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

搜索文档
红树林里“蟹”成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5:31
潮水退去后的广东湛江东海岛,入选"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的种养耦合试点工程 生机盎然;而附近龙王湾、南三岛的红树林根系间,青蟹在藻丛中穿梭,贝类于根系间栖息。 这幅动态画卷的背后,是全国首创的"红树林-蟹贝藻"耦合共存模式 —— 它让曾因围塘养殖而 退化的湿地重焕生机,如今每亩年产值可达上万元,书写出生态修复与经济增收双赢的"广东 样本"。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与"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南方财经记者深入湛江 这个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地区,解锁科技赋能生态修复的"绿金"密码。 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造陆先锋",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海岸防护、固碳增汇等方面作用显 著。湛江拥有全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在上世纪八九十 年代,大规模围塘养殖和填海造田曾严重挤压红树林的生存空间,导致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 锐减。 近年来,在广东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背景下,面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难题,湛江 市率先破题,依托湛江湾实验室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和其他机构等开展"红树林种植—养殖耦 合共存"模式探索,目前已打造多个试点工程。其中,位于东海岛调低村附近的种养耦 ...
陕西定边县:“梭鱼”跃入千年盐湖 “土鸡”鸣唱生态乐章
环球网· 2025-07-09 10:25
盐湖海鲜养殖产业发展 - 定边县自2021年起探索盐湖水产养殖,已成功引入南美白对虾、青蟹、花蛤及梭鱼等品种,并尝试盐碱地散养土鸡的循环发展模式[1] - 梭鱼作为高经济价值鱼类,首批3000尾苗种从山东东营引入花马池盐湖进行适应性测试[1][3] - 公司采用分类养殖模式,包括虾贝鱼混养、鱼虾混养及单一品种养殖,以探索最优盐湖养殖方案[3] 技术创新与养殖模式突破 - 通过陆基圆桶工厂化养殖模式结合阳光大棚控温技术,实现活虾全年无间断上市,首批虾预计半个月后产出[3][5] - 建成18个陆基圆桶养殖池,支持错峰投苗与上市,解决西北地区季节性养殖限制[5] - 与宁波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死虾加工饲料技术,将废弃虾转化为含虾青素的鸡饲料,延伸产业链至禽蛋产品[5] 智慧化与生态协同发展 - 计划2023年启动智慧渔业系统,实时监测水质、生物生长状态并实现自动投喂,提升科学养殖效益[5] - 盐湖生态养殖吸引遗鸥、白鹭等候鸟栖息,形成水产养殖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海鲜湾"景观[7] - 产学研合作平台持续推动盐湖资源开发,涉及宁波大学海洋学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机构[5]
男子做饭时被刺伤,抢救9天后不幸离世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23:29
创伤弧菌感染案例 - 一名老伯在处理青蟹时被刺伤左手,23小时后出现红肿热痛、头晕乏力症状,送医后诊断为脓毒性休克创伤弧菌感染和急性肾衰竭 [1] - 患者入院后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坏死性筋膜炎,虽经截肢手术和血液透析治疗,仍于9天后死亡 [2] - 创伤弧菌感染48小时内死亡率超50%,72小时内未有效治疗死亡率近100% [4] 创伤弧菌特性与传播 - 创伤弧菌广泛存在于近海海底、淤泥及海产品中,牡蛎、毛蚶、贻贝、对虾污染率较高 [4] - 感染后局部症状包括伤口红肿溃烂,全身症状包括高烧寒战、血压骤降、呕吐腹泻 [4] - 该菌具有嗜盐性,禁用生理盐水或盐处理伤口 [7] 高风险人群 - 酒精性肝硬化、慢性肝病患者及酗酒者易感 [6] - 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衰竭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6] 预防措施 - 处理海鲜需佩戴防刺穿厚橡胶手套,使用专用工具避免徒手操作 [9] - 受伤后应立即挤出血液,用清水冲洗并碘伏消毒,禁用盐水 [9] - 食用海鲜需彻底煮沸5分钟以上,避免伤口接触生海鲜汁液 [10]
广东百万种苗赠企业!政科企协力促渔兴
南方农村报· 2025-06-30 17:32
种苗捐赠活动概况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定向选育并捐赠百万优质鱼苗 包括黄金鲹 蓝圆鲹 管角螺 青蟹 黄姑鱼 海参 海胆等品种 [3][10] - 种苗主要捐赠对象为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主体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养殖户 [4] - 6月28日在大亚湾基地举办种苗赠送仪式 当天共计送出5344万尾苗种 [6][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 活动属于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百万种苗"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环节 [7] - 科研团队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培育出一系列优质海水养殖新品种 为海洋牧场发展奠定种业基础 [9] - 此次活动标志着广东推动渔业产业升级 促进乡村振兴和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15] 合作机制与未来规划 - 项目团队与多家企业签署种苗交接协议 主会场和分会场同步进行 [10] - 种业科研团队将子课题团队产出种苗的30%用于扶持沿海各地市海洋牧场开发主体和"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养殖主体 [12][13] - 未来广东将优化海洋牧场规划布局 完善产业体系 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 [16][17] 项目创新点 - 创新种业对接帮扶机制有助于打破科研与产业壁垒 实现成果快速转化 [13] - 机制可推动企业精准校准育种方向 引导养殖户树立良种思维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14]
滩八鲜(多味斋)
人民日报· 2025-06-16 06:11
滩涂养殖行业 - 沿海村民通过传统技艺捕获跳跳鱼,利用踩泥洞方式判断方位并捕获,跳跳鱼可加工成酒炖、捞面或稻草熏鱼干等多种食品 [1] - 滩涂季节性产出丰富,包括被称为"冬虫夏草"的沙虫、补气血的血蛤、无沙泥螺以及高价"望潮"等特色海产品 [1] - 渔民采用地笼捕捞方式,每2-3天收网一次,主要捕获八爪鱼(单次可达上百斤)、青蟹及各类小型海鱼和贝类,其中石斑鱼为高价值意外收获 [1] 海产品加工与餐饮业 - 滩涂养殖户老徐经营多元化养殖,包括青蟹、蛏子、蛤蜊、对虾等,其中蛏田规模较大,蛏子经清洗后呈现白嫩丰腴的优质品相 [1] - 当地餐厅推出"滩八鲜"特色菜品,实际品种远超八种,包括四指马鲅(通过胸鳍四根丝条特征鉴别)、臭梧桐叶汤等独特地方食材 [2] - 特色海鲜加工方式多样,如八爪鱼经摔打后炒制口感弹牙,青蟹在中秋前后最为肥美适合清蒸/酒炖/红烧,黄色褶牡蛎可生吃凉拌 [1][2] 特色海产品种 - 跳跳鱼具有多种加工方式,桃花季捕获的泥螺称为"桃花泥螺",适合与青椒洋葱爆炒 [1] - 四指马鲅为地方特色海鱼,外形类似鲈鱼但具有四根弓形胸鳍丝条的鉴别特征 [2] - 存在特殊生态链产品如蝤蠓虎(以蟹类为食的凶猛鱼类),以及礁岩海草、褶牡蛎等小众海产 [2]
琼宁两地联手推动水产“南北合作”模式落地 海鲜在宁夏成功“安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5 06:19
海南虾苗产业优势 - 海南是全国重要的水产种苗输出地,虾苗是标杆旗帜产品,每年培育虾苗2000亿尾,80%销往省外对虾养殖主产区 [1] - 海南虾苗具有生长快、抗性强、周期短的优势特点,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 [1] - 随着盐碱水虾养殖技术的突破,海南虾苗开始在宁夏、内蒙古等内陆地区寻求销路 [1] 宁夏盐碱地养殖发展 - 宁夏抓住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政策契机,发展盐碱地海鱼陆养,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青蟹等多个海水品种 [2] - 通过建立封闭循环水培养系统、过滤系统、消毒系统等确保水质纯净适宜,并使用加热或冷却设备保持水温稳定 [2] - 宁夏水产品产量连续10年稳定生产,80%水产品销售市场辐射周边6个省区,是西部延展运销和二次批发的中转站 [2] 琼宁水产合作进展 - 海南与宁夏签订5个虾苗订单,涉及对虾苗2500万尾,罗氏沼虾苗5000万尾 [1] - 双方签署科研战略合作协议,授牌共建琼宁虾产业科技成果交流合作中心 [2] - 未来将在虾产业领域联合开展成果转化、市场推广、产研融合、人才培育等相关合作 [2]
从“单打独斗”到“共赢共富” 特色产业创新发展蝶变成“金招牌”
央视网· 2025-05-23 18:05
大棚杨梅产业 - 浙江慈溪大棚杨梅比露天种植早20天成熟,进入采摘期,梅农进入繁忙季节[1] - 慈溪匡堰镇杨梅种植户戚迪锋种植150多亩杨梅,其中20多亩为大棚杨梅,以荸荠种为主,每天接到几十个订购电话[3][4] - 2025年慈溪杨梅种植面积预计达9万余亩,总产量6.7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大棚杨梅350亩,产量约210吨[4] - 当地政府采取统一收购、包装、销售措施,并引导大户收购散户杨梅,利用"共享冷库"[6] 兰溪杨梅产业升级 - 兰溪从露天种植转向大棚种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5月中下旬进入采摘季,采取夜采凌晨冷链发货方式[7] - 种植户倪晓军研发五代智能大棚技术,从遮风挡雨发展到自动控温、控水、控肥,并增加加温和光照系统[15] - 在倪晓军带动下,兰溪大棚杨梅种植超5000亩,形成鲜果批发、包装零售及深加工产业链,整体产值近15亿元[17] - 倪晓军两次获得浙江农业之最杨梅擂台赛口感冠军,并积极分享种植技术[12][14] 广州青蟹养殖模式创新 - 广州南沙推广"公司+农户"青蟹养殖模式,建立稳定供应链并提高蟹农收益[18] - 蟹农许牛华通过与企业合作,亩产从100斤提升至200斤[22] - 新模式采用低密度仿生态养殖,使用白蚬活饵,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收入[24] - 目前该模式带动1500户农户,养殖面积约2万亩,年产值达15亿元[26]
南农晨读 | 阳江海鲜 巴适得板
南方农村报· 2025-04-30 11:04
农业与文旅行业 - 4月30日阳江农业品牌产品推介活动在成都金牛万达广场举行,展示程村蚝、荔枝等阳江地道山海鲜味 [3] - 广州举办“花城有幸 喜迎全运”2025广州文旅邀约大会,发布全运之年50条精品旅游线路,串联各区特色景点 [17][18] - “五一”假期国家级非遗高州木偶戏空降广州白云山,带来绝活表演 [37] 乡村发展 - 河北“95后”夫妻董阔和杨赞旭将准备结婚的16.6万元省下来,给4所乡村学校建科技实验室 [13] - 龙川四都镇新修柏油路面,景观带与东江映衬,“东江水韵”星空营地将迎来第二轮试运营,园福坝创客部落改造施工中 [23][25] 外贸行业 -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下广东外贸企业面临挑战,广东以电商平台数字化力量构建内外贸双循环新格局,“外贸优品中华行 - 广东广州行”活动是观察外贸转型战略窗口 [29][31] 天气情况 - 5月1日广东受西风槽前偏西南气流和低层切变线影响,中北部和东北部有明显降水,其余地区有(雷)阵雨局部大雨,雨时局地伴有6 - 8级短时大风和雷电 [41][43]
南疆盐碱水域变“蓝色粮仓”
科技日报· 2025-04-30 09:18
盐碱水渔业发展现状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南疆盐碱水域开展"海鲜陆养"新模式,成功将盐碱水域转化为"蓝色粮仓",产出南美白对虾、加州鲈鱼等水产品并畅销全国 [1] - 兵团南疆师市拥有4.6万亩可直接开发利用的盐碱水域,但利用率仅为21.7% [2] - 截至2024年底,兵团盐碱水渔业养殖面积突破1万亩,养殖品种达10多个,累计产量6000余吨,产值1.5亿元 [2] 锦鸿水产养殖案例 - 锦鸿水产在十六团新开岭镇利用温室大棚养殖特有鱼种,采用陆基圆筒循环水养殖系统,3座大棚年产60吨鱼,产值300余万元 [1] - 公司采用液氧输送方式,相比传统单一供氧方式每立方米可增产15公斤左右 [1] - 公司扩大鱼苗孵化规模,带动阿克苏、和田等地渔业共同发展 [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2022年起兵团每年投入1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试点养殖主体建设标准化养殖池塘和设施渔业养殖大棚等 [2] - 专项资金有力提升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积极性 [2] - 兵团编制完成《兵团南疆师市盐碱水渔业养殖规划(2023-2030年)》,系统解决渔业发展面临的技术、资源整合等难题 [3] 技术研发与区域规划 - 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整合科研资源,对南疆盐碱水渔业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专题研究攻关 [3] - 在一师阿拉尔市、二师铁门关市等12个示范点开展多品种、多模式养殖示范 [3] - 将南疆师市宜渔盐碱水划分为三个示范区进行差别化开发利用,计划到2025年末盐碱地池塘养殖面积达1.2万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