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基金三期1号

搜索文档
持仓曝光!险资系私募基金,买了这些股!
券商中国· 2025-09-02 14:58
鸿鹄基金投资布局 - 鸿鹄基金二期现身中国石油和中国神华前十大股东名单 持股市值分别达18.57亿元和21.16亿元[1][3] - 鸿鹄基金三期1号产品出现在中国石化前十大股东中 持股数量3.05亿股 持股市值17.63亿元[2][5] - 鸿鹄基金一期重仓陕西煤业 伊利股份和中国电信 持股数量分别为1.16亿股 1.53亿股和7.62亿股[2][6] 基金规模与结构 - 鸿鹄基金已设立三期产品 总规模达1100亿元 由国丰兴华担任基金管理人[6] - 一期规模500亿元 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 已于今年3月完成投资落地[6] - 二期规模200亿元 两家保险公司各出资一半 二季度末已完成主体建仓[6] - 三期规模400亿元 分为两只产品 其中三期1号由两家主要险企共同出资225亿元[6] 投资策略特点 - 投资标的选择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8] - 重点选取治理良好 经营稳健 股息稳定且流动性好的大盘蓝筹公司[8] - 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在市场低迷时坚定买入被错杀的优质标的[8] - 投资组合注重高股息特征 六家重仓公司中有四家股息率超过5%[8][9] 持仓公司特征 - 重仓公司市值均超千亿 其中伊利股份市值最小约1760亿元 中国石油市值最高超1.5万亿元[9] - 能源煤炭板块占比显著 陕西煤业股息率6.63% 中国神华股息率5.96% 中国石油股息率5.40% 中国石化股息率5.02%[2][9] - 消费板块代表伊利股份股息率4.32% 通信板块中国电信股息率3.43%[2][9] 试点政策背景 - 作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鸿鹄基金享有特殊会计处理政策[12] - 可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或指定为OCI类金融资产 有效缓解权益市场波动对利润报表的影响[12] - 试点金额合计达2220亿元 涉及多家大型险企及中小保险公司[12] 投资业绩表现 - 鸿鹄基金一期截至6月末总资产571.12亿元 净资产556.84亿元[11]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 净利润9.68亿元[11] - 风险指标低于基准 收益指标高于基准 实现功能性与盈利性双丰收[11]
千亿险资私募“大基金”动向曝光
36氪· 2025-09-02 08:42
鸿鹄基金业绩与持仓 - 鸿鹄基金一期总资产571.12亿元,净资产556.84亿元,综合收益56.84亿元 [1][3] - 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资金于2025年3月初全部投资落地,持有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中国电信市值合计120.4亿元 [1][3] - 鸿鹄基金一期增持伊利股份至1.53亿股(持股比例2.42%),增持陕西煤业至1.16亿股(持股比例1.2%),持有中国电信7.62亿股(持股比例0.83%) [5][6] 鸿鹄基金二期与三期投资动向 - 鸿鹄基金二期新进中国石油前十大股东,持股2.17亿股(持股比例0.12%,市值18.68亿元),新进中国神华前十大股东,持股5220.61万股(持股比例0.26%,市值18.86亿元) [9] - 鸿鹄基金三期1号入股中国石化,持股3.05亿股(持股比例0.25%,市值16.24亿元) [9][10] - 二期基金贯彻长期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和长期持有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1][10] 险资私募投资策略与行业趋势 - 险资私募聚焦高分红、强现金流资产,标的需具备稳健股息、高资本增值和高ROE属性 [6][7][11] - 中国神华2016-2022年现金净额6140亿元,资本开支1625亿元(占比26%),2023-2024年分红比例超75%,股息率达8.6% [11] - 险资私募享受风险因子折扣,降低资本占用与偿付能力消耗,成为险资加仓重要渠道 [2][14]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与参与机构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总规模2220亿元,鸿鹄基金1-3期规模达925亿元 [12][13] - 首批试点500亿元(国寿、新华保险),第二批520亿元(泰康、太保、阳光等),第三批600亿元(国寿资产、新华资产等) [14] - 投资方向包括中证A500成分股、高股息资产及新质生产力领域,注重公司治理和流动性 [14] 标的资产股息表现与配置逻辑 - 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中国电信过去10年平均股息率分别为2.69%、5.03%、4.84% [7] - 能源板块龙头股具备资源稀缺性和高股息特性,匹配险资长期稳定需求 [11] - 高分红资产资本开支下降,处于低投入高产出阶段,提供稳定收益率 [11]
千亿险资私募“大基金”动向曝光
财联社· 2025-09-01 21:24
文章核心观点 - 险资通过私募基金形式加大A股市场布局,重点配置高股息、强现金流的红利资产,以匹配保险资金长期稳定的投资需求,鸿鹄基金作为试点标杆已取得显著收益并持续扩容 [1][3][12][13] 鸿鹄基金一期投资表现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总资产571.12亿元,净资产556.84亿元,综合收益56.84亿元,实际盈利可能更高因部分浮盈未兑现 [1][3][4] - 500亿元资金于2025年3月初全部投资落地,风险低于基准且收益高于基准 [3] - 新华保险按50%持股比例享有278.42亿元净资产份额,基金当期营业收入12.03亿元,净利润9.68亿元 [3][4] 鸿鹄基金一期持仓详情 - 重仓伊利股份(持股1.53亿股,比例升至2.42%)、陕西煤业(持股1.16亿股,比例升至1.2%)、中国电信(持股7.62亿股,比例0.83%),二季度末持股市值合计120.4亿元 [1][5][6] - 标的均具备中长期盈利能力和稳定股息,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中国电信过去10年平均股息率分别为2.69%、5.03%、4.84% [6][7] 鸿鹄基金二期与三期布局 - 二期新进中国石油(持股2.17亿股,比例0.12%)和中国神华(持股5220.61万股,比例0.26%),二季度末持股市值分别为18.68亿元和18.86亿元 [9][10] - 三期1号于2025年7月入股中国石化(持股3.05亿股,比例0.25%),持仓市值16.24亿元 [10][11] - 投资逻辑为长期持有获取稳健股息收益,二期已基本完成建仓,三期进展顺利 [8][11] 险资私募配置逻辑与行业趋势 - 能源板块龙头股(如中国神华)因资源稀缺和高股息受青睐,2016-2022年现金净额6140亿元中仅26%用于资本开支,2023-2024年分红比例超75%,当前股息率8.6% [12] - 私募基金可享受风险因子折扣,降低资本占用和偿付能力消耗,成为险资加仓重要渠道 [2][14]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从500亿元扩至2220亿元,鸿鹄基金1-3期规模达925亿元,接近千亿目标 [13][14] 行业试点与机构参与 - 第一批试点500亿元由国寿和新华保险通过鸿鹄基金一期实施,投资上市公司股票及现金管理类品种 [14] - 第二批试点520亿元涉及泰康、太保、阳光人寿等,策略聚焦高股息资产和新质生产力板块 [14] - 第三批试点600亿元由国寿资产、新华资产等主导,继续投资中证A500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公司 [14]
入市加速,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增至7家
证券时报· 2025-08-16 19:50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人保资产获批设立人保启元惠众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前两批试点保险机构均已完成私募基金公司设立,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总数增至7家 [1][4] - 试点政策依据为2025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范围与规模 [2] - 人保寿险及人保资产于今年3月获第二批试点资格,获批规模100亿元,私募基金公司将向人保寿险募集资金并投向资本市场 [3] 险资系私募基金公司布局 - 7家险资系私募基金公司包括:人保启元惠众、太平私募证券基金、国丰兴华(国寿资产与新华资产合资)、泰康稳行、太保致远、平安资管恒毅持盈、阳光恒益 [4] - 国丰兴华为首批发起机构,与新华资产共同管理鸿鹄系列基金,泰康稳行、太保致远等机构陆续跟进设立私募基金 [4][5] 已运作私募基金情况 - 6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运作阶段,总规模超1325亿元: - 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2024年3月落地) [5] - 鸿鹄基金二期200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2024年5月成立) [5] - 鸿鹄基金三期1号225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2024年7月成立),三期2号待披露 [6] - 泰康稳行一期基金(2024年6月成立)与太保致远1号基金(近期成立) [7] 试点规模与参与机构 - 三批试点合计金额达2220亿元,参与机构涵盖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9家大型险企及多家中小险企 [7] - 试点通过私募基金形式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升长期资产配置效率 [7]
险资加速入市超2000亿元 保险系私募基金陆续成立
中国经营报· 2025-07-13 13:32
保险资金加速涌入资本市场 - 在监管政策引导与利率下行驱动下,保险资金正通过私募基金加速进入资本市场,鸿鹄基金三期1号和2号于7月7日成立,7月8日完成备案 [1] - 鸿鹄基金三期1号规模为225亿元,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认购 [1] - 自2023年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启动以来,三批试点规模分别为500亿元、1120亿元和600亿元,总计2220亿元,第一批资金已全部进入股市 [1] 险资巨头设立私募基金动态 - 鸿鹄基金三期1号和2号属于第三批试点基金,管理人为国丰兴华私募基金,由新华资产和国寿资产各持股50% [2] - 2025年以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十多家险企密集设立私募基金 [2] - 阳光保险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200亿元,由阳光人寿全额认购 [2] - 平安资管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首期规模300亿元,定向发行给平安人寿 [3] - 泰康稳行私募基金首期规模120亿元,由泰康人寿作为单一持有人 [3] 私募基金类型与规模 - 大部分新设私募基金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框架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少数为私募股权基金 [3] - 人保资本、中意资产等成立保实诚源私募股权基金,规模130.01亿元,人保资本出资100亿元持股76.9172% [4] - 中国太保设立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和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4] 私募基金市场现状与特点 -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规模19.92万亿元,契约型基金占比超80% [5] - 保险资金与私募基金契合度高,具备长期投资、偿付能力稳定等特点 [5] - 私募证券基金设立程序简便,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风控机制严格 [5] 投资策略与方向 - 鸿鹄基金三期1号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注重股息收益 [5] - 阳光和远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份股及相关ETF [6] - 试点基金普遍聚焦基本面好、分红稳定、业绩稳定的标的 [6] - 太保战新并购基金明确投向上海国资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域 [7] 行业投资偏好 - 一季度险资新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A股公司集中在银行、通信、汽车、电子和医药生物等行业 [7]
+2!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增至5只!
券商中国· 2025-07-10 10:01
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立情况 - 近日有2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使运作中的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至5只 [1] - 5只基金包括国丰兴华管理的鸿鹄基金系列一期、二期、三期1号、三期2号,以及泰康稳行一期基金 [2] 鸿鹄基金三期2只基金详情 - 鸿鹄基金三期1号和2号均于7月7日成立,7月8日备案,均为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基金 [3] - 鸿鹄基金三期1号成立规模为225亿元,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认购 [3] - 鸿鹄基金三期获批试点金额共400亿元,除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外,多家中小险企有意向认购 [3] - 鸿鹄基金三期1号为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4] - 基金闲置资金可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品种 [4] 其他运作中的险资系私募基金 - 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总规模500亿元,已于2024年3月全部投资落地 [5] - 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于今年5月27日成立 [5] - 泰康稳行一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于6月18日成立,6月27日开始投资 [5] 险资系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 已有5家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获批,包括国丰兴华、泰康稳行、太保致远、恒毅持盈、阳光恒益 [5] - 后3家险资系私募基金管理人将陆续发行私募基金 [5]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情况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已有三批,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元 [6] - 获批参与试点的机构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多家险企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