - 鸣鸣很忙2022-2024年毛利率始终在7.5%-7.6%低位徘徊 净利润率仅为1.7%-2.1% 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9%-2.3% [5] - 主打低价的量贩式零食超市普遍面临利润天花板问题 仅靠规模扩张难以延续可观业绩 [5] - 业内人士指出可通过优化门店布局 提升运营效率以及优化产品组合来提升盈利能力 [5]
万辰集团向港交所递表,携1.5亿会员冲刺“A+H”双重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8:53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万辰集团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冲刺A+H双重上市 A股于2021年4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截至9月24日收盘股价涨2.23%至172.18元 总市值达323亿元 [1]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规模零食饮料零售企业 2023年至2024年GMV同比增长282% [1] - 旗下品牌"好想来"以GMV计位列2024年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是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品牌 [1] 门店网络与用户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网络突破15000家 覆盖中国2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注册会员人数超过1.5亿人 2025年前八个月活跃会员超过1.1亿人 [1] - 2025年8月月活跃会员人均月度消费频次为2.9次 [1] 供应链与采购优势 - 约95%产品直接从品牌厂商采购 通过全国51个常温仓库及13个冷链仓库配送 [2] - 直接采购模式使零售价较大卖场、超市及便利店同类产品平均低20%至30% [2] - 规模化采购提升议价能力 帮助上游品牌厂商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降低试错成本并提升生产效率 [2] 业务增长驱动要素 - 全国品牌门店网络战略扩张 截至2025年6月30日运营15365家门店 [2] - 2025年前8个月交易总量约15亿笔 高于2024年全年的12亿笔交易 [3] - 加盟店闭店率仅为1.9% 远低于行业均值 [3] 数字化系统与运营效率 - 自主研发数字化系统支撑价值链各个环节 包括选址、商品选品、仓储物流、配送、门店运营及消费者互动 [3] - 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减少运营摩擦 确保全网络高效运转 [3] 财务业绩表现 - 收入从2022年5.49亿元增长至2024年323.29亿元 [3] - 年内利润从2022年6785.3万元变为2024年6.11亿元 2023年曾亏损1.76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89% 年内利润8.61亿元 同比增长531.93% [3]
从万店规模到资本市场,万辰集团(好想来)香港IPO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23:16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万辰集团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主板挂牌上市 [2] - 按2024年GMV计算好想来是中国零食饮料零售排名榜首品牌且为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突破10000家的量贩零食品牌 [2] 财务表现 - 集团总收入从2023年93.0亿元增长至2024年323.3亿元同比增长247.9% [4] - 2024年GMV达426亿元较2023年增长282%且经调整净利润达8.2亿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收入达225.8亿元同比增长106.9%且经调整净利润达9.2亿元 [5] 商业模式 - 增长飞轮由五大要素构成良性循环实现消费者加盟商供应商与公司多方共赢 [6] - 飞轮起点是门店网络扩张为基础提升规模化采购和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 [8] - 数字化基础设施消费者洞察和运营能力三大核心要素赋能生态系统协同高效 [8] 规模与效率优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覆盖广泛且深度渗透 [9] - 供应链效率极高约95%产品由品牌厂商直采且大部分门店补货周期缩短至T+1 [9] - 产品零售价较传统商超同类产品低约20%-30%实现高质价比 [9] 会员与用户运营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注册会员数突破1.5亿且2025年前八个月活跃会员数超过1.1亿 [11] - 2025年8月月活跃会员消费频次达2.9次且会员贡献集团约78% GMV [11] - 私域会员数达1700万且月活会员消费频次达3.9次用户忠诚度与消费价值突出 [13] 品牌营销与流量转化 - 2025年4月官宣明星代言活动首周获超10亿次线上曝光和超2000万次社交媒体互动且主题门店日均销售额提升逾100% [13] - 与王者荣耀三丽鸥奥特曼等顶级IP合作推出正版授权产品或主题营销活动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13] - 通过跨界直播和春节神曲等创新内容营销实现品牌价值深度传递和社交媒体讨论热潮 [13] 未来发展规划 - 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14] - 巩固中国零食饮料零售行业领导地位并有望将硬折扣模式拓展至更广阔快消品市场 [14]
盐城大丰:生鲜直配“马”不停蹄 打通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32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生鲜直配+实体销售"模式,在农村地区开设连锁小店,解决农村生鲜消费难题[3] - 目前已在盐城市大丰区5个镇开设21家门店,覆盖草庙、万盈等地区[3] - 创新采用"公交化"物流模式,每天向21家门店配送三次,共规划5条配送路线[5] 供应链管理 - 坚持"少配送、勤配送"原则,避免货品积压,实现生鲜产品当日配送、当日销售[5] - 所有商品经过加工中心处理分装,贴有包含条形码、包装日期等信息的可溯源标签[5] - 门店采用模块化下单方式向物流中心提交订单,所有记录可查证[5] 门店运营 - 单店面积约100多平方米,商品涵盖零食饮料、日用百货及生鲜产品[3] - 生鲜区商品包括生姜、洋葱、鸡蛋等,冰柜存放排骨、五花肉等冻品[3] - 每件商品标签明确标注产品名称、包装日期、单价等信息[3] 社会效益 - 项目为50多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村居民收入[5] - 成功打通农村生鲜消费"最后一公里",显著提升农村消费便利性[3] - 物流体系衍生出"同城快递"新服务,拓展业务范围[5]
东莞便利店之王,狂飚540亿
创业邦· 2025-05-26 11:22
公司概况 - 美宜佳以37943家门店数量位居中国便利店榜首,2023年销售额达542亿元,同比增长超20%[3][4] - 公司采用特许加盟模式,加盟费2.5万元+保证金3万元,总投资约30-35万元/店,远低于日系品牌20万元加盟门槛[8][10] - 创始人叶志坚持股24%,通过东莞糖酒公司间接持有15.78%股份[25] 经营策略 - 推行"便利店+社区服务"模式,涵盖彩票/药品/洗衣等高频刚需场景,商品平均毛利率达25%[11][13] - 鲜食业务贡献高利润,如9元鸭腿进货价4.7元,烤肠/关东煮等品类占比超40%的鲜食店已开放加盟[13][28] - 采用M2S2B2C供应链模式,通过门店数据反向指导生产设计[28] 财务表现 - 2024年新增门店超4000家,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年加盟费收入约1亿元[3][18] - 品牌使用费年收入4.5亿元(3.8万家店×1000元/月),两项费用毛利率超80%[18] - 公司零负债运营,现金流充裕,连续8年销售额两位数增长[14][16] 扩张计划 - 目标实现"十万店、千亿营收",取代7-11成为全球最大便利店[4] - 重点布局广东(1.9万家店),覆盖全国230城,年均新增1355家店[8][25] - 推出6.0智能门店,配备电子价签/自助收银等数字化设备[25] 行业竞争 - 门店数量超第二名易捷(28635家)近1万家,是罗森(6652家)的5.7倍[4] - 即时零售领域2022年已接入美团闪购,开展24小时便利店项目[28] - 面临电商冲击,通过价格溢价策略(如雀巢咖啡售7元 vs 杂货店6元)维持毛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