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压化成分容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设备观点汇报
2025-09-09 22:53
固态电池设备行业研究纪要总结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锂电设备行业 特别是固态电池设备细分领域[1][2][4] * 核心公司包括先导智能 杭可科技 银河科技 宏工科技 纳克诺尔 联赢激光 利元亨 海目星 星网智能 韩沐星 星云股份 豪鹏科技 新脑智能 中航机载旗下川奇机器 德龙激光等[1][2][6][8][10][11][13][14] 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景气度与订单表现 * 锂电设备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拐点 二季度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 剔除海目星影响后同比增幅达220%[6] * 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新接订单约120多亿元 同比增长70% 其中国内订单增速在120%至150%之间[1][2] * 设备厂订单已排至明年甚至后年[1][2] * 先导智能二季度实现大幅扭亏为盈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从去年的-18亿元改善至24亿元 杭可科技二季度业绩增速约80%[6] * 预计2025年整个锂电设备板块业绩有望恢复到2023年的水平[1][6]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及市场前景 * 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和隔膜 显著提升安全性能[1][5] * 先导智能上半年全固态设备订单达4至5亿元 而去年仅为1亿元 预计全年突破10亿元[1][2][3] * 未来几年固态电池产业预计每年实现3倍以上增长[1][2][3] * 干法电极制备工艺逐步取代传统湿法工艺 干法设备价值量较高 有数倍提升[1][6][8] * 特斯拉是干法技术重要先行者 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负极产业化 2026年实现正极产业化[8] 产业链各环节变化与关键设备 * **前段工艺**:需制备固体电解质膜 干法工艺简化为干法混合 纤维化和辊压三个环节 取代了传统湿法的搅拌制浆 涂布 烘干和辊压四个环节[1][6] * **中段工艺**:需进行叠片处理 并新增等静压环节以确保均匀加压 小型软包成为主流封装形式[2][9][10] * **后段工艺**:高压化成分容设备至关重要 所需压力相比传统液态电池提升10至20倍 价值量增加3至5倍 化成时间是传统的3至5倍[2][12] * **关键设备与价值量**:等静压设备是价值量最高的单机设备 价值约四五千万元[11] 激光焊接 胶框印刷等环节价值量也有所提升[11]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设备更新需求:上一轮扩产高峰在2022年三季度左右 当前正处于新一轮更新替换周期起点[4] * 海外需求增加:上半年东南亚市场表现良好 下半年日韩市场(三星 LG SK)及欧洲大众 东南亚塔塔等整车厂将逐渐发力[1][2][4] * 新技术驱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是重要因素 头部电子厂扩产是主要驱动力量[1][4] * 政策催化:2025年9月工信部中期审查验收 四季度可能有第二轮补贴 以及年底整车厂装机测试将成为催化剂[4][14] 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由于之前坏账计提充分 现在客户验收变好并急于下新订单 未来3-4个季度坏账冲回可能进一步发生[6] * 电解质膜的预处理目前更多由传统隔膜厂商进行 然后在电池厂与负极极片进行热复合 需要使用热复合设备[6][7] * 干法技术不仅适用于固态电池 还可应用于半固态及液态电池流程中[8] * 从估值角度看 中报后市场将逐步切换到2026年业绩预期 明年业绩增长会带来估值消化空间[14]
再读固态电池投资机会系列—工艺与设备
2025-09-09 10:3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固态电池产业链 重点关注其生产工艺与专用设备领域[1] * 涉及公司包括设备制造商纳克诺尔 曼恩斯特 先导智能 力源亨 海目星 宏工科技 先汇技术 以及电池制造商比亚迪 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清陶能源[8][14][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固态电池优势与工艺变革** * 固态电池采用不可燃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和隔膜 核心优势是显著提升安全性能 能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 减少短路和自燃风险[1][3] * 生产工艺发生根本变革 干法工艺成为重要技术突破点 其无需溶剂 可避免湿法工艺的副反应 尤其适用于对水分敏感的全固态硫化物路线[1][4][5] * 中段工艺逐渐采用叠片工艺取代传统卷绕工艺 通过高精度碟片机和等静压机实现材料精准堆叠 以优化界面接触和空间利用率 降低界面阻抗[10][11][12] * 后端工艺核心区别在于需使用高压化成设备 以确保界面的紧密性 避免气泡影响锂离子传导[13] **设备需求与价值量** * 固态电池发展需要定制化和专用化的设备 传统液态电池设备无法满足其生产要求[4] * 前段干法纤维化设备技术要求极高 包括粘结剂纳米纤维化 纳米级研磨以及涂布模头与膜片制备一体化 需精准控制压力 精度及温度[1][6] * 干法滚压机在全固态硫化物路线中技术壁垒高 其单位价值量相比传统液态电池设备有明显提升[7] * 设备端是产业化中最先受益的环节 订单释放具有超前性 中试阶段的专用设备需求呈现增长趋势[2][15] **产业化进展与未来趋势** * 产业化进程加速 头部电池厂商已建成中试线 比亚迪去年下线60安时硫化物全固态产品 宁德时代今年5月投产能量密度达450瓦时每千克的产品 国轩高科建成0.2GWh中试线[14] * 预计到2027年实现千辆规模装车 从当前到2026年 专用设备领域将有显著机会[2][14] * 技术路线方面 短期氧化物半固态技术相对成熟 已率先实现产业应用 长期全固态硫化物电池是终极目标 能量密度更高 安全性能更好[17][18] * 整线解决方案是产业化的重要支撑 涉及惰性气体控制 联动参数及质量检测等复杂要求[14] **行业竞争与投资关注点** * 设备制造难度高 技术壁垒显著 具备核心技术的设备企业将持续受益 先进入者将形成显著技术和客户壁垒[16] * 投资者需关注两类风险 一是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可能导致设备需求延缓释放 二是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影响订单稳定性[19] * 具备投资价值的企业分为两类 一是在核心设备领域有技术突破能力的企业 二是与头部电池厂商合作深度且订单确定性高的企业[20] **其他重要内容** * 利元亨已推出专用高压化成分容设备并中标国内头部车企整线订单[13] * 干法辊压设备已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中试线[8] * 全固态硫化物对应环节的不确定性最大 但收益也最大[18]
利元亨全场景整线矩阵 赋能新能源极限智造
高工锂电· 2025-05-18 18:35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 -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众钠能源,会议时间为6月9日,地点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 [2]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 -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总冠名为利元亨,会议时间为6月10日,地点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 [3] - 利元亨以“智驱未来,赋能全球”为主题,展示多款实体装备、创新技术和整线解决方案,探索电池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 [3] 全场景整线矩阵 - 利元亨展示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整线解决方案,包括固态电池、动力及储能和3C数码锂电池数智整厂解决方案,以及智慧物流全场景解决方案 [4] - 重点展出双层高速涂布机、高速切叠一体机、模组PACK线、电芯组装线等核心装备,融合EIS检测、激光焊接技术、工业CT等视觉技术 [4] 技术破局 - 利元亨通过五个专场二十多场主题演讲,精准破解产业痛点,包括固态电池、锂电核心设备、电池智造、焊接/检测设备和平台技术 [5] - 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攻克干法电极工艺中的材料均匀性和一致性难题,自主研发电极辊压与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胶框印刷叠片机等创新产品 [5] - 智慧物流全场景一体化整厂解决方案涵盖从原材料仓储到PACK立库的关键流程,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 [5] 焊接与检测技术 - 推出焊接模组及焊接质量监控系统,适用于多种超声波焊接需求,焊接模组支持复杂工件的立体焊接,监控系统通过五重反馈机制确保精确控制 [6] - EIS充放电测试仪集成传统化成分容功能与电化学阻抗谱技术,提升生产安全与效率 [6] - 通用型工业CT覆盖多量程探测成像,满足电子器件、动力电池、油气地质等领域需求 [6] -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数据资产统一调度管理和智能化分析平台,支撑数智化工厂建设 [6] 全球化布局 - 利元亨在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十五个国家布局,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 [7] - 公司通过工程师学社、国际工程人才语言研修班等培养体系,打造精通欧美电气标准和劳动财税法规的全球化团队 [9] - 产品设计遵循CE、UL等国际标准,以属地化交付能力赋能全球客户业务拓展 [9]
全球固态电池产线关键装备大揭秘:设备引领未来!
鑫椤锂电· 2025-05-07 15:48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凭借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快充性能优势成为新能源领域焦点,应用场景涵盖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系统及新兴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1] - 2024年中国固态/半固态电池产量已达5.2GWh,但商业化仍面临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提升、界面稳定性优化等关键技术挑战 [26] - 全球主要经济体将固态电池研发纳入国家战略,中国企业在材料体系创新、电芯结构设计等方面取得突破并推进产业化 [26] 固态电池生产工艺革新 - 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和隔膜,彻底改变电池内部构造,需全新生产工艺和设备 [8][9] - 前段环节:干法电极技术替代湿法合浆,增加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工序,省去溶剂使用 [11][16] - 中段环节:叠片工艺结合极片胶框印刷和等静压技术(压力超100MPa)替代卷绕,删除注液工序 [12][23] - 后段环节:高压化成(60-80吨压力)替代低压化成以优化固-固界面接触 [25] 关键设备升级与增量 - **前段设备**:干法电极设备(如干法涂布机)为核心增量,可降本10%以上,但需解决粉末均匀性与成膜一致性难题 [16][19] - **中段设备**:高精度叠片机需求提升,等静压机成为核心增量设备用于材料致密化 [20][23] - **后段设备**:新增高压化成分容设备以适配固态电解质特性 [25] 锂电池传统生产工艺 - 锂电池生产分前段(极片制作)、中段(电芯装配)、后段(化成检测)三大环节,涉及30余道工序 [2][5] - 前段设备成本占比39%(涂布工序占20%),中段31%(卷绕/叠片占15%),后段30%(化成分容检测占20%) [6] - 核心工序涂布、卷绕/叠片、化成分容检测合计价值量占比超50% [6] 行业活动 - 鑫椤资讯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上海举办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高峰论坛,聚焦技术进展、产业化路径及市场趋势 [27][29]
首个固态电池产业5年行动方案公开,提及三家企业
高工锂电· 2025-03-23 19:25
珠海市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 珠海市发布国内首个固态电池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1] - 方案明确重点培育能量密度超过350Wh/kg的半固态电池和超过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项目[3] - 计划通过示范项目推动固态电池在储能、具身智能、低空飞行器、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3] - 提出"固态电池+新场景"创新模式以扩大应用范围[4] - 短期目标(2027年前)聚焦关键材料和技术攻坚 设立5家科技创新平台 培育5家影响力企业[5] - 中长期目标(2030年)推动产业化重大突破 实现批量交付和产业规模初步形成[5] 关键企业技术路线 - 欣界能源专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技术 其"猎鹰"电池能量密度达480Wh/kg 已获亿航智能订单 计划2024年投产5GWh量产线[2] - 高能时代选择硫化物路线 2024年完成20Ah级全固态电芯A样开发 2025年与南孚电池共建300MWh中试产线 分四阶段推进应用[2] - 珠海冠宇未公开技术路线 但实验室样品已展现良好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3] 工艺设备与产业链布局 - 重点突破超薄固态电解质膜规模化制备技术[5] - 发展低能耗低成本高性能生产设备 包括干法涂布设备、辊压热复合双轧一体机等[5] - 前瞻布局干法电极等下一代生产设备[5] - 加强本地高校固态电池学科建设 鼓励高职院校调整专业设置[5] 资金支持措施 - 聚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机构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6] -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 支持企业应收账款、仓单质押等融资方式[6]
专家访谈汇总:A股独立行情中的不确定性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13 22:04
文章核心观点 涵盖固态电池技术、政府工作报告、A股与美股行情、通用人工智能助手等多领域内容,分析各领域现状、发展趋势及潜在影响 分组1: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进程 - 固态电池分半固态(5%-10%液体含量)与全固态两种,硫化物因离子电导率优势有望成主流技术路线 [1] - 解决固固界面问题的关键设备适用于硫化物电解质层成型,用于电芯堆叠压制和固态电解质膜制备 [1] - 固态电池需大压力化成,化成压力从3 - 10吨提升至60 - 80吨,催生高压化成分容设备需求 [1] 分组2:政府工作报告的四点启示 - 2025年报告延续2024年12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发展目标及政策细节 [1] - 2025年通胀目标2%(较2024年3%下降),2024年实际通胀0.2%,政策更关注稳定物价 [1] - 2025年广义赤字11.86万亿,广义赤字率8.4%(同比 + 1.8%) [1] - 2025年前两月国债、地方一般债、专项债发行量高于往年同期,财政政策发力 [1] -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特别国债2000亿用于设备更新,8000亿支持“两重”项目 [1] - 动态调整高风险债务名单,专项债可用于土地、存量房收储后转为保障房,释放地方财政压力 [1] 分组3:A股独立行情中的不确定性 - 2月20日以来美股整体下跌,纳指加速器指标跌破负两倍标准差,下跌情绪极端化 [2] - 2024年9月以来A股(沪深300、TMT板块)与美股(标普500、纳指)相关性转负,达2016年以来极端值 [2] - A股科技资产虽受利好支撑,但相对美股韧性达历史极端,可能有均值回归调整风险 [2] 分组4:美股在跌什么 - 亚特兰大联储将2025年Q1 GDP增速从 + 3.9%下调至 - 2.4%,主要拖累因素是消费和净出口 [2] - 对墨西哥、加拿大计划加征25%关税,若实施将推升2025年通胀0.86个百分点,GDP下降0.1% [2] - 财政部长表示不关心股市,美股下跌容忍度提升,“特朗普Put”预期降温 [2] - 日本央行加息预期升温,资金回流日本致Carry Trade平仓,加剧美股波动 [2] 分组5:首款通用人工智能助手Manus - Manus宣称是全球首款通用人工智能助理,能自主执行任务、交付最终成果 [2] - Manus在GAIA基准测试中超越OpenAI的DeepResearch,成新一代SOTA [3] - Manus在多领域展现卓越任务执行能力,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3] - Manus结合多家优势,成智能体赛道领先者 [3] - AI代理人合规性问题未明确,可能受监管限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