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应龙痔疮膏
icon
搜索文档
冲击连续20日净申购,中药ETF(159647)涨近1%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49
截至2025年10月16日 10:27,中证中药指数(930641)上涨0.61%,成分股达仁堂(600329)上涨4.09%,以 岭药业(002603)上涨3.22%,贵州三力(603439)上涨2.24%,方盛制药(603998)上涨1.95%,盘龙药业 (002864)上涨1.84%。中药ETF(159647)上涨0.69%, 最新价报1.02元,盘中净申购1350万份,冲刺连续 20日净申购。 消息面上,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局关于进一步推进药品上市 许可持有人加快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和评价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将通过主动开展与责令开展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加快开展中 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和评价,最终实现"主动评价一批、责令评价一批、依法淘汰一批"的目标。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证中药指数(93064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云南白药(000538)、片仔癀 (600436)、同仁堂(600085)、东阿阿胶(000423)、吉林敖东(000623)、华润三九(000999)、白云山 (6003 ...
云南白药湿敷黑眼圈替代海蓝之谜?不想被贵妇眼霜收割的熬夜打工人都在玩“邪修”
36氪· 2025-08-08 16:18
云南白药产品创新应用 - 云南白药被年轻人创新用于祛黑眼圈 替代高价眼霜 具体用法包括白瓶喷雾湿敷 粉末混合生理盐水敷眼 或直接使用膏药贴剪条粘贴[1][3][5] - 产品形态多样 包括气雾剂 粉末 胶囊和膏状 但针对黑眼圈效果差异不明显[7] - 网友反馈称使用后黑眼圈"明显减淡" 部分案例显示对9年顽固黑眼圈有效 但存在个体差异[5] 护肤品行业竞争格局 - 高端眼霜市场定价悬殊 海蓝之谜15ml售价2120元 而云南白药通过医保可实现"0元购" 形成价格颠覆[3][32] - 行业存在"便宜无效 贵有道理"的消费心理 部分博主鼓吹"眼霜必须花大钱"的营销话术[32] - 咖啡因成为祛黑眼圈公认成分 悦木之源眼霜15ml售价310元 the ordinary的30ml咖啡因溶液售价约62元[37] 消费者行为趋势 - 年轻人追求"厅局风医药平替" 认为老牌医药品牌比国际护肤品更具说服力和安心感[3][5] - 邪修理念席卷美妆领域 表现为打破常规使用方式(如马应龙痔疮膏用于眼周)和追求极致性价比[1][3][50] - 黑眼圈治疗存在四种类型:血管型(青色) 色素型(棕色) 结构型(黑色)和复合型(混合成因) 需针对性处理[43][44] 产品风险与局限性 - 云南白药药效过猛可能导致皮肤刺激 包括熏眼睛 疼痛 长疹子和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13] - 医学专家明确表示云南白药不适用于祛黑眼圈 虽短期活血化瘀有效 但成分非安全选择[46] - 部分替代品如红花油会导致皮肤灼热 三七粉敷脸会"越敷越黄" 马应龙可能形成白色眼圈[15] 社会文化现象 - 黑眼圈成为打工人标志 因工作压力导致早睡困难 形成"熬夜-黑眼圈-焦虑"循环[29] - 邪修文化延伸至减肥领域 出现"念减肥咒语"等行为 以及烹饪领域的"蜜雪冰城煮万物"等创新[50][52] - 部分人群开始主张黑眼圈审美 认为其呈现"破碎感" 明星案例证明黑眼圈与美感可并存[47]
创新长坡厚雪,医药新章甫开——医药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 医药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 年一季度国内上市医药公司整体收入同比下降 4.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8.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0%,但行业景气度已显示边际改善,预计将进入盈利修复关键期[1][3][4] - **板块表现**:2025 年一季度 CXO、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和医药零售板块营收跑赢行业平均增速,其中 CDMO 收入同比增长 13%;CXO 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3%,表现突出;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板块整体收入跑输行业,生物制品下滑明显,但利润端跌幅小于整体行业水平[1][5][6] - **估值情况**:2020 年中至 2024 年初医药行业震荡下行,2024 年二季度估值溢价率触及低点约 29%,2025 年初以来连续回升,截至 6 月接近 45%,处于历史中下水平;公募基金对该领域配置意愿回升,有望进入新配置周期[7][8] - **创新出海**:受益于政策支持、产业变化和业绩改善三重因素共振;政策上全产业链支持及支付端边际好转,产业上中国创新企业在海外学术会议数量增加,业绩上龙头企业现金流好转并进入盈利周期[9] - **投资策略**:围绕创新出海和内需复苏两条主线;创新出海关注创新药及其上游产业链如 CXO 等;内需复苏关注自主可控方向、内需板块、院内设备更新、电生理、骨科等耗材领域,以及中药和医药新消费赛道[2] - **创新药研发资金**:过去港股流动性差时折价配售折价比率约 30% - 40%,目前港股流动性恢复,行业现金流改善,未来资金紧缺可能性小,且大量创新药公司将进入盈利周期[10] - **创新药股票选择**:关注海外药企核心专利到期问题,尤其是自免和肿瘤领域;二代 IO 方向值得关注,包括细胞因子、PD - 1 VEGF、TCE 等;出海提供估值锚,借船出海可获稳定现金流[11][12] - **出海模式影响**:借船出海灵活轻资产,为企业估值模型提供明确锚点,收入包括首付款、里程碑奖励和销售分成,每年固定分 10% - 20%给中国企业,提供稳定现金流[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药领域**:关注中药创新药和品牌 OTC 机会;中药材价格回落,公司库存水平有望缓解,毛利率受益;关注以岭悦康等公司管线及白云山雪之康、马应龙痔疮膏等品牌 OTC 品种[3][14][15] - **生物制品领域**:关注胰岛素及业绩确定性高的产品、需价值重估的疫苗与创新疫苗大品种;跟踪血制品价格走势并优选龙头企业[16] - **医疗器械市场**:关注设备更新及院内复苏情况,重点推荐高值耗材;电生理和骨科设备更新需求持续,到 2027 年医疗设备领域投资规模比四年前增长 25%以上,四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6%;家用医疗器械板块因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值得关注,中国呼吸机渗透率低,家庭医疗设备市场规模 2020 年达 1521 亿元,2015 - 2020 年复合增长率超 20%,未来五年增速预计 10% - 15%[17][18][19] - **医疗新消费领域**:关注零售市场转型,如药店一心堂等,新消费逻辑可能更好,对远期收入预期有改善潜力[20]
武汉非遗:流动在城市血脉中
人民网· 2025-06-19 12:18
非遗旅游线路开发 - 武汉市文旅局推出"跟着非遗游武汉"主题旅游线路 将非遗融入城市漫游 景区畅游和研学沉浸三大场景 [2] - 非遗在武汉以历史街区 旅游景区和街头博物馆等多形式展现 成为城市文化标识和日常生活组成部分 [2] 市井消费业态创新 - 吉庆民俗街老字号店铺如蔡林记热干面 老通城豆皮等吸引全国游客打卡 非遗项目与市井生活深度融合 [3] - 马应龙非遗体验店通过打卡装置和直播吸引年轻游客 传统药膏结合国潮包装带动销售 [3] - 扬子江非遗体验店对传统糕点进行文创升级后 部分产品年销量超10万盒 较此前大幅增长 [3] 景区演艺模式升级 - 晴川阁推出楚剧实景演出《又从西厢过》 游客可参与互动 夜戏与长江大桥景观形成文化共鸣 [4] - 东湖风景区引入国家级非遗武汉杖头木偶戏 《新龟兔赛跑》等剧目吸引亲子家庭 单场演出获观众高度评价 [4] 非遗研学体验优化 - 汉剧博物馆运用AI唱曲 VR穿戏等技术 推出毕业季免票活动吸引学生群体 [5] - 汉口非遗圈聚集汉绣传承人工作室 开设体验课促进传统技艺传播 [5] - 高龙博物馆采用弧幕投影和3D技术 黄鹤楼酒文化博览园使用全息投影 叶开泰博物馆展示中医药非遗技艺 [5][6] 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 武汉通过"传统技艺+时尚表达"模式 使百年老字号转型为网红打卡点 [3] - 非遗场馆结合科技手段提升互动性 形成研学热潮 推动文化消费升级 [5][6]
关税扰动下,如何布局医药板块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创新药、中成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医药行业 - **公司**:和黄医药、百济神州、佐力药业、马应龙、云南白药、华润系金实力、昆明制药集团、同仁堂、片仔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创新药受关税影响小**:创新药出海有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两种模式,借船出海授权海外专利和 IP 给美国药企,交易不涉及报关,不受关税影响;假设药品商业化落地产能在国内,对估值影响微小,如和黄医药肿瘤产品加征 100%关税,对估值影响仅 1% - 2%[1][2] - **创新药板块未来发展依赖 BD 逻辑**:2025 年下半年行情或分化,能兑现 BD 的企业上涨,无法兑现的可能回撤;目前估值约三倍 PS,预计修正到五倍 PS,有较大上涨空间;2025 年签订利益冲突协议数量是去年同期数倍,协议转服务合同需两季度消化,BD 持续性贯穿全年,与估值修复共振[1][3][4] - **中国出口美国医药产品占比不高**:医疗器械、按摩器具等占出口总额 30%以上,普通类药品占比不到 20%,关税影响有限[1][5] - **中成药市场二季度好转**:一季度高基数效应减弱,三季度因去年同期医改反腐基数低,将迎来业绩加速拐点;院内关注集采确定性高且业绩完成度高个股,如佐力药业;院外零售表现良好,如马应龙痔疮膏、云南白药气血康等销售数据同比增速显著[1][6] - **生物制品行业稳定增长**:疫苗、血制品等领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投资者应关注公司长期发展潜力,以现有业务基础进行投资决策[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注受益于老龄化趋势及国际改革相关企业,如华润系金实力、昆明制药集团[3][6] - 关注成本端改善潜力大的珍贵中成材企业,如同仁堂、片仔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