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

搜索文档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深化创新及国际化战略 夯实长期稳健发展根基
中国证券报· 2025-09-05 06:5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5.14亿元 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 同比增长38.96% [2] - 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 同比增长14.26% 创新产品上市推动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 [2] - 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4个创新药品(5项适应症)和57个仿制药品种获批 另有4个创新药品和22个仿制药申报上市 [3] 创新研发战略 - 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基金孵化和产业投资等多元化模式推动创新技术转化 [2] - 近2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获境内外监管机构批准开展 [3] - 设定2025-2027年创新药品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目标约20% 并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绑定业绩考核指标 [4] 国际化布局 - 海外营收达54.78亿元 占营收比重28.07% 在非洲和东南亚建立6个区域性分销中心 [5] - 美国市场组建创新药团队推进斯鲁利单抗商业化筹备 已开设超100个试验中心开展桥接试验 [5] - 斯鲁利单抗注射液累计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抗PD-1单抗获得国际认可 [6] 全球合作模式 - 针对欧美日市场建立自身临床研发能力 同时与当地商业伙伴合作构建网络 [6] - 针对新兴市场通过合作推动创新产品注册落地 并把握仿制药机会 [6] - XH-S004实现授权出海 复宏汉霖达成多项对外许可覆盖欧洲、东南亚及中东北非 [6] 战略规划方向 - 贯彻4IN战略(创新、国际化、智能化、整合) 加速AI应用和全球化深度 [8] - license-in模式用于补强重点病种领域管线 license-out模式加速海外研发和商业落地 [7] - 商业化体系覆盖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 海外团队超1000人 [5]
深化创新及国际化战略 夯实长期稳健发展根基
中国证券报· 2025-09-05 02:5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5.14亿元,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 [1] - 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长14.26%,成为业绩主要驱动因素 [1] - 创新产品上市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 [1] 创新研发进展 - 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57个仿制药品种获批,4个创新药品、22个仿制药品种申报上市 [2] - 近2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获境内外监管机构批准开展 [2] - 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基金孵化等多模式推动创新转化 [1] - 2025-2027年创新药品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目标约20% [2] 国际化战略布局 - 海外营收54.78亿元,占营收比重28.07% [3] - 青蒿琥酯全球累计供应超4亿支,救治超8000万重症疟疾患者 [3] - 在美国组建创新药团队推进斯鲁利单抗商业化筹备,开设逾100个试验中心 [3] - 在非洲、东南亚建立6个区域性分销中心,海外商业化团队超1000人 [3] - 斯鲁利单抗注射液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5] 全球合作与授权 - XH-S004(DPP-1抑制剂)实现授权出海 [4] - 复宏汉霖达成多项对外许可,加速产品进入欧美、亚太市场 [4] - 针对欧美日市场建立自身临床研发能力,同时与当地商业伙伴合作 [4] - 针对新兴市场通过合作推动创新产品注册落地并把握仿制药机会 [4] 战略规划与治理 - 贯彻4IN战略(创新Innov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整合Integration) [6] - 新一届董事会和管理班子于2025年6月成立 [6] - 启动A+H股股权激励计划,以归母净利润和创新药品收入为核心考核指标 [2] - 聚焦高价值管线内部开发和外部引进,优化资产配置和财务结构 [1]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 深化创新及国际化战略 夯实长期稳健发展根基
中国证券报· 2025-09-05 02:55
核心观点 - 公司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通过自主研发 合作开发 许可引进等多元化模式推动创新转型 聚焦高价值管线布局和全球市场拓展 [1][2]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5.14亿元 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 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长14.26% [1][2] - 公司坚持4IN战略(创新 国际化 智能化 整合) 通过差异化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上半年海外营收54.78亿元占比28.07% [3][4][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95.14亿元 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 [1] - 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长14.26% 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是主要驱动因素 [2] - 股权激励计划考核指标为归母净利润和创新药品收入 后者2025-2027年目标年复合增长率约20% [2] 创新研发 - 上半年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和57个仿制药品种获批 4个创新药和22个仿制药申报上市 [2] - 近2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获境内外批准开展 通过多元化合作模式推动技术转化 [2] - XH-S004(DPP-1抑制剂)实现授权出海 斯鲁利单抗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4] 国际化布局 - 海外营收54.78亿元占比28.07% 海外商业化团队超1000人 [3] - 在美国开展斯鲁利单抗商业化筹备 已开设逾100个试验中心推进桥接试验 [3] - 在非洲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建立6个区域性分销中心 提供一站式服务 [3] - 针对不同市场采取差异化策略:欧美日以创新产品引领 新兴市场推动注册落地和仿制药机会 [4] 战略规划 - 贯彻4IN战略(创新 国际化 智能化 整合) 加快创新速度 全球化深度和AI应用 [6] - license-in侧重产品管线补强 license-out侧重海外研发和商业落地 [5] - 青蒿琥酯全球累计供应超4亿支 救治超8000万重症疟疾患者 [3]
创新药大行情开启,“创新+全球化”基因助力复星国际(00656)估值成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0:13
行业趋势 - 年初至今创新药板块受新药放量、Biotech减亏盈利、重磅BD交易催化,情绪改善和政策预期向好驱动资金回流,景气度有望持续 [1] - 中国生物技术板块年初至今上涨72%,远超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的17%涨幅,高盛看好未来更多催化剂将维持创新药热潮 [6] - 内地投资者通过南向通涌入港股,年初至今达800亿美元,全年或达1800亿美元,推动港股估值修复 [7] 公司研发进展 - 复星医药及复宏汉霖高强度研发投入进入回报期,采用"差异化+国际化"策略,抗PD-1单抗汉斯状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药物 [1] - HLX43(PD-L1 ADC)在ASCO年会上公布I期数据,显示优异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和胸腺鳞状细胞癌有同类最优潜力 [2] - HLX43国际多中心2期临床研究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有望成为全球首创PD-L1 ADC [3] - 公司在研管线覆盖罕见病(芦沃美替尼片)、重症疟疾(青蒿琥酯)、慢病等领域,并布局核药、RNA、基因治疗、AI药物研发等前沿技术 [3] 产品国际化突破 - 复宏汉霖与Accord、Abbott等20多家国际药企合作,生物药累计惠及超80万全球患者 [5] - 斯鲁利单抗获欧盟批准覆盖30余国,授权覆盖70余国,成为首个登陆东南亚的国产PD-1单抗 [5] - HLX22(HER2单抗)和HLX78(拉索昔芬片)处于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HLX11(帕妥珠单抗类似药)中美上市申请获受理 [5] 商业化与业绩驱动 - 复星医药5月独揽国家药监局11个批件中的2个,新品种密集获批有望通过医保谈判放量 [6] - 创新药放量、国际化收入增长和BD交易收益将成为复星国际业绩重要驱动力 [6] - 复星医药和复宏汉霖作为集团核心医药企业,通过创新药放量和全球合作提供估值支撑 [7]
东莞1例输入性疟疾确诊,15年无本地病例输入风险仍要防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10:27
疟疾防控现状 - 东莞市已连续15年无本地疟疾病例,2018年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考核 [3] - 随着与非洲、东南亚经贸往来增多,输入性病例风险持续上升 [3] - 2023年至今仅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已收治10余例境外输入性疟疾,患者均有非洲、东南亚旅居史 [3] 脑型疟疾病例分析 - 非洲归国男子L先生出现寒战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体温达40.0℃ [2] - 检验指标显示血红蛋白从138g/L降至83g/L,血小板从159×10^9/L降至16×10^9/L [2] - 确诊为脑型疟疾后,医院采用青蒿琥酯治疗,患者7天后出院 [2] - 脑型疟疾可在72小时内引发多脏器衰竭,未及时救治死亡率高 [2] 疟疾防治措施 - 东莞采取"监测-防控-宣教"三位一体模式防控疟疾 [4] - 强化病例与疫情管控,持续开展"四热"病人监测 [4] - 定期举办疟疾防控技术与镜检能力培训班 [4] - 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教 [4] 医生建议 - 从非洲、东南亚回国后1个月内发烧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