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属固态电池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行业周报(第二十二期):海目星打通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工艺获4亿订单,回天新材与太蓝新能源达成固态胶粘剂战略合作-20251109
开源证券· 2025-11-09 18:11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产业正从实验室阶段迈向量产验证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进入普遍装车试验阶段 [23][24] - 低空经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场景为固态电池市场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产业化落地进程有望加速 [23][24] - 建议关注固态电池板块后续行情,并列举了涵盖设备、电池、材料等多环节的推荐及受益标的 [24] 本周板块回顾 - 本周(11月3日-11月7日)固态电池指数上涨3.1%,2025年累计涨幅达67.8%,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8.9% [4][10] - 统计范围内的固态电池相关标的平均上涨1.8%,上周(10月27日-10月31日)为上涨6.4% [4][10] - 板块日均交易额为843亿元,较上周下降14.4% [11] - 分环节看,大部分环节上涨,其中正极及电解质板块涨幅达7.8%,铝塑膜板块上涨3.5%,表现靠前 [4][13][15] - 个股方面,华盛锂电本周涨幅达61.2%,三祥新材、天际股份、海科新源、瑞泰新材涨幅分别为20.6%、17.4%、17.0%、12.7%,位列涨幅前五 [4][16][18] - 纳科诺尔、宏工科技、海辰药业、上海洗霸、联赢激光本周跌幅分别为9.9%、9.7%、9.4%、9.3%、9.2%,位列跌幅前五 [4][16][20] 行业动态 - 11月6日,立中集团子公司与昆仑新材全资子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共同推进硫化物电解质和氧化物电解质业务,旨在加速产品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转化 [3][22][26] - 11月3-4日,第五届xEV电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大会在上海召开,产业链企业密集披露技术突破,显示实验室技术正加速向产业转化 [23][27] 个股动态 - 海目星已成功贯通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并获得行业首个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设备可量产商用订单,规模为2GWh,对应价值4亿元 [3][22][28] - 道氏技术的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已向多家电芯客户规模化供货,硅碳负极产品覆盖动力及固态电池领域并正推进量产,硫化物电解质与头部企业合作开发送样 [3][23][29] - 回天新材与太蓝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围绕固态电池胶粘剂开展联合研发,回天新材同步扩建负极胶产能至5.1万吨/年,协议有效期三年 [3][22][30]
固态电池融资狂飙!量产时间一再提前,技术破局正重构万亿市场格局,谁已掉队?
中国能源网· 2025-11-07 14:45
行业热度与资本动态 - 固态电池产业链投融资活动频繁,太蓝新能源、华彩科技等多家企业相继获得资金注入 [1] - 华彩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战略融资",资金用于滁州定远固态电池电解质产线建设和材料测试验证 [2] - 卫蓝新能源完成"D+轮融资",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等以增资形式战略投资 [2] - 阿美风险投资完成对中科深蓝汇泽新能源的战略投资,支持固态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 [2] - 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亿元的A轮融资,专注于锂金属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2] - 资本市场的持续加码与技术创新的突破性进展正形成良性协同,技术与资本双轮驱动助推产业化提速 [1]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展 - 多家企业从半固态电池着手布局并陆续发布新品,产品性能在技术迭代加速下持续改善 [4]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团队通过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间的接触难题 [4] - 丰田宣布全固态电池量产加速计划,最早2027年推出搭载该技术的首款纯电动车 [4]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能量密度达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700Wh/L [4] - 成都量产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产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等高端装备领域 [4] - 半固态电池出货量在2024年迈入吉瓦时量级,从高端消费、无人车等特殊应用领域开始渗透 [5] - 全固态电池规划的产业化节点从2030年提前至2027年,部分企业已着手全固态电池产线设计工作 [5] 市场前景与行业预期 - 固态电池凭借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核心指标的优势,拥有显著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 - 研究机构EVTank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吉瓦时,其中全固态电池占比接近30% [6] - 财通证券认为,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突破,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5]
公司互动丨这些公司披露在机器人、通信等方面最新情况
第一财经· 2025-11-06 22:26
机器人 - 悦心健康与金矢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 共同研发康养领域机器人 [1] - 比亚迪积极关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布局未来产业 [1] - 华阳集团在机器人领域的配套合作业务正在推进中 [1] - 联创电子人形机器人相关的光学产品已有出货 但销量还很小 [1] 电池 - 海目星已打通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 [1] 通信 - 烽火通信空芯光纤处于试点验证和小规模商用阶段 [1] - 天孚通信部分产品线第三季度因人员或物料短缺未能完全满足客户提产交付需求 正积极协调提升产出 [1] PCB - 世运电路计划建设"芯创智载"新一代PCB智造基地项目 预计2026年中投产 [2] - 深南电路PCB业务具备HDI工艺能力 [2] 电气设备 - 振江股份针对海外燃气轮机客户配套的燃气轮机发电机底座、外壳等钢结构产品持续出货 [1] - 科泰电源可生产燃气发电机组 [1] 半导体与芯片 - 瑞芯微有多家客户基于公司主控芯片推出接入AI大模型的AI玩具产品 [1] 化工与材料 - 沃特股份特种PTFE材料已用于核电设施和特高压领域 [1] - 新和成液体蛋氨酸产品已开始销售 [1] 医药与健康 - 长春高新聚焦内分泌代谢等传统优势领域与创新方向 逾40种候选药物处于临床阶段或已提交IND [1] - 华森制药特医食品生产线将逐步释放产能 [1] 公司计划与澄清 - 富奥股份暂无A、B股合并计划 [1] - 富维股份没有收购红旗汽车的计划 [1]
长安汽车联合多方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聚焦汽车智能化与新能源产业链;10.1亿中金舍弗勒产业基金成立丨10.20-10.26
创业邦· 2025-10-29 08:09
政府引导基金 - 深圳福田设立规模70亿元的AIC母基金,通过子基金放大后总规模有望达200亿元,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关键领域 [7] - 深圳国资赛米产业基金总规模50亿元,采用“双GP”模式,重点投资算力、芯片、关键设备及材料等核心领域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 [8] - 无锡低空经济与空天母基金拟参股总规模10亿元的子基金,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飞机配套等产业链环节 [8] - 成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总规模10亿元,首期1亿元,聚焦“人才+科创+产业+资本+服务”有机融合 [8] - 漳州高鑫润信大健康基金规模10亿元,专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涵盖药品、医疗器械、合成生物等赛道 [9] - 北京朝阳区设立规模5亿元的朝阳数聚股权基金,重点聚焦数据基础设施、流通服务、加工处理、应用及安全等数据要素关键领域 [9] - 安徽无为市科创子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3亿元,采用“以投带引”模式,重点投资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前沿领域 [10] - 杭州市富阳区产业基金拟出资1亿元,参设规模10亿元的杭州西部创新创业基金 [10] - 国新创投基金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人,重点布局“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11] - 台州市半导体产业基金(温岭)完成落地,总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 [11] - 珠海金湾区首支天使基金设立,总规模2亿元,首期1亿元,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重点围绕集成电路、医疗健康等产业 [11] - 福建省文旅数创基金正式落地,总规模30亿元,聚焦“文化+”领域,支持福建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12] - 天津市天使母基金公示第六批拟出资子基金,其目标总规模为100亿元,首期规模40亿元 [12] - 温润生物制造基金在云南设立,规模达4.82亿元,重点挖掘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 [13] - 上海临床转化种子投资基金成立,首关规模1.8亿元,专注医疗创新成果转化,重点布局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细胞治疗等方向 [13] - 成都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布子基金管理机构申报指南,其新设立的未来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69亿元 [14] - 东阳市公开遴选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人,该基金总规模1000万元,主要投向由大学生主导的创业初期项目 [14] - 赤壁市投资引导基金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对子基金的出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子基金认缴规模的20% [15] 市场化基金 - 中金舍弗勒(苏州)产业基金成立,出资额10.1亿人民币,由舍弗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中金私募等共同出资 [17]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首只S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3.003亿元,资金将用于投资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股权 [18] - 上海“心聚策源”一期创业投资基金完成签约设立,规模4.5亿元,聚焦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前沿领域,重点投向高校成果转化与早期硬科技项目 [18] 产业基金 - 武汉江夏区将落地总规模50亿元的产业基金,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子等重点产业领域 [20] - 苏美达拟参投总规模4亿元的国机科技创新与产业焕新创业投资基金,公司及子公司分别认缴9000万元和5000万元,基金聚焦智能制造、工业基础、新能源等产业 [20] - 大众交通出资5000万元参设认缴总额1.5亿元的私募基金,专注于半导体、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等领域 [20] - 长安汽车联合多方设立总规模10.02亿元的产业基金,公司出资2.5亿元,基金投资方向聚焦于汽车产业链的智能化、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 [21] - 天铁科技联合设立总规模3.015亿元的锂电基金,专项投资于专注于锂金属固态电池研发的欣界能源 [22] - 盐田港拟出资2.11亿元参设总规模5.2亿元的海洋科技产业基金,聚焦海工装备、智慧航运、海洋能源等海洋科技领域 [22] - 圣湘生物拟出资2000万元参与设立目标规模2亿元的医疗健康产业基金,主要投向创新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 [23] - 华之杰参与投资的具身智能产业基金拟募集总规模3亿元,公司认缴出资1000万元,基金专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及产业链上下游领域投资 [24] - 铂科新材料参与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全体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为2.5亿元,公司认缴出资8000万元,基金投资方向集中于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 [24] - 顶固集创出资300万元认购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该基金总规模17,510万元,主要投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 [25]
字节跳动,进军锂电
DT新材料· 2025-09-27 00:05
字节跳动进军电池研发领域 - 字节跳动通过招聘“电池研发专家”释放明确信号,月薪4万至7万元,按15薪计算,对应年薪为60万至105万元 [2] - 职位职责包括研发新型电池材料、体系和技术,涵盖锂离子电池、锂金属固态电池、硅负极电池等,并负责项目规划与成果转化 [2] - 招聘要求为电化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历,5年以上电池研发经验,精通电池工作原理与制造工艺 [4][5] AI数据中心能源需求驱动 - AI数据中心是“能耗巨兽”,字节跳动布局锂电池与储能领域旨在满足其持续扩张带来的能源消耗与供电稳定性需求 [3] - 公司曾发布公告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建设融合风能、太阳能与大规模储能的微网系统 [3] - 字节跳动已与比亚迪在锂电池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将共建实验室,探索AI在固态电池研发中的应用 [3] 国际碳材料大会与电池技术关联 - 大会主题涵盖新能源碳材料,如多孔炭、硬碳、硅碳等,以及先进电池技术,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电池 [7] - 碳材料在电池中应用广泛,涉及锂电负极(石墨、硅碳)、钠电负极(硬碳/软碳)、导电剂(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9][10] - 大会将展示电池相关碳材料产业链,从原材料(如石油焦、沥青)到关键部件(如双极板、气体扩散层)及制造设备(如石墨化炉、碳化炉) [10][11]
突如袭来!深圳,这18个人正在影响中国商界!
搜狐财经· 2025-08-15 00:28
榜单概况 - 《财富》(中文版)发布"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其中10位来自深圳最具影响力商界精英,8位来自最具潜力商界精英 [1][5] - 上榜企业集中在科技创新行业,包括人工智能、大健康、绿色科技、新消费、智能制造等领域 [5] - 榜单分为两部分: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最具影响力年轻领导者)和中国40岁以下最具潜力商界精英榜(最具潜力创新者) [5] 深圳上榜企业及行业分布 最具影响力商界精英 - **影像科技**:影石创新(刘靖康,33岁),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第一,2024年76%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6][8] - **智能制造**:富士康科技集团(史喆,35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提升制造效率 [6][10] - **机器人**:越疆科技(刘培超,39岁),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协作机器人公司,覆盖15个行业200多个场景 [6][12] - **医疗科技**:英美达(白晓淞,38岁),国内首家成功研发超声小探头企业,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6][15] - **智能驾驶**:佑驾创新(刘国清,38岁),全栈自研智能驾驶解决方案,2024年登陆港交所 [6][17] - **AI应用**:像素绽放(赵充,39岁),推出AiPPT.com,20个月获2000万全球用户 [6][19] - **农业科技**:前海粤十(陈彬彬,38岁),冷链数字化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2024年交易额超350亿元 [6][21] - **工业软件**:中科时代(马君,38岁),国内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赛道占有率第一 [6][23] - **工业自动化**:不停科技(陈锐,34岁),数字厨房整体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 [6][26] - **投资**:三塔资本(何元翔,39岁),聚焦大中华区TMT及消费行业投资 [6][29] 最具潜力商界精英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变量机器人(王潜,36岁),聚焦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 [29][30]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汉阳科技(黄阳,36岁),全球消费类机器人众筹金额最高公司 [29][32][33] - **智能制造**:思谋科技(刘枢,32岁),工业智能体全球领军企业,服务全球300家头部企业 [29][34] - **智能制造**:安思疆(李安,34岁),高性能3D及AI视觉感知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 [29][36] - **智能制造**:帝尔博格(张本,39岁),重型工业智能制造领域,聚焦智能化机器人 [29][37] - **绿色科技**:欣界能源(陈霖,36岁),锂金属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2024年实现全球首次全场景飞行验证 [29][38] - **投资领域**:倚锋资本(朱湃,33岁),专注于全球生物医药VC/PE投资 [29][40] - **新消费与综合**:优优互联(熊丽平,37岁),新消费领域创新企业 [29][41] 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泛,包括人形机器人、创新药实验效率提升数百倍、柔性生产实现等 [1][4] - 数字原生与智能原生夹层时代的创新者,连接不同文化、行业、价值观 [2] - 创新发生在边界地带,年轻创新者善于在不确定中寻找机会 [3] - 榜单企业代表中国商业变化,正在影响世界 [5]
具身智能融资火热,灵心巧手获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2:31
行业融资趋势 - 具身智能和机器人赛道融资火热 头部机构集中布局[1] - 医疗健康领域持续升温 大额融资频现[1] - 科技与制造行业仍是一级市场关注重点 生物医药和具身智能机器人各完成7笔融资[3] 融资总体情况 - 报告期内国内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29起[1] - 26笔融资披露金额 总规模约41.21亿元人民币[1] - 人民币融资案例24起 美元融资案例2起[2] 地域分布 - 融资地区集中在北京、广东和江苏三地[4] - 北京市完成9笔融资 广东省完成6笔融资 江苏省完成4笔融资[4] 投资机构活跃度 - 红杉中国完成3笔投资 启明创投完成2笔投资[5] - 主要投资集中在科技与制造和医疗健康领域[5] 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融资案例 - 帕西尼感知科技完成A轮融资 京东战略领投[1][28] - 灵感时刻连续完成Pre-A轮及Pre-A+轮融资 Pre-A轮由红杉中国领投 Pre-A+轮由高瓴创投领投 投后估值超1亿美元[1][26] - 松延动力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由金浦资本领投[32] - 灵心巧手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蚂蚁集团领投[35] - 知跃空间智能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34] - 桥介数物完成近亿元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 Pre-A轮由隐山资本领投[33] - 派宝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30] 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案例 - 剂泰科技完成4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 由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和大兴区产业投资基金联合领投[1][9] - 演生潮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由国生资本牵头 启明创投等联合领投[10] - 玛士撒拉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由百联商投和百联挚高联合领投[11] - 赜灵生物获近4亿元B+轮融资 由启明创投领投[14] - 核舟医药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17] - 芝诺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青创投领投[18] - 摩漾生物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由头部基金、华盖资本及蓝驰创投共同投资[19] 新能源领域融资案例 - 欣界能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由招银国际资本等联合领投[40] - 疆来能源完成数千万元首轮融资 由华能贵诚信托等三家联合出资[27] 消费服务领域融资案例 - 乡意浓完成25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冠峰资本旗下基金投资[1][6] - 佳沃焕鲜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由百联挚高独家投资[7] - MY COFFEE获2000万元A轮融资 由冠峰商企速联粤海投资[8] - 瑞兽宠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黄山市黄山区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 其他科技与制造领域融资案例 - 至格科技获亿元级融资 由银润资本领投[21] - 钻耐科思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领汇创投、海明润联合领投[22] - 科幂仪器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由创景资本领投[23] - 天羿鹏博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光速光合独家投资[25] - 迅路创新获数千万元融资 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41] - 曼孚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由嘉远资本投资[43] - 利夫生物完成数亿元B2轮融资 由新凤鸣集团领投[16] - 维他动力完成天使轮融资 由达晨创投、联想创投和渶策资本参与投资[37] - 人工生产力完成数百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由阿米巴资本等投资[39]
欣界能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董事长陈霖控制49%表决权
搜狐财经· 2025-08-08 09:51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招银国际资本 远致储能基金和达晨财智联合领投 珠海科技集团跟投 老股东峰和资本 亿航智能及海目星加码复投[3] - 融资资金主要用于产线扩增 团队建设 核心技术迭代及市场应用拓展[3] 公司业务 - 公司专注于高能量与高安全锂金属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 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3] - 业务覆盖无人机 具身机器人 eVTOL 消费电子及动力等前沿领域[3] 公司架构 - 总部位于深圳龙华 已建成珠海生产基地与美国硅谷研发中心[3] - 华东总部位于常州金坛 配套量产线即将落地[3] - 公司成立于2020年3月26日 注册资本873.83万元[3] 股权结构 - 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陈霖表决权占比49.48% 总持股比例40.15%[3][4] - 上海延懋能源科技合伙企业持股45.78% 宁波恩懋能源科技合伙企业持股3.71%[4] - 上海芝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0.81% 陈霖持有该公司99%股权[4]
eVTOL龙头参与,固态电池企业完成第8轮融资
DT新材料· 2025-08-08 08:43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欣界能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资金主要用于产线扩增 团队建设 核心技术迭代及市场应用拓展 [2] - 融资由招银国际资本 远致储能基金和达晨财智联合领投 珠海科技集团跟投 老股东峰和资本 亿航智能 海目星加码复投 [2] - 公司自2022年启动融资以来已成功完成8轮融资 [2] 公司技术与产品 - 专注于高能量密度 高安全性锂金属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 eVTOL 消费电子及动力电池领域 [2] - 2022年开发出能量密度突破450Wh/kg的锂金属固态电池原型 多项技术指标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3] - 2023年布局国内首条能量密度≥450Wh/kg级别固态电池中试产线 年产能200MWh [3] - 产品已导入eVTOL 机器人 无人机 高端穿戴和消费设备等多个终端应用领域 [3] 公司商业化进展 - 2024年与全球龙头eVTOL企业签署批量采购协议 消费类固态电池产品实现规模化交付 [3] - 与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为下一代电动汽车平台开发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3] - GWh量产线建设即将完成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4] 行业活动与展览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将于2025年12月09-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6] - 新能源碳材料馆展品范围包括石墨 活性炭 多孔炭 硅碳 石墨负极 电容炭 硬/软碳 碳纳米管 石墨烯等材料 [6] - 应用场景覆盖液流电池 钠电池 锂电池 超级电容器 环境治理等领域 [6]
资本加码固态电池 欣界能源正式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1:10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由招银国际资本 远致储能基金和达晨财智联合领投 珠海科技集团跟投 老股东峰和资本 亿航智能和海目星加码复投[1] - 融资资金将用于产线扩增 团队建设 核心技术迭代及市场应用拓展[1] 技术突破 - 公司2022年开发出能量密度突破450Wh/kg的锂金属固态电池原型 多项技术指标领先行业平均水平[1] - 采用锂金属负极配合独有界面处理技术 实现行业领先能量密度 具有低温升 高瞬时放电倍率等特性[3] - 固态技术解决锂枝晶生长难题 针刺后电压和温度保持平稳 不起火不爆炸[4] - 依托锂金属+氧化物技术路线 在安全性与续航性能上构建显著代际优势[5] 产业化进展 - 实现锂金属负极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和商业化运营 已在无人机 eVTOL等领域带来重大行业进展[2] - 量产线有望快速落地 将大幅提升交付能力 满足各行业客户需求[3][4] - 引领行业进入GW级规模量产新局面 为行业快速普及发挥巨大作用[4] 市场应用 - 产品为eVTOL 具身智能机器人 高端消费电子 新能源动力等前沿领域提供能源解决方案[1] - 锂金属负极理论容量是石墨负极十倍以上 搭配固态电池技术可突破500Wh/kg临界点[4] - 能量密度跃迁将推动eVTOL低空经济 超长续航EV AI硬件等万亿级新兴市场爆发[4] 投资方观点 - 固态电池是锂电池发展趋势 可同时满足安全性和能量密度需求 市场前景广阔[3] - 锂金属负极固态电池属于颠覆式创新 极大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2] - 固态电池兼具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 是锂电池技术重要发展方向[3] - 固态电池是即将爆发的千亿级市场 公司已在核心技术 量产能力 客户基础三个关键维度做好充分准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