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icon
搜索文档
2220亿元险资试点基金集结 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动力
金融时报· 2025-07-16 09:41
险资系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获批情况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阳光资产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全资设立阳光恒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我国获批的险资系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增至五家 [2] - 五家险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包括国丰兴华、泰康稳行、恒毅持盈、太保致远和阳光恒益 [3] 已投入运行的私募基金产品 - 国丰兴华管理的鸿鹄志远系列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已完成全部投资,其中鸿鹄志远二期已投入运作,鸿鹄志远三期1号、2号于7月7日成立并备案 [3] - 泰康稳行一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已于6月27日在二级市场完成首笔投资交易 [3] 即将发行的私募基金计划 - 阳光恒益拟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投资该基金 [4] - 太保致远初期目标规模为200亿元,已完成基金业协会备案 [4] - 恒毅持盈将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期基金规模为300亿元 [4]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 - 三批试点基金总规模达2220亿元,其中首批500亿元由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共同发起设立鸿鹄一期 [5] - 第二批试点资金规模为1120亿元,涉及8家保险公司 [5] - 第三批试点规模合计600亿元 [5] 试点基金投资方向 - 鸿鹄一期现身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中国电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6] - 鸿鹄一期主要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选择竞争优势明显、治理结构优良的上市公司 [7] - 鸿鹄二期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7] - 鸿鹄三期将增加持有型权益底仓资产,提高港股配置比例 [7] - 阳光保险试点基金权益类资产投资范围包括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等 [7] - 泰康稳行将以高股息资产为基石,重点布局经营稳健、弱周期属性板块,同时锚定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8]
鸿鹄私募三期1号来了,新华保险出资112.5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07 13:39
基金设立与规模 - 新华保险出资112.5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份额,该基金成立规模为225亿元 [1] - 鸿鹄基金三期1号为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聚焦于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1] - 鸿鹄基金三期获批金额为400亿元,此次成立的鸿鹄基金三期1号是鸿鹄基金三期的一部分 [2] 基金管理与结构 - 鸿鹄基金的管理人国丰兴华成立于2023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新华资产与中国人寿资管各持股50% [1] - 国丰兴华管理的鸿鹄基金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首批试点之一,成立于2024年2月29日 [1] - 截至目前鸿鹄基金共获批三期,总规模超千亿元 [1] 历史基金情况 - 鸿鹄基金一期成立规模500亿元,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250亿元,一季度投资已全部落地 [1] - 鸿鹄基金二期成立规模200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 [1] 试点发展情况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获批,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设立规模500亿的鸿鹄基金一期 [2] - 第二批试点有8家保险公司,试点规模合计1120亿元 [2] - 第三批试点有5家保险公司获批,规模合计600亿元,待批复后试点总金额将增至2220亿元 [2]
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业务再落地 泰康稳行完成首笔投资交易
快讯· 2025-06-27 21:11
公司动态 - 泰康资产旗下专业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功完成首笔投资交易 [1] - 泰康稳行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1] - 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泰康人寿是单一持有人 [1] 行业政策 - 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1] - 泰康人寿等数家保险公司及相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准以契约型基金方式参与试点 [1] - 试点内容为开展长期股票投资 发挥长期资金、耐心资本作用 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1]
3只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正在运作” 总规模将达82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27 01:11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已有3只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处于"正在运作"状态,总规模预计达820亿元 [1] -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致远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完成登记备案,预计将发起设立目标规模200亿元的私募基金产品 [1][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复三批试点,总规模累计将达2220亿元 [2] 已运作基金详情 - 鸿鹄志远一期:总规模500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投资,已完成全部投资 [2] - 鸿鹄志远二期:总规模200亿元,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2] - 泰康稳行一期:首期投资规模预计120亿元,由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管理 [2] 新设基金动态 - 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暂定名)目标规模200亿元,聚焦股息价值核心投资策略 [2] - 中国平安旗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首期规模300亿元,将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 [3] 行业影响 - 险资机构通过试点可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权益投资比例 [3] - 长期持有优质资产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发挥耐心资本优势 [3] - 试点有助于优化新会计准则下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影响 [3]
一周保险速览(6.13—6.20)
财经网· 2025-06-20 16:53
监管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1] - 《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推动保险机构进一步集聚上海 [1] 行业趋势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新增225亿元即将到位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认购私募基金 [2] - 年内寿险新产品达403款 分红险占比37% 成为险企转型重要方向 [3] - 分红险预定利率从2%下调至1.5% 行业转向可持续发展和差异化竞争 [4] 企业经营 - 中国太保前五月保费收入1347.87亿元 太保寿险同比增长10.2% 太保产险增长0.5% [5] - 众安在线前五月原保险保费收入139.18亿元 总保费同比增长13.3% [5] - 富泽人寿获批设立 注册于济南 中邮人寿谢祝锋或将任总裁 [5][6]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速推进 新增225亿元即将到位
证券日报· 2025-06-14 00:1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125亿元认购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合计225亿元新增保险资金即将到位 [1][2] - 自2023年试点开启以来,总规模将增加至2220亿元,第三批600亿元落地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1] - 鸿鹄志远三期存续期限为10年,可通过变更手续延长,采用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策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2] 保险系私募基金发展历程 - 鸿鹄志远一期成立于2024年2月29日,为国内首只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500亿元且已完成全部投资 [2] - 鸿鹄志远二期成立于2024年5月27日,总规模200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 [3] - 鸿鹄志远三期为两机构第三次合作,延续长期投资模式 [2][3] 试点模式多元化趋势 - 鸿鹄志远一期为公司型基金,二期和三期转为契约型基金,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机构也获准以契约型参与试点 [4] - 泰康资产已完成泰康稳行私募基金备案,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首期300亿元),中国太保致远1号目标规模200亿元 [4] - 契约型基金因设立简便、决策效率高、无双重征税等优势更适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5][6]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试点有助于险资机构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权益投资比例,分散风险并获取长期收益 [6] - 险资通过私募基金参与资本市场可减少价格波动对利润的影响,采用灵活分红方式均衡会计收益 [6] - 当前试点机构业务稳步推进,未来有望扩大参与资金规模和机构范围 [6]
225亿元!险资“长钱”入市迎新进展
国际金融报· 2025-06-13 19:07
新华保险私募基金投资 - 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份额,基金成立规模达225亿元,公司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12.5亿元 [1] - 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可延长,主要投向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1] - 标的公司需满足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稳定、股票流动性好等条件,闲置资金可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等现金管理类品种 [1] 投资背景与战略 - 投资符合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及公司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 [2] - 本次投资是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组成部分,试点始于2023年,由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并长期持有 [2] - 2023年10月公司与中国人寿共同出资500亿元设立鸿鹄基金一期,截至2025年3月初500亿元已全部投资,业绩表现良好 [2] 历史投资情况 - 鸿鹄基金一期作为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截至2024年底账面价值263.58亿元,2024年净利润9.17亿元,综合收益总额27.16亿元 [3] - 2024年4月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份额,基金规模200亿元,公司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 [3] - 鸿鹄基金三期获批规模400亿元,意向出资方包括公司、中国人寿及多家中小险企 [3] 会计处理与投资策略 -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模式下,基金以长期股权投资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通过持股比例乘以基金损益进入利润表,减缓权益资产公允价值波动影响 [3] - 私募基金更偏向使用FVOCI会计计量方式,减小公允价值波动对盈利稳定性影响,预计更青睐高股息、高分红类资产 [4]
险资,继续“扫货”银行股!
证券时报· 2025-06-12 12:02
中国平安增持农业银行H股 - 中国平安近日买入6353.4万股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升至15.15% [1] - 6月6日交易均价5.3126港元,耗资约3.38亿港元,总持股达46.58亿股 [2] - 平安人寿持股39.44亿股,平安财险持股6.91亿股,5月12日达到10%举牌线后持续增持 [4] - 1月以来持股数增加31亿股,持股比例增加10.1%,耗资超百亿港元 [4] - 以6月11日收盘价5.55港元计算,持股市值达258.5亿港元 [5] 中国平安银行股投资布局 - 重仓招商银行H股持股14.08%,市值338.2亿港元 [6] - 持有邮储银行H股11.02%,市值超百亿港元 [7] - 持有工商银行H股18%,认为国有大行有稳健经营、高分红特点 [8] - 银行股具有体量大、估值低、股息率高特点,符合险资投资理念 [9] 险资银行股投资趋势 - 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看好其发展前景并寻求银保业务合作 [10] - 2024年险资举牌潮持续,7家险企实施15次举牌超2023年全年 [15] - 近10年出现三轮举牌潮,当前受利率下行环境下投资压力驱动 [17] 险资权益投资动态 - 险资通过重仓优质资产和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稳定收益 [13] - 平安资管设立300亿元私募基金布局优质上市公司 [18] - 中国太保设立2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响应长期投资试点 [18]
中国太保连发两只私募基金,总规模达500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6-04 10:21
基金发布 - 中国太保正式发布两只私募基金 总规模达500亿元 其中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 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1] - 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 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推动战新产业发展和重点产业强链补链 [1] - 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旨在响应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发挥耐心资本优势 聚焦股息价值核心投资策略 [1] 基金设立 - 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5月21日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元 由太保资产100%持股 [1] - 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上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5月23日成立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太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行业背景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批复三批 待第三批600亿元全部批复后 总金额将增至2220亿元 [2] - 长期投资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权益投资 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作用 促进资本市场稳健运行 [2] - 保险机构近年来股权投资探索积极 既有政策牵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也与利率下行背景下险资配置策略有关 [2] - 保险私募股权基金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将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
大动作!“长钱”来了,险资加速入市
新华财经· 2025-06-03 20:41
险资私募基金成立潮 - 中国太保宣布设立2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聚焦股息价值核心投资策略 完善长周期权益资产配置体系 [1] - 阳光保险子公司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3]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 首期规模300亿元 [4] - 泰康资产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已在基金业协会备案 [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2025年1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发布 推动保险等中长期资金更大规模进入A股市场 [2]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 规模合计1120亿元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寿险获准200亿元参与 [2] -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启动 拟批复600亿元 试点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4] 险资入市政策支持与市场影响 - 长期投资试点政策允许权益资产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降低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当期利润表影响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4.93万亿元 较去年末增长5.03% 股票投资余额升至2.82万亿元 环比增长16.03% [5] - 保险资金采取高股息策略和新兴产业布局并进 预计将增配优质大盘蓝筹股 [5] 行业分析与展望 -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在偿付能力、会计计量等方面获政策支持 减少险资权益投资约束 提升入市积极性 [6] - 在"资产荒"背景下 拓宽保险投资渠道成为稳定中长期投资收益水平的重要手段 [6] - 持续看好长久期债券和高分红股票的配置机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