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线束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泛亚微透拟定增募6.99亿扩产 业绩双增手握250项授权专利
长江商报· 2025-08-28 07:47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合格投资者发行股份不超过273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99亿元,发行价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 [2]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投向4个项目:CMD智能制造技改扩产(1.19亿元)、6G通信用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2.16亿元)、研发中心建设(1.54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2.09亿元) [2][3] 产能扩张 - CMD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通过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和检测设备,降低对人工依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 CMD产品销售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22-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1%,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从2022年5.69%快速提升至2024年16.13% [2] - 6G通讯FCCL项目将打破国外企业对高端FCCL的垄断,加速国产替代,延伸公司PTFE/ePTFE膜材应用场景至高端电子基材领域 [3]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从2.78亿元增至5.15亿元,增幅85.25%,净利润从5527万元升至9916万元,增幅79.41% [1][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4亿元,同比增长25.65%,净利润5443万元,同比增长27.57%,扣非净利润5369万元,同比增长27.29% [1][4] - 2025年上半年四大业务均实现增长:ePTFE微透产品(1.02亿元,+41.7%)、CMD及气体管理产品(6851.44万元,+9.66%)、气凝胶产品(3143.48万元,+5.47%)、高性能线束产品(845.53万元,+892.98%) [5] 研发投入 - 2020-2025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15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142.79万元,同比增长2.30%,占总营收比例4.02% [1][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已获授权专利250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85项,大部分属于公司核心技术体系 [1][6] - 持续研发推动技术成果落地,新产品开发丰富产品应用领域 [5][6] 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微观多孔材料领域重要企业,主营ePTFE微透膜及气凝胶等微观多孔材料研发与制造 [4] - 在汽车领域积累大量优质客户,CMD产品已在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红旗、五菱、理想、蔚来、小米等知名汽车厂商应用 [5] - 配套车灯厂包括法雷奥、海拉、马瑞利、华域视觉、星宇等知名厂商 [5] 行业机遇 -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趋势快速发展,相关产品在户外储能、安防、消费电子、光伏等领域渗透率提升,市场对CMD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3] - 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推进进口替代,各类产品销量均有所增长 [5]
泛亚微透(688386):1H25业绩同比保持增长 控股凌天达有望打造新增长极
新浪财经· 2025-08-27 20:31
财务业绩 - 1H25营业总收入2.84亿元 同比增长25.65% [1] - 1H25归母净利润0.54亿元 同比增长27.57% [1] - 2Q25营业总收入1.53亿元 同比增长24.84% [1] - 2Q25归母净利润0.30亿元 同比增长17.39% [1] 产品线表现 - ePTFE微透产品营收1.02亿元 同比增长41.70% [1] - CMD及气体管理产品营收0.69亿元 同比增长9.66% [1] - 气凝胶产品营收0.31亿元 同比增长5.47% [1] - 高性能线束产品营收0.08亿元 同比增长892.98% [1] 战略布局 - 坚持市场利基与产品多元化战略方针 [2] - 航空级电缆膜与铜排/铝排复合产品通过新能源头部客户验证并实现批量交付 [2] - 成立全资子公司常州泛亚安捷医疗器材科技布局医疗产品国产化替代 [2] 产业整合 - 通过增资控股凌天达持股比例提升至51% [2] - 实现从线缆膜供应商向线缆组件及整体方案供应商转型 [3] - 高端线缆外包覆材料价格可达内部导体电芯价格的数十倍 [3] 技术定位 - 国内稀缺的高端e-PTFE膜及气凝胶核心技术企业 [3] - 对标美国戈尔发展路径 重点布局线缆应用领域 [2][3]
泛亚微透: 泛亚微透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提示及填补回报措施和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1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议案 [1] - 本次发行总股本假设从7000万股增至9100万股或11830万股 暂不考虑发行费用 [1][2] - 基于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8981.66万元 对2025年业绩设三种情景:持平/降10%/增10% [1][2][3] 财务指标测算 - 在总股本增至9100万股情况下 基本每股收益从1.42元降至1.09元(持平)或0.98元(降10%)或1.20元(增10%) [2][3] - 在总股本增至11830万股情况下 基本每股收益从1.42元降至1.06元(持平)或0.96元(降10%)或1.17元(增10%) [2][3] - 测算基于会计准则要求 不构成盈利预测 [2][3] 募集资金用途 - CMD产品智能制造技改扩产项目解决产能瓶颈 该产品2022-2024年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1% [5][6] - CMD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5.69%快速提升至2024年16.13% [6] - 用于6G通讯的低介电损耗FCCL挠性覆铜板产业化项目系ePTFE/PTFE膜技术新应用 [7]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旨在提升核心技术支撑产品迭代 [7] 技术储备优势 - CMD产品已获授权专利35项 包括11项中国发明专利和6项国际PCT专利 [8] - FCCL产品研发8年 获7项专利授权(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专利) [8] - 掌握无胶粘结卷对卷生产工艺 FCCL产品具低介电常数/低损耗特性 [10][11] - 核心技术团队深耕ePTFE膜/气凝胶/CMD/FCCL等领域多年 [9] 市场应用基础 - CMD产品已应用于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红旗/理想/蔚来/小米等汽车品牌 [9] - 配套车灯厂包括法雷奥/海拉/马瑞利/华域视觉/星宇等知名厂商 [9] - FCCL产品已完成客户验证 将抓住国产化机遇提升业务规模 [11] 募集资金管理 - 建立专项存储制度 保证募集资金合法合规使用 [11] - 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实施 降低即期回报摊薄风险 [11] - 完善利润分配机制 制定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12] 公司治理承诺 - 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经营 不侵占公司利益 [13] - 董事及高管承诺不输送利益 确保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 [14] - 相关主体承诺若违反将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13][14]
泛亚微透(688386):聚焦新材料,多点开花、进口替代,业绩迎来高增
中邮证券· 2025-06-23 19: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聚焦新材料行业,多维度延展布局,形成四大核心业务产品,下游应用于汽车、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4] - 公司所处赛道技术壁垒高,产品盈利能力优秀,近两年销售毛利率维持在45%以上,净利率在20%左右 [4] - 公司业绩同比增速保持高位,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43% [5] - 预测2025 - 2027年,公司有望实现营收6.78/8.90/1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2%/31.28%/23.78%;实现归母净利润1.45/1.92/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42%/32.13%/25.60% [10]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50.50元,总股本/流通股本0.91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46亿元,周内最高/最低价58.09/23.91元,资产负债率28.9%,市盈率35.56,第一大股东为张云 [3] 个股表现 - 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公司个股表现从 - 15%增长至165% [2] 分业务板块情况 ePTFE微透材料 - 2024年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34%,占总营收约32% [6] - 公司掌握ePTFE膜全产业链制造工艺,持续推进进口替代,下游应用于汽车、包装、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 [6] CMD及气体管理产品 - 2024年营收1.42亿元,同比增长45%,占总营收约28% [7] - 公司CMD产品可管理密闭小微空间中气体湿度,主要应用于汽车车灯,技术方案已被多家车灯厂及汽车主机厂采用 [7] SiO₂气凝胶产品 - 2024年营收0.65亿元,同比增长47%,占总营收约13% [8] - 公司将SiO₂气凝胶与ePTFE膜等复合,拓宽材料应用领域,业务拓展至航空领域 [8] 高性能线束产品 - 2023年增资入股常州凌天达,2024年成立汽车线束事业部,推出高性能汽车线束,产品已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6.78/8.90/1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2%/31.28%/23.78%;归母净利润1.45/1.92/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42%/32.13%/25.60%;对应PE估值分别为31.65/23.95/19.07倍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5.15/6.78/8.90/11.02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2.73/3.57/4.61/5.69亿元等 [15] 成长能力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5.4%/31.7%/31.3%/23.8%,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0.2%/45.5%/31.4%/26.0%等 [15] 获利能力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7.0%/47.4%/48.3%/48.3%,净利率分别为19.3%/21.4%/21.6%/21.9%等 [15] 偿债能力 - 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8.9%/27.6%/25.4%/23.4%,流动比率分别为2.56/2.51/2.77/3.24 [15] 营运能力 - 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83/2.93/2.92/2.86,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88/3.02/3.11/3.14等 [15]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29/1.04/1.41/2.0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1.67/ - 1.18/ - 0.85/ - 0.47亿元等 [15]
泛亚微透(688386):ePTFE材料领先企业,加速推进国产替代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8 23: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泛亚微透是中国 ePTFE 材料领先企业,实现了 TRT 膜国产化替代,营收利润持续上涨,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和利基市场拓展,积极布局多元应用场景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泛亚微透成立于 1995 年 11 月,2021 年 7 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掌握 ePTFE 膜全产业链技术,拥有多项国内外专利 [2][3] - 公司主要从事 ePTFE 微透产品、CMD 及气体管理产品、SiO₂气凝胶产品和高性能线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覆盖汽车、新能源等利基市场,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等车企与零部件厂商 [2][3] 营收利润情况 - 2022 - 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64、4.11、5.15 亿元,同比分别+15.11%、+12.64%、+25.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1、0.87、0.99 亿元,同比分别 - 52.79%、+176.08%、+14.58% [2][4] - 2024 年营业收入及利润上升得益于产品多元化拓展、核心技术研发、客户结构优化以及智能制造与降本增效措施推进 [2][4] 受益趋势与业务增长曲线 - 受益于高性能复合材料国产替代趋势和利基市场拓展,依托 ePTFE 和气凝胶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布局高毛利、高壁垒应用场景 [2][5] - CMD 及气体管理产品打破外资垄断,被多家车灯厂和电池厂采用,业务高速增长,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5] - SiO₂气凝胶复合材料解决传统气凝胶难题,2024 年应用于飞机飞行试验,通过收购拓展至舰船领域,有望在高温绝缘等场景放量 [2][5] - ePTFE 膜产品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客户覆盖头部企业,未来借助国产替代拓展至医疗、消费电子等新领域 [2][5] 多元应用场景布局 - 围绕 ePTFE 膜与气凝胶两大核心技术平台,推动材料复合与产业化应用,拓展高附加值细分领域 [2] - 汽车领域,CMD 产品和微透组件用于车灯与电池包冷凝管理系统,获头部企业采用形成稳定收入 [2] - 医疗领域,聚焦 ePTFE 膜生物医疗应用,相关膜材进入验证阶段 [2] - 航空航天领域,气凝胶复合产品应用于飞机飞行试验,通过子公司拓展至舰船等特殊装备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