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金属固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行业深度报告解读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行业、锂电行业 - **公司**: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赣锋锂业、联合新界能源、嘉泽新能、三祥新材、上海洗霸、有研新材、元力股份、天奈科技、英联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固态电池优势**: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温度适应性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主流路线可升级,高端路线有望提至 400 - 500 瓦时每公斤,适合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复杂场景,还能减小体积、减轻质量、提高安全性[1][3][4]。 2. **产业链发展情况**:截至 2025 年 4 月底,中国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超 280 家,总体产能规划超 450GWh,实际投产超 25GWh,有效产能近 20GWh;半固态技术具备较强规模化能力,全固态技术正快速规模化但装车尚需时间;设备商因加工难度提升具备优势[1][5]。 3. **未来应用前景**:应用前景广阔,将拓展锂电应用范围至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方向;AI 赋能新场景下有千亿增量市场,高功率领域如飞行器储能、前端机器人将快速起量,关键在于工程量产[1][6][7]。 4. **技术路线影响**:半固态技术路线作为折中方案,兼具传统液态工艺设备优势,可节约 34%成本和 pack 层面 9%成本,有望率先产业化,成为未来产业发展重要方向[1]。 5. **新国标影响**:2026 年 7 月 1 日实施的新国标对热扩散、底部撞击与快速循环安全性提出高要求,推动整车及锂电企业加速迭代,倒逼产业链加速发展[1][19]。 6. **企业布局情况**:国内头部、中部及新势力公司专注半固态及全固态技术,侧重氧化物路线,已有产线规划达数百 GWh;全球预计 2027 年开始示范性装车应用,2030 年大规模产业化,2026 - 2028 年为集中量产期[20]。 7. **市场发展趋势**:到 2030 年全球锂电需求量预计达 2800GWh,全固态渗透率从 2025 年的 0.1%增长到 2030 年的 4%,2035 年接近 10%,消费电子领域渗透率最高达 12%,储能领域 2%,动力电池领域约 5%[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技术突破**:能量密度提升依赖新型电极材料,如金属锂负极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固体陶瓷类锂离子动力电池可内部串联提升体积能量密度;采用特殊烧结方法和交联改性处理可改进聚合物与氧化物界面短板[9][12][13]。 2. **各类电池特点**:氧化物结构稳定、空气稳定性好;聚合物易加工、成本低但热稳定性差;硫化物室温导率高、机械性能好但制备复杂且有风险;卤化物高压稳定性能优异但金属元素昂贵[14][15]。 3. **生产工艺**:半固态电池生产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基本兼容,隔膜需调整参数,仍需注入约 10%液体溶剂;固态电池制造从湿法向干法工艺转变,有多项增量设备和技术环节[17][18]。 4. **对低空经济影响**:低空经济采用分布式推进系统设计,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充放倍率要求苛刻,市场需求增加[22]。 5. **猎鹰锂金属固态电池**:能量密度 480Wh/kg,循环寿命超 1000 次,续航超 48 分钟,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前景广,预计 2025 年全身智能机器人锂电池出货量 2.2GWh,2030 年超 100GWh,复合增长率 100%[23]。 6. **人形机器人能源挑战**:面临锂电池续航不足、体积重量大、极端温度性能衰减与热失控风险等问题[24]。 7. **产业链发展节奏**:2025 年下半年是关键期,比 2024 年预期提前半年以上,年底前工信部项目完成中期审查,材料体系定型,固态电池进入测试和快速迭代期[27]。
固态技术引发锂电池终局大战,锂电设备扩产迫在眉睫,大黑马呼之欲出
新浪财经· 2025-06-11 09:51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锂电池能量密度从100Wh/kg提升至300Wh/kg 助推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 [1] - 液态电池无法满足更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需求 固态电池成为新一轮技术竞赛焦点 [1] 行业驱动因素与政策支持 - 电池设备厂商是锂电产业关键驱动因素 设备精度决定电池性能上限 [2] - 工信部4月出台动力电池新国标 政策面积极态度推动固态电池成为资金围猎重点板块 [2] - 高工固态电池峰会、国际固态电池科技大会等催化事件密集 2025年商业化协同突破预期强烈 [2] 固态电池设备厂商分析 利元亨 - 向国轩高科交付半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 全固态硫化物电解质涂布设备仍处验证阶段 产线设备装车测试延迟至2026年 [3] - 2024年巨亏10亿元 内部大换血导致研发技术人员出走 设备交付能力存疑 [3] 先导智能 - 宣称具备全固态整线生产能力 但核心设备依赖国外进口 [3] - 2024年交付韩国客户设备良率仅65% 订单回款周期延长 技术水平受质疑 [3] - 新能源装备龙头地位 技术实力与资金实力为未来发展提供支撑 [3] 海目星 - 2023年8月完成固态电池中试线交付 2024年实现氧化物加锂金属负极量产 技术领先同行近两年 [4] - 独家掌握锂金属负极界面处理技术 猎鹰电池能量密度达480-500Wh/kg 循环800-1000次 [4] - 在手订单突破100亿元 新签订单较2024年翻倍 短期业绩拖累股价或为低点 [4] 市场误判与投资机会 - 利元亨和先导智能因概念炒作获关注 但量产能力存疑 海目星产业化先发优势遭忽视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遵循"设备先行"规律 2025-2026年将迎设备招标高峰 具备量产能力厂商将主导产业升级 [6] - 万亿级固态电池装备市场即将爆发 技术领先企业有望成为黑马 [6]
锂金属负极产业化头部企业资深专家
2025-06-09 23:30
锂金属负极产业化头部企业资深专家 20250609 摘要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分为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三种,负极侧普遍 采用压延法生产的锂金属片,因其成本优势和产业化前景。正极材料通 常搭配高镍三元材料,如 8 系或 9 系,以提升能量密度,或采用无负极 设计进一步提高性能。 锂金属固态电池产业化挑战在于实现锂金属沉积与溶解以提升循环寿命, 需添加液体润湿极片和界面,但液体消耗会导致极化增加和循环性能下 降。创新方向包括发展耐高压溶剂如酰胺类溶剂,与锂盐形成稳定结构。 锂金属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不同,高倍率充电时,锂金属沉积速 度快,导致结构不均匀,消耗润湿界面的电解液,引发副反应,损失活 性物质,并可能形成树枝状晶体,刺破隔膜或固态电解质,引发短路。 宁德时代无负极技术旨在提升能量密度,但牺牲循环性能。通过在铜箔 上沉积锌片实现更高能量密度,但缺乏补铝剂维持循环稳定性。铝箔或 铜箔的亲和能差异影响最终性能表现,能量密度提升有限。 锂金属在铜上沉积时,沉积层粗糙多孔,增加副反应。行业内采用界面 改性,如增加合金层诱导离子均匀沉积,改善连接粘结力。使用铜箔集 流体可以使沉积层更加均匀,从而减少副反应。 Q ...
天铁科技携手欣界能源布局固态电池赛道 共探技术与产能协同
证券日报网· 2025-05-23 19:50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 天铁科技与欣界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固态锂金属负极材料产品供应、新材料研发、产线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 [1] - 合作有利于实现双方优势互补,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面 [2] - 欣界能源是专注于锂金属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高能量锂固态电池核心专利技术,已建有百MWh级产线并在建GWh级产线 [2] 公司业务布局 - 天铁科技采用"减振(震)业务+锂化物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模式 [2] - 通过子公司昌吉利和孙公司安徽天铁深度布局锂化物赛道 [2] - 昌吉利的氯代正丁烷、正丁基锂、无水氯化锂等产品均为国内行业领军产品 [2] - 安徽天铁的金属锂产品可提供锂粒、锂片、锂带等不同形态,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 [2] - 安徽天铁庐江工厂计划近期开始氯化锂和电池级碳酸锂产线试生产,项目全部投产后锂化物产能有望实现跨越式提升 [2] 合作具体内容 - 天铁科技先期提供2款电池级锂金属产品供样品检测,合格后成为欣界能源核心供应商 [3] - 在欣界能源首条≥450Wh/kg固态2GWh量产线投产后,负责年采购量不低于100吨、期限不少于5年的金属锂供应 [3] - 双方将整合资源共研新型锂金属负极材料,探讨成立合资公司或共建固态电池生产线 [3] 行业前景与战略意义 -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 [3] - 锂金属作为已知能量密度最高的负极材料,在提升电池续航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3] - 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后,锂金属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负极材料,尤其在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以上标准 [4] - 合作模式形成"上游材料创新-下游应用验证"的良性循环 [3] - 在固态电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产业链协同需求迫切的背景下,提前布局有望抢占技术落地的窗口机遇 [4]
智通港股解盘 | 固态电池时代来临 碳化硅巨头破产带来新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5-21 20:34
宏观经济与市场动态 -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警告美联储不应降息,认为"不合适的降息"将带来负面后果 [1] - 港股恒生指数收盘上涨0.62%,美股出现滞涨现象 [1]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9个章节,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1] - 中国黄金进口量创11个月新高,4月进口127.5公吨,环比增长73%,铂金进口量也创新高 [4] - 国际金价回升至3300整数大关上方,中国市场买盘力量回归推动金价上涨 [4][5] 行业与板块表现 娱乐与游戏 - 阿里影业拟更名为"大麦娱乐控股有限公司",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并拓展全娱乐生态,股价上涨23% [2] - 中手游年内规划发行18款新游戏,已推出6款,股价大涨24% [3] - 哔哩哔哩Q1营收同比增长24%至70亿元,游戏业务同比大增76%,净利润3.62亿元 [3] 医药与生物科技 - 三生制药股价上涨8%,康希诺生物吸入用肺结核疫苗在印尼获临床试验批准,股价上涨8% [3] - 凯莱英股价上涨13%,君实生物上涨8%,昭衍新药上涨7% [3] 新能源与汽车 - 比亚迪股价上涨4%创历史新高,海外零售量稳定超4万辆,欧洲、巴西月均超8000辆 [4] - 全固态电池加速发展,宝马、奔驰已开始测试,国轩高科实现装车,金龙羽签订无人机用固态电芯订单 [5][6] - 固态电池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宁德时代股价上涨10% [6] 碳化硅半导体 - 全球最大碳化硅公司Wolfspeed或因债务问题申请破产,中国碳化硅企业有望承接市场份额 [8] - 相关港股包括上海复旦、时代电气和协鑫科技 [9] 公司动态 美图公司 - 与阿里巴巴签订2.5亿美元可转股债券协议,年利率1%,初步换股价6.00港元,股价上涨19% [7] 潍柴动力 - 2025年一季度天然气重卡渗透率达31%,公司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销售近2500台 [10] - 数据中心专用大缸径高速发动机60%销往海外,2025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大幅提升 [10] - 布局氢内燃机技术,已完成关键核心技术和商业化应用突破 [10] - 潍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下线,规划建设50GWh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生产基地 [11] - 灾备电源市场2025年有望达83亿元,同比增长49% [11]
全球四大固态电池企业最新进展!
DT新材料· 2025-05-20 22:07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 美国Am pcera 、 日本 出光兴产、英国 Ilika、韩国SK On 等海外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1)Ampcera 新型纳米硫化物固体电解质首次全球发货 5月12日, Ampcera宣布,其新一代纳米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粉末已实现商业化,并已开始向全球客户发出首批产品。 据悉, 该电解质粉末经过纳米工程处理,具有粒径均匀、芯片尺寸小于一微米等特点。 这些特性对于提高固态电池的离子导电性和整体性能至关重 要。 Ampcera 表示, 该产品具备高离子电导率与超细颗粒结构,有助于提升正负极的能量密度,并支持制造厚度低于10微米的固态电解质隔膜层。 这些优 势有望解决固态电池产业在高能量密度与可制造性方面的技术瓶颈,适用于电动汽车、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和国防等多个应用场景。 Ampcera 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朱苏民博士表示:"此次产品发布是 Ampcera 商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目前已有来自美洲、欧洲和亚洲的 多家电池开发商与汽车制造商开始验证并下单采购该产品。" (2)出光兴产 将加强全固态电池材料业务布局 近日,出光兴产社长酒井纪明表示,公司将加 ...
深企协同发力固态电池全链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08:25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深圳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技术与产品双发力 安全性 能量密度和性能稳定性等关键指标突破 一批创新产品得到市场认可 [1] - 深圳电池产业依托技术创新及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等多维优势 极具市场竞争力 正加力布局全球市场 [1] - 深圳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日益完善 从材料研发到工艺优化全方位发力 同时注重与上下游产业链紧密协作 [2] 固态电池应用拓展 - 固态电池技术快速发展正在拓展应用边界 不仅在新能源汽车中持续创新 还在eVTOL 电动船舶 储能设备及消费电子领域崭露头角 [2] - 深圳欣界能源的"猎鹰"锂金属固态电池以480Wh/kg的高能量密度 为eVTOL提供卓越的轻量化和续航性能 标志固态电池在航空领域的新突破 [2] - 深圳比克电池开发的半固态电池已在新能源汽车 两轮出行 eVTOL飞行器 防爆产品 消费数码等应用市场进行测试 市场放量在即 [2] 企业合作与技术突破 - 深圳海目星与深圳欣界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五年内围绕设备研发 市场推广等展开深度合作 推动固态电池产业链完善 [3] - 深圳欣旺达将低空飞行器作为固态电池技术应用的起点 已基于半固态技术开发出两代航空电池产品 能量密度分别达到320Wh/kg和380Wh/kg [3] - 欣旺达目标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700Wh/kg 同时规划建设1GWh全固态电池产线 预计2026年投产 [3] 材料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深圳贝特瑞在氧化物 聚合物和硫化物等多条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全面布局 其LATP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实现吨级出货 [4] - 贝特瑞通过固态电解质复合技术 使用LATP对超高镍正极材料进行创新改性 大幅提升材料的倍率性能 高温存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4] 深圳新三样出口表现 - 2024全年深圳"新三样"出口996 9亿元 增长11 5% 其中锂电池出口达651 2亿元 无人机出口145 7亿元 规模均全国领先 [5] - 2024年一季度深圳锂电池出口合计156 6亿元 [5] - 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正积极搭建国际化平台 持续在行业技术 经贸往来等领域拓展深化 加力布局全球市场 [5] 国际化合作拓展 -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带领10余家企业赴马来西亚举办新能源商业合作对接会 为深圳与马来西亚在新能源合作领域带来新契机 [6]
固态电池赛道持续升温,海目星助推“锂金属固态”技术进阶
新浪财经· 2025-05-16 14:09
固态电池行业前景 - 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突破10GWh,2030年或达614GWh,市场空间增长超百倍 [1] - 低空经济迈入产业化快车道刺激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速 [1] - 锂金属负极被视为固态电池终极形态,能量密度提升潜力最大但技术门槛最高 [2] 海目星技术优势 - 采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技术路线,电池能量密度达480Wh/kg,循环寿命超1000次 [2] - 自主研发HICORE固态电解质技术和界面定向调控TIE技术,突破锂枝晶生长和界面副反应技术瓶颈 [2] - 推出全球首款可商用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猎鹰",使eVTOL续航时长达48分10秒 [3] - 真固态技术路线明显优于半固态阵营(能量密度普遍低于350Wh/kg)[4] 产业链协同布局 - 与欣界能源、亿航智能形成"铁三角"合作模式,构建研发-应用生态闭环 [1][3] - 与欣界能源签订五年战略协议,共同推进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欣界已建成200MWh产能,启动5GWh产线建设)[3] - 通过峰智基金增资欣界能源,强化股权纽带并支持5GWh产线建设 [4] - 优先获得量产数据反馈加速技术迭代,协同渗透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高价值场景 [3] 市场竞争地位 - 前瞻性技术布局眼光和量产落地能力构筑工程化护城河 [4] - 提前锁定下一代电池标准,奠定行业话语权 [4] - 通过"技术+资本"双轮驱动战略强化竞争优势 [4] - 在低空经济赛道保持先发优势,为万亿蓝图写下首个注脚 [5]
首个固态电池产业5年行动方案公开,提及三家企业
高工锂电· 2025-03-23 19:25
珠海市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 珠海市发布国内首个固态电池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1] - 方案明确重点培育能量密度超过350Wh/kg的半固态电池和超过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项目[3] - 计划通过示范项目推动固态电池在储能、具身智能、低空飞行器、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3] - 提出"固态电池+新场景"创新模式以扩大应用范围[4] - 短期目标(2027年前)聚焦关键材料和技术攻坚 设立5家科技创新平台 培育5家影响力企业[5] - 中长期目标(2030年)推动产业化重大突破 实现批量交付和产业规模初步形成[5] 关键企业技术路线 - 欣界能源专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技术 其"猎鹰"电池能量密度达480Wh/kg 已获亿航智能订单 计划2024年投产5GWh量产线[2] - 高能时代选择硫化物路线 2024年完成20Ah级全固态电芯A样开发 2025年与南孚电池共建300MWh中试产线 分四阶段推进应用[2] - 珠海冠宇未公开技术路线 但实验室样品已展现良好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3] 工艺设备与产业链布局 - 重点突破超薄固态电解质膜规模化制备技术[5] - 发展低能耗低成本高性能生产设备 包括干法涂布设备、辊压热复合双轧一体机等[5] - 前瞻布局干法电极等下一代生产设备[5] - 加强本地高校固态电池学科建设 鼓励高职院校调整专业设置[5] 资金支持措施 - 聚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机构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6] -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 支持企业应收账款、仓单质押等融资方式[6]
每日速递 | 宁德时代与百度达成合作
高工锂电· 2025-02-27 19:28
电池 - 宁德时代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 围绕无人驾驶与数智化领域 推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普及及AI工业应用 [2] - 国家两部门发文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金融服务 重点提及充电基础设施领域金融支持 探索氢能、核电等能源金融服务 [3] - 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1170GWh 同比增长24% 行业总产值超12万亿元 动力型锂电池产量826GWh占比最高 锂电池装机量645GWh同比增长48% 出口总额4348亿元同比下降5%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7个百分点 [4] 材料 - 九环新越投资30.6亿元建设锂电池材料产业基地 规划11条生产线 年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等6类产品65.72万吨 [4] - 特瓦时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 总投资30亿元 一期建成16条全自动生产线 厂房及研发办公楼面积11.48万平方米 [6] 投融资 - 欣旺达全资子公司拟联合星航资本投资Positec Inc 该公司专注工具电动化与机器人化 产品涵盖专业/家用电动工具及服务机器人等 [9] 海外 - Adden Energy启用固态电池中试线 生产动态稳定锂金属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提升50% 充电时间低于10分钟 具备不易燃特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