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搜索文档
险资活水入市来 超1700亿元“长钱”正在路上
证券日报· 2025-05-29 23:41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动态 - 近期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动态持续刷新,超1700亿元险资正加快入市步伐 [1] - 自2023年开启试点以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持续扩大,待第三批600亿元批复完毕,总规模将增加至2220亿元 [1] - 除了已经投资落地的500亿元资金,还有1720亿元险资正在进行入市前的各项准备 [1] 险企参与试点情况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立规模为200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联合认购,各出资100亿元 [2] - 鸿鹄基金一期规模达500亿元,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250亿元,已完成全部投资 [2] -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拟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基金三期,已于5月13日获得批复 [3] - 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登记备案,由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 [3] - 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并由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投资该基金 [3] - 多家保险公司正在申请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部分中小机构希望通过认购大型机构发起设立的私募证券基金份额的方式参与试点 [4] 投资策略与范围 - 鸿鹄基金二期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A+H上市公司股票 [2] - 鸿鹄基金三期将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且具备良好股息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3] - 泰康稳行将以基本面分析为出发点,精选境内外市场中的优质上市公司,追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健增值 [3]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在我国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建设过程中,吸引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是重要课题 [5] - 当前我国险资进行权益投资面临一定制度约束,在IFRS9框架下,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明显增大了保险公司的利润波动 [6] - 通过私募证券基金进行长期股票投资,能有效解决保险机构在新会计准则下险资入市的部分难题 [6] - 保险公司可以按照权益法来对投资资产进行计量,减少投资资产价格波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7] - 部分保险机构通过举牌上市公司的方式持有较大比例股份并获得董事会席位,从而将该投资纳入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 [7] - 也有部分保险机构争取将更多的权益资产分类为FVOCI,提高保险公司净利润的稳定性 [7] 行业展望 - 在低利率环境下,高收益资产越发稀缺,保险资金对提升权益资产配置占比有潜在需求 [8] - 未来需要通过继续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优化完善长钱长投的激励机制等举措积极推动保险资金入市 [8]
政在发声丨监管力挺险资"长钱长投":投资试点再批600亿,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6:49
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 - 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提上日程,完善资本补充机制 [1][2] - 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先行实施,四大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通过定增分别募资1650亿元、1050亿元、1300亿元、1200亿元,财政部合计出资5000亿元认购 [2] - 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等企业参与认购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股份,金额分别为78.54亿元、45.66亿元、75.80亿元 [3] - 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中国银行从12.20%升至13.06%,建设银行从14.48%升至14.97%,邮储银行从9.56%升至11.07%,交通银行从10.24%升至11.52% [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近期拟新增600亿元额度,累计批复总金额达1620亿元 [1][4][5] - 首批试点500亿元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设立鸿鹄基金,已全部投资落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 [4] - 第二批试点规模1120亿元(原计划1000亿元),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等8家保险公司参与 [5] - 试点模式为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基金,长期持有二级市场股票,拓展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深度 [5]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整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1][6] - 监管规则优化,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上调5%,预计可释放1.66万亿元增量资金(基于行业资金运用余额33.26万亿元) [6] - 上市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150%-300%,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理论空间为30%-40%,当前实际配置比例仅10%-20% [7] 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与外贸 - 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创业投资和对未上市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 [6] - 推动科技保险发展,支持共保体模式为重大科技攻关提供保障,开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7]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承保能力并提供优惠费率,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领域的金融服务 [7]
首只险资私募证券基金重仓股揭晓 超千亿元长钱“在路上”
证券日报· 2025-05-06 00:18
鸿鹄志远持仓情况 - 鸿鹄志远重仓3只A股股票,分别为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和中国电信 [1] - 截至一季度末,持有伊利股份约15276.4万股,较去年底增加约1351.26万股 [3] - 持有陕西煤业约11633.89万股,较去年底增加约1503.77万股 [3] - 持有中国电信约76174.22万股,与去年底持平 [3] 鸿鹄志远背景与业绩 - 鸿鹄志远是我国首只保险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由国丰兴华发起设立 [3] - 国丰兴华由新华资产与中国人寿资产共同出资设立 [3] - 鸿鹄志远首期500亿元已全部投资落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 [2] 重仓股特征分析 - 3只重仓股兼具高股息特征,陕西煤业股息率超7%,伊利股份超4% [4] - 中国电信承诺2024年起三年内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当年利润的75%以上 [4] - 三家公司均为行业龙头,抗周期性强,符合险资"长钱长投"逻辑 [4] - 中国电信布局"东数西算",陕西煤业升级煤电产业链,响应国家战略 [4] 第二批保险系私募基金进展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第二批试点,8家险企获1120亿元长期股票投资额度 [5] -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志远二期基金份额 [5] - 鸿鹄志远二期投资范围为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5] - 泰康资产获批设立私募子公司泰康稳行,首期投资规模预计120亿元 [6] - 中国平安人寿、中国太平洋人寿等险企正推进长期股票试点工作 [6] 政策与市场影响 - 政策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中证A500指数覆盖各行业龙头及新兴产业方向 [6] - 险资将延续分散持仓、长期持有策略,优选符合长期投资需求的标的 [6] - 预计超千亿元保险长期股票投资资金将陆续进入资本市场 [6]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出手!预计1.66万亿元增量资金入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8 14:18
政策调整与资金入市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并部分档位上调5%,拓宽权益投资空间[2][3] - 根据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同档位,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调整为10%-50%,具体为:低于100%对应10%,100%-150%对应20%,150%-250%对应30%,250%-350%对应40%,超过350%对应50%[4] - 提高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比例至30%,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4] - 放宽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投资比例监管要求,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5] 资金规模与市场影响 - 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元,预计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元增量入市资金[6] - 上市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150%-300%区间,对应新规下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为30%-40%,而实际配置比例在10%-20%之间,仍有较大理论上限空间[6] - 保险资金入市将为A股市场提供持续资金支持,增强市场资金供给能力并优化投资者结构,其长期性特点有助于平抑市场短期波动[8] 试点项目与政策支持 - 鸿鹄志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项目,规模500亿元,截至2025年3月初已全部投资落地,实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业绩表现[9][10]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第二批试点机构总计批复试点额度1120亿元,参与机构更多且正在加快私募基金设立及投资工作[11] - 2024年9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2025年1月六部委方案要求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13][14]
去年净赚超千亿元 中国人寿管理层详解2025年发展思路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3-27 20:46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人寿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对2024年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的原因及2025年发展思路等热点话题作出回应,包括强化五种能力、明确2025年重点工作,还阐释了投资端情况及2025年投资策略 [1][2][3][4] 2024年业绩情况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69.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8.9% [2] - 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同口径同比大幅增长150.4%,总投资收益率为5.50% [4] 未来发展思路 强化五种能力 - 风险保障能力:提升风险精准识别、定价和减量管理等核心能力 [3] - 资负联动能力:打造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强大资产配置服务,推动资产负债高效联动 [3] - 价值创造能力:以价值为经营先导,提升经济、社会、客户价值,为投资者创造回报 [3] - 风险防控能力:守好风险底线,以合规创造价值 [3] - 全球资产配置能力:用好两个市场,稳慎推进全球资产配置,完善境外投资风险管理 [3] 2025年重点工作 - 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保持核心指标稳健发展 [4] - 推动价值持续增长,推动全渠道价值贡献,尤其银保、团险和互联网渠道 [4] - 加快发展动能转换升级,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转型,提升职业化等能力 [4] - 强化基础管理,加强金融文化培育和人才队伍建设 [4] 产品和业务发展 - 推动产品和业务多元化发展,包括形态、期限和成本多元化 [4] - 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浮动类型产品和业务占比快速提升 [4] 投资情况 2024年投资情况 - 持续加强长久期债券和优质另类资产配置,构建固收底仓,2024年全年净加仓超1000亿元 [5] 2025年投资策略 - 着眼长远开展权益资产投资布局,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权益配置组合 [5] - 积极创新长期股权投资模式,鸿鹄基金落地500亿元,行业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待投资1120亿元,鸿鹄基金二期获批200亿元 [6] - 坚持践行长期投资理念,优化机制建设,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6] - 坚持均衡稳健权益投资结构和分散多元投资策略,加大新经济、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稳健配置高股息等资产 [6]