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手工艺品
搜索文档
商文旅融合赋能消费升级 临沂小城接力赛暨平邑暖冬消费季启幕 解锁“购物+出游”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11-22 19:54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1月2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沂蒙山蒙童胜境度假区举行,主题为“惠享琅琊·乐购临沂” [1] - 活动由山东省商务厅和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通过“消费+文旅”融合平台推动冬季消费市场升温 [1] - 活动覆盖汽车、家电、家居、特产等多个消费领域 [1] 政策支持与企业参与 - 活动聚焦“以旧换新”核心,整合政府、企业、银行资源推出一系列强力优惠政策 [3] - 平邑县致力于消费提质升级,通过融合商贸与文旅资源设置多元消费场景 [5] - 临沂市将促消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此次活动是对全市促消费工作的有力推进 [7] - 平邑远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卖场补贴+厂补”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 [8] - 平邑县三联家电有限公司聚焦绿色智能产品,设置体验区并发放家电消费补贴 [8] - 平邑全友家居商场定制优惠套餐,多重政策红利旨在激活大宗消费潜力 [8] 消费场景与文旅融合 - 活动创新地将消费主场设于度假区,实现“购物+出游”双向赋能 [12] - 蒙童胜境商业街区与室外展区联动,营造全域消费场景 [12] - 现场设置非遗特产展区,集中展示名优特产、非遗手工艺品和老字号产品,并有电商主播直播带货 [12] 展区设置与产品供给 - 活动现场规划汽车、家电数码、家居家装、非遗特产四大展区 [16] - 汽车展区展示多款热门车型并有销售人员解读补贴政策 [16] - 家电数码展区提供智能家电和新潮数码产品供市民体验 [16] - 家居家装展区聚焦品质生活,提供智能家居展示和定制化咨询服务 [16]
曾经被冷落的非遗,正在成为一门暴利生意
搜狐财经· 2025-11-13 16:53
文|劲旅网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近两年以来,国内非遗迎来一轮消费热潮。 来自马蜂窝的大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非遗"相关内容发布量已达到2024年全年的145.7%,其中地道风味、地方民俗、非遗传承、特色美食、民间手工艺 成为大众旅行前搜索的高频关键词。 仅在今年就陆续有泉州簪花围、徽州鱼灯、南海赛龙舟、潮汕英歌舞等非遗项目冲上热搜,成为大众热议爆款。 更重要的是,这些非遗项目不但成为流量的香饽饽,也正在悄悄成为一门超级暴利生意。 唐山宴一年就将本地非遗小吃卖出1.6亿、自贡灯会122天光门票就狂收2亿、延边朝鲜族民俗园的民俗旅拍+非遗体验全年创收同样破亿…… 前景大好,钱景可期。 曾经被冷落到活不下去的非遗,怎么这两年突然就爆了呢? 01 每一个爆款文旅现象背后,皆由文旅需求强力催动。 非遗突然爆火的根源,本质上在于文旅供给侧的错配与不足。 其实这些年,国内文旅消费一直处于供需不匹配的局面,旺盛且多变的文旅需求始终无法得到充沛且精准的供给响应。 于是我们就看到,国内文旅市场隔几年就会冒出一批新供给。 2020年的小众秘境、2021年的露营、2022年的飞盘、2023年的县城旅游、2024 ...
陶然亭公园菊花文化节启幕,空竹、杂技等展演轮番登场
新京报· 2025-09-24 15:24
活动内容与规模 - 陶然亭公园菊花文化节于9月24日开幕持续至10月31日展示20余万株秋日花卉并打造集赏花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秋日盛宴 [1] - 公园规划东门至北门景观主游线融入月光月影月亮船海棠花窗等雅致元素提供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 [1] - 中心广场精品菊展展出50余种独本菊及自主培育配色悬崖菊乒乓菊炫彩菊案头菊桩景菊等特色品种 [1] 环境布置与体验升级 - 东门花架搭配仿真花与彩色灯带主干路南侧草坪以金秋色调为基底用玉米稻穗营造丰收氛围并增设夜间照明 [1] - 东门主干路景观通过柔和灯光勾勒菊影轮廓搭配灯笼灯杆旗装饰实现日赏菊海夜品光影的独特体验 [1] - 公园创新消费场景将悦享陶然花卉超市引入园内中餐厅提供鲜花盆栽零售及养护知识科普服务 [2] 文化互动与配套服务 - 文化节推出10余项特色活动覆盖全年龄段包括佳境牌楼常态化非遗展演如老北京中幡空竹及杂技相声双簧节目 [2] - 中秋国庆假期举办爱国歌曲快闪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江亭观鱼南侧设红色邮品展售区提供特色邮品及限定邮戳 [2] - 北门区域金秋陶然市集设20个美食摊位汇集川香麻辣江南甜糯西北粗犷等地域风味中心广场至西码头沿线销售特色商品与农产品科普小屋前设非遗手工艺品展示区 [2] 票价调整方案 - 文化节期间9月24日至10月31日全价门票由2元/人次调整为10元/人次优惠门票由1元/人次调整为5元/人次年季月票及老年卡正常使用 [3] - 10月1日至8日节日期间门票恢复原票价相关调价方案已在各门区及公园网站公示 [3]
密云葡萄飘香 百余酒庄汇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3 15:06
行业活动与区域推广 - 2025北京密云葡萄酒文化节在张裕爱斐堡酒庄开幕 活动包括生态市集、名家访谈、庄主夜话等多项主题活动 并联动分会场推出葡萄采摘与潮饮大赛 为市民提供品酒观光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周末休闲选择 活动持续2天至13日[1] - 山水密云生态市集汇集来自新疆宁夏河北北京山东及密云本土的百余家酒庄 超过两百款葡萄酒供游客品鉴 同时陈列密云八珍等农产品非遗手工艺品及大学生潮饮创意作品[1] - 市集设有招商推介展位 由密云区投促中心向企业介绍当地产业政策与发展机遇 体现葡萄酒产业与生态物产文旅消费的紧密结合[1] 产业融合与消费场景 - 密云区正式进入葡萄采摘季 推出葡萄采摘游园会盲品葡萄大赛古法酿酒体验主题邮局驿站及葡萄酒味盲盒冷餐会等活动 提供农业体验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新场景[1] - 整个市集融合品酒购物文化交流于一体 展示密云产区的多元魅力[1]
周末打卡丰收节:朝阳区庆祝活动展现乡村振兴新面貌
新京报· 2025-09-12 19:57
活动概述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朝阳区庆祝活动于9月12日至9月14日在北京音乐产业园举办 [1] - 活动开场有舞表演《齐鼓耀朝阳》 [1] 活动区域与内容 - 活动现场划分为四大区域:"春声传丰绩"宣传区、"夏耘结丰实"展示区、"秋集纳丰味"市集区、"冬趣续丰情"互动区 [1] - 市民游客可在市集区购买农产品和非遗手工艺品 [1] - 互动区提供剪纸、漆扇等项目供游客体验 [1]
服贸会“北京文旅消费帮扶”展区亮相 助支援合作地区“出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6:45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设置"北京文旅消费帮扶"展区 集中展示支援合作地区优质文旅资源 [1] - 展区汇聚60余家企业并带来超120类特色文旅产品 涵盖非遗手工艺品、地方农特产品、文创衍生品等丰富品类 [1] - 积极促成参展企业与专业买家、渠道商对接 达成大宗采购及合作意向 [1] 推广活动 - 北京市文旅局联合北京邮政开展现场直播 通过"好物推荐+优惠促销"组合推出限时折扣、满减优惠、套餐组合等促销活动 [2] - 各支援合作地区文旅部门代表通过镜头介绍当地文旅资源独特魅力并分享产业发展潜力 [2] - 现场每日提供特色小吃试吃、民族服饰试穿等互动项目 让观众零距离感受支援合作地区风土人情 [2] 专题安排 - 9月13日下午进行沈阳文旅专场推介 现场赠送包含火车票、温泉票、酒店住宿券的沈阳礼"票"礼包 [2] - 9月14日下午巴东原生态歌舞现场演艺将于户外草坪展区精彩呈现 [2] - 活动持续至9月14日 期间持续推出专题活动为观众带来丰富文旅消费体验 [2]
“跑”出商机 鄂尔多斯马拉松赛事助力草原特色消费升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6 10:49
赛事经济效益 - 鄂尔多斯国际马拉松吸引2.5万名跑者并带动周边商业爆发式增长 [1] - 赛道沿线零售店单日营业额达平时近三倍 [2] - 特色商品销售额突破80万元并带动周边农牧户增收15%以上 [6] 创新服务模式 - 提前一个月启动赛事经济服务计划并通过大数据分析跑者消费偏好 [2][4] - 创新推出文旅商农四维融合服务模式打造鄂马主题特色终端 [6] - 零售终端设立文旅服务综合体提供装备寄存和奖牌刻字等增值服务 [6][7] 数字化运营成效 - 为15家零售终端部署智能云POS系统和扫码支付设备搭建智慧零售平台 [7] - 智慧化改造后客流量同比提升60%且单店日均销售额突破1.2万元 [7] - 草原风情特色商品组合销量环比增长2倍 [7] 文化融合与品牌推广 - 零售终端推出融入蒙古族纹样的暖城有礼文创伴手礼和非遗手工艺品展销专柜 [6] - 赛事成为移动文化展厅让草原非遗产品走向国际舞台 [6] - 通过文体旅商融合发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8]
西安临潼区:让文旅流量赋能农副产品全链增收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14:25
文旅融合赋能农产品销售 - 临潼区依托秦兵马俑和唐华清宫两大世界级文旅IP,在景区出口设立农副产品展销亭,陈列60余种特色农产品,包括应季水果、非遗产品和鲜果加工品 [1] - 农产品包装融入秦腔脸谱、唐风纹样和兵马俑手持石榴等文化元素,定位为消费性文旅伴手礼,打造"可带走的临潼名片" [1] - 采用"文化沉浸+体验消费"模式,设置动态免费品尝、面食DIY、农产品推荐官互动等环节,将农耕文化转化为可体验的旅游消费场景 [2] 展销活动运营数据 - 乳制品每日销量近100箱,非遗手工艺品约300件,石榴深加工产品超500瓶,本地生鲜水果日销1000斤以上 [2] - 春节期间通过"免费品石榴汁"活动向游客赠送1万多瓶临潼石榴汁,提升产品认知度 [2] - 直播助农区通过网红达人开展产品溯源直播,利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年超千万客流量实现文旅流量变现 [3] 产业链协同机制 - 多部门联合西安君傲文旅公司在兵马俑商业区开展展销试点,整合展示、推广、销售和文化体验功能 [1] - 石榴产业链"链主"企业丹若尔公司通过景区展销开辟新渠道,直接提升石榴产业附加值和果农收益 [2] - 标准化展位陈列和产销对接会打通"农户-企业-消费者"链条,构建农产品高效流通通道 [3] 区域农业产业格局 - 临潼区主导农业产业为粮食、蔬菜、奶畜,特色产业包括石榴、番茄制种和淡水龙虾养殖 [1] - 地理标志产品临潼石榴和火晶柿子通过深加工转化为石榴汁等商品,形成完整产业链 [2][3]
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打卡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4-30 16:50
政策优化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 [1] - 购买200元商品可退税约22元,利好小额消费群体 购买1.5万元商品可获约1650元现金退税,利好大额消费群体 [2] - 政策优化缩短退税链条和时长,提升跨境消费便利性 [2] 消费影响 - 起退点下调刺激"随手买""多次买"行为 现金退税限额上调提升大额消费体验 [2]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全国推广后,境外旅客携带行李明显增多 [2] - "中国游"与"中国购"形成协同效应,相互促进消费增长 [2] 市场吸引力 - 中国制造成为高质量、高性价比代名词 涵盖国际精品、国货潮品、特色美食、非遗文创等 [2] - 免签政策扩围、支付环境改善、退税政策优化共同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向"文化卖场"转型 [3] - 跨境电商、进口博览会、离岛免税等多渠道为国际买家提供多样化选择 [3] 行业前景 - 政策持续优化将提升中国作为全球购物目的地的竞争力 [3] - 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支撑"购在中国"趋势 [5] - 未来将通过优化服务链条、提升旅游体验,打造"人生打卡地"形象 [5]
徐州:“烟火气”与“潮经济”融合共振,“老”街巷激发消费“新”活力
扬子晚报网· 2025-04-21 15:38
城市更新与老街巷改造 - 政府对王陵路进行微改造,保留古井、修复旧墙,同时引入现代艺术元素,实现古意与新潮的融合 [2] - 泉山区政府投资1300万元对倒马井文化街区进行改造,以修旧如旧、彰显文脉为原则,打造整齐且文化气息浓厚的街区 [4] - 徐州对崔焘故居、李家大楼等古宅进行精心修复,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并调整功能,将拥挤的大杂院变身为时尚街区 [8] 文商旅融合与消费场景创新 - 王陵路催生多元化消费场景,新潮咖啡馆、文艺首饰店、网红餐吧吸引年轻人纷至沓来,节假日人流密集 [3] - 倒马井文化驿站通过六大文明实践平台引入优质文化资源,让居民沉浸式体验文化魅力 [6] - 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形象、完善配套、增加文旅产品供给,游客量逐年递增,旅游收入稳步增长 [7] 文化IP打造与品牌效应 - 王陵路成为徐州街巷中的诗和远方,是随时能拍出长焦大片的网红街,散发着宁静闲适的文艺气息 [2] - 倒马井融入现代化新元素,成为年轻人热门打卡地,西九创意料理、奶油日报等新老店铺入驻 [6] - 户部山成为吸引青年群体的新晋城市IP,是外地游客必去的网红打卡地、城市金名片和文旅新地标 [9] 非遗传承与商业转化 - 户部山年俗文化活动展示剪纸、刺绣、糖画等非遗技艺并同步售卖工艺品,搭建民众与非遗的沟通桥梁 [8] - 户部山的彭城文创店每天吸引超千人次进店,原创非遗手工艺品供不应求,受到年轻人喜爱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